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米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与米饭适口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小米的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征与米饭适口性的关系,加快谷子的品质育种进程,特进行了此项研究。对18个小米品种的外观品质、米饭适口性进行人为打分评价,淀粉RVA谱特征值采用RVA黏度速测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米色泽对米饭的适口性影响较大,小米色泽好的(金黄或鲜黄)品种,其适口性好;RVA谱特征值中崩解值越大消减值越小,反之消减值越大;米饭的口渣感越小,适口性越好;RVA分析可作为谷子品质育种的一项重要的辅助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详细分析谷子在山西省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山西省发展谷子生产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优势、具有特殊的地理生态优势、具有科技和品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谷子生产产业化开发三步走的道路,首先要支持和保护现有小米加工企业稳步发展;第二,与其他小杂粮开发紧密结合,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第三,加速小米深加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增加小米产品的科技含量。指出了谷子产业化开发中应注重的4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强优质品种选育;二是加强谷子栽培技术等基础性研究;三是加强小米营养品质及其他品质的研究;四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长治地区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产量和品质与谷子的品种、产地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以谷子新品种长农41号为试材,在长治市武乡县、襄垣县、黎城县和壶关县4个试点种植,探究了不同种植区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长治地区是我国优质小米产区,4个试点长农41号的产量顺序为壶关县武乡县黎城县襄垣县,其中,壶关县产量高达5 601.00 kg/hm~2,四地平均产量达4 729.5 kg/hm~2;4个试点的小米品质均达到国家2级优质米标准,其中襄垣县小米食味和营养品质最佳。因此,在重点防治谷子白发病、谷瘟病和黑穗病以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可将襄垣县规划为长治市以及山西省优质小米产业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济谷1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冀LSH为母本、94C36-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小米鲜黄,黏香绵软,具有适口性好,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等特点;2014~2015年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974.5 kg/hm2;抗旱性1级;耐涝性1级;抗倒性2级;对锈病、谷瘟病、纹枯病的抗性均为2级。2015年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委员会第十一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8年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周春菊  陈金华  白其红 《农技服务》2011,28(7):929+958-929,958
为对贵阳市乌当区生产上糯小米种植品种选择提供参考,2008年进行了优质高产糯小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秉小米综合品质最优,黄平小米和修文小米次之,乌当小米最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对华北夏谷区育成谷子品种营养成分及淀粉特性的影响,选用9个夏谷区代表性谷子品种,在辽宁朝阳、山东济南和海南三亚3个生态点种植,测定不同生态环境下谷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小米淀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谷子营养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地点间以及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朝阳>济南>三亚,呈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三亚>济南>朝阳,呈现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的趋势。济南试点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与其他2个试点差异显著。总淀粉含量济南试点最高,随纬度变化规律不明显;直链淀粉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三亚>济南>朝阳,呈现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的趋势;朝阳试点的淀粉支直比最高,趋势与直链淀粉表现相反。种植地点对淀粉RVA谱的7项特征值均存在极显著影响;品种、地点×品种对峰值时间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热浆粘度、最终粘度以及消减值由高到低均表现为三亚>济南>朝阳,呈现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崩解值以及峰值粘度均以山东济南最高,随纬度变化规律不明显。种植地点和品种对谷子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淀粉RVA谱特征值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地点对谷子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都较大。高纬度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而脂肪含量则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所述,谷子营养品质和淀粉特性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纬度谷子的营养及食味品质不同的特性筛选出适宜特定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便于划分各优质谷子品种的产区。  相似文献   

7.
凌源市种植的毛毛斗、会香玉、乌米绿、黑沙滩农家优质谷子品种历史悠久.一般亩产谷子200~350公斤.其小米食用口感细腻,品质上乘,市场销售快,备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8.
