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哲罗鲑(Hucho taimen,♂)与细鳞鲑(Brachymystaxc lenok,♀)进行属间杂交,出现了仔鱼上浮率低和畸形率高等杂交不相容现象,为探究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杂交不相容现象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采用30对微卫星引物对杂交亲本及F1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0对微卫星引物中,2对在细鳞鲑中未出现扩增带,3对在哲罗鲑中未出现扩增带,其余25对在双亲中均扩增出差异条带;(2)在双亲中具有差异的25个微卫星位点中,除Omi84TUF位点在1个F1出现非亲条带外,其余位点所有条带均来自于双亲,其中21个位点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明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杂交属两性融合生殖,大部分遗传物质来源于父母本双方;(3)4个位点Omi105TUF、Omi156TUF、Omi165TUF及Omy16DIAS在部分子代中出现2条母本条带或父本条带缺失现象,可能是部分亲本染色体在配对或分离过程中产生了异常,出现染色体丢失或异源加倍现象,非整倍体的较早出现可能是导致杂交不相容的直接原因;4)F1与哲罗鲑和细鳞鲑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73 5和0.729 8,遗传距离分别为0.395 3和0.315 0,表明F1与细鳞鲑亲缘关系更近,UPGMA聚类分析也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
乌苏里江二种细鳞鱼生物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尖吻细鳞Brachymystax lenok和钝吻细鳞B.tumensis在吻的形状上和鳃耙数上有很大差异。尖吻细鳞有长而肉厚的吻,上颌突出明显,口半下位,上颌骨较短,延伸到眼径垂直中线前;钝吻细鳞上颌不突出,口端位,上颌骨较长,延伸到眼径垂直中线或中线后。尖吻细鳞的鳃耙数在26—30;钝吻细鳞的鳃耙数在19—23。尖吻细鳞在头后部、体侧、背鳍、脂鳍有相对密而大的黑色斑点,但颜色较暗;钝吻细鳞在同样位置上的黑色斑点稀而小,非常清晰;但在幼鱼阶段二种鱼的斑点很难区分。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的平均值,二种鱼的差异显著,但个体值间相互有交叉。生长速度:尖吻>钝吻;绝对生殖力:尖吻>钝吻;相对生殖力:钝吻>尖吻。  相似文献   

3.
采用RAPD技术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河种群和湑水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科学地评价其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黑河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25.8%,种群平均杂合度(H)为0.1782,Shannon多样性指数(H0)为0.6520;湑水河种群的P为23.4%,H为0.1526,H0为0.05214.黑河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F)为0.9495,遗传距离(d)为0.0664;湑水河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F为0.9549,d为0.0556;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D)为0.0152.分析结论是2个种群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长鳍吻(魚句)(AAAC)n寓集文库.从中分离并鉴定得到13个微卫星位点.对三峡库区重庆江段的40尾长鳍吻(魚句)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其中6个位点呈现多态性(1个位点为中度多态,5个位点为高度多态),等位基因数目为1~11个,观测杂合度在0.20~0.85.这些多态性位点将为长鳍吻(魚句)及其近缘种的种群遗传研究提供有力的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适宜秦岭细鳞鲑生存的白云峡河、太白河东和红崖河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总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4 157尾)、太白河东(1 557尾)和红崖河(963尾).河道单位长度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每100 m 63.37尾)、红崖河(每100 m 8.31尾)和...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早期幼鱼培育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和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理论指导,探究了不同温度(9、13、17、21、25℃)、不同盐度(0、3、6、9、12)及在不同盐度下温度变化对细鳞鲑仔、稚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和盐度9、12条件下,细鳞鲑仔、稚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温度17℃对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水平(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细鳞鲑仔、稚鱼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盐度的水体中,水温升至19℃时,盐度6、9、12时细鳞鲑仔、稚鱼开始死亡。试验显示,在细鳞鲑仔、稚鱼培育阶段,在9~17℃范围内可适当提高水温,增加其生长速度和增重效果,缩短养殖周期;在一定的盐度水环境中,细鳞鲑仔、稚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缩小,适应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新疆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 Day)的微卫星分子标记,获得13个位点,同时随机抽取1000对鲤引物检测扁吻鱼同源位点的多态性,获得具多态性位点18对。应用31对引物对扁吻鱼与塔里木裂腹鱼(Schizthorax biddulphi)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扁吻鱼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53,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0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57。表明扁吻鱼群体多态性较高,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4763,遗传相似系数为0.6211,表明两个群体为同科不同属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引进溪红点鲑种质遗传结构状况,本研究利用溪红点鲑转录组数据设计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引物1 081对,选择其中200对进行引物合成,经过筛选鉴定共获得111个特异性好且扩增效率高的微卫星标记,用其中27个多态性标记比较分析了溪红点鲑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27个微卫星位点在2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71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426 0~0.877 4,平均为0.673 1,其中23个位点高度多态(PIC≥0.5)。