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辐能流短波紫外线照射处理对采后香菇在4℃贮藏期间主要生理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 kJ/m~2或4.0 kJ/m~2的短波紫外线处理后,可以显著抑制香菇硬度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缓还原性糖与维生素C的下降并使维生素C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促进了类黄酮的次生代谢合成,从而较好地保持香菇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香菇的贮藏保鲜期.这些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香菇的贮藏保鲜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1-MCP对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凯特杏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μL/L1MCP处理杏果实后,可以显著地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显著地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增加,促进类黄酮和总酚的积累,延缓果实抗坏血酸含量和硬度的下降,但对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两种高压电场处理形式对绿熟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朝研219”番茄为试材,研究了200kV/m、2h/d的负高压间歇静电场(简称稳恒电场)和波动场强-200~200kV/m、频率40kHz的交变电场预处理2h(简称交变电场)两种不同处理对绿熟番茄果实适温(13℃)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高压电场处理均能够显著减轻番茄果实的腐烂指数(P<0.05),电场处理延缓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果皮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滴定酸、番茄红素含量的上升,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的贮藏性。两种形式比较,高压静电场处理果实腐烂指数显著好于交变电场处理,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棓酸丙酯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棓酸丙酯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龙眼果实用浓度为5 mmol/L的棓酸丙酯浸泡20 min,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15±1)℃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采后生理、品质和保鲜效果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棓酸丙酯处理可有效降低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较高的果肉总糖、蔗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龙眼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提高果实好果率.在(15±1)℃下贮藏6d时,棓酸丙酯处理的龙眼果实好果率为85%,而对照果实只有72%.因此认为,浓度为5 mmol/L的棓酸丙酯浸泡20 min可有效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衰老、提高龙眼果实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UV-C照射后番茄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芯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研究了4 kJ/m2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后7 d番茄总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UV-C照射后7 d,5 177个基因在杂交后发生变化,差异表达变化倍数值在大于2和小于-2范围内基因共481个,其中上调基因331个,下调基因150个。上调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壁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胁迫相关基因和抗性基因等;下调基因主要包括乙烯相关基因和初级代谢基因等。研究结果为探索采后UV-C照射诱导番茄抗性反应、抑制乙烯合成,从而推迟成熟、延长番茄采后寿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压静电场处理番茄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果实为材料,利用30,60,90kV/m高压静电场对番茄果实进行20,40,60min预处理,然后置于16℃左右的室温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番茄的Vc含量、酸度、质量损失率等保鲜性能指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高压静电场对番茄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够很好地抑制番茄质量的损失和番茄果实Vc含量、酸度的变化,延迟了番茄果实腐败的发生.另外,利用6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60min,其果实Vc含量、果实质量损失率以及酸度的变化均小于其他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水分利用效率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疆石河子研究了膜下滴灌对加工番茄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处理番茄总耗水量较常规沟灌降低8.37%~59.33%,总耗水量也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膜下滴灌加工番茄耗水量以盛果期最高,开花座果期次之,成熟期和苗期最低,其日耗水强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体低于常规沟灌处理。与常规沟灌相比,膜下滴灌能提高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Vc、可溶性酸和总糖含量以及糖酸比。从节水高产灌溉的角度考虑,当地加工番茄膜下滴灌量以6150 m3/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高压静电场处理黄冠梨的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为材料,研究了20,60,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黄冠梨果实硬度、水分含量、酸含量和果实质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能很好地保持果实的含水量,抑制了黄冠梨果实硬度的变化,有效地控制了黄冠梨腐败的发生,延迟梨采后的衰老过程.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1h,对黄冠梨果实生化反应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果实硬度、果实水分含量、酸度及质量损失率的变化均小于其他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青椒鲜度保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椒为材料,研究了20kV/m、60kV/m、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青椒的腐烂率、果实Vc含量及乙烯释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青椒Vc含量的变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抑制乙烯释放、延迟青椒采后的衰老过程,腐烂率明显降低.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青椒60min,贮藏保鲜效果好于其它高压静电场处理,青椒贮藏64天,好果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高压静电场处理磨盘柿贮藏保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磨盘柿为材料,研究了20kV/m,60kV/m,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柿子果实腐烂率、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磨盘柿果实的硬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少柿子果实Vc损失,延迟柿子采后的衰老过程.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1h,磨盘柿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71天后好果率高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绿豆芽为原料,利用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和冷冻干燥对绿豆芽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绿豆芽粉物质特性最好,但多酚含量及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较差;热风45℃干燥后的绿豆芽多酚含量为...  相似文献   

12.
