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硒对藤茶抗氧化酶活性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硒对藤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亚硒酸钠作为硒源,设置0、50、75、100、125、150、175 mg/L 7个质量浓度梯度,对盆栽藤茶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硒对藤茶含硒量、抗氧化酶活性、藤茶的黄酮、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施硒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藤茶叶片的含硒量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施硒质量浓度在100~175 mg/L,藤茶含硒量无显著变化;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藤茶的GSH-Px活性,硒的质量浓度在125 mg/L时,酶活性最强;当硒质量浓度小于125 mg/L时,可以提高 APX、CAT的活性;硒对藤茶SOD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施硒质量浓度在75~125 mg/L,可以增加藤茶的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的含量,在125 mg/L硒处理时,黄酮含量最高,其他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在100 mg/L时最高.低质量浓度的硒能促进藤茶抗氧化酶活性及藤茶中有效成分的合成,最适施硒质量浓度为100 mg/L.  相似文献   

2.
不同硒浓度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红颜、章姬和蒙特瑞3个草莓品种为材料,定期喷施0.25 ml/L、0.33 ml/L、0.5 ml/L和1 ml/L的含水溶性氨基酸6号叶面肥。果实成熟后采摘并测定与品质相关指标,选出适合在草莓上喷施的最佳硒肥浓度,为富硒草莓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氨基酸硒可改善草莓的果实品质。随着叶面施硒浓度的增加,红颜、章姬和蒙特瑞草莓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可滴定酸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试验中得出叶面喷施0.33~0.5 ml/L的氨基酸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87-1、无核白鸡心和夕阳红三个葡萄品种为材料,从幼果发育期起,每隔15 d分别喷施14、17、20、23 g/L的氨基酸硒叶面肥,直到果实成熟前15 d停止。果实成熟后采摘并测定与品质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叶面喷施适量的氨基酸硒可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随着叶面施硒浓度的增加,87-1、无核白鸡心、夕阳红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随之增加,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试验中得出叶面喷施17~23 g/L的氨基酸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草莓的营养价值,改善其综合品质,本试验以草莓"红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硒溶液,探究不同硒浓度对草莓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硒时,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草莓果实中总硒、可溶性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总酚、花青素呈上升趋势,20mg/L时,各测定指标均达最大值。高浓度硒时,总硒含量继续增加,各营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30mg/L时,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其它营养物质含量下降不明显,40mg/L时,各测定营养物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可采用浓度为20mg/L的硒溶液喷施草莓幼苗,提高其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找到富硒菌肥的最适宜喷施浓度.【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裂区试验法,叶面喷施富硒菌肥,测定菠菜的生长、产量和营养品质以及硒的含量.【结果】叶面喷施富硒菌肥可以显著增加菠菜株高和展幅,提高菠菜产量,茎叶硒、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明显增加.【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质量浓度为0.01~0.02g/L的富硒菌肥可明显提高菠菜产量、硒及部分生理指标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外源硒和土壤水分状况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特性,探明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产量和品质的耦合调控效应,为富硒番茄栽培的科学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以亚硒酸钠(Na2SeO3)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3种叶面喷施硒浓度(S0:清水对照;S5:5 mg·L-1;S10:10 mg·L-1),每种硒喷施浓度下设置2种不同灌溉控制水平,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W1:干旱胁迫)和75%(W2:充分供水),研究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番茄植株硒含量、生长发育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土壤、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对土壤硒含量也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植株叶片和果实硒含量均随外源硒喷施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叶面喷施硒的果实硒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4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株高和茎粗,叶面喷施硒可适度缓解干旱胁迫对株高的抑制作用,但对茎粗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较充分供水处理的产量平均减少了39.5%,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硒虽可适度增加坐果数,但单果质量有降低的趋势,因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充分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果实可溶性糖(SSC)、有机酸(OA)、维生素C(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分别显著提高了28.7%、24.3%、18.7%和24.0%。叶面喷施硒可促进SSC积累,但不同浓度间没有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除S5W2处理的OA略有减少外,其他叶面喷施硒处理均显著增加了OA,故而S5W2处理获得最佳糖酸比(SAR),S0W2处理的糖酸比表现最差。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不同叶面喷施硒浓度的TSS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SS随硒喷施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说明叶面喷施硒浓度由5 mg·L-1增加到10 mg·L-1不能进一步提升果实品质。【结论】 叶面喷施硒与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品质的耦合作用效果明显,干旱胁迫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可大幅提升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果实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条件下叶面喷施5 mg·L-1的Na2SeO3在不降低产量的同时,改善了果实风味品质,可实现稳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硒对生菜富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菜为载体,用浓度为1、2、4、8 mg/L的硒溶液对生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体内总硒、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含量,喷施硒浓度与富硒量呈正相关,无机硒转化率随着喷施硒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叶绿素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生菜的产量;同时喷施硒溶液能提高生菜氨基酸、Vc的含量,改善了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硒对富硒植物恩施碎米荠化学成分的影响,考察了在营养液中分别添加0、15、30、45、60、75、90mg/L7个浓度的亚硒酸钠1个月后,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0、30、60mg/L处理组进行了总氨基酸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5~75mg/L的硒可以促进恩施碎米荠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30mg/L时蛋白质含量最高;30~90mg/L的硒可以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60mg/L是最适浓度;15~75mg/L硒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90mg/L硒处理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回升;30和60mg/L的硒处理可以提高总氨基酸的含量,但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下降。  相似文献   

9.