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555 6和4.444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3.914 5和3.108 2;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356 2和0.265 0;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00 2和0.621 0;平均PIC分别为0.640 9和0.555 5。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参数t检验结果显示,养殖群体的5项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引进群体,表明尽管溪红点鲑养殖群体的PIC仍处于高度多态水平(PIC≥0.5),但是经过多代群体自繁,已经出现等位基因严重富集的现象。经Bonferroni校正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在引进群体和养殖群体中分别有8个和4个位点尚未偏离平衡,且多数位点表现为杂合子缺失。2个群体间具有高度遗传分化(Fst=0.164 2),遗传相似系数为0.582 2,遗传距离为0.540 9,表明引进和养殖溪红点鲑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我国珠江流域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群体的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本研究采用8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我国珠江流域9个大鳞副泥鳅群体(佛山、高要、封开、肇庆、乳源、乐昌、韶关、河源和惠州)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 6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Na)和有效等位基因(Ne)分别为8.6和4.0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4426和0.7030。9个大鳞副泥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2452和0.7697,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遗传交流水平低。采用UPGMA法,对 9个群体基于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可分为两大支,韶关、佛山和乳源群体聚为一支;另一支包含了其余的6个大鳞副泥鳅群体,分为3个小分支,分别为乐昌与肇庆群体、河源与惠州群体及高要与封开群体。研究表明,珠江流域的9个大鳞副泥鳅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具有进一步选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甘峪河秦岭细鳞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评析保护区成立5年来的保护效果;在保护区内海拔每升高100m设定1个样点,共计10个样点,采取电捕法分别于2011年5月和2016年8月在各样点进行采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指数(D′)分析鱼类多样性,采用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研究鱼类物种优势度。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组成单一,仅2目3科3种鱼类。鲤科、鲑科和鳅科鱼类各1种,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为主要种,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为一般种,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为少见种。两次调查中,拉氏鱥分别占73.76%和71.73%,秦岭细鳞鲑分别占21.63%和26.18%,岷县高原鳅仅占4.61%和2.09%。较低的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反映出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简单、脆弱,极易受外界干扰。两次调查共捕获161尾秦岭细鳞鲑,均重(16.6±17.1)g,最大个体重仅81.5g。2016年采集标本的最大个体重和均重均小于2011年。保护区成立5年后,重点保护鱼类秦岭细鳞鲑占比增加,鱼类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反映出保护区对该鱼种的保护效果显著。保护区内秦岭细鳞鲑个体呈明显小型化,岷县高原鳅的资源量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细鳞鱼属的研究和河北北部的细鳞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图门江、秦岭、河北北部的细鳞鱼,它们的主要性状如:侧线鳞数、鳃耙数、幽门盲囊数、鳍条数及斑点的大小等,差异不明显,均为Brachymystax lenok(Pallas)种。Nichol和Pope曾报导和记录过河北北部及热河地区可能有细鳞鱼的分布。1975年笔者从汤河上游采到了标本,并对塞罕坝的细鳞鱼进行了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陕西秦岭细鳞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河群体和湑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黑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5.8%,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78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6520;湑水河的多态位点比例为23.4%,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152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05214。黑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495,遗传距离为0.0664;湑水河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度为0.9549,遗传距离为0.0556;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氨基酸类诱食剂,通过Y型迷宫实验研究了细鳞鲑幼鱼对不同浓度谷氨酸(glutamic acid)刺激液的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依据行为反应评分和偏好度分析结果,细鳞鲑幼鱼对1×10^-5、1×10^-6、1×10^-7、1×10^-8、1×10^-9 mol·L^-1的谷氨酸刺激液的相对偏好度分别为0.396、0.436、0.381、3.801、1.142,表明细鳞鲑幼鱼对1×10^-5、1×10^-6、1×10^-7 mol·L^-1谷氨酸有负趋向反应,对1×10^-8、1×10^-9 mol·L^-1谷氨酸有正趋向性,其中对1×10^-8 mol·L^-1谷氨酸的趋向性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嗅觉行为趋向的反应阈值为0.7×10^-8 mol·L^-1。结果表明,谷氨酸可作为细鳞鲑潜在的氨基酸类诱食剂。  相似文献   

14.
