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代谢产物是基因转录翻译为蛋白质后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因此,机体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出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变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清晰并直观地对机体代谢物的变化进行检测。奶牛生产性疾病一直是畜牧兽医行业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奶牛出现生产性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对养殖业造成危害。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检测出参与疾病发生的物质和代谢通路,使兽医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防控和治疗。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奶牛生产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前胃迟缓、瘤胃臌胀、瘤胃积食以及创伤性网胃炎等前胃性疾病都是奶牛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类内科疾病,长期饲喂精料、运动不足、引种长途运输、生产强应激等都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如处置不当往往会导致疾病病程加重或延长,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奶牛前胃疾病的发生及表现形式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致病因素,但相互之间在许多情况下又互为因果,因此在对奶牛前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发病原网及症候作出具体分析,依据其致病机理以及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场比较多见的疾病。该病造成了奶牛繁殖机能下降,导致奶牛场经济损失严重,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子宫内膜炎多是奶牛生产阶段,因助产操作不当,以至奶牛产道受到损伤,其子宫内恶露积聚,子宫、阴道、宫颈等部位都出现了炎症,或者是因消毒不到位而引起的该类情况。主要表现为,奶牛产道内有黏性液分泌物出现,发情期配孕失败次数  相似文献   

4.
奶牛红眼病即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夏秋季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其特征为患牛一侧或两侧、也有两侧交替出现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患眼大量流泪,角膜混浊或呈现乳白色。虽然本病不是致死性疾病,但是由于炎性疾病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导致治疗不及时甚至失明,往往影响奶牛的采食和饮水,造成产奶量下降,给奶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不平衡的严重钙代谢机能紊乱,代谢障碍性疾病,产后瘫痪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要及时早治疗,否则会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目前基层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化,但我国兽医市场还比较混乱,劣质兽药常有出现,为了避免用药不当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比较可观,吸引很多人加入到奶牛的养殖当中。但由于饲养者饲养水平和技术的差异,导致奶牛饲养的经济效益存在不小的差距。生产中营养代谢病的发生频率比较高,其中奶牛酮病属于比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也称醋酮血病,临床常见母牛在产犊后6周以内发生,尤其是营养状况佳但缺乏运动的舍饲高产奶牛最容易出现酮病,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给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分析在奶牛产犊后的早期泌乳阶段会给高产奶牛饲喂过多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在分娩后几天至几周内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酮血症、酮乳症、酮尿症以及低血糖,并表现出停止采食,兴奋或者昏睡,体重减轻,产奶量降低,有时会出现运动失调,往往是舍饲高产奶牛易发。近几年,随着对奶牛泌乳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酮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该病既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减少和乳汁品质变差,还会使其繁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在饲养奶牛过程中,奶牛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在产后2周容易发病,有研究认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能够达到35%。这种疾病是子宫黏膜出现黏液性或脓液性改变的一种症状,这种病症发生以后会诱使奶牛发情,并导致妊娠存在异常,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容易导致奶牛出现乳房炎等其他的并发症,严重状况下容易使奶牛丧失繁殖能力,如果急性发病会导致奶牛因败血症而死亡,所以应重视对这种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体内脂肪和糖类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精神沉郁、泌乳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及血酮、乳酮、尿酮增高。该病通常是营养状况较好、缺少运动的舍饲奶牛容易发生,尤其是高产奶牛。奶牛在3~5胎发病率较高,一般在产后2~6周内发病,应加以防治。1发病原因分析奶牛的日粮营养配比不均衡的,会导致奶牛出现酮病,生产中奶牛采食高脂肪、高蛋白质饲料的时间比较长,采食碳水化合物饲料非常少。随着奶牛泌乳量的不断增多,奶牛  相似文献   

10.
奶牛流产是怀孕奶牛的常发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但以奶牛怀孕早期多见。此病不仅能引起胎儿夭折,还可使奶牛的生殖器官发生疾病而导致不育,甚至造成母牛的死亡,给养殖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现将奶牛流产的原因及治疗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围产期间,易出现胎衣不下、采食减少、酮病、真胃变位、前胃弛缓和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并且因奶牛采食量的恢复较产奶高峰延迟4~6周,经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不仅导致围产期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产奶量的降低,而且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和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周政 《中国乳业》2019,(6):53-54
奶牛酮病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异常所引起,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影响极大,继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奶牛养殖场(户)对该病的认识水平,笔者就近期某奶牛场发生奶牛酮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简要的阐述,旨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性疾病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降低、奶牛酮病、奶牛低磷酸盐血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产伤性麻痹等原因而导致乳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类疾病症状相似,加上缺乏临床诊治手段,诊断较为困难,通常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针对临床上最多见的低血钙症、醋酮血症、低磷酸盐血症做一鉴别比较并提出治疗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以细菌性感染为主。乳房炎主要引起奶牛产奶量减少和牛奶品质下降,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一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此会导致牛奶出现抗生素残留而弃奶,使牛场直接减产、降低经济收入。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严重病例可明显破坏乳腺组织.造成奶牛乳头报废,甚至导致奶牛被迫淘汰。或者出现败血症而导致奶牛死亡,从而给牛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前胃迟缓是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出现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导致的收缩能力不足引起的一种消化道障碍,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产业的疾病之一。由于牛特殊的胃部结构,当前胃发生消化道障碍之后,会严重影响到奶牛生长发育和饲料的利用,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死亡。因此,在奶牛养殖过程中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奶牛胃部消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奶牛围产期间,易出现胎衣不下、采食减少、酮病、真胃变位、前胃弛缓和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并且因奶牛采食量的恢复较产奶高峰延迟4~6周.经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不仅导致围产期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产奶量的降低.而且对奶牛以后的繁殖力和免疫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奶牛的异食癖是一种异常行为,多数是环境不良、营养缺乏、烦厌无聊或生理紧张而造成的,通常以无价值的异物为特征的一种顽固性味觉错乱的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奶牛常见的异食癖有吃沙、吃土、吃布条、啃食槽等.所以混入饲料中的塑料袋以及运动场内的异物应及时清除,防止被牛食入造成消化道阻塞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奶牛在发生乳房炎后不仅会导致产奶量的急剧下降,还会导致牛奶的质量出现下降,给奶牛养殖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奶牛乳房炎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供奶牛养殖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随着奶牛饲养量的不断上升,因生产中的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奶牛发病的情况比较多见,其中酮病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会给饲养者带来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饲养环境中有很多因素会造成奶牛酮病的发生,这些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1.1原发性奶牛若长时间采食富含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就容易  相似文献   

20.
青霉素过敏是多种动物发生,以全身症状为特征的一种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急,死亡率高。笔者于2006年8月14日对一例荷斯坦奶牛青霉素过敏症进行了急救治疗,结果治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