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纤维连接蛋白外域A(fibronectin extra domain A,eda)可以作为一种佐剂,而免疫相关蛋白1(IMPⅠ)是巨型艾美耳球虫中的一种免疫保护抗原。本试验将eda基因和EmIMPⅠ基因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eda-EmIMPⅠ和pVAXⅠ-EmIMPⅠ,对eda作为EmIMPⅠ的分子佐剂的功能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本实验室保存的含eda-EmIMPⅠ与EmIMPⅠ的载体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中,构建质粒pVAXⅠ-eda-EmIMPⅠ和pVAXⅠ-EmIMPⅠ,然后将质粒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Trans1-T1中,大量提取质粒。将提取的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到鸡体内,进行免疫学试验,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ELISA检测中,eda佐剂组,IgG效价的D值最高,其抗体滴度为6 400,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多于其他组,IFN-γ细胞因子的提升最高。eda佐剂组在卵囊计数方面,减少卵囊排出量仅次于空白组。肠道病变计分中,eda佐剂组计分仅次于空白组,对肠道保护效果最好。从增重来看,eda佐剂组也是攻虫组当中增重最多的一组。所以,从各项检测结果来看,eda佐剂组有明显的优势,EmIMPⅠ组从检测结果上看差于eda佐剂组,说明含eda佐剂能使EmIMPⅠ增强其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巨型艾美球虫NT株重组蛋白Gam82-Y和重组质粒pcDNA-gam82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以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及卵囊减少率等作为评价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中剂量重组蛋白佐剂组(0.5 mg-FCA)和中剂量重组蛋白组(0.5 mg)的免疫保护力均低于卵囊免疫组(p<0.05),但比其他各免疫组高(p<0.05);重组质粒(pcDNA-gam82)免疫组的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等方面与重组蛋白免疫组相同,两者均优于未免疫攻虫组(p<0.05),但仍未能够达到卵囊免疫组的免疫保护水平(p<0.05).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8):84-87
为了研究携带鸡白痢沙门菌主要外膜蛋白OmpC基因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在肉鸡上的免疫原性,以具有益生菌属性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基因疫苗表达宿主,构建表达鸡白痢沙门菌主要外膜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重组菌(pHT43/WB800n-OmpC)。将重组菌饮水饲喂12日龄艾维茵肉鸡,同时设空白、空转菌及非诱导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27和42日龄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同时45日龄后采用沙门菌C79-13株腹腔注射攻毒。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该重组蛋白大小为37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肉鸡饲喂结果显示,42日龄时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效价为1∶32;攻毒试验显示重组菌诱导组免疫保护率为76.92%,而对照组、空转菌组、非诱导组保护率分别为23.08%、38.46%和30.77%。结果表明:此重组菌对鸡沙门菌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为沙门菌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实现了饲用疫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评价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HMGB1基因质粒DNA免疫对同源株攻虫的免疫保护效果。将EtHMGB1基因插入pcDNA3.1(-)/myc-His A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Hela细胞中进行体外瞬时表达。设计了pcDNA3.1(-)/myc-EtHMGB1免疫组、pcDNA3.1(-)/myc-His A免疫组、重组蛋白质+FCA佐剂免疫组、pcDNA3.1(-)/myc-EtHMGB1+重组蛋白质联合免疫组、FCA佐剂免疫组、未免疫攻虫组和未免疫未攻虫组7个试验组。分别于14和21日龄对鸡进行两次免疫,28日龄时除未免疫未攻虫组外各组用1×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攻虫,以平均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作为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cDNA3.1(-)/myc-EtHMGB1重组质粒,转染后该质粒可在Hela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该重组质粒单独免疫、重组蛋白质单独免疫或重组质粒与重组蛋白质联合免疫均对鸡肠道病变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可显著提高增重,降低卵囊产量,尤以重组质粒与重组蛋白质联合免疫效果最佳,显示Prime-boost免疫策略可提高该重组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上述结果显示HMGB1可作为未来球虫疫苗研制的良好候选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5.
