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杜长大母猪的股骨骨髓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 扩增抗菌肽PMAP-37 基因,获得1 条约282 bp 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断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 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PMAP-37 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PMAP-37 cDNA 的部分序列,编码167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研究得到的基因片段与报道的猪骨髓抗菌肽PMAP-37 cDNA 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98%。以PMAP-37 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 法,以18S rRNA 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猪骨髓抗菌肽PMAP-37 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刚出生到2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在20~4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40~60 kg,PMAP-37 基因表达又呈上升趋势,在60~90 kg,PMAP-37 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微量元素氨基酸螫合物按不同比例替代生长猪饲粮中无机微量元素,研究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用0、12.5%、25.0%和37.5%的氨基酸螫合铁、铜、锌、锰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相应无机元素的0、25%、50%和75%,分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猪,实验期56d。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氨基酸螫合物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1组)比较.2、3、4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9.85%(P〈0.05)、7.51%(P〉0.05)、1.34%(P〉0.05)饲料增重比(F/G)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74%(P〈0.05),7.45%(P〈0.05).1.42%(P〉0.05);血清中微量元素铁(Fe)、锌(Zn)、铜(Cu)、锰(Mn)含量比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微量元素螫合物替代无机元素的适宜比例为25%。  相似文献   

3.
猪卵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体外成熟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时间段添加外源激素及不同基础培养液和血清有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实验包括(1)猪卵母细胞以TCM199+10%FBS+10IU/mL pregnant mo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10IU/mL human chorion gonadotrophin(hCG)+2.5IU/mL follicle stimulate hormone(FSH)为成熟培养液体外培养44h,前22h在培养液中加激素,后22h不加激素及前22h不加激素,后22h添加激素和添加激素连续培养44h;(2)以实验(1)中激素添加的方案在体外添加激素连续培养44h,对不同基础培养液(TCM199粉剂、TCM199原液和改良TCM199(mM199))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研究;(3)以实验(2)中筛选出的mM199组为成熟培养液对比血清有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1)中3种激素添加不同时间段其成熟率分别为45.67%、45.29%和46.07%,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P〉0.05);实验(2)中,mM199组的成熟率(54.10%)高于TCM199粉剂组的成熟率(46.16%)及TCM199原液组的成熟率(47.14%),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3)中无血清组的成熟率(67.10%)高于有血清清组的成熟率(52.22%),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mM199+10IU/mL PMSG+10IU/mL hCG+2.5IU/mL FSH是一种适合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培养液,体外成熟率达67.10%。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PR-39(proline-arginine-rich39-amino acidpeptide)是cathelicidins家族中富含脯氨酸的小分子肽,最初从猪小肠上部分离得到,随后在猪的其它器官以及鼠的巨噬细胞、人的结肠腺癌细胞中均分离得到(Wu et al.,1999)。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在动物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arone et al.,2000;Pierelli et al.,2000)。本实验用半定量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以18S rRNA为内参,研究日龄及断奶对杜长大仔猪股骨骨髓组织抗菌肽PR-39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为如何促进猪体内抗菌肽的表达和探讨仔猪非特异性免疫的形成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5.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 rRNA为看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MutS 2 homolog(atMSH2), 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 和2(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Cd胁迫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125、0.25、1.0、3.0 mg·L^-1)Cd 处理7 d后,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0.125 mg·L^-1 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 mg·L^-1 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0.25和0.125 mg·L^-1 Cd时达到最大值。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3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相符,且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一种新型低毒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处理克隆胚胎时对其发育能力和克隆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构建重构胚胎,重构胚胎激活后培养在添加Scriptaid不同浓度(0~300nmol/L)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0~36h),观察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评价克隆胚胎体外的发育能力。