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紫茎甲是鞘翅目叶甲科茎甲属的林木蛀干害虫。1981年,在我场首次发现危害杉木纯林,以后陆续发现危害泡桐、香椿、川柏、毛竹等.据1989年调查,我场4000亩杉木人工林中,有1500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摸清“紫茎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从1982年6月起,我们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泡桐极速生,推广栽种泡桐对解决近期缺材具有重要意义。但泡桐在我区因虫害严重影响了发展。食叶害虫金龟子、金花虫、蝽蛛、红头元著,蛀于害虫云斑天牛,虫害严重时树叶全部食光或萎缩,树于蛀空。同时泡桐速生、树体高大,咬药防治不便,成本也高。经儿年的探索,利、用农药在根颈部注射防治虫害,方法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中华时甲(Basiprionota chinensisF.)又名泡桐金花虫,属鞘翅目金花虫科。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浙江等省区。其成虫和幼虫取食泡桐树叶。据观察,  相似文献   

4.
泡桐金花虫Basiprionota bisignata Boh.近几年在豫西的临汝、伊川、陕县等十几个县暴发成灾。成虫、幼虫主要取食泡桐叶片,也危害楸树、梓树。1985—1986年我们分别在4月中旬成虫出蛰期和5月中旬的幼虫初孵期,  相似文献   

5.
泡桐茸毒蛾Dasychira sp.是危害泡桐的一种叶部害虫。1982—1984年该虫先后在河南省汝阳、临汝两县危害成灾,1987年又在偃师县大量发生,幼虫取食叶片,危害严重时,受害叶片仅剩叶柄。为摸清该虫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开展防治,作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摘叶模拟试验表明,失叶30%对泡桐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根据泡桐的蓄叶量模拟试验、泡桐金花虫的取食量和发生防治情况,制定了该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锯龟(虫甲)[Basiprionota cbinensis(Fabr.)]又名泡桐龟(虫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铁(虫甲)科(Hispidae)龟(虫甲)亚科(Cassididae),是泡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多为害3—4年生泡桐。1980年我们在垫江县对其进行了饲养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材料整理于后。一、分布及危害据初步凋查,大锯龟(虫甲)在我省分布于南  相似文献   

8.
泡桐为我国特产。近几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苗的远距离调运,泡桐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本文对泡桐分布区内的泡桐害虫进行了考察,並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泡桐的害虫种类很多,但专食性害虫较少,泡桐害虫尚未形成稳定的群落。针对目前危害加重的情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以防止泡桐害虫的造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9.
榆绿金花虫以幼虫啃食叶肉、危害白榆,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近几年对我场白榆危害严重,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佳。去年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老熟期间,适逢持续阴雨湿度很高,在场部白僵菌厂的周围造成了榆绿金花  相似文献   

10.
大袋蛾学名避债蛾,俗名大裒蛾、布袋虫、吊死鬼等,是对泡桐树危害最大的害虫。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于袋内,每头雌蛾产卵3000粒左右,6月中旬孵化出的幼虫开始群集危害树木叶片。该虫食性杂,除危害泡桐外,还危害法桐、杨、榆、桑、槐、苹果等十几种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清楚地了解广南县油茶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作出有效的防治,对广南县油茶园的主要害虫进行踏查和调查,并利用糖醋液进行油茶害虫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油茶象、油茶金花虫、茶小绿叶蝉和小青花金龟为重度危害,茶梢蛾、绿鳞象甲、油茶肖叶甲、无斑弧丽金龟、龟蜡蚧、油茶绵蚧、茶梨蚧、茶蚜、茶黄蓟马为中度危害,其余害虫危害较轻或零星发生。糖醋液对油茶金花虫诱捕效果最好,同时也诱捕到大量的茶梢蛾、茶枝镰蛾、小青花金龟、茶小绿叶蝉。试验证明糖醋液可用于油茶害虫的监测和诱杀。  相似文献   

