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21,(4)
用绿洲一号菌草代替棉籽壳或杂木屑栽培猴头菇。结果:绿洲一号菌草可以用来栽培猴头菇,试验最佳配方为绿洲一号菌草50%,棉籽壳40%,麸皮9%,过磷酸钙0.9%,尿素0.1%;该配方栽培的猴头菇产量最高,品质高。  相似文献   

2.
我省秸秆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春进行了玉米芯和高粱壳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菇菌种,由山西生物所提供,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原种用棉籽壳培养基培养。栽培料设五个配方:A 主料(下同)棉籽壳87%(对照);B 和C玉米芯87%;D 玉米芯50%,棉籽壳37%;E 高粱壳50%,棉籽壳37%。各配方均加辅料麦皮10%,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3.
猴头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88’猴头菇菌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态势,装料量对猴头菇产量和覆土栽培模式对猴头菇品种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猴头菇生长的最佳配方为配方A(棉籽皮50%,杂木屑20%,玉米芯15%,麦麸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蔗糖1%),成本低且搭配合理;装袋量为每袋400g时,猴头菇转化率最高;双排袋泥垛式单向出菇模式栽培的猴头菇菇型好,个大刺密,高品性好。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高产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栽培金针菇的主要原料有棉籽壳和木屑。且以棉籽壳为主料袋栽在湖南极为普遍,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棉籽壳栽培纯白金针菇,生物转化率难于突破12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试验方法及经过采用初雪试管菌种,按常规方法制备其原种和栽培种,试验设三个处理:棉籽壳培养基(对照):棉籽壳78%,麦麸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料水比1:1.4;棉籽壳甘蔗渣培养基:棉籽壳68%,甘蔗渣15%,麦麸15%,过磷酸钙1%,石  相似文献   

5.
由于猴头菇独特的食 (药 )用作用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地猴头菇生产者蜂涌而起 ,盲目上马 ,缺乏科学性 ,因此 ,栽培成功率和产量低 ,质量差 ,缺乏市场竞争力。笔者向甘肃省气象局申请立项 ,经 1994~ 2 0 0 0年对猴头菇栽培试验和技术推广得出 :陇南猴头菇一年有春秋两个出菇高峰期 ,接种栽培期为春夏和初秋两个发菌时段 ,先进的栽培工艺和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 ,是高产优质栽培猴头菇的必要条件。1 试验材料  1菌株 :L1 9猴头菇 ,引自江苏江都市天达食用菌所。 2培养基配方 :桦木屑 77% ,米糠或麸皮 2 0 % ,蔗糖、石膏、过磷酸钙各 1%。…  相似文献   

6.
用棉籽壳瓶栽猴头,不仅原料成本高,且菌丝往往不能长到瓶底,后劲不足,一般只采收1~2潮菇,第二潮菇只占总产的25%。为此,我们于1986年秋和87年春进行了木屑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试验配方①干柞木屑78%,麦麸20%;②鲜柞木屑78%,麦麸20%;③鲜柞木屑49%,棉籽壳49;④杂木屑78%,麦麸20%;⑤棉籽壳98%。各配方均加石膏粉、红糖各1%。我地因饲养柞蚕,柞树资源丰富。供试的干柞木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我们进行了不同遮阳率的遮阳网加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试验菌株为江山白菇2号,取自本所。母种培养基为常规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65%,麸皮15%,木屑10%,玉米粉6%,糖、石膏、石灰、过磷酸钙各1%。3种遮阳网遮阳率分别为①60%、②70%、③90%,对照组为普通透明聚乙烯农膜。  相似文献   

8.
真姬菇品种与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个真姬菇品种栽培评比,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真姬菇14号品种具有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等特点;通过4个培养基配方栽培真姬菇评比,处理2培养基配方(杂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6%、白糖1%、轻质碳酸钙1%)可获得高产,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芒果木屑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利用当地适生树种芒果的木材废料,变废为宝,以芒果木屑作为基质主要木材原料,加入棉籽壳、麦麸等辅料以代料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灵芝试验。结果表明:芒果木屑适合作为灵芝栽培基质木材原料,最适的代料栽培基质配方为:芒果木屑69%、棉籽壳10%、麦麸20%、硫酸钙1%,培养基含水量60%,芒果木屑粉碎成直径≤5mm的颗粒。  相似文献   

10.
木屑玉米粒制黑木耳原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玉米粒培养基制黑木耳原种,方法简便,发菌快,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黑木耳原种,但其菌丝细弱,易老化。为克服这一不足,笔者采用木屑与玉米粒混合培养基制黑木耳原种,效果比较理想。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丹林1号黑木耳,是本所选育。培养基配方设三个处理:A.玉米粒70%,阔叶木屑25%,麸皮4.4%,石膏0.6%;B.玉米粒99.5%,石膏0.5%;C.对照,常规木屑培养基。(二)方法步骤将籽粒饱满、无霉变的玉米粒,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再煮至种皮不破为准,捞起摊开,冷却到25℃以下时,加0.35%的石膏拌匀,同时将木屑、麦麸与剩下的0.25%石膏拌匀,加清水调含水量至60%,再将这两部分混匀后装瓶,处理B 的玉米粒处理方法同A;处理C按常规配制。三种培养基分别装于同一规格的酒瓶中,装料高15cm,于1.5kg/cm~2下灭菌1小时,接种后置26℃下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满瓶后分别挑取长满菌丝的玉米粒接于PDA 琼脂平板中央,置26℃培养。  相似文献   

