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长素对植物维管分化的信号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维管系统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维管组织的分化机制也因此倍受关注。生长素可诱导植物维管组织分化,它根据自身浓度的高低产生系列信号,从而通过这些信号来控制其所在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维管组织的分化状况。该文重点论述了生长素在细胞间的极性运输方式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生长素对维管组织分化的信号诱导作用及其表现特征,以及生长素诱导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2.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效磷缺乏在自然环境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植物的觅磷和耐磷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相关的综述性报道多限于农作物,对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性的综述性报道尚不多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林木为利用土壤中现有的含量极低的有效磷,形成了各种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文中从林木根系的形态学变化、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作用、林木对土壤低浓度有效磷的吸收利用以及应对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等方面综述了低磷环境中林木的适应机制,为揭示林木对缺磷环境的适应机理、发掘林木自身对土壤有效磷高效率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进一步筛选林木的磷高效品种和合理经营管理人工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流层中高浓度的臭氧是一种严重危害植物的大气污染物,臭氧浓度的升高会对农作物、林木等产生一系列的损害。根系是树木生存的基本要素,臭氧对根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会最终影响根功能,从而影响树木的整体健康以及对环境胁迫的抗性,通过综述臭氧胁迫对森林树木根系影响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我国学者进一步了解臭氧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影响提供科学素材。有关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森林树木根系生态的影响,目前研究主要包括森林树木根系生长、细根动态和周转、根系呼吸、根系碳水化合物、菌根、根际微生物的响应变化等几个方面。臭氧对树木根系的影响与臭氧浓度、树种、树龄、群落组成及种植条件相关。目前有关臭氧胁迫对树木根系的机制研究还比较缺乏,今后应该加强臭氧胁迫下根系形态构型的原位观察测定和定量分析研究,内源激素响应,胁迫信号感受、转导与其它信号途径的互作关系以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沙地樟子松、白榆人工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是林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是林木生物量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营养物质合成、转化和储藏的功能。林木根系的生长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将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营造生产力较高的林分,特别是营造稳定性的混交林,研究混交树种根系形态分布、根量等在林业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5.
根系生物量是植物光合产物向地下器官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配机制受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子共同影响。近年来,有关林木根系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基于前人研究报道,从遗传因素、环境因子、土壤微生物、邻株竞争等方面对林木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与综述;同时,阐述当前表征生物量分配机制的主要理论在根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提出目前林木地下生物量研究中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木根系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木根系形态分布研究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部分。根据近20年国内对林木根系形态分布研究的成果综述了立地条件、林龄、混交方式、土壤类型等因子对林木形态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林木根土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认为林木根系数学模拟技术研究将是今后根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菌根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植物-微生物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树种的根系中,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可塑性。在林木菌根形成过程中,菌根真菌参与根系乃至整个林木的生理代谢活动,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因此,探究菌根对林木生理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是林木菌根应用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文中综述了近1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外生菌根和丛枝菌根对于改善林木碳素营养,促进林木对氮、磷等矿质元素吸收、转运的途径与机制,以及在抗旱性、抗病性、抗重金属等生理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林木菌根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也往往不是由一个器官产生,却通过极性和非极性运输到达一定的部位而产生重要的作用[1],它们参与各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2]。高等植物通过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活性来建立地上株型系统,而植物激素作为整合调控分生组织信号的使者,与植物株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PIN1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式在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对马尾松PmPIN1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和功能分析,有助于在分子水平揭示马尾松的生根机制。【方法】运用PCR和RACE技术成功克隆马尾松PmPIN1基因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mPI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PmPIN1基因在10年生马尾松幼根、1年生枝条、新叶、花中的表达量差异;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将PmPIN1基因转入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比较转基因烟草与转pCAMBIA-1302空白载体烟草之间的表型差异;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mPIN1-GFP荧光蛋白在转基因烟草根中的表达模式;酶联免疫法测定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的根、根茎结合处及叶中的生长素含量;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N-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处理野生型与转基因烟草,分析烟草根、根茎结合处、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变化;利用PEG介导法将16318-hGFP-PmPIN1重组载体转化至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PmPIN1基因全长2914bp,包含2085bp的ORF,编码的蛋白由695个氨基酸组成,N端与C端均有膜运输蛋白。系统进化树显示马尾松与油松在发育树同一支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发现PmPIN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达到极显著,1年生枝条与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花中最低。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的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烟草株高增长,生根量增加且根系变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得出转基因烟草根部中间有明显绿色荧光富集现象。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根、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高于野生型,且叶较根和根茎结合处减少。不同浓度NPA处理后,野生型烟草根中生长素含量变化达极显著,且生长素含量随NPA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处理浓度为10nmol·L~(-1)时,叶中生长素含量最高;处理浓度为2nmol·L~(-1)时,根茎结合处生长素含量增加较多。不同浓度NPA处理后,转基因烟草不同部位生长素含量变化均未达到极显著。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mPIN1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结论】马尾松PmPIN1与油松PIN1亲缘关系最近。PmPIN1属于膜蛋白。PmPIN1转基因烟草可能提高生长素由地上部位向地下部位的运输能力,减少NPA对生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表明PmPIN1可能调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PmPIN1-GFP绿色荧光富集在根部中间部位,PmPIN1在幼根中表达量较高,转基因烟草较转空载植株发根量多,根长长。研究结果表明PmPIN1基因可能在根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木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其与微生物间关系,而对化感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近年来林木的化感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中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关于林木化感作用研究,归纳总结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释放途径及作用特点,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深刻揭示根系分泌物,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加以展望,以期为解决林木混交及连栽地力衰退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Eucalyptus globulus is the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trees for pulp and paper industries due to its fast growth and short harvesting cycle. However, E. globulus is well known as a woody plant that is hard to propagate vegetatively. In this study, we found wide distribution of rooting ability among seven independent genotypes we tested.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adventitious rooting by using the auxin transport inhibitor, N-naphthylphthalamic acid, revealed that polar auxin transport is crucial in root formation. The gravitropism of the stem was highly correlated to the percentage of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Horm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indole-3-acetic acid (IAA) were the same between difficult-to-root and easy-to-root genotypes, whereas levels of IAAsp (indole-3-acetyl aspartic acid) were higher in the difficult-to-root genotype, indicating that IAA metabolism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this species. Levels of several cytokinins exhibited differences between genotypes that varied in their cutting performance and rooting ability. Furthermore, higher level of cytokinin in elongating shoots were correlated with rooting percentag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auxins and cytokinins play a role i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E. globulus, and that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levels of auxins and cytokinins and their metabolism might result in root formation in this commercially important plant.  相似文献   

