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金针菇为研究对象,对其上部子实体和菌柄基部2个部位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金针菇下脚料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个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总糖、灰分、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基部含有较高的总糖、灰分、纤维素,而脂肪含量低且无显著性差异。金针菇抗氧化成分Vc和多酚含量丰富,上部和基部的Vc含量分别达0.53mg/g、0.35 mg/g,多酚含量分别达7.38 mg/g、6.88 mg/g。金针菇上部和基部同时含有47种矿物质,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K、Na、Ca、Mg等常量元素以及Zn、Fe、Mn、Se等微量元素。其中,基部的K、Ca、Mg、Mn含量均比上部高。金针菇中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种类齐全,上部子实体和菌柄基部中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64.36 mg/g、125.92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35.10%、32.87%。金针菇2个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种类相似,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糖、矿物质和氨基酸,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富硒组分饲料配方饲养罗斯褐蛋鸡,研究了所产富有机硒鸡蛋的理化指标和营养价值,探讨了其在科学补硒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富有机硒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6.2 g/100 g,总硒含量为29.8μg/100 g,有机硒含量为25.9μg/100 g,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86.9%,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为人体补硒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利用富硒资源,提高青海省主要蔬菜产品附加值,通过分析青海富硒区土壤硒含量与5种主要蔬菜的总硒、部分矿质元素及可溶性糖和VC含量,研究土壤不同硒水平对蔬菜硒吸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富硒区土壤硒含量为100.00~563.00μg·kg~(-1),其中达到足硒及富硒水平土样分别为76.53%和18.88%;大蒜采样区土壤硒含量相对较高,甜菜采样区土壤硒含量相对较低。蔬菜硒含量范围为11.00~340.94μg·kg~(-1);大蒜中总硒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170.40μg·kg~(-1),萝卜总硒平均含量最低为73.00μg·kg~(-1)。该区域蔬菜90.63%达到足硒水平,70.31%达到富硒水平。测试样品蔬菜的Ca、Mg平均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及蔬菜硒含量与营养品质间未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安康市不同种富硒水稻为原料,测定其水分、可溶性总糖、蛋白质以及重金属(镉、铅、汞)含量,研究富硒水稻中硒元素的存在是否会引起水稻中营养成分的减少或重金属含量的增加。结果表明,富硒水稻中的水分(8.047~14.055 g/100 g)、可溶性总糖(6.09~9.39 mg/g)、蛋白质(7.714~9.225 g/100 g)、汞(0.013 7~0.017 2 mg/kg)、铅(0.089~0.162 mg/kg)、镉(0.074~0.171 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富硒水稻完全可以被人体所接受,并能够补充相应营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中硒、钙元素及鲜味和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为选育和推广富硒、高钙菜用黄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和蔬菜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分析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鲜嫩茎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VB1、VB2、VB3、VC和VE)、钙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叶菜类蔬菜相应指标的标准含量,其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100 g鲜样中硒含量分别为11.00和15.00μg,达富硒蔬菜的上限要求,为普通蔬菜的7.97~45.45倍;钙含量分别为145.0和182.0 mg,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3.16和3.17 g,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8和5.18 g。此外,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3和4.35 g/100 g FW,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3.34%和42.30%,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6.66%和57.70%,接近鲜样淮山药中鲜味氨基酸(47.66%)和药效氨基酸(52.34%)所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结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是富硒、高钙且具有保健功能的蔬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经笔者测定普通金针菇含硒量很低,仅在0.003~0.013μg·g~(-1)之间,培养基中加入硒添加剂.使菇内含硒量递增,达到7.269~7.474μg.g~(-1)(鲜重),比目前国内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含硒量最高的双孢蘑菇(0.175μg.g~(-1)(鲜重)有提高比国际上报道的食用菌中含硒量最高的美味牛肝菌(芬兰)1.9μg.g~(-1)鲜重提高3倍。无机硒通过菌丝体吸收、富集和转化,成为对人体理想的富硒菇。富硒金针菇的色泽、香味、口感味觉与普通金针菇无异。在富硒金针菇的栽培过程中,由于培养基中加入硒添加剂,能提高6.9~32.9%的鲜菇产量。  相似文献   

7.