实验结果发现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组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30.4%)较对照组(17.5%)显著提高,P〈0.05。将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组克隆胚胎和对照组胚胎分别移植到4头受体母猪中,进一步观察其体内的发育能力。处理组克隆胚胎的受体在平均窝产仔数和克隆效率(分别为5头,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头,0.7%),P〈0.05。以上结果表明,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克隆胚胎,有利于提高克隆胚胎的发育能力和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60头平均体重为21.4kg的健康三元杂交生长猪(杜×长×大)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进行研究,以确定生长猪日粮真可消化磷(TDP)的最佳添加水平。以TDP为指标,配制5种TDP含量不同的试验日粮(0.16%、0.20%、0.23%、0.26%和0.39%),并使日粮总钙与TDP的比例为2∶1。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60头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结果表明:(1)根据生长猪平均日增重和日粮TDP含量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生长猪平均日增重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多元方程。根据该方程,可以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达到0.34%时,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达到最大,为782g/d。(2)根据结果可以拟出一个耗料增重比随日粮TDP含量变化的多元方程。根据该方程知,当日粮TDP为0.34%时,耗料增重比最低,为1.07∶1。(3)根据结果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在0.34%左右时,血清生长激素、骨钙素和胰岛素这三种激素水平达到最低点。(4)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当日粮TDP含量为0.34%时,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达到最高点。由此,本试验得出生长猪日粮TDP的最佳添加水平为0.34%。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供镉浓度(0﹑5﹑20和100 µmol/L)和处理时间(12﹑24﹑48﹑96、168 h)对植株体内钙调蛋白(CaM)含量及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可溶性Ca2+含量在镉胁迫后较不加镉处理增加,镉处理在叶和根中分别在48和24 h后达最高,然后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下降;同时镉诱导了植株CaM的合成,其含量随镉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增加逐步增加,但20 µmol/L和100 µmol/L镉处理在168 h后有所下降;与不加镉处理相比,镉胁迫导致植株生物膜上的Ca2+-ATPase活性迅速升高,但随镉处理浓度提高和时间延长,镉胁迫植株的Ca2+-ATPase活性在48 h(质膜、液泡膜和内质网膜)和24 h(线粒体膜)后逐步降低。各膜上的Ca2+-ATPase活性依次为质膜> 液泡膜> 内质网膜> 线粒体膜,且同一微囊膜,根中的活性大于叶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瘤胃短期发酵,采用4×2析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利用15N标记尿素代替日粮粗蛋白的0%、10%、20%、40%,分别发酵24和48h,研究日粮不同尿素添加量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结果表明:不同尿素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尿素处理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在发酵48h时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肉品质,选择18 kg左右的断奶保育仔猪60头,进行为期154 d的生长育期饲料实验,并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设有3个重复,每重复有10头猪。其中,2个处理组日粮为无抗发酵日粮实验、含抗生素基础日粮对照组,以期对大猪在生长肥育中的生产性能、免疫指标、血液指标、肉品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无抗发酵饲料20%的效果要好,血清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尿素、白球比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89%、日采食量提高了5.86%、料重比降低了4.83%;而血清碱性磷酸酶、球蛋白、葡萄糖和Ig则高于对照组;屠宰猪肉的滴水损失、剪切力低于对照组;屠宰猪肉的45 min p H、2 h p H、红度质、肌内脂肪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分别于出生当天、3、14、23、28 日龄随机屠宰杜长大公猪4头,采集骨股骨髓组织。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不同日龄仔猪骨髓组织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差异及断奶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日龄仔猪骨髓组织PR-39 mRNA 相对丰度有明显的差异(P < 0.05)。出生时较低,吮吸初乳2天后显著增加(P < 0.05),14日龄时较3日龄显著下降(P < 0.05),随后随日龄的增加,其表达量呈上升趋势;断奶导致其显著下降(P < 0.05)。  相似文献   

12.
从1, 30, 50, 70和90 kg左右的杜长大猪肌肉组织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扩增猪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获得1条211 bp的片段,以pGEM-T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DH5α中。从筛选到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与已报道的猪肌肉组织中的H-FABP cDNA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H-FABP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 rRNA为内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肌肉组织中H-FABP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出生到50 kg,猪H-FABP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50~90 kg阶段, H-FABP基因的表达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3.
