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试验选用250只1日龄拜城油鸡作为试验动物于相同饲粮和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于3、7、12、16周龄取其胸肌和腿肌,对肉品质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不断增加;16周龄胸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且与3、7周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部位肌内脂肪相关分析可知,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蒸煮损失呈正相关,其中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肉色呈现负相关(P0.05);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肉色呈正相关,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p H值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拜城油鸡肌内脂肪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肌内脂肪含量对肌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石歧肉鸽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歧肉鸽肉质物理特性、组织学特性及二者相关关系的研究,探析肉鸽肉品质的特性。结果表明:石歧肉鸽肉色评分为3.0~3.8;pH1为5.97~6.12,pH24为6.15~6.21;滴水损失率为3.62%~5.92%;剪切力为1.107~1.323 kg;熟肉率为60.65%~65.35%。石歧肉鸽腿部和背部肌肉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值显著小于胸部(P<0.05),腿肌熟肉率显著高于背部和胸部(P<0.05),肌纤维直径和面积极显著小于背部和胸部(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背部和胸部(P<0.01)。肌肉肉质物理特性与组织学特性间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熟肉率与滴水损失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石岐肉鸽肌肉呈鲜红色,pH24较高,滴水损失小,熟肉率高,肉质鲜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躯体不同部位间,腿部肌肉在肉质物理性能和组织学性能方面多数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背部和胸部,是肉质最好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对广西三黄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脂分布、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1 200只80日龄、体重接近990 g的广西三黄鸡母鸡,随机分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三黄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350、500 g/t的胆汁酸预混剂。预试期4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三黄鸡末重、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升高(P<0.01)。各组三黄鸡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三黄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等屠宰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三黄鸡的腹脂重、肌间脂肪宽、胸肌含脂率、腿肌含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胸肌肉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腿肌剪切力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5);试验3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试验2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玉米地养鹅模式对鹅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大庆市大同区北方种鹅场的北方白鹅商品鹅为试验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鹅进行圈舍饲养,试验组鹅在20日龄时进入株高超过70 cm的玉米地饲养,12周龄时随机从两组选取体况均匀鹅各12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圈舍饲养鹅相比,玉米地饲养鹅胸肌的滴水损失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且胸肌剪切力显著大于腿肌(P0.05);肌肉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灰分均较高,且腿肌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胸肌(P0.01)。说明玉米地饲养鹅的鹅肉品质优于圈舍饲养鹅,该饲养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测定武冈铜鹅、四川白鹅、武川鹅以及天府肉鹅的常规肉品质和矿物质元素、氨基酸、风味脂肪酸、肌苷酸含量及肌纤维直径与密度,并进行比较。选取1日龄体格健壮的武冈铜鹅、四川白鹅、武川鹅和天府肉鹅各30只,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各占1/2,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1)武冈铜鹅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鹅(P<0.05),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而腿肌粗脂肪含量与其他3种鹅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贮存损失率显著低于其他3种鹅(P<0.05)。2)武冈铜鹅肌肉铁、镁、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天府肉鹅(P<0.05)。3)武冈铜鹅肌肉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武川鹅和四川白鹅(P<0.01),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鹅(P<0.01),而胱氨酸和苯丙氨酸与其他3种鹅差异不显著(P>0.05)。4)武冈铜鹅肌肉中肉豆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鹅(P<0.01);十六烯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武川鹅(P<0.01);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武川鹅(P<0.05);二十烯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天府肉鹅(P<0.01)。5)武冈铜鹅胸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四川白鹅和武川鹅(P<0.05),而各组肌纤维直径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武冈铜鹅肌肉品质以及风味优于武川鹅、四川白鹅以及天府肉鹅。  相似文献   

7.
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盐津乌骨鸡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素材,测定其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的胸肌和腿肌肉色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母鸡腿肌p H45 min、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其胸肌(P0.05),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失水率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水分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随机选取310日龄茶花鸡64只(公母各半),对其肉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相同部位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亮度值(L*)、失水率、蒸煮损失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红度值(a*)、p H45 min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黄度值(b*)无显著差异(P0.05);公鸡胸肌p H24 h、剪切力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p H24 h、剪切力与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2相同性别不同部位间,公鸡和母鸡胸肌的L*值、剪切力、失水率显著高于腿肌(P0.05),a*值、p H45 min值、p H24 h值显著低于腿肌(P0.05),b*值无显著差异(P0.05)。3各指标间的相关性,p H45 min值、p H24 h值与剪切力、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L*值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a*值与剪切力、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失水率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40只(公母各半)45周龄的镇沅瓢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质物理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部位不同性别间,公鸡腿肌肉色的L*值及胸、腿肌p H24h值均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胸、腿肌的a*值及腿肌的剪切力(N)显著高于母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鸡胸肌L*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胸肌a*值显著低于腿肌(P0.05),母鸡胸、腿肌L*值和a*值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均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和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对肉品质物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 H45min值与失水率和蒸煮损失呈显著负相关,L*值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a*值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失水率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钢鹅和四川白鹅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的差异,随机选取10周龄44只钢鹅和59只四川白鹅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进行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公鹅还是母鹅,钢鹅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腹脂重和皮脂重均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5);钢鹅在半潜水长和体斜长高于四川白鹅(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钢鹅体尺与屠宰性状各指标间共有37对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14对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四川白鹅体尺与屠宰性状间只有30对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钢鹅的体尺和屠宰性能优于四川白鹅。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对15周龄的江村黄鸡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胸、腿肌水分和肌内脂肪分别为73.15%和69.88%、2.14%和1.69%,差异极显著(P0.01)。胸、腿肌间系水力、剪切力值和蒸煮损失分别为72.24%、76.76%;2.34kg/f、1.88kg/f;34.80%、37.03%;不同部位间比较差异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腿肌中的腓肠肌、阔筋膜张肌的肌纤维直径均比胸肌大,其中腓肠肌与胸肌差异极显著(P0.01)。从总体看来,江村黄鸡腿肌肉质优于胸肌。  相似文献   