乾安县种植谷子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大,品种丰富,产量高,磨出的小米品质好。对目前乾安县谷子生产现状进行介绍,并就乾安县谷子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指导谷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选用产量和品质水平差异大的小麦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其在产量、SDS沉降值方面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高产×强面筋型组合F1 产量高 ,但品质难达到优质品种的水平 ;强筋×强筋型组合可以使F1 品质好、产量高 ,但可能高产而不稳产 ;弱筋高产×强筋高产组合F1 产量高品质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9个粳稻品种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北山区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品质性状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无论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都有待改良提高。优质粳稻育种首先应注重对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进行改良选择,通过积极引进日本优质粳稻和东北优质粳稻与本地主栽高产粳稻杂交配组,采用混合选择、单株定向选择、食味感观评定,改良稻米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选育优质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同时指出,春谷育种应导入夏谷优良基因改良品质和特用型谷子品种是今后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及育种特点和效果;指出春谷和夏谷优良基因的互补,可创造出新种质和选育出新品种,并能扩大品种的适应区域;提出进一步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才有利于谷子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整理分析近17年间全国糜子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变化,探讨中国糜子品种改良进展和育种水平变化,为未来中国糜子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多元回归、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1998—2014年国家糜子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不同年份主要性状的变异,比较主要育种单位选育糜子品种性状的差异。【结果】1998—2014年糜子参试品种性状变异显著。随年份推进,粳性糜子品种产量和单株粒重以及糯性糜子品种产量、单株粒重和穗长持续增加。17年间粳性和糯性糜子产量分别增加了50%和21%,单株粒重分别增加了90%和7%,穗长分别增加了19%和29%,生育期长度、株高、主茎节数量和千粒重等性状变化不明显。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9个糜子主产省(区)的17家育种单位提供了65个糜子区域试验品种,其中7家同时提供了粳性和糯性糜子品种,2家只提供了粳性糜子品种,8家只提供糯性糜子品种。来自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3家育种单位贡献了参试品种的55.4%。近6年来自这3家单位的品种产量表现优异,是中国糜子育种的中坚力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粳性糜子的生育期长度、主茎节数量和单株粒重决定了产量82.8%的变异,糯性糜子的主茎节数量和单株粒重决定了产量78.6%的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粳性和糯性糜子的主穗长和单株粒重均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性状间相关性在粳性和糯性糜子中均有所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粳性糜子育成品种分为2类,糯性糜子育成品种分为3类。【结论】1998—2014年,国家区试中粳性和糯性糜子参试品种产量稳步增加,表明中国糜子育种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育种手段相对单一,育种方法多样性程度较低。糜子区试对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关注不够,培育高产、优质、适口性好、蒸煮品质优良、抗性淀粉含量高、耐落粒、适合机械化的糜子品种是未来糜子育种的发展方向。强化杂交、远缘杂交、诱变育种、双单倍体以及多倍体育种等传统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研究方法,加强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是系统提升糜子育种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谷子起源于中国,是旱作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栽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十年来,创制出一批抗除草剂、商品品质显著提升、蒸煮时间显著缩短的育种材料;基因组测序、单倍型图谱和高通量转化技术体系构建等推动了谷子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育成了一批中矮秆抗除草剂新品种,创新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倍以上,单产提高90.8%,总产提高85.7%,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实现了谷子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谷子是完全市场化作物,近十年来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迅速,正在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业优势区。随着产业发展的带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逐步增多,一批谷子种业开始起步。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谷子的营养、生态、文化属性给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谷子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种子繁殖系数高、品种权落实力度不够、科研和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谷子特色产业发展将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种业发展;季节性休耕区、压采地下水区的生态需求将促进谷子生产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种业、科研、产业融合呈加快发展趋势。攻克谷子种业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科研、种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国谷子种业的发展方向。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必须坚持原始创新、坚持产业需求、坚持服务主产区、坚持差异化发展、坚持市场主体地位。未来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需攻克的重点任务:突破性新种质创新、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突破性新品种杂交种培育、构建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升种业管理服务能力、布局优化制种基地、打造种子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霞  王玉文  田岗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35-1039