细鳞鱼的卵黄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发育生物学—卵黄发生角度,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细鳞鱼的卵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完成,可分为4个特征时期:初级生长期,皮质泡期,卵黄积累期,卵黄积累完成期。当卵母细胞进入初级生长早期,卵子发生特征物——类核周体出现;进入皮质泡期,其主要特征是皮质泡、卵黄外膜和巴尔比亚尼体结构;处于卵黄积累期,位于其外周细胞质附近会出现卵黄颗粒;进入卵黄积累完成期,卵黄颗粒不断融合增大,占据细胞绝大部分。以上结果为细鳞鱼的卵巢发育分期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深入探讨其发育的规律性、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指导细鳞鱼的人工繁殖、选育种工作及野生群体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选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胃泌素(gastrin,GAS)和P物质(substance P,SP)6种特异性哺乳类胃肠激素抗血清,对不同年龄段(1龄、2龄和3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食管、胃贲门、胃体和胃幽门检出有5-HT、SS和PP阳性细胞的分布(除1龄鱼食道),且这3种内分泌细胞均大量定位于胃部;在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中均未检测到这3种内分泌细胞的阳性反应.在3个年龄段的细鳞鲑胃肠各部位均未检测到GAS、GLU和SP阳性细胞.细鳞鲑的5-HT、SS和PP与其他有胃鱼类的内分泌细胞一样,可分为2种类型,即开放型和闭合型,这类细胞主要通过腔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释放激素.5-HT、SS和PP这3种细胞在1龄幼鱼消化道内就已经发育成熟,其对胃肠道活动的调节作用已经与成鱼没有差别,细胞的分布密度随着细鳞鲑的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细鳞鲑消化道中这6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的发育特征,并阐明了这些胃肠激素细胞在细鳞鲑幼鱼消化道的分布、形态以及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MS-222对细鳞鲑和美洲红点鲑的麻醉效果,检测麻醉时鱼的呼吸频率以及空气暴露时长对鱼体复苏的影响,探究两种鱼类在渔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的最适麻醉剂浓度。结果显示:当MS-222质量浓度为80、100 mg/L时,细鳞鲑麻醉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40、60 mg/L浓度组,而显著多于其余浓度组(P<0.05)。当MS-22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细鳞鲑的复苏时长最短(P<0.05)。当MS-222质量浓度为80 mg/L时,美洲红点鲑麻醉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40、60 mg/L浓度组,而显著多于其余浓度组(P<0.05)。当MS-222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美洲红点鲑的复苏时长显著大于40、60和80 mg/L浓度组,而显著小于其余浓度组(P<0.05)。比较MS-222对两种鱼的麻醉效果,美洲红点鲑对MS-222更为敏感。两种鱼的呼吸频率总体上都随着麻醉程度的加深而下降,当空气暴露时长少于5 min时,细鳞鲑的复苏时长先减少后增加,美洲红点鲑的复苏时长则呈逐渐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2.8~16.8℃泉水,进行细鳞鱼工厂化流水养殖,12、24、30月龄的体重分别可以达到60.53±27.60g、323.37±74.61g和735.83±164.80g。要达到500g上市规格,需要24~28个月。1龄鱼生长比较缓慢,2、3龄生长速度较快。体重变异系数变化较大,在20~55%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秦岭细鳞鲑个体生物学参数,探讨其个体小型化现象,分析了1991~1992年在秦岭黑河流域采集的178尾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生物学数据。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体质量为39.84 ± 68.33 g,体长(L)-体质量(W)关系式为:W = 3×10-5 L2.9105,R2 = 0.982,雌雄性比为1:1.44。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雌、雄秦岭细鳞鲑的肥满度、比肠长、脏体比、腹腔脂肪指数等四个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1991~1992和2014年在黑河流域调查采集的秦岭细鳞鲑数据,发现平均体质量和100 g以下个体所占百分比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现有关于秦岭细鳞鲑个体小型化的报道,本研究认为秦岭细鳞鲑个体小型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饵料对细鳞鱼仔鱼开口驯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饵料进行42d的养殖试验,比较不同营养成份饵料对细鳞仔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细鳞仔鱼开口驯化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开口阶段,各组间的生长模式方程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拟合;且仔鱼日增重和瞬时生长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进口饲料组最终的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水蚯蚓、国产饲料组和混合饵料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