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探索烟叶成熟度对香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2)糠醇、5-甲基糠醛、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醇、芳樟醇、β-苯乙醇、异佛尔酮、茄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等香味成分等香气成分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完熟阶段;(3)糠醛、苯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香味成分在烟叶成熟时含量最高,之后其含量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了西方许旺酵母菌(Schwanniomyces occidentalis)及其双加氧酶在烟草增香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西方许旺酵母发酵烟叶生成香气物质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7.8℃,水分含量52%,发酵时间7 d,此时烟叶中β-紫罗兰酮含量为2.03μg/g。生物转化类胡萝卜素生成香气物质的双加氧酶添加量为2.0%,35℃条件下,酶解15 h,烟叶中β-紫罗兰酮含量增加31.5%。处理后的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均有所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西柏三烯-4,6-二醇(CBT)的生物降解机制,探究CBT降解菌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以CBT(0. 3 g/L)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初烤后烟叶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CBT产香的菌株H3-1,该菌株发酵30 h后CBT的降解率达到85. 85%,降解产物为金合欢醛,在培养基中加入麦芽糖(2 g/L)时,发酵液中有茄酮检出;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菌株H3-1为新鞘氨醇杆菌(Novosphingobium sp)。将H3-1菌制剂按5%接种到再造烟叶浓缩液中,发酵24 h后检测发现,苯甲醇、2-乙酰基吡咯、甲基麦芽酚、苯乙醇、2-乙基-3-甲基马来酰亚胺、甲基环戊酮、茄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羟基-β-二氢大马酮、9-羟基-4,7-巨豆三烯酮、4-(3-羟基丁基)-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叶绿醇、棕榈酸含量升高;评吸结果显示,发酵后再造烟叶较发酵前相比香气浓度和香气量均有所改善。综上,新鞘氨醇杆菌H3-1可降解CBT生成金合欢醛和茄酮,且该菌株具有增加再造烟叶浓缩液香气量、提高香气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施磷对低磷土壤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磷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水平对烤烟化学成分与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能增强烟株对钾、钙、磷等矿质营养的吸收,降低中下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中下部烟叶总氮含量,改善烟叶的氯碱比,降低烟叶的淀粉含量,显著提高氧化异佛尔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4,3-羟基-β-二氢大马酮,法尼基丙酮,新植二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改善烟叶的香吃味,其中以磷用量120 kg·hm~(-2)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要香气物质成分舍量及香气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CX-014雪茄茄衣晾制结束后的烟叶为材料,对其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了一株产酶丰富且酶活均处于中高水平的菌株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探究了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苯丙氨酸和葡萄糖对该菌株降解烟叶中大分子物质、增加雪茄烟叶香气成分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H1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添加外源营养物的条件下经菌株H1发酵后的雪茄烟叶中果胶降解率达到34.93%,淀粉、木质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当接菌量为2.4×107 CFU/g,并添加0.25%苯丙氨酸和0.5%葡萄糖的外源物质的情况下,雪茄烟叶在37℃下发酵6 d后,烟叶中新增了异佛尔酮和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等香气物质,且β-大马酮、2-仲-丁基环戊酮等的含量明显增多,香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菌株H1的产香发酵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以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6.
微肥用量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微量元素肥料用量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采用添加镁、铁、锰、锌、铜、硼、钼等元素的肥料,设置4个施肥量梯度对烤烟进行追肥处理。结果表明,增施含微量元素的肥料能够提升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施含微量元素的肥料,糠醛、糠醇、2-乙酰基吡咯、β-二氢大马酮、β-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5-庚烯-2-醇、法尼基丙酮、香叶基丙酮、芳樟醇、茄酮、β-环柠檬醛等香味物质含量及香气总量有所提升,但过高的施肥量又会降低香味物质的含量。施肥量为180 kg/hm2时香味物质含量最高,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烟草浸膏的抽吸品质,采用从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HD4产香菌株对烟叶碎片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经气质联用(GC-MS)检测,与未经发酵处理的烟叶浸膏(CK)相比,HD4发酵烟叶浸膏和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的致香成分种类分别增加了5种和减少了8种,但致香成分含量则分别增加了28.76%和59.18%;3-羟基-2-丁酮、茄酮、β-大马酮等7种主要酮类物质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89倍和6.88倍。在红大烟叶(X2L)上的添加试验表明,与添加未经发酵处理的烟叶浸膏(CK)相比,添加HD4发酵烟叶浸膏和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的烟叶样品,其香气量、丰富性、细腻性和甜润感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添加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样品的抽吸效果好于添加HD4发酵烟叶浸膏的样品。烟叶浸膏(CK)、HD4休止细胞发酵烟叶浸膏和HD4发酵烟叶浸膏在红大烟丝上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4%、0.03%和0.04%。  相似文献   

8.