将150只海蓝雏鸡分为5组,每组30只,3日龄首免,2周后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2周用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攻击.通过测定免疫后鸡只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抗体水平、IL-1诱生活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通过测定攻虫后鸡只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的变化,分析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融合蛋白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够显著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水平(P<0.05)和血清抗体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提高IL-1的诱生活性(P>0.05);而且能够显著增强3-1E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表明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评价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顶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Et AMA1)基因的DNA疫苗对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人工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将Et AMA1基因和鸡IFN-γ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中,分别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 CAGGS-Et AMA1和p CAGGS-Et AMA1-IFN-γ。将重组质粒p CAGGS-Et AMA1转染进293T细胞中,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鉴定,观察其在体外表达情况。将p CAGGS-Et AMA1和p CAGGS-Et AMA1-IFN-γ于7日龄和14日龄腿部肌肉注射免疫雏鸡,21日龄人工感染1×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第29日龄时处死试验鸡,以平均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来评价重组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 CAGGS-Et AMA1转染的293T细胞出现明显的红色荧光;两种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组鸡的平均增重与未攻虫组的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未免疫攻虫组则与未攻虫组在增重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免疫组鸡相较于未免疫攻虫组在病变记分方面显著下降;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7.43%和72.89%;p CAGGSEt AMA1-IFN-γ组在增重、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方面都优于p CAGGS-Et AMA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构建的2种重组质粒对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海南株SO7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对E.tenella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力,分别于8和16日龄采用SO7基因可溶性重组蛋白和包涵体重组蛋白经肌肉注射两次免疫文昌鸡公雏,同时设立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免疫组和攻虫对照组雏鸡于27日龄接种5×10~4个E.tenella卵囊,观察其诱导产生的保护力。结果显示,与攻虫对照组相比,SO7可溶性蛋白组雏鸡的相对卵囊产量降低了82.9%,攻虫至试验结束的增重增加了76.3%,盲肠病变减少了29.8%;SO7包涵体蛋白组雏鸡的相对卵囊产量降低了60.4%,攻虫至试验结束鸡增重增加了42%,盲肠病变减少了18.7%。结果表明,E.tenella海南株SO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攻击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且SO7可溶性蛋白的抗球虫效力优于包涵体蛋白。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Serpin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对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感染的效果,克隆和表达E.tenella Serpin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和复性,制备免疫原.设计了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重组蛋白口服组、重组蛋白滴鼻组3个试验组以及红、白对照组.分别于7、14和28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35日龄时用3×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攻虫,第7天末宰杀,对各组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ACI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的平均增重与红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增重最多,相对增重率为66.73%,优于其他免疫组;各免疫组卵囊产量较红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下降,其中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卵囊减少率最高,为30.01%;各免疫组ACI均明显高于红对照组,其中以重组蛋白口服组最高,但仍低于160,暗示Serpin蛋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虫疫苗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56-460
为了确定重组质粒pcDNA3-IL-2对鸡球虫疫苗的免疫增效作用,将60只14日龄雏鸡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球虫活疫苗免疫组、球虫活疫苗免疫加50、100、150μg/只重组质粒组。分组当天进行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免疫,1,7d分别肌肉注射重组质粒pcDNA3-IL-2。至21d时,除第1组(对照组)外,每只鸡经口灌服E.tenella卵囊8×104个。对免疫后鸡的生长性能,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FN-γ、IL-2、IgG含量以及攻虫后的抗球虫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DNA3-IL-2重组质粒对鸡球虫疫苗免疫增效的适宜剂量为100μg/只,与第2组比较,14、21、28d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了26.54%、27.15%和24.19%(P<0.05);血清IFN-γ含量显著提高了8.87%、14.56%和15.18%(P<0.05);血清IL-2和IgG含量分别提高了3.40%、4.09%、3.95%和12.75%、9.73%、9.87%,胸腺、法氏囊与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4.91%、9.27%和2.46%(P>0.05),ACI指数达180.71,提高了9.24%。  相似文献   

10.
给18日龄鸡胚接种一定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 eria tenella)和/或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出雏后在无球虫环境中笼养,1~10日龄每天收集各组粪便样本,计数克粪便卵囊数(OPG),并于14日龄时以大剂量同源孢子化卵囊攻虫,以相对增重率(RWG)、饲料转化率(FCR)、相对卵囊产量(ROP)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以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免疫18日龄鸡胚,其卵囊排出的潜隐期及达到峰值的时间与1日龄雏鸡接种组相一致,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提示其诱导免疫的建立是在出雏后开始建立的。攻虫后各免疫组的RWG由攻虫对照组的31.9%~51.7%提高到了76.5%~83.6%,RCR由攻虫对照组的4.11~4.89改善为2.72~2.96,ROP降至4.7%~23.5%。结果表明以一定剂量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单独或混合经羊膜腔免疫18日龄鸡胚都可以建立起针对出雏后14日龄同源攻虫的良好免疫保护力。比较混合免疫E.tenella和E.acervulina卵囊组与单一接种E.tenella或E.acervulina卵囊组的免疫效果发现,混合免疫组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全基因合成技术合成DHAV-2全基因组序列,并以此为标准品建立检测DHA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仅为33.7拷贝/μL;特异性强,对鸭甲肝病毒1型(DHAV-1)、鸭甲肝病毒3型(DHAV-3)、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鸭源禽Ⅰ型副黏病毒(Duck-origin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APMV-1)和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均无交叉扩增;重复性佳,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1.68%和2.19%。对2018年福建地区临床收集的128份鸭源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未检测DHAV-2感染阳性。