3种黑木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供营养全面、质量安全的桑枝黑木耳,合理利用桑树伐条修剪产生的大量废弃枝条,提高黑木耳产品质量安全,促进食用菌及蚕桑产业的健康多元化发展,参照食用菌等食品国家标准方法对桑枝黑木耳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市场普通黑木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枝黑木耳中粗蛋白、总糖含量均高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低于野生柞树黑木耳和普通黑木耳;桑枝黑木耳中富含17 种氨基酸,包括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 种,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0.51%;桑枝黑木耳中硒含量较高,为0.17 mg/kg,符合富硒食用菌的硒含量标准;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含量非常低,完全复合食品食用安全规定。桑枝黑木耳具有很好的营养膳食结构组合,是很有开发前景的富硒食用菌;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对蚕桑产业的可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干酵母为菌种,采用摇瓶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酵母粉、蛋白胨和蔗糖3种主要成分对酵母生物量及富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酵母生物量影响最主要的营养成分是蔗糖,其次是酵母粉和蛋白胨;对酵母硒含量和硒总含量影响最主要的成分均为蛋白胨,其次为酵母粉和蔗糖。以酵母中硒总含量为指标,初步确定的富硒酵母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5 g/L,蛋白胨10 g/L,蔗糖20 g/L,且在该营养条件下制得富硒酵母的硒含量和硒总含量分别可达1 050.00μg/g和5 510.07μg/L,与优化前(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0 g/L,蛋白胨10 g/L,蔗糖40 g/L)相比分别提高了28.8%和9.01%。  相似文献   

9.
特色花生新品系营养品质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选育适合鲜食、口感好和营养成分含量高的休闲花生新品种,以富硒黑花生BH3、B11,花生新品系RH1309、CH01,彩色花生C3、C4、C5为材料,普通花生天府14号(CK)作对照,测定了参试花生新品系的营养品质。利用热浸提-油重法测定粗脂肪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硒含量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全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黑花生和彩色花生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蛋白含量最高是彩色花生C4,为26.9%;总含糖量最高是C4,为6.7g/100g;BH3硒含量为0.29mg/kg,是富硒能力最强的花生,彩色花生硒含量均高于对照及普通花生。反式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的花生是C4,为6.23μg/g;所选特色花生材料的花生仁亚油酸含量均高于对照。黑花生BH3和B11,彩色花生C3、C4和C5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合鲜食的花生及休闲花生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研发食用菌富硒菌丝多糖保健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热水浸提法提取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水比、乙醇沉淀浓度和浸提的温度、时间及次数对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均有较大影响,其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35(g·mL-1)、乙醇沉淀浓度9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3.5h、浸提次数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量及其硒含量分别达到69.5mg·g~(-1)和12.1μg·g~(-1)(菌丝干重);本工艺简单、稳定、可行,适用于姬松茸富硒菌丝体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主栽食用菌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主栽食用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几种食用菌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分别是:香菇21.9%、杏鲍菇19.19%、白灵菇6.0%、金针菇4.13%。菌盖和菌柄中17种氨基酸均有,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且菌盖高于菌柄。  相似文献   

12.
用金针菇固体培养物经生化水解加工的金菇露营养液,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比栽培的及野生的子实体高1.2-1.85倍,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也比鲜菇高,但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它与鲜菇类似含有多种维生素如 VA 原、VB、VB_2、VC 等,还含有维生素 E,对小白鼠肉瘤 S_(180)、S_(37)及宫颈癌 U_(1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都在40%左右,最高达48.2%。还观察了一些疾病患者服用金菇露后的初步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挤压膨化工艺及产品品质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挤压操作参数对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营养品质、理化性质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优化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挤压膨化的工艺条件,为复合型功能休闲食品的开发及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金针菇与发芽糙米的复配粉经过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在不同的物料含水量、挤压膨化温度、螺杆转速的条件下挤压得到复合型膨化产品,分析挤压操作参数对产品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径向膨化率变化的影响,对比分析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与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及挤压膨化产品的硬度、容积密度、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色差等理化特性的变化,并利用电子鼻对最终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品质特性随挤压操作参数的改变而变化,其中,GABA含量随物料含水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随螺杆转速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SDF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物料含水量、膨化温度和螺杆转速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径向膨化率随物料含水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螺杆转速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挤压膨化的最优工艺为物料含水量17%、挤压膨化温度140℃、螺杆转速150 r/min,此时产品中GABA含量为(210.44±0.39)mg·kg-1,SDF含量为(0.735±0.028)g·100 g-1,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23±0.01)mg·g-1,径向膨化率为2.67±0.02。与膨化前物料和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相比,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1.7%和2.9%,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相比增加了2.8%,其中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分别增加了6.6%和5.7%,表明添加金针菇能显著提高发芽糙米膨化产品中氨基酸的含量。