空气流速对温室地下蓄热系统加温时热湿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对其加温运行时热量交换和水蒸气迁移的影响,测试了该系统以不同换热管道空气流速蓄热后,夜间加温时换热管道进出口空气温度与湿度、地坪温度、室外温度,计算了换热管道进出口处空气的含湿量、焓、蓄热功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晴朗的天气下,系统以0.6、1.0、1.5、2.0、2.5、2.8 m/s的换热管道空气流速白昼蓄热后,夜间以与蓄热时相同的空气流速加温时,温室内低温高湿空气流经换热管道后,温度、焓显著增加,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加温功率随换热管道流速增加而增加,平均加温功率分别达1.0、1.6、3.2、6.4、7.2、7.7 kW;当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小于2 m/s时,加温效果不显著;当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大于2.5 m/s时持续加温能力差;在满足作物夜间生长所需温度条件时,应以2.0 m/s的换热管道空气流速加温.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低温干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苜蓿草营养成分的损失.目前,相变蓄热技术在工、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太阳能相变蓄热技术在牧草干燥领域的研究很少.牧草干燥的中温太阳能蓄热技术研究不多的主要原因是对牧草干燥领域应用的相变材料的基础研究不足,文献获得的物性数据可信度不高,对相变材料的热物理特性参数获取的不准确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巨丰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在20kV/m,40kV/m,60kV/m,80kV/m,100kV/m不同高压静电场处理1h对葡萄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掉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葡萄质量损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延迟葡萄采后的衰老过程,葡萄的腐烂率、掉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的保鲜效果好于其它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贮藏70天,好果率达80%.  相似文献   

15.
对猪场沼液贮存中的CH4和NH3排放规律进行研究,使用多点气体采样系统(GSS)对沼液贮存箱中排放的CH4进行采样并输送到TEI55i型甲烷分析仪进行检测,使用大气采样仪和分光光度计对NH3进行间隔采样并分析,同时检测沼液pH值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H4和NH3排放主要集中在贮存前期,其中CH4浓度在贮存的前12天不断增加并达到高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至第32天CH4的排放量只有1.44 mg/m3;而NH3浓度在贮存前期急剧增加,在后期排放量减少并趋于稳定,至第40天后NH3质量浓度降至3 mg/m3以下.因此对实验中所用猪场发酵后的沼液贮存中的CH4和NH3的有效减排措施分别主要针对贮存的前30天和40天为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的小麦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小麦的日均耗水量都呈双峰曲线变化,总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灌水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耗水强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完熟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孕穗期乳熟期灌浆期。拔节期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益于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单穗粒数的提高,灌浆期的耗水量对最终产量尤为重要。研究表明,T1(225m~3/hm~2)、T2(300m~3/hm~2)、T3(375m~3/hm~2)处理由于耗水量过低造成小麦减产。综合比较T4(450m~3/hm~2)、T5(525m~3/hm~2)、T6(600m~3/hm~2)处理,T5处理是最有利于节水增产的处理。该试验结果可为北疆地区滴灌小麦探究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化学技术,通过对石羊河流域山前和中游武威盆地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及水化学模拟研究,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对水循环更新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地下水从上游到下游矿化度逐渐升高,溶解性总固体(TDS)质量浓度在131~1 750 mg/L之间;水化学类型呈现明显分带特征,从HCO-3-SO2-4-Ca2+-Mg2+型逐渐转换为SO2-4-HCO-3-Mg2+-Ca2+型。利用GIS软件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1989—2009年TDS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时间上,随着年份增加,盆地南部地下水TDS值由于降水和融水的冲释,呈减小趋势,中部先升高后下降;在空间上,自山口沿径流方向,TDS质量浓度逐渐增大。由于河流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石羊河河床带TDS质量浓度明显偏低。地下水储水量和地下水埋深下降速率分别为3.04×108m3/a和0.47 m/a。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TDS质量浓度呈减小趋势,降低速率在11.12~50.41 mg/(L·a)之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拖拉机起步工况复杂,起步控制系统存在建模不确定性、参数摄动和时变扰动等问题,为提高动力换挡拖拉机起步品质和驾驶员操作舒适性,提出了基于时变扰动抑制的拖拉机起步控制方法。首先,以动力换挡变速箱(Power shift transmission,PST)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拖拉机起步过程的动态特性建立PST起步动力学模型,以冲击度和滑摩功作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构建起步控制的性能泛函;然后,引入高阶扰动观测器(High-order disturbance observer,HDO)估计起步控制系统中的扰动及其各阶导数,结合哈密尔顿函数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推导求得最优控制律;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和AMESim构建大功率拖拉机PST的联合仿真模型,并与PIO观测器(Proportional integral observer,PIO)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算例验证表明,HDO能够准确估计系统时变扰动,通过与LQR的结合可有效抑制系统时变扰动。仿真结果表明,中等起步,运输工况和犁耕工况下,HDO冲击度分别为12.25、11.32 m/s3,比PIO分别降低了21.92%、22.20%,滑摩功比LQR分别减少0.49、0.11 kJ。在不同工况和起步意图下,本文方法可有效降低动力换挡拖拉机起步过程中的冲击度和滑摩功,具有较好的换挡品质和控制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