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胚在孵化期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的3~5胚龄。第二个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期的18胚龄以后。第一高峰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死胚的15%,第二个高峰占50%左右。经验证明,对高孵化率的鸡群来说,鸡胚多死于第二高峰;而低孵化率的鸡群第一、二高峰期的死亡率大至相同。  相似文献   

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二个死亡高峰期,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的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3.
张敬  隋茁  罗洪信 《猪业科学》2001,18(2):21-2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应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 亡高峰。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2~4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 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 二个死亡高峰期(19~21d胚龄),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中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期处于鸡胚胎迅速发育及鸡胚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各种胎膜相继 形成期间,从某一角度看,这期间死亡原因多数是与种蛋内部品质有关,是遗传因素与饲养 管理因素各自或共同造成鸡胚死亡。第二死亡高峰期是处于鸡胚从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关键时期,是一个重大的生理转折期,这时鸡胚需氧量大增,胚胎自体产热急剧增加,这时 鸡胚也易感传染病,对孵化条件要求更严格,将有一部分弱胚无法顺利破壳而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孵化期的温度、湿度、转蛋、通风换气等外部条件对第二个死亡高峰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1 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 发现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存在两个死亡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2d至第5d,死胚率约占全部死胚数的15%: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d以后,约占全部死胚数50%。青海省大通县种鸡场鸡孵化多使用罗曼、京黄、伊莎褐等高孵化率种鸡,死胚多出现于第二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在种蛋孵化过程中,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胚胎死亡分3个时期:1~7 d为前期;8~14d为中期;15~21d为后期.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中并不呈均匀分布,存在2个明显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一般在较高的管理水平下,前、中、后期胚胎死亡率依次为1.5%~3%、0.1%~0.5%、2%~3%.胚胎的死亡情况直接影响着孵化率的高低,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存存两个胚胎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7.
浅析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个养鸡大国,鸡在禽类养殖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现实生产中,鸡胚孵化率是影响养鸡业尤其是种鸡场和孵化场效益的关键因素。在鸡的孵化中,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  相似文献   

8.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存在两个胚胎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9.
王秀 《水禽世界》2010,(8):30-31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应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10.
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及弱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孵化到约19日龄时开始移盘并进入出雏期,在此期中如果出雏正常则雏鸡破壳时间集中,鸡胚死亡率在5%~7%以下,健雏率在98%以上。但生产中常出现孵化后期死亡率偏高或弱雏较多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莱茵鹅、籽鹅种蛋为研究对象,在种蛋孵化至20、24、27胚龄时,随机取部分种蛋,从孵化器移至摊床继续进行孵化直至出雏完毕,比较上摊孵化与全程机器孵化的效果,并研究最佳的上摊胚龄。通过试验证明:莱茵鹅全程机器孵化的孵化率为84.80%,上摊孵化的平均孵化率为86.93%,提高2.13%(P〈0.05);籽鹅机器孵化的孵化率为85.84%,上摊孵化的平均孵化率为89.23%,提高3.39%(P〈O.05)。莱茵鹅在20、24、27胚龄上摊孵化率分别为86.46%、88.17%、86.15%(P〉0.05);籽鹅在20、24、27胚龄上摊孵化率分别为87.41%、91.03%、89.19%(P〉0.05),可见机器孵化鹅胚蛋至24胚龄时上摊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代用蛋壳体外培养方法进行了不同时期鸡胚胎换蛋壳培养的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受精卵体外培养发育率为10%。X期胚胎体外培养的孵化率为1.2%;孵化1日龄的胚胎体外培养的孵化率为7.9%;直接去1/4壳的鸡胚孵化率为3.7%;鸡胚胎换蛋壳以后,添加6~8札的稀蛋白对换壳鸡胚发育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种蛋孵化中引起死胚率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翠然 《中国家禽》2001,23(16):23-25
胚胎的正常死亡范围为:前期(1~7日龄)不超过2.5%,中期(8~15日龄)不超过0.5%,后期(16~21日龄)不超过3%,否则视为不正常,应查找原因。现将造成胚胎死亡率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简述如下,仅供参考:1 造成胚胎死亡率高的原因1.1 遗传因素 不同的品系死胚也不尽相同,如同期的海兰褐比海兰白死胚多。另外近亲繁殖也会增加胚胎的死亡。一般是前中期死亡较多。1.2 周龄因素 刚开产(22~28周龄)鸡群产的小蛋和老龄(55周龄以后)鸡群产的大蛋的死胚率较高,而中期(30~50周龄)鸡群产的种蛋的死胚就较低。因为刚开产的…  相似文献   

