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程金花  郭婷  任妮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309-315
基于ESI学科分类体系,遴选出农业科学、植物和动物科学领域105位我国学者,并划分到6个学科方向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对象;分别从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卓越性、学术创新力4个维度、44项指标对105位学者进行计量,比较各项指标的学科均值,采用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05位学者分学科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综合指标计量和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学科间单项优势指标的类别和数量、单项指标的贡献存在差异,不同学科学者的竞争力差距不平衡,应侧重在同一学科内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看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部两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来看,涉农主干学科的优势集中在“4+1”五所高校,即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所重点农林院校和浙江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单从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的视角来看,农林院校出现了”三方阵”分层现象;大批非农院校参与了农林主干学科竞争,其总数达到农林院校的2倍之多,且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农林院校的主干学科优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农林院校参与非农学科竞争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总体来看,其非农特色与学科优势还很脆弱。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级农业科学院的学科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竞争力是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文章以江浙沪鲁京粤6省农业科学院为研究对象,以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我国省级农科院的整体优势学科和各自优势学科的竞争力情况。研究发现,省级农科院的学科发展既有普遍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学科,各机构之间的学科竞争力差距较大。该研究为我国省级农科院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学是科学领域中的传统学科,已成为目前我国农业大学中的优势学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的特殊时期,开发传统农学学科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近年来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开发该学科教育资源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学科简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是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最重要的支撑学科。该学科始迹于1948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吉林农业大学具有显著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一级  相似文献   

6.
李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2):241-245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分析了2008—2018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八所ESI前1‰高校的对比对其学科竞争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近些年扬州大学农业科学学科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科研水平稳步提升,论文产出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与ESI前1‰高校的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国内合作等都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调整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增加科研产出,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关注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以提升创新力。  相似文献   

7.
以学科特色构建高校办学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本质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核心的学术组织,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科之间的竞争,学科建设的水平是核心竞争力.通过分析学科特色对一所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意义和内涵,总结了大连交通大学以学科特色构建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刍议农业院校传统优势学科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有引导、教化和引领三大功能,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优势学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显现出了衰退的状况。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学校发展定位、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注重培育"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针对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探讨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科(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才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现状,提出非农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本科英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例,提出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非农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适应天津地区乃至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的满足京、津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实现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具有以下特点:呈现院校分层现象,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主要为各校传统学科,农业基础学科进步明显。分析其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推动,国家重点学科实力较强,学校办学传统的延续,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科类高校应优化学科布局,组建优势学科群,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对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当前的热点。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雨溪  李广 《农业网络信息》2013,(4):103-104,11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低,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本文对甘肃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指出其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并且有针对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专家大院的建设,实现了农业园区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拉近了专家和农民之间的距离。专家大院进门是实验室、推广站,出门是试验田和基地,使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通过专家大院从实验室直接走到农民身边,真正体现农业园区技术提升和成果转化的载体功能,促进农业园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造升级的步伐,为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为农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将来组织和指挥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知识,了解农业机器的性能,使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能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农业机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作用,取得增产增收的效果。所以本课程在农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并掌握常用农业动力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安全使用各种农业机械,熟悉农业机械的有关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对主要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回归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增加对粮食的贡献降低,而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提高。回归模型表明自然灾害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增长,物质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化肥投入量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灌溉面积,再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电力、农药、农用薄膜等,而且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具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张秀 《北京农业》2011,(9):229-230
广西来宾市是一个年轻的农业城市。笔者从实际出发,根据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概况,论述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工作,提升农业标准化工作在来宾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性,并拟出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农业产业链管理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  陶亚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442-2443,2445
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来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途径,农业产业链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的回顾,结合我国农业现状,提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完善农业产业链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该文探讨了福建省农科院服务海西现代农业的现实意义,结合我院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围绕实际问题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建议,以期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优化农业技术结构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技术结构及农业技术变迁 农业技术结构是指服务于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各类农业科技资源、技术构成、技术组合与技术配置的总和,是对劳动对象的技术状态、控制水平及生产力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