11.
将意杨木屑和棉籽壳混合作为香菇栽培基质主料,研究适宜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意杨木屑53%、棉籽壳24%、麦麸19%、蔗糖1.1%、石膏1.5%、过磷酸钙1.4%的配方菌丝长势好,子实体产量高,投入产出比高,适合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猴头菇为试材,采用不同的甘蔗渣配方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的甘蔗渣配方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性状及产量、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20%、木屑6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1产量最高,生物转化率最大为85.48%;甘蔗渣40%、木屑40%、玉米粉3%、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2产量其次,生物转化率为67.18%,略低于纯木屑的配方CK的生物转化率68.34%;配方1和2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大于CK且子实体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小平菇不同配方及覆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平菇 ,又称姬菇、袖珍菇等 ,味美且脆嫩 ,适于炒、汤食及作火锅菜 ,深受日本和中国的上海、深圳、台湾等地广大消费者青睐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为了探索不同处理对小平菇产质量的影响 ,开展了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来源 母种引自福建省农业大学 ,原种和栽培种用木屑、麦皮培养基培养。1 2 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 78% ,麦皮 2 0 % ,红糖1% ,石膏 1% ;②棉籽壳 5 0 % ,木屑 30 %麦皮18% ,红糖 1% ,石膏 1% ,③棉籽壳 80 % ,麦皮18% ,红糖 1% ,石膏 1% ;④棉籽壳 2 0 % ,木屑60 % ,麦皮 17% ,红…  相似文献   

14.
对灰树花12种栽培配方的栽培效果进行比较试验,在粗/细木屑比例试验组(粗细木屑共74%,麸皮8%、玉米粉16%、糖1%、石灰1%为基础配方)5个配方中,粗/细为1/3的处理,菌袋满袋时间短,而粗/细为3/1的处理在子实体产量及丛径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在不同辅料试验组(粗/细为1/3的木屑45%、棉籽壳30%、玉米粉15%、麸皮8%、蔗糖1%、石膏1%为基础配方)7个配方中,添加3%过磷酸钙或1%石灰处理,满袋时间相近且相对较短,而添加1%过磷酸钙处理组子实体产量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5种培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商品性状及鲜菇产量,筛选猴头菇工厂化栽培适宜培养料配方。结果为:配方B(木屑37%,棉籽壳24%,麦麸20%,玉米粉19%)走菌速度快,菇形好,头2潮菇平均产量最高,为315g/袋,生物转化率达85.1%;其次是配方D(木屑35%,棉籽壳25%,麦麸15%,米糠5%,玉米芯7%,玉米粉7%,大豆皮6%),头2潮菇平均产量310 g/袋,生物转化率为83.8%。  相似文献   

16.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17.
黄文国  周跃勤 《食用菌》1997,19(2):25-25
大多数食用菌不宜利用松木屑栽培,而松木资源十分丰富,仅我市每年就有数千吨松木屑被烧掉或自然腐烂,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松木屑栽培猴头菇试验,获得成功,并选择最佳配方在全市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 猴头菇Ha菌株,永安市菌种试验场提供。 (二)试验配方 ①杂木屑98%,蔗糖、石膏各1%;②松木屑98%,蔗糖、石膏各1%;③杂木屑75%,麸皮20%,蔗糖、石膏各1.5%,过磷酸钙2%;④松木屑75%,麸皮20%,蔗糖、石膏各1.5%,过磷酸钙2%;⑤杂木屑55%,棉子壳20%,麸皮20%,蔗  相似文献   

18.
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因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口感好,国内市场价格达每千克30元以上。本所科技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的成功技术经验,现简述如下。1季节的选择金福菇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4℃,最适温度25~32℃;出菇温度18~30℃,最适宜出菇温度24~27℃,一般接种后55~65天开始出菇。由于栽培没有控温设备,大多是出于自然气温,所以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季节,台州市最适宜于3~4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7~8月接种,9~10月出菇。赤道地区则宜在11月~翌年4月制种,5~10月出菇。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配方选择适宜是金福菇高产的关键。一般可选用玉米秆、玉米芯、杂草干、棉籽壳混合配方,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关键是要求原材料干燥、新鲜无霉变。具体配方:①玉米秆、芯80%,麸皮(或玉米粉)16%,石灰、石膏各1.5%,过磷酸钙1%;②野什草60%,麸皮或玉米粉15%,棉籽壳23%,石灰、磷肥、石膏各1%;③杂木屑(包括黄豆秆、棉秆轧碎)45%,棉籽壳23%,麸皮或玉米粉20%,石灰、石膏、磷肥各1%。配制培养料时,先将...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1月,笔者在大面积露地栽培平菇时,对播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 供试材料:菌种选用佛罗里达平菇。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97%、石膏2%、石灰1%;栽培原料配方为棉籽壳98%、石膏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20.
稻草、棉籽壳和木屑,是平原和山区广泛存在的原料,为了比较这几种原料植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我们于1981年进行了试验。培养基配方有:①棉籽壳100%;②棉籽壳95% 豆饼粉5%;③棉籽壳60% 木屑40%;④稻草95% 豆饼粉5%;⑤木屑95% 豆饼粉5%。各配方用料100斤,以石灰调pH为11,加0.1%敌敌畏杀虫,8月14日大床压块播种。初步结果如下。料温总的变化情况是开始低,发酵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