12.
We determined the effects of removal of leaves, stem axillary buds, or the entire shoot on root suckering (adventitious shoot formation by roots) and basal stem sprouts in 3- and 4-year-old potted seedlings of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Michx.). The greatest number of root suckers (67.9 +/- 8.5 per plant) emerged after excision of the entire shoot. Defoliated and debudded stems were the major source of inhibitory agents for root suckering, although axillary buds and developing new leaves also exerte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Removal of mature leaves had only a minor effect on root suckering. Removal of a continuous band of bark (girdling) at the base of the stem consistently stimulated growth of adventitious shoots from the stem below the girdle and occasionally promoted root suckering.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to excised stumps inhibited root suckering and basal stem sprouting. Naphthylphthalamic acid (NPA), an auxin polar transport inhibitor, had no effect on root suckering or stem sprouting when it was applied to the bark of the basal stem. However, NP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oot suckering when it was applied to the exposed surface of xylem after girdling.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olar transport of auxin in the xylem parenchyma is an important inhibitor of root suckering. On decapitated stems, vacuum extraction of xylem sap from the root system lowered the frequency of root suckering compared with decapitation alone, indicating that substance(s) originating in the root system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root suckering.  相似文献   

13.
龚峥 《桉树科技》2010,(2):18-22
通过诱导桉树抗寒速生优良无性系GY66植株生根的系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系列培养基进行程序培养诱导组培苗生根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的诱根培养方法,根诱导率可从30%~40%提高至90%左右。研究的初步结论认为:难生根桉树品系的植株在萌发不定根的过程中,极性反应是决定根器官能否发生的重要原因,经过调节极性表现的系列培养可以提高植株极性反应的水平,调整生理反应的同步性,由此达到提高生根率的目的。预计这种程序培养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难生根桉树品系的组织培养快繁育苗。  相似文献   

14.
生长素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植物个体以细胞为单位感受并传递各种环境刺激(如干旱、高盐、养分亏缺等)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以维持其生存。植物细胞能够识别、感受各种不同的内外源刺激信号,并进而通过一定的分子机制将所识别和感知的信号传递及转化成一定的生理生化效应。因此,深入地探讨细胞及分子水平的信号转导机制是阐明植物整体水平信息传递以及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机制的基础。近10a来,随着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交叉渗透,在细胞及分子水平阐明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调控细胞生理生化活动的分子作用机制(即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的发展,生长素结合蛋白(ABP)、输出载体基因的克隆及其作用机理、生长素响应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得到较大的进展使得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成为可能。下面将就生长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Complex regulatory network of Betula BplSPL8 in plan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s)的结构特点以及酶活性调节,从激素信号、生长发育、细胞骨架、胁迫信号、防御反应、碳氮代谢以及离子通道调节几个方面阐述了CDPKs在植物钙信号转导中的生理功能,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指数施肥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黑木相思1年生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指数施氮浓度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氮素处理的黑木相思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等形态特征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中效果最佳的为施N总量400 mg/株的处理,到试验结束时,该...  相似文献   

18.
植物激素与木材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惠娟 《林业科学》1996,32(2):165-170
综述了植物激素在树木维管组织分化中的作用.生长素是调节木质部细胞分化的主要因子;细胞分裂素在诱导分生组织发端和分生细胞分化上起重要作用;赤霉素促进纤维的形成,赤霉素和生长素结合使用,可有效地促进次生木质部中纤维分化;乙烯能促进树木韧皮部和木质部分化。还讨沦了木材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生长素含量的多少直接控制了沿树轴木质部导管、管胞的大小和密度;外界环境因子影响木质部细胞分化;温带落叶阔叶树环孔材和散孔材形成的机理,生长素控制环孔材树种早材宽导管的形成以及晚材窄导管和纤维形成的假说。对今后改善树木木材的质和量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