13.
朗德鹅血液性状与体脂沉积间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朗德鹅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70日龄时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体重、胸肌含脂率、腿肌含脂率、腹脂率、皮脂厚度、肌间脂宽,探讨朗德鹅血液性状与体脂沉积和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所测性状中,公鹅体重和母鹅胆固醇的变异系数较小,所有鹅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变异系数均较大。②极低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脂呈显著相关(P<0.05),与其它血液指标相关不显著。③极低密度脂蛋白与腹脂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肌间脂肪宽呈极显著相关(P<0.01);胆固醇与活重、皮下脂肪厚度、肌间脂肪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胸肌含脂率、皮下脂肪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间脂肪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说明,极低密度脂蛋白可作为培育低脂朗德鹅的遗传指标;甘油三脂可以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选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中期(40~42周龄)饲喂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子代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0周龄体重相近的AA肉种母鸡3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当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高能组、低能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0%和80%,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子代选用孵化后的1日龄公雏300只,试验分组与母代相同。子代饲喂正常能量水平饲粮,自由采食、饮水,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1)和对照组相比,高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1~28日龄、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28日龄腿肌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胸肌剪切力以及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亮度值(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P<0.05)。2)和对照组相比,低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日龄胸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子代28日龄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49日龄腿肌的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49日龄腿肌的亮度和红度值以及28日龄腿肌、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黄度值(P<0.05)。结果提示,相比高能组和对照组,低能组更有利于提高子代生长性能,改善子代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2个基因表达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选取16周龄五龙鹅30只(公母各占1/2),屠宰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织器官(肝脏、心脏、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胸肌、腿肌、肌胃、腺胃、小肠、肾脏、大脑、肺、脾脏)中A TG L、A CSL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鹅的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均检测出ATGL和ACSL1基因的表达;ATGL基因在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脾脏,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只有少量表达;ACSL1基因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肌胃、腺胃和肺中几乎不表达。2)ATGL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腹部脂肪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SL1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胸肌率呈正相关(P0.05),与腿肌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3)ATGL基因表达量与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CSL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ATGL和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具有反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差异。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低脂系第20世代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肉品质检测方法,测定肌肉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组织学特性以及风味物质,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物理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胸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24 h)、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腿肌的pH_(24 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而腿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45 min)和失水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2)化学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3)组织学特性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腿肌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4)风味物质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甜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总体而言,高、低脂系肉鸡肌肉的理化性状、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说明长期对腹脂性状的双向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仙湖3号鸭肉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49日龄公母各半的仙湖3号鸭进行了不同性别、系别以及部位间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测定指标包括贮存损失、熟肉率、pH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肌纤维直径,结果表明:①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系别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化学指标以及加工特性指标差异不显著。②性别间腿肌肌纤维直径、胸肌肌纤维长短轴比存在显著差异(0.01≤P<0.05),公鸭的胸肌比母鸭细,但母鸭的腿肌却比公鸭细;部位间肌纤维直径胸腿肌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胸肌优于腿肌。系别间胸肌肌纤维长短轴比有显著差异(0.01≤P<0.05),A系优于B系。总体看来肉质母鸭略优于公鸭,父系优于母系,胸肌优于腿肌。  相似文献   

18.
试验将600只1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寿光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的蚯蚓粉,试验期为90 d。测定试验期间寿光鸡的生产性能指标,试验结束时每组分别随机抽取20只鸡屠宰取胸肌、腿肌作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结束时试验组鸡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耗料量、料肉比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2)试验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脂率极显著降低(P0.01)。(3)试验组胸肉品质(p H、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肌苷酸)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肉剪切力、系水力、滴水损失、失水率和肌苷酸差异极显著(P0.01)。胸肌肉中营养物质(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铜、锌)试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肉中营养物质(水、粗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4)品尝评定中,试验组胸肌肉和腿肌肉的总体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即试验组鸡肉的风味好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5%蚯蚓粉可以显著提高寿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鸡肉的品质和风味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乌嘴白羽小体型优质肉鸭屠宰性能、肉品质与营养成分及其相关性,本实验随机挑选63日龄的小体型优质肉鸭(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63日龄公鸭宰前活重、屠体重和头重极显著高于母鸭,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脚重显著高于母鸭,而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鸭。公母鸭胸腿肌肉色、pH、剪切力、失水率等常规肉品质无显著差异。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公鸭胸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鸭;母鸭腿肌蛋白质含量、胶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鸭,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公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体型优质肉鸭胸肌pH1值和pH24值极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与头重显著正相关;肉色L值(亮度值)和头重,蛋白含量与脚重,脂肪含量与头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肉色b值(黄度值)和剪切力,蛋白含量与头重,脂肪含量与活重均呈显著负相关;腿肌蛋白含量和头重极显著正相关,pH1值和pH24值,pH24值和剪切力显著正相关;pH1值和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头重和L...  相似文献   

20.
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文昌鸡公鸡20只,10周龄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手术去势,另一组不去势作为对照组。20周龄时测定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测定血清血糖和总脂。结果表明:去势鸡的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活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公鸡(P0.05),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去势鸡与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腿肌内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胸肌内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p H值、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血清总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可明显提高文昌鸡公鸡的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