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生物有机肥利用率,培育优质的黄瓜种苗,以豫艺绿如意黄瓜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盘育苗方法,以草炭∶蛭石∶珍珠岩=1∶1∶1(体积比)为育苗基质,在基质中分别加入30、60、90、120 g生物有机肥,以不添加生物有机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基质理化特性、微生物总量、酶活性及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基质容重及孔隙度,提高基质的pH值和可溶性盐浓度(EC值),显著增加基质微生物总量;添加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基质酶活性,T2处理下,基质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最高,相比CK分别提高了24.3%和35.2%;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黄瓜幼苗生长,T2处理下,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全株质量和叶片叶绿素总量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11.0%、21.7%、32.0%、15.0%;添加生物有机肥还可增加黄瓜幼苗营养元素的积累。综上所述,添加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改善基质的理化特性,提高基质酶活性,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的积累,并以60 g添加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栽培基质配方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废弃物牛粪、秸秆、菇渣、草炭、蛭石、炉渣、河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复配成10种不同配方,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基质无土栽培,筛选适宜番茄生长的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9种试验配方处理的植株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CK(秸秆∶牛粪∶炉渣∶菇渣=4∶2∶3∶1),产量较CK提高44%~78%,其中T9(秸秆∶牛粪∶草炭∶蛭石∶炉渣∶河沙∶菇渣=2∶3∶1∶1∶1∶1∶1)、T6(秸秆∶牛粪∶草炭∶河沙=2∶2.5∶2∶3.5)、T5(秸秆∶牛粪∶草炭∶河沙=2∶3.5∶1∶3.5)、T2(秸秆∶牛粪∶草炭∶蛭石∶河沙=2∶3.5∶1∶1∶2.5)、T4(秸秆∶牛粪∶蛭石∶河沙=2∶4.5∶1∶2.5)、T1(秸秆∶牛粪∶草炭∶蛭石∶炉渣=2∶3.5∶1∶1∶2.5)的产量分别较CK提高77.9%、72.3%、65.4%、63.4%、61.3%、60.1%,其中T4、T6、T2、T1处理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糖酸比适宜,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长白山引种到哈尔滨的对开蕨为供试材料,研究苹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4种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开蕨最适宜在基质4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7∶1∶1∶1),最不适宜在基质1中生长(草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5∶2∶2∶1).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农业废弃物复合基质及其利用次数对西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堆肥、杏鲍菇菇渣堆肥、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2种配方基质:T1处理(3∶1∶2∶3∶1)和T2处理(3∶0∶3∶3∶1),以V草炭∶V珍珠岩∶V蛭石=6:3:1为对照(CK),连续2 a测定并分析西瓜植株的光合特性、产量和...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最佳配方,以草炭与蛭石的复合基质为基础,添加不同数量的菌肥和氮磷钾复合肥组成6种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配方对番茄和辣椒出苗率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配方基质的物理特性都处于基质育苗的适宜范围,番茄和辣椒的出苗率均≥85%;6个配方基质育出的番茄和辣椒幼苗壮苗指数均〉CK,但与CK无显著差异,其中6号配方基质〔V(草炭)∶V(蛭石)=1∶1,添加菌肥30 kg/m3〕育出的番茄幼苗壮苗指数最高,且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均最大,秧苗质量最好,可作为番茄工厂化育苗的首选基质;5号配方基质〔V(草炭)∶V(蛭石)=1∶1,添加菌肥25 kg/m3〕育出的辣椒幼苗壮苗指数较高,且株高、茎粗、茎叶鲜重、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均较大,秧苗质量最好,可作为辣椒工厂化育苗的首选基质。  相似文献   

