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土地分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土地分类存在的混乱问题,在综评国内外土地分类和吸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具有自然地理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这一特殊的双重性,结合笔者的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 ,建议从土地自然分类、土地资源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三个系统组成土地分类体系的思路出发, 并以浙江省为例,提出由此组成的土地分类体系试行方案.通过组编<浙江土地资源>科技专著的试用,初步证明可能是解决土地科学分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当前土地更新调查的开展情况,结合生产实际,指出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在组织实施、土地分类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浙江灰岩分布区土地特点,提出了土地纲、类、型、相、面五级土地分类系统,并重点研究了灰岩丘陵土地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经应用试验表明,该分类系统能正确地反映灰岩丘陵土地的本质分异,从而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土地利用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东  王国强  高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75-11378
土地利用分类是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中规定的开发区土地利用分类存在与国标分类不对应,脱离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等问题。根据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叶护平  张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148-16150
从山区土地分类系统的拟定和山区土地分类标志两方面分析了山区土地自然属性分类问题,探讨了山区土地类型图的编制与整饰中应注重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土地类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浙江灰岩分布区土地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浙江灰岩分布区土地特点,提出了土地纲、类、型、相、面五级土地分类系统,并重点研究了灰岩丘陵土地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经应用试验表明,该分类系统能正确地反映灰岩丘陵土地的本质分异,从而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面积和利用类型是土地管理中最重要的基本信息之一,也是土地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非常关心的信息.传统的统计方法效率低、精度差、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等情况,而且对于复杂形状和呈区域地块统计起来非常困难.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以AO组件库为开发平台,详细介绍和阐述了实现农用土地分类面积快速统计步骤和方法,该统计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类型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露天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土地利用研究对象,在矿区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矿区的土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为了矿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矿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土地类型做相关的探讨,以了解矿区土地类型演变的规律。根据土地类型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同时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类型的转移量。研究结果: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采用不同的标准划分了不同的土地类型,提出了露天矿不同土地分类标准之间的联系及破坏分类标准下土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转移总量变化矩阵来分析矿区土地类型的数量变化,突出了土地类型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类型演变迅速、破环剧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2005,(10):1
什么样的土地违法行为必须予以立案,是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明确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立案标准,是强化土地执法检察、规范土地执法行为、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的基础。结合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土地违法案件的实际情况,国土资源部制定了《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确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立案标准,包括非法转让土地、非法占地、破坏耕地、非法批地四类行为,以及其他类型的土地违法行为。《标准》规定,非法转让土地的违法行为包括,未经批准,非法转让、出租、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调查,湖南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着使用林地法律依据不足,土地分类标准差异引发林地认定矛盾,使用林地工作程序不规范,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缺乏指导性意见的问题.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对林地资源有很大的影响——导致林地资源流失;破坏了原生植被,导致一些地方滥伐林木;加大了林业主管部门保护林地资源的压力和难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林地保护,建议:国家从法律法规层面统一土地分类系统和标准;进一步调整完善土地开发的相关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强化责任追究;利用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果,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依法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部门与林草部门在土地分类体系和地类认定标准上不统一,国土“三调”数据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给两部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矛盾困扰,亟待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数据底板。本文基于“三调”成果,梳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林地数据之间的地类转换标准,解决了三调成果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在林地分类上的混淆,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有效处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成果融合过程中图斑边界不套合等问题,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更新机制,提出了“高分遥感+林地要素智能识别+外业举证”的地类核实方法,解决成果融合过程中地类不一致等问题。研究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 “三调”成果融合,不断夯实“以图管地”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基础,为自然资源管理履行“两统一”职责打好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布局要求,应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于GIS 技术形成了 农用地等别转绘平均等别计算,耕地集中连片性分析基于多因素的同一等别较高质量耕地地块筛选按等折算等 技术建立了一套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本农田空间布局技术方法。并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研究县级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中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调整布局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国土地资源第二次普查工作实践体会及各行业专业工作的普遍反映,分析了当前发布执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存在各方面的缺憾,尤其表现在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上不一致,同一级别类型概念外延和内涵互相交叉重叠不严密,从属与平行逻辑关系比较混乱。为此,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具体建议,力求遵循分类学分类原则、方法和标准,从行业专业和国土管理两个层面进行优化衔接,真正实现一套标准统计数据能够全面反映各行各业的土地利用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掌握规划基数分类体系与土地现状分类(过渡期)分类体系对应关系,规划基数转换按分类释义和转换对应关系直接转换,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学原理、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对规划年各类用地各项指标按比例法、权重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分解。通过用转换的规划基数对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分析,在上级各类用地指标控制下,对修文县各乡镇的土地需求进行合理调控,统筹安排,应用MAPGIS软件,采用转换的2005年规划基数绘制1:1万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1:1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相似文献   

15.
统一底图底数是编制各类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作为当前权威性最高、现势性最强的国土空间利用现状数据,所采用的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采用的用地用海分类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工作分类和用地用海分类进行衔接分析,提出了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现状底图底数转换的总体技术思路、关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博  陈笑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53-6455
掌握"规划基数"分类体系与土地现状分类(二调)分类体系对应关系,按分类释义和转换对应关系,对毕节地区土地现状分类(二调)进行转换,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学原理、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对规划年各类用地各项指标按比例法、权重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7.
王顺章  陈峰  范文洋  刘园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0-11872
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分析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必要性,并把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为解决挂钩实施过程中的补充耕地质量问题及征地补偿标准问题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壤熟化是新垦耕地培肥的重要过程,是土壤肥力和生产力逐渐提高的表现,但如何设定指标来判断土壤是否熟化至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在对耕地土壤熟化的本质、土壤熟化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熟土与生土的区别、熟化指标的选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例,探讨了水田与旱地土壤的熟化指标与熟化标准。提出设立初步熟化和高度熟化二级熟化标准,分别对应土壤熟化的“下限”与“上限”的观点。认为熟化指标应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可考虑用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pH、容重和盐分作为鉴别指标。土壤熟化的“上限”值可参照当前耕地质量评价中的高等级耕地评价标准作为鉴定依据;土壤熟化的“下限”值的制定应平衡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区域培肥现实2个方面的关系。最后,基于浙江省典型耕地熟化前后土壤肥力性状的变化,结合国内土壤定量分类中的某些标准,分别提出了浙江省旱地和水田土壤熟化的鉴定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因素法与土地评价中的指数和法对农用地进行分等的优缺点,确定较优的农用地分等方法,对陕西省户县农用地分别用因素法与指数和法进行分等的分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等单元个数及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户县农用地分等的结果中分等单元个数及面积大小分布高度一致,但指数和法更为简便,更适合进行农用地分等,为日后的农用地分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位盼盼    昝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4):158-166
以伊犁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5、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覆被类型数据和植被功能型分类方案为依据,并利用植被固碳模型,分析了近10 a伊犁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伊犁地区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林地和建筑用地呈增加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0.007%、0.031%和0.001%,草地和灌木呈减少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0.003%和0.1%。2)10 a增加农业用地的面积为923.9 km2,主要的转化来源为草地,占转化总量的83.9%,同时也有78.8%的农业用地转化为草地。3)由于土地覆被的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以及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碳转化系数的影响,导致植被的碳储量总体上减少了2.48×105 t。从整体上来看,伊犁地区的农业用地和草地的变化最为显著,土地覆被的变化导致的植被碳储量整体呈减少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近10 a伊犁地区草地和农业用地的变化是影响植被碳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