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遥感环境资料进行草地大面积估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龙  蒋平 《草业科学》1996,13(2):14-20
利用1991 ̄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到的牧草产量、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气象卫星资料等,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和环境因子与各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均达到0.45以上,并通过P检验。在对草地气候因子和牧草产量动态变化的分析基础上,探索了牧草产量形成环境关系的机理分析与解释。进而,摸清了不同草地类型地面光谱绿度值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天然草地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1992-1994年乌鲁木齐、阜康试验区不同草地类型的光谱观测资料和乌鲁木齐、阜康、阿勒泰试验区的牧草产量资料及NOAA/AVHRR资料,建立了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光谱监测模型、卫星遥感模型,为建立草地感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天然草地产草量遥感监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1992~1994年乌鲁木齐、阜康试验区不同草地类型的光谱观测资料和乌鲁木齐、阜康、阿勒泰试验区的牧草产量资料及NOAA/AVHRR资料,建立了新疆北部不同类型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光谱监测模型、卫星遥感模型,为建立草地遥感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和分析了3种植被指数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监测的方法,并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建立了草地牧草产量估产模型y=368.273x 2.973(R=0.908,R2=0.824),该模型通过2005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统计分析,2005年估产精度达到97%,研究还表明,锡林郭勒草地牧草产量估产的植被指数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大面积草地牧草产量估产和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不同草地类型中,有代表性的设立草地监测点,将连续多年进行定点监测的地面数据与遥感数据结合,通过研究二者关系,建立草地估产模型,利用估产模型对监测区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为草地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MODIS/TM数据初步探讨了北疆典型牧区草畜平衡遥感监测估产模型的建立,认为:在低盖度荒漠带草地,NDVI受土壤基质影响大,获得的相关系数普遍较低,采用线性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变化;对于中、高盖度草场的草原类型,产量与NDVI的线性与非线性相关性都较好,采用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8年6-8月在盟林郭勒盟干草原带进行了利用NOAA气象卫星估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实验,方法采用同步测产法,即气象卫星测值与地面测产同步进行,从而建立估产模式,根据有关资料将实验区分成4个植被生态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央置观测点实测其牧草现存生物量(鲜重),高度,盖度等,并同时接收卫星资料,由现存量和绿度值的散点分布图,作出了各区域的形式为Y=AeBX的估产模式。因此得到绿度值的变化是随着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由绿度值可以定量求出某时,某地的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而且得出了相同植被在不同时相的绿度值及牧革现存量不同的。相同绿度值对于不同植被其牧草现存量亦是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NOAA/AVHRR资料监测北疆天然草地生产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黄敬峰  蔡承侠 《草业科学》1999,16(5):62-69,72
采用1992-1994年牧草疸资料、NOAA/AVHRR资料分析了北疆主要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卫星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牧草产量和卫星植指数都存在周年变化,用卫星植被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和不同类型天然草地的牧草产量差异,对草甸草地和草原草地的监测效果比对荒漠草地监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放牧率对混播草地牧草与羔羊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种放牧率对混播草地牧草和羔羊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加,牧草产量、叶面积指数明显下降(P<0.05)并使茎叶比显著减少(P<0.05)。放牧率的增大,羔羊个体生产速度显著降低(P<0.01),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依次为中组>低组>高组。并得出羔羊生长量与放牧强度及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同时放牧率影响肉的品质,放牧率不同,草地系统生物学转化效率中组比低、高组高,且草地生产能力最大。由此得出,混播草地以中等放牧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施肥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分析了红池坝3个地点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牧草产量与施氮、磷肥量的关系,提出施肥效应函数后,运用每一地点的土壤自然肥力状况与该效应函数建立土壤肥力与施肥量相关的草地施肥模型方程,然后通过该方程再与肥料和牧草价格建立关系函数,由此求出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肥量,从而建立该地区草地的施肥优化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牧草对施肥的反应情况是不一致的,而且牧草对氮、磷肥的吸收与彼此的施肥量及有效性有关。同时一般磷肥对混播草地中红三叶的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而施氮肥对混播鸭茅的促进影响较大。最佳施氮肥量为0.03~0.16t/hm2,最佳施磷量为0.16~0.49t/hm2。对于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草地,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1.