6.
枳橙嫩枝扦插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目的在于建立枳橙半开放条件下的微体自养快繁技术体系,以解决无病毒枳橙砧木紧缺难题。通过研究不同木质化程度、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基质、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以及代谢调节剂处理对枳橙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V(草碳土)∶V(河沙)∶V(蛭石)为2∶1∶2较适宜;插条处理以400 mg/L IBA(浸泡8 h),6月中旬扦插的效果最好;结合喷施改良施代谢调节剂(1/2MS+6-BA 20 mg/L+NaHSO3400 mg/L),枳橙半木质化插条生根率可达95%以上。该研究为枳橙插条大规模快繁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园土、河沙、草炭、珍珠岩为材料,设置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栽植1年生樟子松幼苗,观察不同配方基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成活率以园土+草炭+珍珠岩(1∶1∶1)的处理为最高,达88%;生物量以河沙+草炭+珍珠岩(1∶1∶1)的处理为最高;综合比较各农艺性状,园土+河沙+草炭(1∶1∶1)、园土+河沙+珍珠岩(1∶1∶1)、园土+草炭+珍珠岩(1∶1∶1)、河沙+草炭+珍珠岩(1∶1∶1)4个处理的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开蕨组培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其推广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3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中进行试验,从植株的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3个方面选取9项指标(株高、冠幅、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比叶质量、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综合考察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生长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用隶属函数求出各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按该值对各基质排序,最后结合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确定最佳基质。【结果】各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基本均在适合对开蕨组培苗生长的理想范围之内,只有T4的体积质量略高,通气孔隙略小;T1的pH值略低。除株高、冠幅和比叶质量外,单叶面积、新增叶片数、新增带孢子囊叶片数、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6项指标在不同基质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0.924,表明该基质配方较其他处理更适宜对开蕨组培苗生长,其余依次为T7、T2、T5、T6、T4和T1。【结论】对开蕨组培苗的适宜栽培基质为V(园土)∶V(草炭)=2∶1,该基质配方简便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毛百合组培苗移栽成活率,采用不同配比的基质,研究了基质对毛百合组培苗的移栽后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园土∶河沙=2∶1∶1中的百合组培幼苗生长优于其它配比基质。  相似文献   

10.
辣椒栽培有机基质在蔬菜育苗中的二次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栽培一茬辣椒的2个优势基质配方T1[V(玉米芯)∶V(河沙)∶V(牛粪)=4∶1∶1]、T2[V(玉米芯)∶V(玉米秸秆)∶V(河沙)∶V(牛粪)=3∶1∶1∶1]和CK2[V(玉米芯)∶V(泥炭)∶V(玉米秸秆)∶V(牛粪)=1∶1∶1∶1]为对象,以新配常用育苗基质CK1[V(泥炭)∶V(珍珠岩)=1∶1]为对照,比较了以玉米芯为主的有机基质在3种蔬菜育苗中重复利用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基质的体积质量、总孔隙度、EC值、pH均在适宜范围,只有吸水量偏低,育苗时应加强水分管理。播种7 d后3种蔬菜的出苗率均达最高,以T2基质的出苗率最高;3种蔬菜在各基质上均生长良好,且T1、T2和CK2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大于CK1。说明栽培一茬辣椒后的混合农作物生物质基质可以在蔬菜育苗中重复利用,且效果显著优于以泥炭为主成分的鲜配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旨在筛选适合湖南地区的低成本、能够培育优质辣椒穴盘苗和水培苗的复合基质配方,为辣椒育苗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商品育苗基质(CK)和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原料自行配制的11种基质,分别应用穴盘、漂浮育苗2种方式,育苗结束后取样观察不同处理辣椒幼苗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式的育苗效果,筛选出适合辣椒在穴盘、漂浮育苗中的最佳基质配比。得出不同配比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基本上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幼苗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得出在穴盘育苗中,辣椒的最优复合基质配比为T1(V草炭∶V蛭石∶V珍珠岩=1∶1∶1),在漂浮育苗中,辣椒的最优复合基质配比为T7(V草炭∶V蛭石∶V珍珠岩=2∶2∶1)。  相似文献   

12.
研究椰糠对丝瓜生长的影响,以不添加椰糠的草炭+珍珠岩+蛭石为对照(CK),将椰糠和珍珠岩或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设置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基质的理化性状以及各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处理基质容重和总孔隙度都在蔬菜无土栽培的理想基质范围内。根据通气孔隙、持水孔隙、p H值和EC值,表明V(椰糠)∶V(蛭石)=7∶3,理化性状较好。而且V(椰糠)∶V(蛭石)=7∶3的不同时期丝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子叶面积,以及两叶一心时期的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较高,表明V(椰糠)∶V(蛭石)=7∶3基质配方可促进丝瓜幼苗生长,提高产量。由此得出,V(椰糠)∶V(蛭石)=7∶3的基质配方能代替草炭作为丝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3.
几种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几种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菇渣、玉米秸、草炭按体积比2∶2∶1配比的基质(T1)上,黄瓜幼苗总的生长势较好;在菇渣、玉米秸、河沙按体积比2∶2∶1配比的基质(T2)上,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与T1相比差异不显著,但T2不用草炭,育苗基质更加方便易得。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育苗基质(草炭∶蛭石=2∶1)为对照(CK),探讨杏鲍菇菌渣复合基质对甜瓜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复合基质的育苗效果均优于CK,其中菌渣∶草炭∶蛭石=2∶2∶1和菌渣∶椰糠∶蛭石=2∶2∶1效果最好,腐熟后的杏鲍菇菌渣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草炭进行甜瓜育苗。  相似文献   