研究结果为DHAV-2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及储备DHAV-2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K分离株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测定了该分离株的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对SFP雏鸡的致病力以及扩增病毒的VP2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结果显示,DK分离株对鸡胚的ELD50为104.5/0.2mL,以2×10^3ELD50剂量感染SFP雏鸡出现典型IBD的临床症状、剖检和组织学病变;实验鸡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44.4%;DK株VP2基因序列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3.1%~97.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6%~97.5%,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与Cu-1wt参考株(经典株)同源性最高;DK株VP2氨基酸序列的七肽区SASWSGS及249Q、253Q、279D、284A、290M、313V、330S氨基酸位点均与强毒株的氨基酸位点一致;但其222P、256V、299N3个氨基酸不符合IBDV超强毒株的特征;而其第222、249位氨基酸为P和Q,与抗原变异株(vIBDV)的T和K也不相同。结果表明:IBDVDK株为中等偏强毒力病毒。本研究为IB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肠炎沙门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功能,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IDH编码基因icdA缺失突变株c50336ΔicdA,对其进行生长和生化特性检测,并通过体外模拟应激试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检测、抗蛋清杀伤、胞内存活和动物感染实验,分析icdA基因在肠炎沙门菌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icdA基因缺失不影响肠炎沙门菌的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在热应激(42℃)、酸应激(pH3.5)和高渗应激(NaCl2.4mol/L)条件下其存活率也未出现显著变化,但icdA基因缺失能够显著降低肠炎沙门菌对碱、低渗透压和过氧化氢应激的抵御能力,降低肠炎沙门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同时,该基因缺失能够降低肠炎沙门菌对蛋清杀伤的防御能力、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和其对小鼠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icdA基因参与肠炎沙门菌的抗应激能力、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和抗蛋清杀伤能力,从而影响细菌的毒力。本研究为肠炎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新型高灵敏度的幼虫芽孢杆菌微滴式数字PCR (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针对幼虫芽孢杆菌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优化,建立幼虫芽孢杆菌dd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线性关系、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建立的方法与其他6株非幼虫芽孢杆菌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线性关系良好(R^2=0. 991 4);灵敏度为2. 9 copies/μL; ddPCR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 93%~5. 27%,重复性好。试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可以对幼虫芽孢杆菌进行绝对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鸡16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0%、0.60%、0.90%的马齿苋粉,共处理42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肉鸡21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5.5%、10.0%、6.8%(P <0.05),试验1、2组F/C分别降低8.2%、6.4%(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8.9%、9.6%、8.7%(P <0.05),F/C分别降低8.6%、9.6%、10.1%(P <0.05)。此外,21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2.0%、14.4%、10.1%(P <0.05),T-SOD活性分别增加6.6%、10.5%、9.1%(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6.3%、8.0%、5.6%(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9%、20.3%、13.6%(P <0.05),T-SOD活性分别提高10.5%、14.8%、9.5%(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11.1%、14.9%、9.7%(P <0.05),试验1、2组血清中GSH-Px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2%、11.8%(P <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显著促进肉鸡生长及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均  黄传书  刘艳  赵珮 《蚕学通讯》2019,39(3):9-14
为了达到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的目的,本研究将几种微生物菌剂按一定比例组合成A、B、C、D 4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废弃桑枝发酵比较研究。依据农业部生物有机肥产品检测标准,对各处理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含量、pH值的变化,发酵结束后有机基质物料的碳氮比(C/N)、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综合分析结果:D组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发酵桑枝制作有机基质肥料,在发酵第5d堆肥温度达到50℃以上并保持12d;发酵90d后,基质肥料水分含量降低至30.21%、pH值先上升后降低最后稳定在8.16、C/N降到19.33,达到国家有机肥产品标准要求;据资料记载,有机肥种子发芽指数(GI)值大于80%即无毒,种子毒性试验表明,浸提液培养的种子其GI、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分别为106.6%、100%、1.548cm、0.505cm;D组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发酵桑枝各项指标均优于A、B、C组,所发酵的有机肥产品在农业生产是安全的,可以用于废弃桑枝快速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17.
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是既要采收桑叶养蚕又要采收桑果淘洗桑种子的桑园,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的建成、桑园管护措施、桑叶的采收、桑果的采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科学合理布局,选择配套实用的农机具,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采收桑叶,震落法采果等一套果叶兼用型杂交桑种子园高产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比较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CL组)与常规饲料(CK组)对草鱼生长、生理、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能有效改善草鱼肝脏健康,调节脂肪代谢,提高氧化能力,对草鱼抗应激、耐缺氧能力有较大的作用,从而促进草鱼生长。CL组草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但肌肉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且CL组草鱼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桑叶粉混合发酵饲料养殖草鱼,不仅可以提高草鱼的健康性,还可以提高鱼肉营养成分和风味。  相似文献   

19.
QU Qiuhong;HUANG Ye;JIANG Qinyang;HUANG Yanna(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相似文献   

20.
调查四川省一些实验动物养殖场的实验动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携带情况,找出传播途径和进化规律,分析其污染原因,为保障实验动物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按照GB/T 14926.14-2001《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对2011年-2017年四川省部分实验动物中SA进行检测,对分离的SA菌株进行PCR耐药基因mecA检测,并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SPA)和脉冲场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显示,2011年-2017年共从7家实验动物养殖场采集并完成370只实验动物中SA的检测,共检出SA 31株,总分离率为12.16%,且均从SPF大鼠中分离所得。31株SA的mecA基因均为阴性。SPA可分成5个型别,其中T2360为优势型别,PFGE型别有10个带型。四川省养殖实验动物中仅SPF大鼠携带SA,不同年份检出SA基因型别基本不同,不同养殖场同一年检出的SA具有相同基因型,说明不同养殖场中的SA可能来自同一污染源,应加强SPF大鼠监控,以确保实验动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