从杜长大母猪的肠系膜脂肪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扩增SOCS3基因,获得1条约332 bp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SOCS3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 SOCS3 cDNA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猪SOCS3 cDNA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以SOCS3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 rRNA为内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肠系膜脂肪中SOCS3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初生到90 kg,SOCS3基因在肠系膜脂肪中表达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90 kg较初生时增加了141%(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别以β-actin、18SrRNA和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草鱼早期发育时期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light,MYH)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内参基因对MYH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以β-actin和GAPDH作为内参,MYH基因mRNA表达水平完全一致,其表达量从原肠到仔鱼阶段逐次递增,仔鱼与原肠期阶段相比表达量差异显著;当采用18S rRNA作为内参时,MYH基因mRNA在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呈不稳定状态。因此,β-actin和GAPDH均可作为内参基因,用于草鱼早期发育中MYH基因mRNA的相对定量研究;而18S rRNA作为内参时,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偏差。本研究不仅准确的揭示了草鱼MYH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并且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鱼类基因表达研究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PCR方法直接从牛早期胚胎细胞液中扩增牛干扰素-tau (bIFN-τ)基因(含信号肽基因序列),并克隆到pGEM-T载体中,筛选阳性克隆,将含信号肽和不含信号肽的bIFN-τ 片断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最后通过抗病毒活性检测和对体外培养的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鉴定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不提取胚胎基因组DNA,以胚胎的裂解液为模板,可以从少量(5枚)牛囊胚中直接扩增得到bIFN-τ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达99%和97%;SDS-PAGE电泳检测,不含信号肽的bIFN-τ基因与表达载体形成的重组质粒,在约20kD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目标蛋白分子量一致;病毒抑制法测定rbIFN-τ的抗病毒活性单位为1×104IU/mg,在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液中添加rbIFN-τ作用24 h后,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出现明显的囊泡状结构,表明本研究获得的rbIFN-τ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水通道蛋白(AQP)作为一种膜转运蛋白,对于调控肠道组织的水分子转运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设计引物,从仔猪(Susscrofa)的消化道组织中克隆AQPs家族基因(AQP2~AQP11)(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636238、EU161094、EU165525、EU192130、EU620575、EU024116、EU220426、EU220427、EU582021和EU220425),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断奶应激对于仔猪胃肠道组织中AQP1、AQP3、AQP8和AQP11的mRNA表达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猪AQPs家族基因含有高度保守的天冬酰氨-脯氨酸-丙氨酸(NPA)结构序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断奶组仔猪的AQP1基因在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组织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P<0.05);AQP3基因在胃和小肠组织的mRNA表达有显著上调(P<0.05);AQP8基因在胃和回肠组织中mRNA表达有显著上调(P<0.01),在其他组织中没有显著差异;AQP11基因在空肠组织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了1.7倍(P<0.05)。这些研究结果表明,AQP基因可能在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肠道腹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实验克隆了莱航鸡(Gallus gallus )MHC I α (BF2)(GenBank登陆号:AY989897)全基因,分析了其信号肽序列,构建了缺失信号肽且拼接了BirA底物肽序列(BSP)的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pET-BF2-BS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中得到表达,并优化了诱导剂浓度、起始诱导菌体浓度及诱导时间等表达条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融合目的蛋白约为40 kD,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成功融合了6×His标签;pET-BF2-BSP最优化表达条件分别为:菌体起始诱导浓度OD600nm 0.8~1.2,IPTG诱导浓度1.1 mmol/L,诱导时间2~4 h;建立了该重组蛋白变性状态下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包涵体的方法。实验获得了高纯度的在体外构建鸡MHC-肽四聚体所需的重组蛋白BF2-BSP。  相似文献   

18.
赵丽丽  王小利  陈超  董瑞 《核农学报》2020,34(2):240-246
为探究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硝态氮转运蛋白基因(NRT1.1)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黔草1号高羊茅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和RT-qPCR技术对高羊茅NRT1.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其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高羊茅NRT1.1的理论等电点为4.81,平均亲小性为0.919,含有约32.63% α-螺旋、7.63% β-转角和53.73%不规则卷曲。结果表明,NRT1.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328 bp,编码60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193.9 kDa,且高羊茅NRT1.1与黑麦草NRT1.1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RT-qPCR表达分析发现,高羊茅叶片NRT1.1受低氮处理0.5~1 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显著(P< 0.05)高于对照组;在干旱和热处理下,NRT1.1表达量分别在6 h和12 h时达到峰值,且显著(P< 0.05)高于对照组;在盐处理下,仅在6 h时NRT1.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均受显著(P< 0.05)抑制。本研究结果为解析高羊茅NRT1.1基因的表达模式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