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过牧,利用不合理,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优化天然草地生产结构,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划片轮牧,加大灭鼠力度,巩固草地使用权,天然草地改良,加强法制建设,实现草畜平衡,使天然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适合化隆县生态环境资源的草食家畜,是改善居民肉食结构和健康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随着化隆县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发展耗粮型畜牧业势必受到限制。因此,发展以草食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是化隆县畜牧业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也更有利于化隆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1生产现状和饲料资源1.1生产现状草食畜养殖是化隆县畜牧业生产的支柱。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3.
化隆县草地资源及开发利用意见马占斌(化隆县草原管理工作站810904)1概述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最西部,地处北纬35°48'51″~36°17'78″,东径101°39'45″~102°42'7″,该县土地面积27.4万hm2。以农为主,但...  相似文献   

4.
1 化隆县牛品种改良现状 化隆县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一青藏高原过渡交替地带的拉脊山东段南侧,总面积2 740km2,天然草场面积8.96 km2,其中可利用草场8.02km2,平均草地可食鲜草1 662 kg/km2[1,2]为牛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占斌 《青海草业》2010,19(2):31-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化隆县草地面积大,草地类型丰富,界线权属不明确,草原承包工作难度大,超载放牧,草地鼠害严重,毒杂草多的问题,探讨了适宜化隆县草原管理的途径:成立乡镇草原管理委员会,核定草场合理载畜量,以草定畜,实行封山育草、人工种草和退耕还草等草原建设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田种草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功能。就山大沟深,天然草地植被稀疏,耕地资源较丰富的化隆县而言,发展农田种草,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化隆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对策: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结构,开创特色畜牧业;发展设施畜牧业,实施舍饲圈养;加速产业化,培育畜产品市场,发展效益型畜牧业;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畜牧业逐步向集约化转轨.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化隆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对策: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结构,开创特色畜牧业;发展设施畜牧业,实施舍饲圈养;加速产业化,培育畜产品市场,发展效益型畜牧业;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畜牧业逐步向集约化转轨。  相似文献   

9.
化隆县饲草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生发  喇得元 《青海草业》2002,11(1):19-20,49
详细介绍了化隆县饲草料资源及利用现状、开发前景等 ,结合实际 ,提出了提高饲草料利用率 ,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海草业》2006,15(4):F0003-F0003
化隆县草原站始建于1985年,现有干部职工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建站21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畜牧局的领导下,全站职工致力于全县草地改良,草地鼠虫害防治,草业技术推广,牧畜暖棚建设、草地技术培训等综合性业务,  相似文献   

11.
屈海林 《青海草业》2008,17(2):37-39
湟源县草地面积85185.13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6.45%,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较多,农业生产秸秆来源广泛,但由于利用不当,造成了草地严重破坏和秸秆的浪费,如何合理利用草地,秸秆资源,遏制草地退化,是促进该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青杉 《青海草业》2005,14(1):33-35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资源、生产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影响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草地发生学、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理论、草地资源学及系统管理学等理论是草原管理的基础理论。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草原实践中 ,并对草原管理的技术措施、方法与手段作出正确的选择 ,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增加物质和能量投入 ,掌握草地资源开发利用限度 ,是草原管理的基本原则。而高产品和好环境、草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草业生产的稳定性、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草原管理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有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草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草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和西藏,居全国第四位。草地不仅是青海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生义 《青海草业》2006,15(2):55-57
近年来,贵德县常牧乡认真贯彻青海省政府“立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商品”的方针,促进了本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原因后,客观的提出:进一步加大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增强法制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是促进常牧乡农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十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地理、土壤、森林、草地等多种学科。草地资源遥感调查就是利用遥感技术调查草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它更新了常规调查的方法和手段,缩短了调查周期,改变了草地资源图件的制图工艺和流程,提高了总体调查的准确性。新一代陆地资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地类的可判性和判读精度,增加了各类草地面积数据的可靠性,特别是经过 TM 波段比较值处理和 TM 缨帽变换等处理后的影像,质量较高,其解译精度完全符合大面积草地资源调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草地遥感应用动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在全面掌握了国内外草地遥感最新研究成果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遥感技术在草地资源的调查与制图,动态监测与估产,管理与评估,常见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动态研究进展,为人们系统地了解近年来草地遥感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内蒙古兴安盟草原的实际出发,论述了草原生态现状,并从完善草原"双权一制"、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扩大人工种草比例、强化草业生态主体地位、加强草原治虫灭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兴海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认为当前制约兴海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并针对气候变化的制约条件提出了草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刚察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认为当前制约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并针对气候变化的制约条件提出了草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