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养殖及海上筏式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三大主要养殖方式。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虾的大规模养殖开始的.其间经历了对虾低密度养殖→对虾高密度养殖→两茬低密度养殖→多品种生态养殖的发展轨迹。循着这一演变轨迹可以发现,不同的养殖模式对海水池塘的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态效益又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对虾池塘养殖的几种模式作一粗浅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海水鱼类养殖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由藻贝虾养殖过渡到鱼类的养殖,而其代表性的养殖方式-浅海网箱养殖又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向养殖技术的先进性、养殖设施的完整性和养殖方式的集约性方向发展。因此,发展海水网箱将是我国扩大养殖区域,增加养殖面积的主要作业方式,也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新的潮流和新的增长点。本文就象山县如何开拓利用象山港浅海资源、发展海水网箱养殖,谈几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一、南方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的概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南方无海水鱼类养殖业,只有利用鱼塭纳苗方式养殖一些海水鱼,年产量几百吨。20世纪70年代末期,珠海首先开展海水网箱养鱼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正处于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我国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沿海池塘和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沿海海区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水养殖系统,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环境友好型循环海水养殖精养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水养殖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基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进一步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水域污染问题。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沿海养殖区赤潮频繁发生,对虾、扇贝等病害严重。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1 我国海水养殖的现状我国的海水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近50年来发展很快。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一是养殖产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占世界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历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洋鱼类为代表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之后,海水养殖业迎来了以海参为代表的第五次浪潮。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正朝着多品种、多元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海参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海参养殖方式:围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室内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效益角度,对目前我国对虾池塘养殖的几种模式作一下粗浅的评价。 1对虾池塘单品种养殖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虾大规模养殖开始,期间经历了起始、兴旺、顶峰到衰退、恢复发展的不平凡经历。1978-1992年,对虾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到  相似文献   

9.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7-119607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回顾本世纪我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50年代以前的贝类养殖阶段;60至70年代的贝、藻养殖阶段;80年代的贝、藻、虾、蟹养殖阶段;90年代以来进入了贝、藻、虾、蟹、鱼养殖多元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养殖布局不够合理,部分港湾超过养殖容量;部分养殖生物种质退化;病害频频发生等问题。 展望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攀登计划”的全面实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海水养殖布局与规模科学化;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良种化;鱼池虾塘养殖清洁化;浅海港湾增养殖农牧化;海水增养殖业产业化;部分名优品种的养殖工厂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2010,(10):45-45
<正>我国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尚不到20年,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鲆鲽类养殖大国。"但并不能以此满足,我们要迎接鲆鲽  相似文献   

12.
牙鲆俗称比目鱼、牙片、左口、偏口,是冷水性名贵的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饵料系数低、温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的牙鲆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以大规模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天然资源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鲍的人工养殖因而得到蓬勃发展。1985年,我国的鲍产量只有约100吨;到1998年,我国鲍的产量已超过2000吨,其中大部分属于人工养殖的成果。在我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1999年以前鲍的养殖方式主要为陆地工厂化养殖。该养殖方式由干采用室内水池笼养,养殖密度大(每立方水体养鲍约1000个),水流交换难,极易引住重切被抱眩病的暴发。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工厂化养鲍均不励国封吸界临港的侵袭,损失极为惨重。此外,由于该法养殖成本高…  相似文献   

14.
深水抗风浪网箱代表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方向,是国家今后重点支持的先进的海水养殖方式。为此本刊特邀国内著名的深水网箱养殖专家徐君卓教授就我国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养殖技术、挪威深水网箱发展情况等内容作一介绍,刊出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读者纷纷来电、来函询问深水网箱的有关问题,并希望我刊能多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我刊又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水网箱课题组负责人郭根喜研究员等专家重点就南海区深水网箱发展概况、深水网箱养殖适宜的养殖水域条件、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5.
鲆鲽鱼类育种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鲆鲽鱼类俗称比目鱼,在我国北方海域自然分布的有20多种,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中国沿海由南到北掀起了开发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热潮,即被誉为中国海水养殖的"第四次浪潮"。我国北方沿海开辟了以牙鲆和大菱鲆为代表的鲆鲽类工厂化养鱼产业,使我国原本十分落后的海水鱼类养殖业获得空前发展。近几年,我国又相继从国外引进了  相似文献   

16.
北方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虾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产业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养殖产量 2 0多万吨 ,约占全球对虾养殖总产量的 30 %以上。从1 993年开始由于受暴发性流行病的影响 ,养殖产量急剧下降 ,1 994年产量只有 6.3万吨。近年通过“对虾养殖二次创业” ,养殖产量逐渐恢复 ,到2 0 0 1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已达到 30万吨。据统计 ,我国对虾养殖总面积约 40 0万亩 ,其中北方地区占 5 0 %以上 ,但养殖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 3%。主要原因是以池塘养殖方式为主 ,在潮间带开挖土池 ,利用开放式进排水系统 ,大多不使用增氧机械 ,病害未得到有效控制 ,…  相似文献   

17.
张良尧 《齐鲁渔业》2006,23(12):24-25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西合浦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罗非鱼的咸淡水养殖,在近20年的养殖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利用咸淡水养殖罗非鱼的技术经验。现将主要  相似文献   

18.
前言二十一世纪将迎来“兰色革命”,向海洋要蛋白质,是各国的共识。其手段以前主要靠捕捞,捕捞渔业依赖资源和环境,由于传统渔场的过度捕捞,生态环境受污染日益恶化,周边国家先后扩大渔业专管区,致使我国捕捞渔业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农业部审时度势,要求各省实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全国海洋渔业增产的希望寄托在海水养殖上。建国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确实做出了较大业绩。有人把海水养殖发展史,描绘成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五十年代藻类养殖大发展开始的,育苗技术、养殖面积、产量均在世界领先,成为世界藻…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是我国主要经济虾类之一,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榆县引种日本对虾开展人工养殖,先后攻克了人工育苗、养成等技术难点,日本对虾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近20年开展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生产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鱼的网箱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网箱种类,网箱养殖的地理分布及养殖品种,网箱养殖的有关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我国海水鱼类的网箱养殖现状,并且指出制约海水鱼网箱养殖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