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多年生产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包括截根处理、起苗、移栽、支撑、遮阳、灌水、树体输液、防治病虫害等在内的陕南大树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海拔的毛竹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海拔造林中,造林前地类为果园和有林地成活率较高,疏林地和经济林地成活率明显较低。低海拔移栽母竹年龄最好选2~3年生。起苗至栽植天数1~2天内对毛竹成活率影响不大。不同海拔毛竹造林前地类为有林地时,低海拔造林成活率最高,中海拔和高海拔相差不明显。不同海拔毛竹造林前地类为疏林地时;低海拔造林成活率最高,其次为高海拔,最低为中海拔。  相似文献   

3.
毛竹种子育苗可以在短期内提供大量急需的造林苗木,且实生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运输方便等优点。本文对毛竹种子育苗期的选择、浸种催芽、芽苗移栽、田间管理、竹苗出圃及包装运输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炼苗时间以及不同遮阳网遮光率对千层金组培瓶苗的移栽效果,结果表明:基质为木屑:泥炭土(1:1),炼苗时间为15 d,遮阳网遮光率为50%对于千层金组培瓶苗移栽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7.9%.  相似文献   

5.
毛竹种子育苗可以在短期内提供量急需的造林苗木,且实生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运输方便等优点。本文对毛竹种子育苗期的选择、浸种催芽、穿苗移栽、田间管理、竹苗出圃及包装运输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亚高山地区对不同季节移栽百合试管苗及鳞茎培养进行了试验,同时对试管苗移栽后不同栽培管理措施中苗木成活率与生长势进行了比较,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亚高山地区春季移栽东方百合试管苗,并采取盖膜、遮光70%的管理措施,试管苗成活率最高,鳞茎生长量也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亚高山地区进行东方百合试管苗移栽及鳞茎培养能显...  相似文献   

7.
对香樟绿化大苗装袋移栽后不同培育时间的袋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装袋移栽培育袋苗对提高香樟造林存活率和生长有着显著成效,装袋移栽培育时间不同而造林效果也差别较大,以装袋移栽培育1~2a的袋苗造林效果最好,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达96%以上。当年抽梢可达45~46cm,第二年树高生长量平均达55~56cm,米径年生长量达1.58~1.61cm,分别比地苗相应提高了69.1%~70.3%、51.5%~53.4%和38.6%~41.2%;结合实践提出香樟大苗装袋移栽的关键技术,为提高香樟大苗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早期生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的7 a研究.结论是;(1)采用笋期切秆培育的毛竹苗具有竹秆分枝高度降低,竹节密度增加、枝条生长旺盛的特点.竹苗矮化、健壮,尤以笋期抽枝展叶前切秆培育的竹苗,其造林成活率为95.91%,第1年发笋株率为79.1%,发笋株单株发笋数为1.66个,分别比普通毛竹苗增加了21.31%、27.26%、53.7%,造林效果明显优于未切秆培育的普通毛竹苗.(2)切秆时期和切秆高度不同,对毛竹苗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笋期展叶前切秆、切秆高度在1.0~1.3 m的苗木造林效果最佳.(3)笋期切秆育苗是毛竹苗培育的一项技术创新,能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加快成林,提早受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为材料,研究体胚不同发育阶段、大量元素和维生素C、基因型、激素组合以及移栽基质对体胚苗萌发和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雷型胚萌发效果最好;3/4 MS培养基较适合体胚苗的萌发;Vc有利用保持体胚苗维持正常形态。不同基因型体胚苗萌发差异较大,基因型1×5002萌发效果最好,成苗率为84.26%;而1×4088仅有13.24%。KT 0.1 mg/L+IBA 0.1 mg/L有利于促进体细胞胚的萌发。不同基因型体胚苗移栽存活率有差异,黄心土较混合泥炭土更适合体胚苗移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临泽小枣根蘖苗移栽成效,开展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根蘖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0 mg·kg-1的GGR6号对临泽小枣根蘖苗浸根2 h处理,其根蘖苗移栽的成活率比保水剂处理和对照分别提高26.8和33.3个百分点,新梢生长量分别提高65.7%和96.1%,新生根数分别增加51.92%和64.58%,根长分别增加了13.8 cm和18.7 cm。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提高临泽小枣根蘖苗移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红锥大苗移栽装袋技术及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锥大苗移栽装袋后不同培育时间的袋苗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锥大苗移栽装袋对提高红锥种植存活率和生长效果明显,且移栽装袋培育时间对红锥袋苗种植存活率和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装袋移栽1~2 a的效果最好,种植存活率高达96%以上,当年抽梢可达50 cm以上,第2年树高生长量。平均达85. 21~93. 45 cm,胸径生长量平均达1. 52~1. 63 cm。袋苗移栽各项生长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同苗龄的裸根地苗。  相似文献   

