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玉米植株结构分析及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83个玉米DH系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结构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受中部节间长度影响最显著;穗位高主要是由基部节间长度控制;相邻节间长在发育上具有协同性。对DH系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0个QTL,贡献率为7.98%~43.24%。每个性状检测到1~5个QTL,其中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检测到1个共同的QTL。  相似文献   

2.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360份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四川崇州、洪雅、雅安和云南西双版纳4个地点,利用44 569个SNP标记对玉米株高、穗位高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株高和穗位高的表型均符合正态分布,且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采用混合线性模型MLM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控制株高和穗位高的SNP进行挖掘,共检测到6个与株高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解释表型变异的14.26%;检测到18个与穗位高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解释表型变异的12.62%。在四川洪雅和雅安两个环境中检测到1个与株高相关稳定的SNP,该位点关联到的基因与细胞氨酰生物合成有关,推测其可能参与生长素合成,进而调控茎秆节间长。  相似文献   

3.
以柑橘溃疡病菌特异性高的假定蛋白基因(登录号:AE008923.1)为靶标,设计并筛选4条引物来特异性识别靶标序列中的6个独立区域,建立柑橘溃疡病菌LAMP实时浊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实时浊度仪检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焦磷酸镁白色沉淀,实现对LAMP整个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控。从镁离子浓度、甜菜碱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和反应温度5个变量参数对 LAMP检测体系进行优化,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及实际样品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体系经优化后稳定性良好,可在66 ℃ 恒温条件下,60 min内完成检测;DNA检测下限可达0.02 ng/μL,灵敏度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同,比常规PCR方法高1个数量级;能快速、准确地对田间疑似样品进行检测,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检出情况一致,没有漏检。结果说明柑橘溃疡病菌实时浊度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特异性与灵敏度高,为柑橘溃疡病菌的快速筛查提供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物传感器检测有机磷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容易普及推广。目前国际上对茶叶安全标准日益重视,针对茶叶有机磷的现状研制出一种适用于茶叶农残实时、快速、准确检测的现场监测方法已成为检测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芝麻核心种质株高构成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关联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216份芝麻核心种质为材料,分析芝麻株高及其构成相关性状的变异、相互关系等,利用79对EST-SSR、AFLP和SRAP引物对供试材料基因组进行检测并进行标记-性状关联分析,检测群体中与株高构成性状相关的DNA变异位点.结果表明,株高及其构成性状的变异均呈现连续变化,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株高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关系表明,主茎始蒴高度、主茎果轴长度是影响株高差异的主要因素.利用GLM(Q)和MLM(Q+K)模型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同时与供试群体两年的株高构成显著关联,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89%~5.29%,平均为2.82%,其中与主茎始蒴高度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M20E12-3被2种模型均检测到.此外,研究发现株高构成因素受基因型、环境和两者互作影响,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梁振芬  鞠福龙  邢宇  齐峰 《大豆科技》2005,(2):27-27,29
利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检测毒死蜱及杀螟松特征离子峰,建立了离子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农产品中毒死蜱及杀螟松残留的方法。毒死蜱及杀螟松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2mg/kg、0.0001mg/kg。所建立的方法预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精密度高(4.0%-4.5%)、回收率高(81.2%-98.0%),可用于同时定性定量检测农产品中毒死蜱及杀螟松残留。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大瑶山山脉野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特征,本研究测定了来自大瑶山29份茶树单株的19项生化指标.其中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等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儿茶素、生物碱等组成,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氨基酸组成.对主要生化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瑶山野生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并从中筛选出了一批特异资源,如高氨基酸(>4.00%)资源9份、高咖啡碱(>5.00%)资源23份、高EGCG(>10%)3份.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玉米株型性状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许178背景的综3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为基础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总叶片数、穗上叶片数、叶面积等植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显著性检验方法在两点共检测到5个株型相关性状的72个QTL,包括23个株高QTL、12个穗位高QTL、6个总叶片数QTL、15个穗上叶片数QTL、16个叶面积QTL,其中,有10个株高QTL、3个穗位高QTL、3个总叶片数QTL、2个穗上叶片数QTL和1个叶面积QTL在2个试验环境中同时检测到。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目前,常用的氨基甲酸酯类农残检测方法主要是仪器检测法,无法满足现场对粮油农残混合污染进行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的需求。本研究在前期自主选育的克百威和甲萘威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研究并制备出农残混合污染同步快速检测阵列芯片,建立了一种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了在30 min内同步定量克百威和甲萘威。经过优化,克百威和甲萘威的检测限分别为0.11、0.09 ng/g,线性范围为0.33~3000 ng/g、0.18~1500 ng/g。在花生样品检测中,克百威和甲萘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4%~98.3%和90.1%~118.8%;批内差(RSD)分别为9.0%和3.5%;批间差(RSD)分别为12.3%和16.3%。该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检测结果高度一致。该阵列芯片满足了对农产品中克百威和甲萘威进行现场高灵敏同步快速检测的需求,并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H21×Mo17、自330×K36、B73×L050这3个F23∶群体为作图材料,利用SSR等分子标记,对株高、穗位高和叶片夹角3个性状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对株高共检测到18个QTL,对穗位高检测到12个QTL,对叶夹角检测到9个QTL。在这些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中,有一部分处于染色体上的同一区域,有的则是区域间部分重叠或处于邻近区域。此外,有的QTL还与其他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相应性状的质量性状基因位点处于相同基因组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6,(3):181-185