回顾了20 a来山西省谷子不育系与杂交种选育实践,总结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经验与体会:(1)选育优质杂交组合,优质不育系是关键;(2)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选择,应从柱头外露率和田间自然异交结实率两方面考虑;(3)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性状的遗传改良选育新的不育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选育抗病性强的不育系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5)在谷子杂交制种技术试验中,利用谷子高产制种栽培技术与化控调节父母本花时花期相结合,实现制种产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华北夏谷区2001—2015年谷子育种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华北夏谷区近15年谷子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谷子育种变化趋势,为谷子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数据,研究其变化规律;以通过鉴定的51个育成品种为材料进行分析,并与15年间华北地区谷子生长季6—9月份气候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梳理通过鉴定的51个品种的类型。【结果】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各农艺性状在年度间变异较大,随着年份的推移,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重和穗粒重持续增加,千粒重基本不变,公顷穗数略有下降。51个通过鉴定品种的整体变化趋势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1个通过鉴定品种间产量、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差异极显著,单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差异不显著。华北夏谷区谷子生育期气候趋向于暖湿的变化趋势。通过鉴定的品种产量和生育期、单穗重、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低温、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最低温、最高温、降水量、生育期、穗粒重、出谷率决定谷子产量85.17%的变异。对产量贡献较大且为负效应的是最低温,为正效应的是最高温。近几年谷子育种水平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抗除草剂品种和优质米类型逐渐增多,反映了轻简栽培和优质是目前的主要育种方向。但是以冀谷19、豫谷1、冀谷25等3个主干品种为亲本来源的品种数为26个,占杂交选育品种的57.8%,育成品种亲本范围相对较窄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结论】2001—2015年华北夏谷区区域试验育成品种产量有所提高,品种类型较丰富多样,育种水平取得一定的进步。然而,造成产量显著差异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而且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狭窄可能是育种突破的关键瓶颈。在今后的育种过程中,要从亲本创制和选择着手,丰富亲本类型;提高品种穗粒重和出谷率,以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夏谷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晰栽培条件互作对谷子叶片光合特性、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指标的耦合影响,为运用谷子茎秆生物力学性质进行抗倒伏特性评价,为优化谷子种植栽培条件及抗倒伏优种筛选提供合理农艺措施和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主区选取4个在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副区为基于不同的播种密度与施肥量、播种密度与水分、水分与施肥量互作处理栽培条件,系统研究了栽培措施对谷子生长发育以及茎秆抗倒伏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1)除水分对谷子茎秆节平均直径影响不显著外,谷子品种、施肥量、播种密度及水分4个因素对谷子的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及茎秆形态特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2)谷子的千粒重、产量均随施肥量和水分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谷子旗叶SPAD值及最大荧光值(Fm)开花期显著高于灌浆期,开花期旗叶SPAD值、灌浆期旗叶Fm可作为谷子育种的目标性状;(3)播种密度对谷子田间倒伏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品种,施肥量的影响最小;(4)谷子茎秆倒数第二节的抗拉倒力与株高、节平均长度及茎秆节含水率显著负相关,与节平均直径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农艺措施互作栽培条件下,单因子对谷子的产量、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及茎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70万株/hm2)、适当水肥是提升谷子籽粒品质、增加产量、减少田间倒伏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豫谷26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5 921.3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2.71%;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841.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3.35%。2015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生育期93 d,株高140.38 cm,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夏播种植。通过对豫谷26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推广该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谷子种业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原始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中国农作物种业原始创新研究提出了明确期望.谷子是中国起源的传统粮饲兼用作物及特色杂粮作物,生产及消费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作为粟类作物,谷子在中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明的起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赵荣华  樊修武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86-288,298
针对我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粟叶甲近年来发生为害及造成的损失和日趋渐重的现状,在发生、为害、药剂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虫的适时防治和谷子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近10 a来,粟叶甲在我国北方谷子作物上普遍偏重发生,产量损失可达10%~15%,已上升为谷子的主要害虫之一。旱作秸秆覆盖起到了积极的稳产作用,但给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繁衍温床,加重了粟叶甲为害的发生几率。现有谷子栽培品种间粟叶甲有虫率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应重视这些品种的利用和改良,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谷子抗虫育种方面的工作,将成为抗粟叶甲危害的捷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