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动巡航无人驾驶船的水产养殖在线监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了一种由自动巡航无人驾驶船、环境生态监控装置和远程服务平台3部分组成的水产养殖在线监控设备,在提高养殖监控效率和降低监控成本的同时,实现养殖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和精准调控。综合应用自动化航向航速控制、自动导航定位和防碰撞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船的自动巡航功能。利用无人船运载自制的多功能环境生态监控装置,实现水质指标(温度、溶解氧、p H值和氧化还原能力)以及鱼、虾生态信息的实时定点获取,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检测指标。无人船在大幅减少环境生态监控装置数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检测精度。将统计分析、信息融合、组态控制、嵌入式等技术相结合,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养殖现场环境调控设备的精准控制。试验表明,该监控设备能满足规模化水产养殖需求,对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与装置、进行水产养殖过程监测与精准调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产晶物流需要低温、快速、易监管、能追溯和成本低的特性,结合WSN和RFID技术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SN和RFID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监控追踪系统.为此,给出了农产品在冷藏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冷库中的监控与管理方案;阐明了整个系统中数据的具体流向,并对关键部分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所处环境以及农产品品质的实时监测,而且显著提高了冷库管理与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传统芒果运输过程监控系统监控结果与实际信息差异大,监控图像篇幅较少时系统处理精度较低,导致监控效果差、耗时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芒果运输监控系统设计方法,设计了芒果运输监控系统框架。采用芒果运输模型求解运输选通门宽,在运输选通门宽较宽较大时获取芒果运输距离信息,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相对运输距离信息进行分析,实现运输成像。同时,采用互相关算法弥补质心算法无法对篇幅较少图像进行准确处理的缺点,完成了芒果运输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验表明:所设计系统图像监控时间平均约为4.192s,不同监控目标下专家对所提方法的评分为9.61分,表明系统的监控效果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获取采棉机在作业过程中的产量信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棉花在线测产系统,主要介绍了CAN总线监测节点以及针对该测产系统的模块设计。本系统通过目前车载系统流行的CAN总线与监控终端连接并进行通信,能够完成对棉花产量、风速、地速等数据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通信技术与农业机械生产相融合不仅能监测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更能在各类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及时收集机具、作业等相关信息为农业大数据生产信息库提供精准案例,为政府、企业及农户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迈入了面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广基于北斗、5G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现等机具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电动汽车车联网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平台的电动汽车智能终端系统。该系统由嵌入式单片机、监控平台、智能手机客户端组成,单片机从CAN总线获取车况数据、GPS获取定位信息,通过4G模块实现终端与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从监控平台获取数据,实时监控车辆状况。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装备》2021,42(4):60-63
结合智能测重、PLC养殖环境生态环境控制、智喂精准控制等相关技术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养猪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猪只身份自动采集识别、采食过程信息、猪只生长信息的自动采集存储以及养殖环境参数和管理信息的记录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功能,对规模化养猪实现了全程智能管控。  相似文献   

8.
获取水稻的相关生长信息可以动态监控和实时掌握水稻的生长情况,是实现水稻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基础。为此,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集水稻生长过程数据采集、视频信息传输、后台数据分析处理和水稻生长精准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稻生长信息动态监控系统。根据该系统,对植物工厂中种植的4种水稻作为试验田进行研究,选择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这3种性状作为监测对象,并与人工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该系统可有效监测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和叶绿素含量等数量性状,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稻生产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水稻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时代,为高效实现对设施农业环境数据的监控与管理,鉴于农业设施环境布线复杂,研究以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应用STM32F429ZGT6微处理器体系,实时采集环境的图像、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数据,并通过MC35i GPRS无线通信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端管理服务器。试验结果表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无线数据传输丢包率小于0.86%,数据传输响应时间小于1 s,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精准感知设施农业环境数据,具有相对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ZigBee和3G技术的设施农业智能测控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满足设施农业对精准控制与实时视频的要求,提出将基于ZigBee与3G技术的无线远程传感网络应用于设施农业中,构建一种高效的设施农业远程精准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实现本地环境信息的无线采集并上传到嵌入式服务器端.通过3G网络与Internet无缝连接,实现大范围的无线接入,采用B/S模式,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环境信息与视频信息.通过内嵌的专家系统模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信息无线采集与传输、环境自动调控及远程可视化调控均达到实际需求,同时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海鲜菇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特点,基于传感器技术、组态监控技术、PLC技术及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一种海鲜菇菇棚环境因子监控系统,实现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四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实时采集记录、存储及监控,同时根据海鲜菇在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因子的不同需求,基于PLC对空调、喷淋装置、风扇和日光灯等执行机构控制运行,从而实现菇棚内环境因子的自动化调控,为海鲜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生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大田粮食作物生产效益,基于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本文初步设计并实现了粮食作物远程监测与智能诊断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因子、作物长势以及视频图像等参数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进而保证大田粮食作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该平台在大田粮食作物生产中进行试用,能同时实现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和咨询诊断功能,有利于提高农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饲料生产过程可查询、产品质量可控制、运输过程可监控、生产责任可追究,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饲料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发。