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得到一株降解PVA的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固定化研究。利用PVA碘-硼酸平板法初筛,降解率测定法进行复筛,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其固定化工艺。经初筛得到8株可降解PVA的细菌,复筛出1株具有较高降解率的菌株3-9,48 h降解率为86.56%。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该菌株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4%海藻酸钠,3%CaC12,包埋0.1 g的湿菌体,钙化时间4 h。结果表明固定化后的PVA降解菌比游离菌的降解性能提高了14.02%。本研究得到了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的枯草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PVA污水处理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制备有机磷农药水体或土壤污染修复剂,对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首先制备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然后分别对海藻酸钠和CaCL2浓度以及固定化时间等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得出其粗酶液的最佳包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其粗酶液最佳固定化条件为:2%海藻酸钠,4% CaCl2,包酶量20%,(其中蛋白含量为0.15 mg/mL),固定化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固定化粗酶液成球较易,比较规则,弹性好,强度较高,并且相对酶活最高。本研究成功地对黑曲霉J6有机磷农药降解酶的粗酶液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最佳包埋条件。  相似文献   

3.
固氮、解磷、解钾混合菌株协同固定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是微生物肥料中常用的几种固氮、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菌株,为了延长这几种菌混合菌液的存活期和降低杂菌率,针对3种菌的混合菌液筛选了细胞包埋固定化材料,组合了2种配方,对比了2种包埋配方中3种菌的包埋条件、存活情况及释放情况,为固定化混合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2种包埋剂包埋的混合菌液的存活期均比直接保存菌液长,而且经包埋的颗粒中菌的数量还有一个缓慢的增加过程。2种包埋材料对混合菌的起始包埋能力不同,其中以配方1(3%海藻酸钠+1.0%褐煤+0.5%淀粉溶液)包埋效果较好,保存在包埋剂配方1:3%海藻酸钠+1.0%褐煤+0.5%淀粉溶液中的包埋颗粒内部菌的纯度高;配方2:3%海藻酸钠+1.5%褐煤+0.3%淀粉溶液+0.3%明胶溶液中的包埋颗粒内部容易滋生杂菌。虽然2种包埋剂配方效果有差异,但都有利于混合菌液、特别是芽孢菌的保存。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XK-1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有机磷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XK-1的芽孢产量,对其产芽孢的条件进行系统研究。以菌体芽孢化的方式增强该菌适应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不同的氮源、碳源、无机盐、pH、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对枯草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XK-1产芽孢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3%麸皮,3%大豆蛋白胨,0.1% CaCl2,0.05% NaCl,在此基础上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7.5,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48 h,接种量为2%。经优化后,该菌株的产芽孢率达96%,为下一步该菌株在复合生物肥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在培养条件下对铀的富集能力及机理,为该菌在铀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探究铀的初始浓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各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富集铀特性的影响,并且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探究菌体富集铀的部位以探讨菌体富集铀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接菌量为6%,培养时间为48 h时,枯草芽孢杆菌对UO_2~(2+)的富集达到平衡。UO_2~(2+)初始浓度为25~100 mg/L时,枯草芽孢杆菌可正常生长,并且对铀具有富集能力。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约占菌体总吸附量的89%。SEM、EDS表明菌体与铀作用后,细胞表面粗糙,铀沉积在细胞表面及周围。FTIR图谱中出现了UO_2~(2+)的特征吸收峰,羟基、胺基、羧基及菌体蛋白质等活性位点参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富集作用。XPS表明菌体吸附的铀多以U(VI)形式存在。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枯草芽孢杆菌在培养条件下对铀有良好的富集效果。  相似文献   

6.
草酸青霉ZHJ6固定化后对甲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草酸青霉ZHJ6进行固定化研究,了解固定化后菌丝是否提高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和对高浓度农药的耐受能力。用包埋法和载体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并对固定化以后菌丝降解甲胺磷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无纺布结合法固定化菌丝对甲胺磷的降解率要高于游离菌丝,在同样的温度、pH或者初始甲胺磷浓度条件下甲胺磷的降解率都得到了提高,最佳条件为pH为5.0,温度为25℃。而且固定化后对氧化乐果、草甘膦、辛硫磷以及用河水和土壤模拟的甲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都比游离菌丝的高。  相似文献   