15.
栽培基质配方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发酵腐熟的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基质主要组分,复配草炭、蛭石、炉渣灰、河沙、菇渣等基质原料,研究了日光温室中不同栽培基质配比对黄瓜光合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B(秸秆∶牛粪∶草炭∶蛭石∶河沙=2∶3.5∶1∶1∶2.5)、配方E(秸秆∶牛粪∶草炭∶河沙=2∶3.5∶1∶3.5)和配方F(秸秆∶牛粪∶草炭∶河沙=2∶2.5∶2∶3.5)为黄瓜基质栽培的适宜配方.配方B的黄瓜产量、结瓜数和干鲜质量均最高,分别为11 184kg/667m2,11.3个/株,67.6g,1 262g,显著高于配方E、F以外的其他处理;这3个配方中配方E、F的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配方B处理.  相似文献   

16.
龚梦璧  韩建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60-886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基质及其配比的物理性状,并分析其对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选用3种类型基质草炭、珍珠岩以及园土,并按其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种混合基质,即草炭(CK),草炭∶珍珠岩=1∶1(A1),草炭∶珍珠岩=3∶1(A2),草炭∶珍珠岩∶园土=1∶1∶1(A3),草炭∶珍珠岩∶园土=2∶1∶2(A4)。测定各配比基质的物理性状,并通过育苗试验测定其对青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从理化性状看,CK的总孔隙度较大,气水比较小,不适宜单独作为栽培基质使用;A1、A2通气性较好,但总孔隙度较高;A3、A4具有较好的理化性状,适合青菜生长。从对青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看,CK中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种子活力也最大,但活力指数最小;A4中种子活力指数最大,最适合种子萌发。[结论]草炭∶珍珠岩∶园土=2∶1∶3更有利于青菜种子萌发,是栽培青菜较为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17.
将猪粪+蘑菇渣经蚯蚓消解腐熟后,与草炭、蛭石组成了不同配方的混配基质(T1—T8,T1为对照),通过测定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研究了优化处理的蚯蚓粪配方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蔬菜育苗新型基质开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蚯蚓粪混配基质(T1—T8)的理化性质均符合蔬菜育苗基质要求,容重0.22~0.32 g/cm~3,总孔隙度61.04%~75.35%,pH值5.81~7.42,电导率值均低于2.5 mS/cm;有机质含量随着蚯蚓粪添加比例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略呈下降趋势。综合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来看,T5[V(蚯蚓粪)∶V(蛭石)∶V(草炭)=1∶1∶1]处理表现最优,与T1[V(蚯蚓粪)∶V(蛭石)∶V(草炭)=0∶1∶2]处理相比,其株高、茎粗、根长、根冠比、壮苗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30.9%、8.1%、54.7%、26.7%、30.8%;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0.1%、66.1%、68.4%、30.1%。  相似文献   

18.
不同轻型基质对加工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菇渣为主料与蛭石、珍珠岩、草炭、牛粪等按不同配比组成轻型复合基质,用于加工番茄穴盘育苗.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加工番茄幼苗生长影响有明显差异.复合基质T1(菇渣∶蛭石∶珍珠岩=2∶1∶1))育苗效果最好,表现为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数、根活力及单株干物重各项指标都接近于对照CK(草炭∶蛭石2∶1),代替CK用于工厂化育苗.T2、T3、T4育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草炭复配基质特性及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厂化育苗中,科学的基质配比是降低成本,培育优质壮苗的关键。本试验以德国进口草炭、珍珠岩为基础,加入不同比例的国产草炭与菌剂,科学复配成6种营养型蔬菜穴盘育苗基质。在现代化育苗温室条件下研究其理化特性及其对黄瓜、番茄、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不同种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后6,种基质的容重与孔隙度均在理想基质范围内;S2(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7∶3∶10)与S5(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菌剂=7∶3∶10∶10)的pH值、EC值、可溶性盐总量、养分含量适中并具有较强的脱氢能力与较多的放线菌数量;S2具有较强的氮素转化能力。S5对黄瓜苗和辣椒苗效果最好,S2对番茄幼苗效果最好,均超过了S0(进口草炭∶珍珠岩=10∶10)。  相似文献   

20.
秋季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秋季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研究了以蚯蚓粪、草炭和蛭石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配,并加入不同重量的菌肥或复合肥的8种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黄瓜育苗时选用基质T3(蚯蚓粪∶蛭石=2∶1,加生物菌肥15 kg/m3);番茄育苗选用基质T6(草炭∶蛭石=1∶1,加菌肥10kg/m3)或基质T3(蚯蚓粪∶蛭石=2∶1,加菌肥15 kg/m3),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幼苗表现干物质积累多,壮苗指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