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与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相比,径向膨化率、糊化度、水溶性指数和L*值显著降低,a*、b*和△E值显著升高,表明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褐变程度较大。电子鼻分析表明,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膨化产品与未添加金针菇的发芽糙米膨化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电子鼻分析可以准确快速的反映不同样品的整体风味轮廓。【结论】经挤压膨化优化工艺,金针菇复配发芽糙米产品营养全面、口感良好、风味独特,挤压膨化技术可作为提高发芽糙米营养品质、改善口感风味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纳米包装材料对金针菇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制备1种含纳米Ag、纳米TiO2和纳米凹凸棒土的食品包装纳米材料,以金针菇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包装材料对金针菇保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包装材料进行表征,并检测其物理特性。分析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感官质量、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纳米粒子能均匀分布在制备的包装材料中,与普通材料比,食品包装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能增强;金针菇在4℃条件下贮藏15 d,纳米包装金针菇的失重率、腐烂指数、相对电导率和褐变度与对照的相比分别下降了43.14%、97.13%、29.77%和12.68%,可溶性固形物、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保留量分别达7.05%、32.00 mg/100 g和5.85 mg?g-1,显著高于对照的6.00%、20.42 mg/100 g和3.75 mg?g-1;【结论】纳米材料显著保持了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维持了较低的膜透性和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金针菇的劣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金针菇发酵过程中菌丝产量、还原糖、总糖、pH、氨态氮与发酵时间的动态关系,并在选定条件下确定了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总糖含量下降,72h后总糖含量有所回升;pH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还原糖第60h下降到37mg/mL;氨态氮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均势,菌丝产量发酵到48h最高,为12.47g/L;由此确定最佳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鲜和盐渍F21金针菇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选取F21金针菇的新鲜和盐渍品,用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提取法等方法对其蛋白质、脂肪、多糖和磷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F21金针菇新鲜干品和盐渍品的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21.63%、15.04%,脂肪含量分别为4.70%、7.94%,多糖含量分别为33.70%、45.28%,总磷含量分别为0.2837%、0.1591%。F21金针菇新鲜干品的蛋白质和磷元素含量均高于其盐渍品,分别高出30.46%、43.91%,而脂肪和多糖的含量则低于其盐渍品,分别减少68.93%、34.36%。[结论]盐渍金针菇是金针菇生产加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的差异,测定了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糖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7.1%~10.8%,蔗糖含量为3.6%~6.8%,还原糖含量为2.2%~4.3%。10个杨梅品种果实均含有本研究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Phe、Thr、Lys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His和Arg2种半必需氨基酸。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54.35~701.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硬丝安海变,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二色杨梅,不同杨梅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深层发酵滤液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0%左右.主要积累的氨基酸为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的积累情况可归纳为3个类型:第1型为苯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第2型为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第3型为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3个类型的共同特点是赖氨酸始终是大量积累的主要氨基酸之一以及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都很高,差异仅在个别氨基酸积累量的多少上.对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发现:(NH4)2SO4浓度和黄豆粉作氮源影响游离氨基酸的总产量和必需氨基酸所占的百分比,而不影响高含量氨基酸的种类.PO43-的浓度不同对其差异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淑英  王立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19-17021
[目的]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金针菇酯酶同工酶。[方法]以6种金针菇为材料,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对其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并与利用PAGE法得到的针菇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对比。[结果]6种金针菇共电泳得到20条酯酶同工酶带,其中相对迁移率不同的共有8条,大小分别为0.580、0.613、0.645、0.709、0.806、0.839、0.871、0.934;6种金针菇中,①号和②号有3条相同的带,④号和⑤号条带完全相同,③号与④号、⑤号有2条相同的带,⑥号与其他5种菌株间相同的条带较少。[结论]该试验结果与PAGE法显示的金针菇酯酶同工酶图谱基本一致,为实现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快速检测各类食用菌酯酶同工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蜂蛹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蜂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蜂蛹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蜂蛹干物质中含蛋白质46.21%、脂肪26.09%、碳水化合物20.34%、灰分4.46%、总糖0.73%、几丁质4.37%、黄酮类化合物45.31 mg/100g。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44.01 g/100g,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为17.34 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39.39%;蜂蛹脂肪含有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油酸和亚麻酸5种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8.14%、14.52%、2.64%、43.27%和1.43%;在已测定的19种矿质元素中,镁的含量最高,为1 500.51μg/g,钙的含量次之,为886.25μg/g,锌和镍的含量也较高,分别为139.59μg/g和112.69μg/g;蜂蛹中含有维生素A 172.42 IU/100g、维生素C 584.36 mg/100g、维生素D 17140 IU/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