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溶性壳聚糖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伟  范恩鑫  李鹏 《饲料工业》2005,26(14):52-53
壳聚糖在碱性条件下,以异丙醇为介质与氯乙酸进行反应,合成了有良好水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通过电位滴定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优化反应条件为:壳聚糖、氢氧化钠、氯乙酸3者质量之比为1:4:4.5,温度控制在60℃,反应时间为5h时,所得羧甲基壳聚糖的的取代度达到1.18,得率为145%。  相似文献   

2.
赵红红  李睿  李波  赵楠 《饲料广角》2014,(17):24-27
以野菊花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野菊花中总黄酮,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5、乙醇浓度50%、超声温度60℃。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微波时间2 min、乙醇浓度70%、微波温度6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超声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984%)高于微波法的总黄酮提取率(8.482%)。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烘干茄子根为原料,以茄子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选取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为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微波时间为4min、微波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1∶20(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茄子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652%。  相似文献   

4.
以茄子根为原料,用微波辅助醇提水沉法提取茄子根中生物碱。选取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浸提时间、pH作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微波时间为4min、微波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时间为120s、pH为7,在此条件下茄子根总生物碱的提取率达1.604%。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以豆渣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和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豆渣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是超声辅助提取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20 min,超声温度5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0.3942%。  相似文献   

6.
甘草总黄酮微波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该研究用正交设计法,以固液比、酒精浓度及微波处理时间为因素进行分析,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索在微波处理条件下从甘草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条件.试验研究发现,微波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8;酒精浓度85%;微波低火处理3 min.  相似文献   

7.
试验中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乙酸乙酯提取大豆油中的豆甾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豆油中豆甾醇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5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液料比16mL/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豆甾醇的提取率最高,可达到36.22%。  相似文献   

8.
以女贞子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为1:10(g/mL)、微波时间为3min、微波功率400W、微波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齐墩果酸提取率为2.518%。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向日葵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绿原酸。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微波温度、pH为参考因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向日葵秸秆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4 min、微波温度63℃、pH为6,此条件下向日葵秸秆中绿原酸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2.408%。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中绿原酸提取液对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效果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不同季节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季节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6月份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2(g/mL),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300 W,微波温度50℃,此条件下齐墩果酸提取率为2.82%;9月份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4(g/mL),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300 W,微波温度60℃,此条件下齐墩果酸的提取率为3.11%。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从玉米皮中提取肌醇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以玉米皮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制备肌醇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肌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提取功率500 W,提取温度70℃,反应时间为9 min,肌醇得率为1.5024%.  相似文献   

12.
以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萃取大豆异黄酮和皂苷。以单因素实验结果为依据,正交试验优化萃取豆粕活性成分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豆粕中萃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微波时间2 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20,在此条件下皂苷萃取率为0.3312%,产品纯度56.2%;从豆粕中萃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乙醇体积分数为8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萃取率为0.3614%,产品纯度58.4%。  相似文献   

13.
通过离心条件的选择,获得最大浓度的乳酸菌,进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适合植物乳杆菌和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的最佳保护剂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在5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10 min,所得的活菌数最多.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5%、海藻糖6%、甘油2%、抗坏血酸3%;肠膜状明串株葡聚糖亚种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15%、海藻糖6%、甘油1%、抗坏血酸2%.  相似文献   

14.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米糠植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植酸的提取工艺。米糠植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g/mL、盐酸浓度0.01mol/L、微波温度为40℃、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米糠植酸提取利率达2.527%。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信阳毛尖茶加工废弃物中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茶多酚在乌鱼肉保鲜中的应用,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法进行提取,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及提取次数,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采用微量蒸馏法检验提取茶多酚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微波时间为6 min,微波功率为800 W,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8,提取1次的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8.43%;茶多酚初提品能有效延长乌鱼肉的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可能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5个因素: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为6min、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5.168mg/g。  相似文献   

17.
为了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苦荞籽总黄酮的工艺,试验选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苦荞籽总黄酮,并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时间)为自变量,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确定苦荞仔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8.25%,料液比27.97∶1,提取时间2.38 h,微波时间107.48 s;在此条件下,苦荞仔总黄酮的得率5.05%。说明由响应曲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红菊苣根的经济价值,以乙醇为溶剂提取红菊苣根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绿原酸过程中的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以及微波辅助提取时间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回流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15、微波辅助功率380 W、乙醇体积分数60%和提取时间18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达到3.71%。此法简单、可行、经济、适用、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酸藤子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试验采用微波提取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20,微波时间为2 min,微波功率为500 W,此时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1.15%。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提取菜籽粕多糖。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对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盐酸浓度0.3 mol/L、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 min、料液比1∶26(g/mL)、微波温度63℃,在此条件下,菜籽粕多糖的提取率达3.1763%。多糖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菜籽粕多糖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最大清除率达85.79%;Fe3+和Co2+对多糖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配制饲料时应避免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