荷兰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具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种薯质量检测体系,所产种薯质量高,出口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阐述了荷兰马铃薯种薯生产与分级,以及种薯质量检测认证情况,介绍了荷兰种薯田间检测、收获后检测和库房检测的时期、检测参数、病害允许率与检测费用,以及荷兰种薯生产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发展种薯生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卫平 《中国马铃薯》2000,14(4):208-209
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无病毒种薯。确认种薯是否带毒,世界和国内主要采用ELISA法和双向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为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我们在加拿大传统的检测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建立了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环境下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3个环境下对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进行了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共检测到43个主效QTL和29对上位性QTL。利用非条件QTL定位方法检测到37个主效QTL和26对上位性QTL。其中,籽粒产量定位到3个主效QTL qGY1.2、qGY7.1和qGY9,未检测到上位性QTL。利用条件QTL方法分别将全生育期、株高、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和生物产量各自调整到同一水平后,籽粒产量共检测到9个主效条件QTL和3对上位性QTL,其中3个主效QTL与非条件下定位到的相同。位于第9染色体长臂区间RM6570-RM5652的qGY9在非条件及全生育期、株高、穗数、粒数和百粒重调整到同一水平后均可检测到,但加性效应、贡献率并不相同,显示该区间来自C堡的片段能够增加株高、穗数和百粒重从而增加产量。通过条件方法在第3染色体长臂区间RM7097-RM448及第6染色体长臂区间RM162-RM5753上定位到的产量QTL增加籽粒产量的等位基因可以降低株高,缩短生育期。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体系,分别以Yr1和Yr2紧密连锁的标记为检测标记,以Sull-1、CYR29、CYR32、CYR33和V26/CM42为小麦条锈菌鉴别菌株,构建Yr1和Yr2分子检测体系,并对181份小麦高代系材料进行了抗病鉴定和Yr1和Yr2基因分析。结果表明,gwm372和gwm382可作为Yr1的检测标记;wmc364可作为Yr2的检测标记;5个鉴别菌株对Yr1和Yr2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Yr1和Yr2基因在181份小麦高代系材料中比例较低,表明这两个基因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过程中丢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价值高、储藏期长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喜爱。但是,高油酸花生和普通油酸花生并不能直观区分,必须借助仪器检测油酸含量。其中,气相色谱仪和近红外光谱仪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类仪器,但是体积大、质量重、造价高,而且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专业人员操作,限制了其在中小型花生生产和加工企业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花生油折光指数与温度(R2=0.999)和油酸含量(R2=0.802)显著负相关的原理,建立了利用折光指数鉴定高油酸花生的数学模型,并研发了一款便携式高油酸花生鉴定仪。利用该仪器检验了30个花生品系是否为高油酸花生,鉴定结果均与其油酸含量化学值相一致,准确率为100%。该仪器的研制填补了快速、低价、便携式高油酸花生检测仪的空白,为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进口大豆样品中菜豆晕疫病菌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根据菜豆晕疫病菌的argK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52B/8F和24B/24F,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检测方法对多种参试菌株进行检测时,只有菜豆晕疫病菌呈阳性反应,而其他病菌不产生扩增反应;巢式PCR检测方法对菜豆晕疫病菌基因组DNA和菌悬液检测时,其灵敏度分别达到0.916×10-4ng/μL和2.4×103CFU/m 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在对100份进口大豆样品检测时,3份样品扩增到了特异性条带,测序分析结果证明3份大豆样品中携带的病菌确实为菜豆晕疫病菌。本研究所建立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并且检测准确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口岸菜豆晕疫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大豆、花生及粮油中56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高油脂植物源性样品粮谷和粮油中的农药残留量,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GC/MS/MS)能够快速、简单、同时测定大豆、花生及其粮油中56种农药残留,并对MS/MS检测参数及样品前处理方式进行了优化。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冷冻、离心,串联C18/PSA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56种农药在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于0.99。本检测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001~0.005 mg·kg~(-1),方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2%~1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14.5%。本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豆、花生及其粮油类高油脂植物源性食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豆精加工产品DNA提取方法及转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凤侠  张洪祥  白月 《大豆科学》2005,24(3):232-235
针对大豆精加工产品提取DNA纯度和浓度不高的难题,对传统的CTAB法、试剂盒法及改良试剂盒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改良的试剂盒法快速提取了满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要求的高纯度和高产量DNA,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定性检测出了大豆精加工产品中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GB/T 5009. 182-2003中铝检测方法-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表明在0.0-8.0 μg范围内,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197 7 x-0.036,R2=0.999 5,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6 %,准确度高,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3 %-104.8 %;样品经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按GB/T 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两者结果误差在10 %以内,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