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Cuvier)]人工育苗、养殖近几年研究和开展的比较多。褐菖鲉属卵胎生鱼类,怀卵量不大,3~5龄亲鱼怀卵量一般在1~5万粒之间。褐菖鲉属肉食性鱼类,人工育苗中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严重,人工育苗的成活率不高,一般成活率为10%。 一、基本条件、材料与方法 用于人工育苗的亲鱼可以采用海区捕获的性成熟的雌鱼,亦可以选用养成的雌鱼。一般用于育苗的亲鱼一定要选择腹部饱满、柔软、体型较大的雌鱼作为产仔亲鱼。为使亲鱼达到人工育苗的要求,产仔前放入海上网箱(1.5×1.5×1.5m)进行加强培育。 产仔及仔稚鱼饲育水槽前期可选用透明有机玻璃1吨圆形水槽,后期可用6吨水泥方形水槽(池)。 饲育水根据水位差原理,采用上加下流的方式,使水质保持清新,日交换水量控制在1/3,水温控制在11.3~22.3℃。  相似文献   

2.
池养香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正>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我们于1983年开始对池塘养成的香鱼进行了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亲鱼培育及催产亲鱼的选择亲鱼于9月底选自人工苗种养成的香鱼,体重在10—100克,专池(面积168米~2、深1.2米、水泥结构)培育。采用鱼粉加溪流岩石上刮  相似文献   

3.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具有较高的经济、营养和药用价值,目前河南省濮阳市养殖泥鳅的苗种,大部分是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泥鳅苗种短缺的问题,我们对苗种繁育进行了系列工作。本文现将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培育苗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泥鳅的人工繁育1、泥鳅亲种的选择及培育(1)亲鱼来源:人工繁育用的亲鱼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人工饲养体质较好的亲鱼,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于4月底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20℃左右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2)亲鱼的选择:体长15cm~20…  相似文献   

4.
中华乌塘鳢生态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和方法 (一)亲鱼 1.亲鱼来源:亲鱼一部分取自人工养殖,一部分取自野生捕捞,要求体质健壮,无损伤,无疾病,雌鱼体重100克以上腹部饱满,生殖突红润且较突出的;雄鱼体重120克以上,生殖突浅红色的。共收购亲鱼600尾,约90千克。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褐菖鲉室内人工繁育技术,从野生亲鱼的收集、运输、驯化和强化培育到人工催熟催产、布苗和苗种培育,对上海地区褐菖鲉低盐度室内人工繁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浙江舟山地区收集野生褐菖鲉亲鱼800尾和1 200尾,经长途运输并于室内水泥池暂养48 h,分别获得存活亲鱼791尾和1 193尾,运输存活率分别为98.88%和99.42%;经3~4个月的驯化饲养,分别获得越冬前亲鱼773尾和1 158尾,驯化成活率分别为97.72%和97.07%;经越冬强化培育,分别存活728尾和1 112尾,越冬成活率分别为94.18%和96.03%。2015—2018年,经过4年室内人工繁育,通过开口生物饵料(轮虫)的培养、人工催熟催产、布苗和鱼苗培育(水体盐度17~19,水温16~18 ℃,以人工培养的海水轮虫作为开口饵料,培育周期50~60 d),分别获得体长30~40 mm的褐菖鲉幼鱼1.3万、2.1万、8.5万和26.1万尾。  相似文献   

6.
<正>一、人工催产1.亲鱼来源从2006年4月开始,由新疆购进白斑狗鱼的发眼卵,进行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008年5月,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挑选繁育用的亲鱼,在池塘中进行培育。亲  相似文献   

7.
《河北渔业》2011,(8):F0002-F0002
<正>2007-2010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通过对白斑狗鱼人工养殖亲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及亲鱼的培育,完成了全人工条件下的整个繁育过程。即对来自原产地(新疆额尔齐斯河)野生白斑狗鱼卵进行了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及驯化养殖,并从中  相似文献   

8.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9.
牙鲆苗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本早在2 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我国1 992年之后牙鲆人工养殖业迅猛发展。但近年来出现了卵的受精率低、苗种成活率低、白化与黑化比例提高、养成过程死亡率高、优良性状退化等现象。为改变上述现状,必须从亲鱼培育着手,并严格执行健康苗种技术操作规程,从而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1 材料1 .1 培育设施 亲鱼培育池30~75m3,深1~1 .5m ,水深0 .8~1m ;水泥池30~45m3/个,可作为亲鱼产卵池、孵化池、仔鱼培育池;饵料生物培养池1 2~1 8m3;沉淀池5 0 0m3;一级、二…  相似文献   

10.
一、掌握好亲鱼的催产关进行亲鱼人工催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选择体质健壮,性腺发达成熟的亲鱼。要求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松驰,腹部有弹性。雄鱼轻压下腹部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入水而散,质量好。(二)催产药物要分种别  相似文献   

