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近50年来洞庭湖区农业气候变化特征,根据洞庭湖区1961~2010年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资料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到了洞庭湖区气温和降水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气温总体趋势变暖;干旱周期在拉长,目前处于干旱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玉溪市气温明显上升,而降水总量没有明显的提高,加剧了干旱灾害,同时,降水在时空上比较集中,洪灾暴发具有突发性,再加上其他气候灾害频繁,严重制约了玉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要分析了气候资源与气候灾害对玉溪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梨树县2008—2012年高梁乌米播种期气温、地温、降水、土壤湿度、日照时数的研究,确定乌米播种期适宜气象指标、不适宜气象指标,并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近55年来,石羊河流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气温升高幅度较大。降水总体也呈相对增多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和丰枯交替现象。同时,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旱指数也趋于增大。气候越来越干旱,而民勤的干旱化趋势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2019年旅顺口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偏高,春、夏、秋、冬四季均偏高,春季偏高尤为明显。全区年平均气温12.3℃,比常年偏高1.3℃。全区年降水量553.5毫米,常年561.6毫米,比常年低8.1毫米。春季降水总体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区年日照时数2529.5小时,与常年同期偏多37.2小时。春季日照偏少。2019年旅顺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尤其是春季偏少明显,出现阶段性干旱;日照时数基本持平。其中极端性天气较强对城市和农业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柳红  司志华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2-11893,11920
利用2014年6~8月淄川区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与2013年和常年值对比,对淄川区2014年夏季气候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夏季气候对夏玉米、林果、黄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淄川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前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中期气温偏高,日照略偏少,降水偏少;后期气温接近常年,日照偏少,降水持续偏少;季内降水偏少,对农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总体来看,2014年夏季气候条件属于干旱年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为加强对胶东半岛干旱的研究,为地方制定抗旱减灾政策提供参考,减轻干旱、旱灾带来的影响,根据胶东半岛2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对该区域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利用德玛顿干旱指数对胶东半岛的干旱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胶东半岛的年及四季的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春季和夏季呈增加趋势,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增加和减少的幅度相当。以此导致了未来中旱发生次数将增加,重旱发生次数将减少。德玛顿干旱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描述胶东半岛的干旱,但对某些情况把握不佳。  相似文献   

8.
宝鸡地区的干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1960~2000年宝鸡地区各县的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各县历年各月湿润指数(m),分析了该区干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干旱发生频繁,个别年份较严重.干旱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持续性特点,年际变化大体上有20a振荡周期.初夏旱和伏旱对我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2009年科左后旗夏季干旱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科左后旗地区2009年气温变化趋势和干旱特点,指出2009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干旱。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8年丽水各县(市、区)逐日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与常年(1981—2010年)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天气过程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相对有利,但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起伏较大,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春季天气较复杂多变,异常天气多发;夏季气温持续偏高,且高温日数偏多,6月降水集中期不典型,7月分散性对流天气多发,8月上中旬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干旱突显;秋季气温偏高,以9月中旬最为明显,降水持续偏多,以11月最为明显,11月中旬前后出现较明显的多雨寡照天气,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濮阳市1954-2009年历年11月-次年1月的降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秋、冬季节为降水稀少的季节,濮阳市此次干旱是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年代际背景下发生的;在小麦足墒播种,麦苗出苗齐,冬前小麦发育充分,苗情基础好的情况下,在遭受自然灾害后,根部不容易受损,适时加强科学管理,麦苗生长状况会迅速好转,前期的干旱对产量形成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易发生冬、春干旱,甚至是冬春连旱,而人工增雨则是缓解旱情、解除旱情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分析了近50年来聊城市冬、春季的气温、降水资料,并分别计算了气温距平、降水距平、降水距平百分率、大气干旱等级指数等,并根据结果论证了人工增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2010年淖毛湖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0a来气温、降水、风速、大风日、沙尘暴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淖毛湖年、冬季、夏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冬季增温强于夏季,进入21世纪夏季升温最为明显,冬季却降温最为明显,但总体平均来看,冬季增温强于夏季;降水总体趋势上升,90年代以后降水明显增多,但仍然比较干旱;风速及大风日数总体趋势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为多大风时段,90年代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沙尘暴日数呈现急剧增加趋势,80年代后沙尘暴日数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表明淖毛湖气候正在趋向变暖,特别是2001年以来该区域气温急剧升高,使得高温、干旱、多大风成为淖毛湖气候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秭归县1998—2019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对秭归县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秭归县平均气温呈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 041℃/10a,春、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秋、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秭归县降水量呈明显减少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5. 25mm/10a,四季降水量呈整体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张家口地区近50年(1965-2014)的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资料,以及近34年(1981-2014)玉米产量资料,研究了张家口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张家口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并在1986/1987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变化表现为年际间波动性大,存在稳定的9年左右变化周期。干旱具有明显变化特征,自气温发生突变后,夏季干旱的空间范围、持续时间和干旱程度均有所增加。各县玉米产量变化与气候要素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降水是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盛夏南亚高压位置异常与重庆降水气温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51年(1961-2011年)南亚高压特征指数和重庆地区34个地面观测站盛夏(7-8月)降水量、气温资 料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置变化与重庆地区盛夏期间降水、气温存在显著的 负、正相关关系.盛夏,当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异常干旱;当南亚高压位置偏 南时,重庆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还发现,南亚高压南北位置异常年份东亚 地区大气环流具有典型的重庆异常降水年份的特征,表明南亚高压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有着紧密联系,并 通过环流的异常影响重庆盛夏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0—2019年襄阳市气象数据资料对襄阳市近30年基本气象要素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9年襄阳市气温季节变化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6.7℃,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降水量822.4mm,年际变化大;年均日照时长为1804.17h,光照时长季节分布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襄阳市整体气候特征表现为春季气温温和,春雨连绵,日照较少;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照条件减弱;冬季漫长,体感温度低,日照少,有明显的暖冬趋势.襄阳市降水变率大,暴雨、连阴雨和干旱均是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虽然2010—2019年襄阳市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冬季仍有发生低温冻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次数明显高于1980年以前。同时,通过计算不同农业生产季节的干旱指数(Ik),分析其变化趋势,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夏季、秋季及夏秋连季干旱频发,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锡林郭勒盟地区12个中心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倾斜率等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洪涝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锡林郭勒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45℃/10a。以冬季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平均增温率为0.65℃/10a,大于冬季平均气温增温率(0.53℃/10a)。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上升趋势明显,波峰有9a-14a周期,波谷有7a-16a周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最丰沛,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为各年代最低值。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冬、秋季降水变化不明显。干旱、局地洪涝出现的概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丽江气象站的1960—2014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出13个极端气候指数,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检验法和Pettitt等方法来对极端气候指数的趋势和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类极端气候指数中热持续天数、夏日日数、暖夜和暖日指数存在显著增加趋势、霜冻日数存在显著减少(α=0. 05),近54a来增温明显。极端降水指数中,连续湿润日数、湿天降水总量显著减少,大雨天数和干旱日数显著增加,降水趋于集中,干旱风险增加。除热持续日数、冷持续数、降水强度和干旱日数外,其余极端气候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突变检验,突变期主要集中于2003—2008年时段,而极端降水指数突变期则集中于1974—1984年时段。总体来看,极端气候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丽江地区暖干化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