7.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果胶酶,并将固定化果胶酶应用于橘子汁澄清。结果表明,制备固定化酶的适宜条件为:用醋酸缓冲液配制果胶酶,海藻酸钠混合液,浓度分别为1.5%和2.5%,将混合液滴入浓度为1%的CaCl2溶液中,固定化时间为60 min,经过滤,清洗,干燥获得固定化果胶酶颗粒。经正交试验优化,固定化酶颗粒澄清橘子汁的适宜条件为:固定化酶添加量为60 g/L,橘子汁pH为5.6,50℃反应60 min,橘子汁澄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下固定化菌株在土壤中的释放情况存在差异,本实验测定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条件下土壤中的释放及其降解特性。通过设定不同温度、水分、pH值测定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在灭菌土壤中的释放情况,并分别用碱扩散法、碳酸氢钠抽提-钼锑抗比色法、乙酸铵抽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菌株的固氮、解磷、解钾性能。结果表明:固定化菌株在温度35℃和40℃、水分为50ml/100g、pH5-8时均能大量繁殖释放,固定化后在不同温度和水分条件下不影响其降解特性。该研究结果为固定化菌株在农业复合微生物肥料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固定化包埋的方法,将1株偶氮染料降解菌固定于聚乙烯醇(PVA)颗粒内部,并测定其在好氧条件下对染料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聚乙烯醇(PVA)在包埋过程中相对其他2种载体(明胶和海藻酸钠)有球型好、硬度大、不易黏连、耐受高温等优点。染料降解试验表明,该固定化颗粒在反应体系温度为40℃,p H值为5~6的环境中有最佳降解速率。包埋后的细菌相对于游离细菌可以连续使用更多的次数,在保持球型完整的情况下可连续使用8次以上,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旨在确定枯草芽孢杆菌262XY2´菌肥的最佳施用浓度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番茄和枯草芽孢杆菌262XY2´菌肥为试材,以形态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方法测定番茄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显示0.5%~2%菌肥处理的生长生理指标最佳。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地下部鲜干质量、壮苗指数、生长函数、根冠比、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值分别比CK高11.115%、14.589%、35.616%、91.704%、49.369%、48.330%、86.634%、85.714%、71.429%、50.000%、59.164%、86.887%、156.827%、10.589%、7.035%和54.294%,-20℃和40℃处理后相对电导率最低值分别比CK低6.483%和3.116%。施用0.5%~2%枯草芽孢杆菌262XY2´菌肥可促进番茄生长,其中0.5%菌肥处理组对番茄促生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米曲霉(Apergillus oryzae)菌体固定化产酶及其应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筛选出一种适应需要的固定化方法极其重要。利用从传统豆酱中分离得到的米曲霉HDF-7 作为出发菌株,筛选出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并研究各单因素对固定化菌球蛋白酶酶活保留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各单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方法为海藻酸钠法,在海藻酸钠浓度2%时,蛋白酶酶活保留率最高为(27.77±0.80)%,菌体浓度为1:15,固定化时间为2.5 h,CaCl2浓度为3%,正交实验最高蛋白酶酶活保留率为38.67%。本研究通过米曲霉HDF-7 菌体筛选出最佳的固定化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优化,进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应用到固态发酵中,为固定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等作为固化载体材料,制备以复合菌为主的固化微生物颗粒,用于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液废水,以废水中CODCr、NH4+-N和NO3 ·N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固化微生物处理沼液废水的影响。试验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沼液废水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 天,沼液废水CODCr、NH4+-N和NO3 ·N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8.15%、92.69%、76.58%,最终出水CODCr、NH4+-N和NO3 ·N浓度分别为357.92、39.84、88.84 mg/L,出水水质符合《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固化微生物在水力停留时间下为2 天时,对沼液的净化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米曲霉HDF-7固定化菌体发酵产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工业化生产豆酱的过程中,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原料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利用从传统豆酱中分离得到的米曲霉(Aspergilleas oryzae)HDF-7作为出发菌株,经过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后,对其最佳固定化菌球的发酵产蛋白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菌球以3%的接种量接入到中性蛋白酶发酵培养液中增殖至168 h后,其蛋白酶酶活力最高,为18.49±0.65 U/mL,利用该增殖菌球单批次发酵到24 h时,其蛋白酶活力表现最高。并可以重复分批发酵7次而蛋白酶活力保持不变。本研究通过固定化米曲霉(Aspergilleas oryzae)HDF-7菌体并优化其发酵生产蛋白酶的条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提高菌体的利用效率,并保持酶活稳定。该研究为蛋白酶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氯化钙为聚凝剂,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固定化胰蛋白酶。结果表明,以 4%的海藻酸钙为载体,2%的氯化钙为凝聚剂和 0.06%的聚赖氨酸为微囊膜,加酶量为 6%,温度为 70 ℃,pH 值为 7.5,Km 值为4.51 mg/mL,在 4 ℃条件下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半衰期为 35 d。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被摄入人体的活性乳酸菌的活菌数,以微胶囊的形式对活性乳酸菌进行包埋,以多孔淀粉为内芯材,选取海藻酸钠、糊精、明胶为外壁材制成微胶囊,利用乳酸菌活菌计数法测定吸附包埋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包埋条件为:多孔淀粉5%,海藻酸钠2%,明胶4%,糊精5%,产品活菌数可达7.34×108cfu/g,包埋产率可达86.3%。  相似文献   

16.
以火龙果为主要原料,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可溶性淀粉为黏合剂,制备火龙果果纸,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价确定火龙果纸黏合剂的配方。同时,研究了最适宜的铺料厚度对成型的影响,不同比例甘油作为调味剂对火龙果纸脆性口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合剂的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添加量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5%,琼脂添加量0.6%,可溶性淀粉添加量4%,铺料厚度1~3mm,调味剂甘油的最佳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的香菇葡萄酒为原料,采用植源型澄清剂琼脂、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对酒液进行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剂后香菇葡萄酒的澄清效果、酒样的稳定性及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在下胶效果、保持葡萄酒的透光率和酒液的稳定性及品质方面优于琼脂。海藻酸钠的最适用量为0.4%,大豆蛋白的最适用量为0.25%,澄清后的酒液透光率分别达80%和78%,酒体透明清亮,色泽明快,且较好地保持了香菇葡萄酒原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NaCl、麦芽糊精、注射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对羊肉持水性能和出成率的影响。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比为(羊肉质量的百分数):大豆分离蛋白2%,麦芽糊精2%,NaCl1.8%,卡拉胶0.3%,海藻酸钠0.2%,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0℃,羊肉的持水性能和出成率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