14.
赫书苹 《中国家禽》2001,23(18):24-24
在孵化生产中,获得理想的孵化率除需要适当的温度、良好的通风、翻蛋及湿度外,种蛋的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现将我地区一起因种蛋质量不良而引起胚胎死亡、造成孵化率下降的情况叙述如下。1基本情况我地区某规模化孵化场,于2000年5月15日首次代孵黑羽乌骨鸡。第一批入孵种蛋12500个,出雏12400只,8天时照蛋,受精率94.5%,入孵蛋孵化率达86.45%,首次孵化成功。隔10天后,用同样的方法于5月25日入孵第二批种蛋17700个,在孵化期间,突然出现死胚率增高的现象,8天时照蛋受精率80%,…  相似文献   

15.
每孵出一批鸡雏,总有部分死胚蛋。死胚蛋包括头照、二照剔出的中死蛋和毛蛋。笔者对死胚蛋进行剖检,从而确定胚胎的死亡日龄,画出死亡曲线,分析死亡原因。进而找出孵化不良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孵化率。在正常情况下,受精蛋的孵化率不应低于85%,如果远远低于85%,不外乎是种鸡管理不当,种蛋保存不好和孵化条件不适当等原因,在找不出明显原因情况下,就应对死胚蛋进行剖检,查找死亡原因,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籽鹅种蛋为研究对象,在种蛋孵化至20、24、27胚龄时,随机选取部分种蛋,从孵化器移至摊床继续进行孵化直至出雏完毕。比较上摊孵化与全程机器孵化的效果,并研究最佳的上摊胚龄。通过试验证明,籽鹅机器孵化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85.84%,上摊孵化的受精蛋孵化率平均为89.23%,提高3.39个百分点(P<0.05)。籽鹅在20,24,27胚龄上摊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87.41%、91.03%、89.19%(P>0.05),可见机器孵化鹅胚蛋至24胚龄时上摊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鸡胚孵化后期死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森有 《中国家禽》1998,20(9):14-15
通过剖检对孵化后期死胚蛋和出雏的健雏、弱雏比较、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期的死胚常见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肺发育不完整,鸡胚残余卵黄平均重只有2.5~3.5g,个别死胚卵囊呈黄绿色。孵化后期的局部高温和缺氧可致鸡胚代谢失常。因此,孵化后期严防机内局部高温,注意通风是降低死亡,提高孵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孵化在整个产业链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商品代鸡在孵化过程中出现各种原因的死胚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孵化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给整个产业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而导致鸡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多,各方对商品鸡的死亡病例报道很多,而对于鸡胚因为缺乏维生素在孵化期死亡报道却较少见。本研究材料来源于山东某商品代鸡孵化场,该孵化场采用恒温孵化法进行孵化,每隔5d入孵一批鸡蛋,与孵化相关的各种制度、机器设备等均正常。在5月份连续四批鸡皆在孵化期的17d左右出现大批死亡,死亡率在20%以上,远远高出正常的死亡率,死亡鸡胚大多数出…  相似文献   

19.
在代用蛋壳中孵化鸡胚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实验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到代用蛋壳内培养。鸡胚的存活率在第10d和第18d时分别是100%和90%(23/25)。孵化率为52%(13/25)。  相似文献   

20.
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蛋鸡雏孵化有两个关键时期:1~7胚龄和18~21胚龄。在孵化操作中要尽可能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条件.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 一 1~7胚龄 1~7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达到适宜孵化温度,可采取下列措施: 第一:种蛋入孵前预热,既有利于鸡胚的苏醒和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的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第二:孵化的1~5天,孵化器的进出孔全部关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