李兴华  陈素华 《草业科学》2012,29(7):1033-1038
利用内蒙古草地监测站牧草和降水资料,对干旱造成草地牧草和畜产品减产以及抗旱投入的经费等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牧草产量与降水相关密切,8月末牧草产量与5-8月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728;建立了不同草地类型不同月份牧草产量与降水量的最优模拟方程;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干旱等级,建立了干旱等级与牧草和牲畜损失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干旱对草地直接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估,评估模型符合草地牧草生长规律和畜牧业生产特征,实例评估符合畜牧业实际损失程度,因此能够在干旱对草地畜牧业评估服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在新疆阜康县草地估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1~1996年在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和GIS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和遥感知识与草原生态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4个类型的鲜草产量与两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p<0.01),r值均在0.679以上,且通过F检验和精度分析.一般在类型Ⅱ、Ⅲ和Ⅳ,是鲜草产量与RVI相关性好于NDVI,而在类型Ⅰ则相反.从6种数学方程式中选优,建立了非线性遥感估产模型,并在实际估产中加以检验,使大面积估产精度达到75%以上,实现了遥感估产目标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牧草产量及载畜量监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详述了如何利用NOAA/AVHRR资料进行草地产草量和载畜量监测的方法性研究。针对NOAA/AVHRR资料和我国草地的特点,提出为消除植被指数资料误差,建立平均植被指数影象;推导出新的修正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公式;提出“面”与“面”相关的概念,建立平均植被指数影象与草地产量级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面”内的不同景观组分对植被指数的贡献,回归出统一的产草量预报模式;进行牧草产量和季节牧场载畜量的动态监测,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的监测方法和步骤。可在大范围的草地上使用NOAA/AVHRR资料,进行草地的分级、制图和估产,并准确地标识出它们的位置和分布规律,进行季节牧场载畜量的平衡分析,为季节畜牧业的实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青海省20个生态站2003~2015年生长季牧草产量地面观测资料和EOS/MODIS遥感资料,再结合气象条件按照四种类型草场建立了逐月牧草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2015年预测的检验可以看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和其他草原四种草地类型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73,且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能够进行适当的业务应用。所建立的逐月牧草产量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率,目前能够为单站的预测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 Ⅰ退化草地遥感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面调查等多种技术,通过对达日县1985~1997年地面观测资料和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和牧草利用系数,建立了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模型;模拟计算了全县及各乡的草地资源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和草地生长动态;并且分析了全县草地资源退化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绘制了草地产量、载畜量和草地分级等图件。上述研究结果,对达日县草地资源的持续监测及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的治理,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补播禾草恢复“黑土滩”植被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李希来 《草业科学》1996,13(5):17-19
“黑土滩”草地经补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后,第2 ̄4年禾草产量明显增加(P〈0.01),第5年产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5年后禾草开始衰退,嵩草优势地位没有变化,但毒草上升为重要的优势地位,草地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植物量均有显著的提高(P〈0.05)。由此得出结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是恢复“黑土滩”草地植被的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17.
1998年4 ̄9月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进行了不同播量、施氮量和不同刈割期对燕麦+箭舌豌豆混播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比例间的牧草产量除第三刈割期外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比例间粗蛋白质、DNF含量差异显著(P〈0.05),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海亮  赵军 《草业科学》2009,26(3):34-38
在介绍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纯的遥感模型、遥感模型与地学模型相结合等不同估产方法及草地面积动态监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草地遥感估产方法发展趋势做了总结。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草地遥感估产技术和方法也将继续发展,基于遥感数据和方法的草地估产模型更加趋于成熟,其应用也将向草原生态系统、草地退化监测、草地植被生长监测等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7年的牧草月产量定位观测资料,运用相关普查法对影响牧草产量的气候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春季∑2 ̄4月降水量和3 ̄5月日均气温对5 ̄9各月牧草产量(干重)分别有显著的相关(P〈0.05);而∑2 ̄6用和∑2 ̄8月日照只与8、9两月产量(干重)有显著的负相关。对牧草月产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5月鲜草量与后其产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通过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牧草月产量的多元回归数学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I.退化草地遥感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面调查等多种技术,通过对达日县1995-1997年地面观测资料和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和牧草利用系数,建立了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模型,模拟了计算了全县及各乡的草地资源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和草地生长动态,并且分析了全县草地资源退化的数值量及其它间分布,绘制了草地产量,载畜量和草地分级等图件。上述研究结果,对达日县草地资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