对饲料从原料采购到存储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及生产资料和关键节点进行详细的记录。从原料购入到饲料码垛,利用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可自动采集生产时的生产资料信息。在物流过程中,根据GPS技术、温湿度传感器技术的数据采集,可对饲料的位置信息、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系统基于Python平台的全栈开发生成二维码,连接打印机实现在线赋码的功能,为饲料安装上"监控跟踪系统"。通过将各个环节信息上传云端数据库,对生产物流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饲料安全生产全流程可追溯。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苹果种植精准管理的要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开发一套苹果精准管理专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果园的远程监控,图形化显示果园环境因子数据;结合专家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可完成预测决策功能;进行果园日常管理的信息维护、资料查询.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企业在环境监测和安防上高效实时、可拓展性强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工厂环境监测与安防系统设计。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手机App,结合各种监测传感器、蜂鸣器等元器件,运用无线通信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环境数据和接收报警信息,实现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实时显示、指纹识别以及安防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面向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温室监控视频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温室叶类蔬菜病害准确识别的视频数据需求,结合温室叶类蔬菜病害发生的特点,采用物联网技术,基于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与摄像机监控视频信息,构建了一种面向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温室监控视频采集系统。该系统将案例检索与模糊推理方法相结合,设计温室监控视频获取方法,将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与知识库中的病害产生环境条件相匹配,以匹配结果作为视频采集的依据,实现了监控视频的智能采集;并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弥补案例检索结果不够全面的问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获取。同时,该系统还提供了实时数据显示、实时视频监控等功能。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温室叶类蔬菜病害识别的视频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7.
催芽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催芽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水稻催芽系统智能化、规模化发展,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了一个水稻智能化催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催芽所需的温度、水循环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控,满足水稻催芽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运用组态软件开发出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整个系统中数据信息和工作模式的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工艺流程的动画显示等功能。该系统性能可靠稳定,能够实时、全方位地监测与控制各环境参数,为水稻催芽产业的发展提供自动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李文凤  李龙 《农业工程》2022,12(7):52-55
利用传感器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生猪养殖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在猪舍布控各类传感器、RFID、图像采集等设备对生猪养殖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并通过蓝牙、ZigBee、5G等信息传输技术进行数据高效、稳定、快速地传输。在处理层和应用层,通过终端设备对养殖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生猪养殖环境的监控和有效管理,为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生猪养殖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在科学管理和精准饲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亢娟娜 《南方农机》2023,(11):67-69+95
【目的】传统监控温室大棚存在待机时间较短、线路布置困难、无法远程监控等问题,且受监测设备价格以及操作复杂性的影响。【方法】笔者充分结合NB-IoT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对温室大棚环境进行有效监测的新型系统。该系统硬件设计主要以NB-IoT通信技术和STM32处理器为基础,利用具有较高精确度的温湿度传感器DHT22对温室大棚各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软件设计则充分整合了emWin用户界面和uC/OS-Ⅲ操作系统,设计了更加智能化的移动设备App终端。并且,运用TESTO440温湿度检测仪对系统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该系统能够持续工作1个月,并且各项指标以及工作状态始终保持在稳定范围,能够充分满足温室大棚实时监控的要求。【结论】基于NB-IoT技术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测试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测量精度也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粮食生产供应关乎国家安全稳定,针对目前粮食供应链存在的数据共享水平低、管控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的粮食供应链数字孪生系统。以大米供应链为典型对象,首先设计涵盖收购、运输、加工、仓储、包装、销售的大米全供应链数字化模型,研究基于标识解析体系的各环节全要素标识编码和数据开放共享,建立实物对象与信息系统之间的数字桥梁;提出包含物理层、网络层和孪生层的数字孪生体系架构,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流通共享基础,明确孪生体系架构的关键模型;并详细阐述设备、产线、物料等对象的全要素精准建模过程,构成集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约束模型为一体的数字孪生模型;最后借助Unity3D软件以及C#编程技术搭建大米供应链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实现对产线的三维可视化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供应链全要素数据充分共享基础上,通过三维展示、预测控制和智能决策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米供应链智能化监管能力,为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