12.
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叶栎容器育苗不同基质,芽苗移栽不同截根长度、不同发育期,苗生长期遮荫试验表明:芽苗移栽时截根留2~4 cm有利于苗木的生长;茎芽幼叶展开期移栽成活率高,达97.53在%;全光照育苗对苗木生长明显大于遮荫条件下生长苗木;黄心土基质的苗木成活率、苗高、根系数量及生物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龙头竹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消毒药剂及消毒时间对组培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炼苗时间、不同育苗基质、不同肥料种类及施肥方式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发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头竹播种苗秆芽是最适合的组培外植体,外植体消毒以0.1%氯化汞、消毒7 min效果最好;组培苗移栽后炼苗9 d,育苗基质宜采用20%蛭石和80%珍珠岩混合基质,移栽15 d后叶面施用0.3%氮磷钾复合肥组培苗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紫叶稠李组培瓶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高、基部茎粗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瓶苗的苗高、基部茎粗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成活有显著影响,选用瓶苗高为2.5~3.0cm,基茎粗0.06~0.1cm的苗接种到添加生长素IBA0.2mg/L和NAA0.5mg/L的基本培养基中生根,生根率可达86.13%,将生长健壮的生根苗移栽在细河沙、熟表土和草炭土基质上炼苗,成活率达93.3%。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双因子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探讨不同浓度ABT3号生根促进剂和不同修枝强度对小叶紫薇裸根大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ABT3号生根促进剂和不同修枝强度对小叶紫薇裸根大苗移栽成活率具有极显著影响,浓度为200mg.kg-1 ABT3号生根促进剂和修枝强度为90%的小叶紫薇裸根大苗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8.3%。  相似文献   

16.
捕蝇草组织培养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基质和遮荫度,不同温度和湿度以及不同浓度MS营养液对捕蝇草组织培养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层遮荫网,泥炭和沙等量混合基质条件下,捕蝇草组织培养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100%;湿度越高捕蝇草移栽的成活率也越高;喷施稀释500倍的MS营养液后,捕蝇草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刨花楠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容器规格、遮阳率以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刨花楠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容器规格、肥料配方对苗木生长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遮阳率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刨花楠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容器规格(上口直径×高)10 cm×12 cm,基质为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为8∶1∶1,遮阳率75%,肥料N、P、K配比为3∶2∶1。  相似文献   

18.
无籽刺梨试管苗移栽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无籽刺梨试管苗的移栽过程,探讨移栽基质、光照强度、移栽时间、施肥因素对其移栽及其生长的影响。无籽刺梨试管苗移栽最佳基质为腐质土+珍珠岩(2?1),移栽最佳时期为3~4月,遮光50%,在幼苗生长期每隔7d喷1次1/4MS营养液,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毛竹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毛竹是粤北地区短轮伐期先锋树种,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探讨了母竹移栽造林不同造林清理方式、不同造林时间、不同种苗产地对毛竹成活率、出笋率的影响,为林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