外源硒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砀山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 Rehd.‘Dangshan Suli’)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0(CK)、5、10、20 mg/L亚硒酸钠,研究了外源硒对梨果实外在品质、内在品质以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硒有利于提高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硬度(FF)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蔗糖和硒的含量;但喷硒对果实总糖和总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影响不显著。喷施5 mg/L硒可使果实FF、SS和硒含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10.09%、6.08%和35.71%(P0.05),使蔗糖含量极显著提高36.21%(P0.01);喷施10 mg/L硒可使果实单果质量和横径分别较CK显著提高11.16%和2.81%(P0.05);喷施20 mg/L硒可使果实单果质量和横径分别较CK极显著提高17.93%和4.22%(P0.01),但使果实维生素C(Vc)含量显著降低12.81%(P0.05)。叶面喷硒浓度与果实单果质量、横径和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形指数和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综合外源硒对梨果实外在和内在品质以及硒含量的影响,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宜喷施5 mg/L的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0.
喷施亚硒酸钠对茶叶硒含量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对茶叶喷施硒肥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Na2SeO3对茶叶硒含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利。叶面喷施Se浓度为120μg/ml时,喷施后12 d,春茶的硒含量最高,为0.374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喷施后18 d,夏茶和秋茶的硒含量最高,分别为0.277μg/g和0.380μg/g。叶面喷施Se浓度为180μg/ml时,夏茶化学品质提高最为明显,其中酚氨比下降为对照的65.73%,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16.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 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 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mg/kg时,4种硒肥不会影响马铃薯淀粉的累积。【结论】4种硒肥中,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施硒方式对水稻硒吸收及分布的影响,为富硒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3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中早22、陵两优22和株两优22)为研究对象,设土壤施硒(Na2SeO3)1 mg/kg和叶面喷硒20 mL/L 2种处理,成熟期分别测定3个水稻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产量、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外源施硒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调控水稻各部位的硒含量。土壤施硒不同处理水稻品种的硒吸收累积量依次为中早22>陵两优22>株两优22,而叶面喷硒处理品种间的硒吸收累积量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土壤施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表现为中早22>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6.5%,是陵两优22(6.6%)的2.5倍;叶面喷硒处理各品种的经济集硒率则表现为株两优22>陵两优22>中早22,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比例为17.3%,是中早22(7.9%)的2.2倍。与叶面喷硒处理相比,土壤施硒处理抑制了土壤的水解性氮含量,提高了土壤全硒和速效钾的含量。【结论】添加外源硒能有效调控稻米的硒含量,土壤施硒方式下中早22更易产出富硒稻米;而叶面喷硒处理后,株两优22的稻米硒含量更高。杂交水稻亲本的富硒特性对杂种后代的富硒能力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对新疆吐鲁番秋季露地甜瓜早衰生理的影响,筛选出秋季露地甜瓜早衰延缓和调控技术中氨基酸硒肥的最佳施用浓度和频次。【方法】在吐鲁番秋季露地栽培条件下,以露地甜瓜主栽品种'西州密17号'为试材,从初花期开始设置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分析不同浓度氨基酸硒肥对甜瓜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与叶片早衰的关系。【结果】相对于清水对照处理,每隔7 d喷施2 000~2 500倍的氨基酸硒肥6~7次,可以有效延缓叶片在衰老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速度,降低MDA的升高,明显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喷施2 000~2 500倍氨基酸硒肥是延缓甜瓜叶片衰老比较理想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洋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5):626-629