12.
防治草履蚧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柳树、泡桐、刺槐、苹果、核桃、月季等也产生危害。该虫在全国各地区均有危害,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地区很容易暴发,一旦暴发治理难度  相似文献   

13.
1.泡桐叶甲。又称泡桐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该虫每年发生两代,以成虫越冬,第二年4月份开始活动。成虫产卵于叶的背面,竖立成堆状,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面,啃食叶的表皮。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发生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第二代发生高峰。  相似文献   

14.
大袋蛾,属鳞翅目,袋蛾科害虫。它危害泡桐、法桐、榆树、苹果、杨树、柳树等多种林木和农作物。该虫在河南的生活史,一般是每年一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五月上、中旬化蛹,五月中、下旬羽化,六月中旬幼虫孵化,开始取食危害。随着虫体增长,虫袋逐渐增大,八月上、中旬幼虫先后老熟,从叶片转移到枝条上吐丝封袋越冬。  相似文献   

15.
<正> 泡桐大袋蛾是一种危害泡桐的最主要食叶害虫,近年来在全省各地相继暴发成灾。为有效控制大袋蛾危害,我们对乐斯本、多来宝、抑太保、灭索威、盖虫散等五种新农药进行了室内、田间药效筛选,并于1993年7月在兰考县进行大而积防治试验,把百叶虫口控制在2.5头以下,制止了大袋蛾危  相似文献   

16.
核桃金花虫(Gastrolina deperssa pallipes Chen)属鞘翅目叶甲科。在我省大理州的漾濞、永平、云龙等县部分核桃产区,曾遭到核桃金花虫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轻者叶片食光,树势袁弱,连续几年严重受害,枝干干枯或全株枯死。1978—1979年我们在虫害灾区,对核桃金花虫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方法,曾设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初步了解害虫在漾濞县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化学防治方面,使用过喷雾、烟剂和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偃师县大口公社韩村四队1973年5月28日到6月7日在1,100亩棉田中利用泡桐叶诱捕地老虎,十天共捕九十多万条,基本上控制了地老虎危害。这个方法,可以就地取材,不用投资,能及时消灭三龄以上的地老虎幼虫。其做法是,下午半晌下泡桐树叶(其他桐树叶子也可以),第二天早晨或上午捉虫。有的虫在叶下地表,有的虫在叶下疏松的表土里,到中午害虫已转移,就捉不到了。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金花虫又名云南松叶(虫甲),俗名山跳蚤,属鞘翅目金花虫科。分布:国外有日本、菲律滨等,国内有云南、四川,在四川分布于西昌、凉山、雅安等地州。危害树种:主要危害云南松,其次是马尾松、华山松、马桑、桤木、栎类、胡枝子、细叶楷木等。危害情况:此虫在6月下旬开始发生,以飞播幼林的松针为食,从针叶顶端  相似文献   

19.
二星叶(虫甲)Basiprionofab isgnafa Boh又名龟背金花虫,属鞘翅目叶(虫甲)科。主要危害泡桐,楸树和梓木的叶片,破坏植物的生理机能,影响林木正常生长。二星叶(虫甲)七七年在我县国营林场场部工区杨家弯一带的楸树纯林内造成災害。七八年,七九年又逐渐蔓延扩散到飞练、新华、雍阳、草塘等地。据调查,危害严重的地方整个林分的叶片被食光,剩下叶脉,一片枯黄,似如火烧。一株树上有1000只以上,有的一叶片上就有10多只幼虫。据省森林昆虫普查提供的情况,省内其他地区也程度不同地遭受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一、危害情况:杨干白尾象(虫甲)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对杨、柳、桦等幼树有毁灭性的危害,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我场的德隆地、兴隆庄等杨树人工林被害最严重。杨干白尾象虫甲主要危害青杨、加拿大杨、小叶杨和青皮柳,其中以小青杨被害最重。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据历年来的观察在幼虫阶段对树木危害最重,幼虫在树干的皮层内取食危害,因此,不易发现,2~3命幼虫在边材处危害,咬成不规则的浅坑.3命以后的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自上或向下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