雪茄外包皮烟堆积发酵中主要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雪茄外包皮烟在堆积发酵中主要香气物质动态变化的研究表明,雪茄外包皮烟堆积发酵过程中除糠醇、5 甲基糠醛、2 乙酰呋喃、2 乙酰基吡咯、β 二氢大马酮、β 大马酮、巨豆三烯酮含量在第21天达到最大值,其他香气物质含量均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雪茄外包皮烟堆积发酵14~21 d主要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白肋烟留叶数对叶片中性香气成分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四川白肋烟达白1号非烟碱转化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和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叶面积减小,烟碱等主要生物碱含量逐渐降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腺毛分泌物降解产生的茄酮含量随留叶数的增加而增加,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巨豆三烯酮、三羟基-β-二氢大马酮、β-大马酮等随留叶数的增加而降低,苯乙醛、苯乙醇含量以及糖类的降解产物糠醛、5-甲基-2-糠醛等含量随留叶数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龙岩烤烟特征香气成分及其关键生态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香气成分是烟叶香气质量的基础,为阐明龙岩烟叶特征香气成分及其关键生态影响因子,采用不同典型清香型烟区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龙岩烤烟特征香气成分及其与气象和土壤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和氧化异佛尔酮是龙岩烟叶特征香气成分,其中β-大马酮是龙岩烟区烟叶最重要的特征香气成分。(2)影响龙岩烟叶特征香气成分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气象因素,其中降雨量的时空分布是影响龙岩烟叶特征香气成分前体物合成积累的关键生态因素,以下部叶成熟期和还苗伸根期至团棵前期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最高;高浓度的脱落酸对烤烟上部叶烟香气物质总量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也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方法]在感官评吸确认的基础上对我国主体浓香型、浓透清、清香型代表烤烟进行常规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的检测和多重比较。[结果]清香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丰富性上较为充分,其次为浓透清烟叶,浓香型烟叶最低;浓香型烟叶中与改善烟气柔和性有关的化学成分较为适合,其次为清香型烟叶,浓透清烟叶最弱;浓香型烟叶具有低糖、低碱、高烟碱比值、高有机酸、低脂肪酸、低挥发性香气物质等特性,浓透清烟叶具有低有机酸、高脂肪酸、低类西柏烷降解物质等特性,清香型烟叶具有高微碱/总碱比、中等脂肪酸、高酚类降解物质等特性。[结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陈化对不同产地烤烟品质和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烤烟陈化期间烟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变化特点。[方法]从贵州黔南、云南大理和福建三明等地选择有代表性中部烟样,复烤后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陈化,12个月后检定各项指标。[结果]陈化对K326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有明显改善,而云烟85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因产地不同差异明显;陈化过程中,多数样品总糖、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酸性香气成分总量降低;陈化后,多数样品中性香气总量增加,碱性香气总量有的增加、有的下降;陈化能提高烤烟主体香味成分茄酮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降低了多数烤烟的主体香味成分大马酮含量。[结论]黔南QN-1品种陈化特性较好,特别是烟叶主体香味成分和香气指数B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样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不同类型烤房烘烤条件下的豫西烤烟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目前大量使用的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和小密集式烤房烘烤对豫西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影响均较大.小密集式烤房明显促进豫西烤烟下部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促进了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的形成;促进了中部叶片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促进了烤烟上部叶片苯丙氨酸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产生.随烟叶部位上升,小密集式烤房对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效应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烤烟品种JY-02为材料,于2007~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深耕、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垄下深松+秸秆覆盖、传统耕作+秸秆覆盖、传统耕作(CK)等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钾、氯含量,协调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比例,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深耕、秸秆覆盖、垄下深松明显促进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深耕+秸秆覆盖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致香物质总量和其他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有明显提高。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及中性香气成分有明显影响,深耕+秸秆覆盖对烤烟质量效应最好,适宜在延边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剂量类胡萝卜素溶液喷施采后烟叶,研究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类胡萝卜素可增加烟叶致香物质的种类(醇类、酯类、呋喃等)和小分子致香前体物质(醇类、酯类、酮类)的含量,降低大分子致香前体物质(吡啶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在烟株团棵期和旺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有机酸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对烤后烟样的蛋白质、总氮、烟碱和钾氯比增加,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均降低;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巨豆三烯酮Ⅱ、藏花醛5-甲基糠醛、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苯甲醛和苯乙醛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增加,新植二烯含量均降低。综合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喷施50 mg/L柠檬酸与100 mg/L苹果酸可促进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式对烤烟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研究烤烟田间生长状况、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施用抗水解稳定离子钛可以显著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处理T7[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喷施叶面肥(1∶1 000)]促进效果最明显。处理T_6[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600)]的总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均接近优质烟叶的要求,降低上部叶和中部叶的烟碱含量,提高烤烟中部叶钾含量。处理T_5[移栽时喷施叶面肥(1∶1 000)+移栽后30 d(团棵期)喷施叶面肥(1∶200)]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也较适宜,同时处理T_5可以显著增加上部叶钾含量,提高烟叶可用性。处理T_7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不利于烤烟烘烤质量的体现。[结论]总体来看,处理T_6效果最好,T5次之。  相似文献   

19.
磷钼营养对烤烟色素和中性香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磷和钼对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色素及中性香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磷和钼可以有效地提高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量,促进成熟期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有效地增加中性香味物质的含量,提高烟叶中新植二烯的含量,对烟叶品质的提高有着良好的效应;不同处理相比,以叶面同时喷施1%过磷酸钙和0.1%钼酸铵效果最好,其次为单独喷施磷,单独喷施钼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采用乙醇提取及喷香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先将再造烟叶原料进行乙醇提取,浓缩乙醇提取物并制得乙醇膏,提取后的残渣按照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制得再造烟叶样品,然后将乙醇膏采用喷香的方式喷涂于制得的再造烟叶表面,得到最终再造烟叶成品.结果表明,与目前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生产的再造烟叶相比,该再造烟叶成品致香成分含量高,抽吸品质接近于天然烟草,香气浓度高,木质杂气小,外观颜色较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更加油润,接近于天然烟叶;经涂布醇提加香处理后再造烟叶的显微结构纤维细化,表面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