[目的]优选青海省富硒区对硒素吸收积累能力较强的春小麦品种.[方法]经验采用裂区设计,设6个处理,1:品种青春38,不施肥;2:青春38,喷施Zn肥;3:青春38,喷施Se肥;4:品种阿波,不施肥;5:阿波,喷施Zn肥;6:阿波,喷施Se肥,Zn肥用量为210 g/ha(Zn),Se肥用量为3626 mg/ha(Sc),研究硒锌肥外源性喷施对品种青春38、阿波春小麦产量及硒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比较,青春38喷施Zn肥处理产量的增幅最高,为21.66%,其次为品种阿波喷Se肥处理,增幅为20.19%;施用Zn肥处理,青春38籽粒的Se浓度增幅为50.70%,阿波增幅为61.73%;施用Se肥处理品种青春38籽粒的Se浓度增幅为81.69%,品种阿波增幅为90.12%.相同肥源处理下阿波籽粒中Se吸收累积量均高于青春38.收获后不同器官中Se浓度大小为:根>叶>籽粒>茎,Se吸收累积量大小为:籽粒>茎>叶>根.[结论]施用Se肥和Zn肥均可促进不用品种春小麦产量的提高,品种阿波对Se吸收累积能力高于青春38,可在青海富硒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生物有机硒对不同水稻品种农艺、经济和品质等性状及稻米中重金属和硒含量的影响,筛选品质优良、安全性高和富硒能力强的优质水稻品种,为安全、简单和低成本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推的10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灌浆初期分别叶面喷施同等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溶液(硒浓度50 mg/L)和清水(CK),成熟后5点取样对每小区水稻的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及精米硒含量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生物有机硒对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8个水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1.09%~5.52%)和每穗实粒数(2.64%~6.54%)、9个品种的千粒重(0.73%~3.61%)和所有品种的结实率(0.96%~4.81%)。生物有机硒处理对水稻的品质性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润珠香占的垩白度和天两优616的垩白粒率分别较CK降低46.67%和21.88%,虾稻1号的整精米率较CK提高8.78%,香润2号的胶稠度较CK提高10.0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但生物有机硒对稻米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的影响较小。生物有机硒处理能提高10个水稻品种的精米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最大增幅分别达394.44%和453.19%,且有机硒占比均达95.00%以上;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水稻品种精米中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提高其安全性。【结论】硒对水稻性状的影响及稻米对硒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品种差异性。综合分析,虾稻1号和丰两优香1号在产量、品质等性状上的表现较佳且富硒能力较强,可作为优质富硒稻米品种在湖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张晶  李向民  孙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31-12033
[目的]研究叶面喷硒对水稻不同部位含硒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向水稻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时期水稻茎、叶、穗的含硒量。[结果]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水稻中硒含量,大米硒含量随喷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叶、茎、稻谷和大米的硒含量分别从对照的0.85、0.14、0.12、0.03 mg/kg上升至5.48、1.32、2.01、1.37 mg/kg,分别增加了544.7%、842.8%、1 575.0%、4 466.7%。经施硒处理的水稻,低硒处理(50 mg/kg)叶的含硒量随采样时间的延迟前期降低,后期略有上升,其他处理叶的含硒量随采样时间的延迟而逐渐降低;茎和稻谷的含硒量均为随采样时间的延迟前期上升,后期降低。[结论]喷施100 mg/kg浓度的亚硒酸钠可满足富硒大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Na2SeO3对药食用真菌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及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的影响,大面积人工栽培富硒蛹虫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新疆本地蛹虫草菌种作为富硒载体,采用瓶栽法,系统分析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处理对蛹虫草菌丝、子座、子实体生长,产量、生物转化率、总硒及其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1(硒浓度20 mg/L)和处理2(硒浓度4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无影响,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最高,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明显增加;从处理3(硒浓度60 mg/L)至处理7(硒浓度200 mg/L)与对照相比,其蛹虫草的菌丝体生长、子座生长受到抑制,其子实体出草长度、鲜重、干重、生物转化率等呈显著性差异(P<0.05),呈降低趋势,并随着硒浓度增加,抑制越明显;其子实体中总硒含量逐渐降低,功能成分腺苷、虫草素含量逐渐下降。【结论】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硒浓度20~40 mg/L效果最好,可作为进行蛹虫草富硒栽培较为理想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加工番茄的影响,为其在加工番茄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H1015和H3402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ALA对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及果实产量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叶面喷施ALA浓度增加,加工番茄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增加。50.0 mg/L的ALA处理下,H1015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5.12%,而H3402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2.01%;H1015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43%;H3402的番茄红素和a/b色差值分别增加14.06%和13.86%。【结论】在加工番茄幼果期叶面喷施ALA后,外源ALA参与了加工番茄叶光合色素的合成过程,促进了叶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了加工番茄叶的光合色素含量,不仅促进叶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叶光合物质积累,促进加工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影响了各组织器官中光合物质的分配,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加工番茄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