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厦上层建筑,内涵十分丰富,工作千头万绪。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应当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举措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禹 《现代化农业》2009,(12):29-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和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提出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技推广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科技》2006,(3):39-39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村》2005,(5):1-1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子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域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富裕,而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农村是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对农民是一种企盼的时代福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部门将有大量资金和物质投放于农村。涉农的各项补贴、支农的各项专用资金将成为农村财务管理的一场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适合西部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持续数十年、惠及亿万农民、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整体水平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村镇建设、社会事业、国土整治等方面.其中乡镇撤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是党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襄樊是湖北省农业大市,如何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上来。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求和精神实质?如何结合实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去年10月底,该市市委副书记张家林同志带队考察了四川广元、成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今年2月以来,他先后参加了湖北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委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读书班。出席了襄樊市农村工作会议.并对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进行了安排部署。近日,张家林同志分四个专题,向本刊记者畅谈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打算。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村由“旧”到“新”的跨越。必须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破题,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和先导。引领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先导和引领的重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新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李守祥 《农业与技术》2013,(10):233-233,2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其中,村容整洁不仅仅包括绿化美化清洁等内容,也包括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形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