11.
兰州鲶(Silurus Lanzhouensis)又称黄河鲶,别名鲶鱼、土鲶,隶属于鲶形目、鲶科,是黄河中下游重要的土著名优经济鱼类。笔者在省鱼类良种试验站开展了兰州鲶的孵化和培育试验,为兰州鲶自然资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给兰州鲶的人工养殖与培育提供一定的可行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亲鱼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亲本以及少量池塘培育的亲本,亲鱼要求发育良好、体质健壮、无病无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亲鱼培育池面积2.5亩,水深1~1.2米,池底平坦,淤泥30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搭配部分鲢、鳙、草鱼、鲫鱼。2.水源和水质鱼池补充水为井水,孵化用水为鱼池水,pH值7.5,溶氧5毫克/升以上,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亲鱼的来源所用亲鱼为本场培育的三龄鲤鱼,亲鱼性腺成熟、体形好、体色鲜艳、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亲鱼腹部膨大柔软,倒提鱼体可见明显流动的卵巢轮廓;雄亲鱼挤压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雌雄比例为1∶1。二、试验方法1.亲鱼培育草鱼投喂青草,鲤鱼夏秋季一直投喂草鱼成鱼颗粒配合饲料,开春开食…  相似文献   

13.
我们1994年在盐城市郊区养殖场进行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工作,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1.鳜鱼的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 繁殖用亲鱼取自郊区养殖场的鱼种塘,雄性尾重0.5~1.5公斤,雌性尾重0.8~3公斤,雌雄比1:1,共8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浅黄色卵粒流出;轻挤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散开。  相似文献   

14.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亲鱼培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育苗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培育优良的亲鱼,从而获得优质的受精卵,是大菱鲆人工育苗的重要基础环节。笔者根据多年亲鱼培育经验,将大菱鲆亲鱼培育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水产工作者参考。1环境和设施亲鱼培育应当选择相对偏僻、安静的地方,避免外界环境对其的干扰。车间管理人员最好固定,闲杂人  相似文献   

16.
<正>四、水泥池网箱孵化技术研究1.亲鱼的来源与培育亲鱼主要来自人工捕捞的野生亲本以及少量池塘培育的亲本,亲鱼要求发育良好、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3克,2龄以上。将亲本收集后进行集中培育,培育池塘面积约1亩,水深1.2米,培育期间每天定量投喂鱼虫。每隔3天加注少量新水一次,加注量约为池水体积的25%,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繁殖与夏花、冬片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繁殖1郾亲鱼的选择与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须选择3冬龄以上、无病无伤的体。2003年3月22日,我们从长荡湖网围选购了20尾、平体重2郾5千克的野生翘嘴红作为亲本。(2)亲鱼培育亲鱼对培育池的要求不很严格,选择积2亩左右、水深1郾2米左右、池底平坦的长方形池,注水方便。水色以混白、透明度约15厘米左右为好,这样中大型蚤类较多。同时投放青虾虾种50千克,作为亲鱼料。4月底始,每周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促进其性腺发育。2郾人工催产(1)雌雄鉴别与配比雄鱼在生殖季节胸鳍及体侧现大量的珠星,用手摸有粗糙感;雌鱼则手摸光滑。翘红的雌鱼比…  相似文献   

18.
军曹鱼的养殖技术介绍(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苗种培育1郾获取初孵仔鱼在南方地区,四月初至中旬,水温已回升至24~25℃,经强化培育的亲鱼卵巢已发育至Ⅳ期末或Ⅴ期初,精巢也发育成熟。育苗所用的初孵仔鱼可以通过购买受精卵,经人工孵化获取;在有储备亲鱼的企业,可以通过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催产或诱导自然产卵获得  相似文献   

19.
乌鳢苗种繁育及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乌鳢 (channaargusCantor)是一种淡水名优鱼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滋补和健身双重功效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乌鳢的生产过去以捕捞野生为主。近几年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 ,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人工养殖正在成为乌鳢生产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摸索一套实用的乌鳢养殖技术。1 苗种繁育1 1 亲鱼的准备1 1 1 亲鱼来源试验用乌鳢亲鱼取自微山湖野生乌鳢 ,年龄 2~ 3龄 ,体重 1kg左右。体质健壮、无伤病。亲鱼于催产前一年的秋天进行选择 ,经过秋末和早春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北省蕲春县赤东湖渔场对赤东湖花鱼骨进行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试验,获得成功,现将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一、材料与方法1.人工繁殖(1)亲鱼的收集及培育2010年3月底至4月中旬试验所用花鱼骨亲鱼均来自湖北省蕲春县赤东湖,2009年冬季围网渔获物,挑选体质健壮、体重0.5~1.5千克的成鱼放入湖北省蕲春县赤东湖养殖场亲鱼培育池中培育。培育期间定期向池塘内投入充足适口的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