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机械化采收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番茄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世界的番茄酱市场需求量每年约4000万吨,贸易量在120万吨左右。新疆的年产量近20万吨,占世界年需求量的5%。世界番茄制品主要消费地区在欧美国家,消费的主要方式是饮食配料,需求量较大,番茄饮料也开始普及,非洲、亚洲的消费量不断上升。国内消费行情开始上涨。新疆的番茄质量在世界消费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市场潜力大,兵团推广番茄的机械化采收,既能降低原料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2兵团具有良好番茄机械化采收的推广条件2.1兵团有大量番茄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连年栽植番茄、黄瓜的日光温室内灰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灰霉病是日光温室栽培番茄作物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可侵染番茄多个部位,造成叶片枯死、茎部腐烂、落花和烂果,严重时造成番茄减产30%-40%。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吉木萨尔县落实亨氏番茄种植模式面积1345 hm~2。为了保证番茄的及时收获,在县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公司在原有5台采摘机的基础上,计划今年从国外新购置13台,目  相似文献   

4.
<正>1推广现状近年来,随着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加工番茄为主的“红色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兵团番茄种植面积已超过2.7万hm2。由于种植加工番茄的每公顷产值可达18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加工番茄种植逐步成为风险棉区和非棉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正>农二师焉耆垦区种植番茄已有2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大,单产高。以往的番茄收获都是人工采收,人工收获番茄劳动强度大、劳动力紧张、采摘成本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番茄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琳 《河北农机》2023,(9):103-105
番茄营养价值丰富,既可作为蔬菜,又可当作水果食用,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本文从早春大棚番茄的选地、育苗和定植、整枝以及水肥管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番茄种植前景——有机番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番茄原料取样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从食品工业化生产角度阐述了该设备的结构及应用特点,最后对该番茄取样装置的综合效益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曹志华 《农业机械》2012,(31):102-103
推广应用番茄全程机械化技术,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缓解工需矛盾,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节本增效,促进了番茄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9月22日,在22团亚泰食品加工厂院内,一台由新疆农科院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切分机正将一个个番茄沿长径方向均匀地切成两瓣。这标志着22团制干番茄的切分实现了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番茄黄萎病过去在太原市少有报导,国内研究也不充分。近年来随着太原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已达0.35万hm^2,特别是温室、大棚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连年种植,倒茬困难,使番茄黄萎病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发病田不仅大幅度减产,还严重地降低番茄果实的品质而使其丧失商品性,笔者近年在太原市清徐县、小店区、尖草坪区等番茄主产区调查发现,个别地块(棚)发病率高达35%,已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番茄的稳产高产,建立了番茄温室环境因素监控系统,并将大数据统筹技术应用于优化番茄种植环境因素;建立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传感器网络系统,采用WSN技术实现采集数据传输。测试WSN常用频率和节点距离对于信号RSSI强度和丢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780MHz、节点距离为80m时,为最优分布状态。采用大数据统筹分析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①采用多元拟合的方法,建立不同生长时期环境因素和干物质累积量模型,F检验表明模型可靠性较高;②计算累积贡献率,确定不同生长时期,各环境因素重要性;③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各环境因素对于番茄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分析表明:开花坐果期相对湿度保持在水平编码0状态,在保持充足温度的情况下,增加光合辐射量可以提高番茄干物质累积量;结果期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番茄干物质累积。  相似文献   

12.
无限生长型番茄的整枝和水分管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措施之—.在2年的田间试验中发现,在我国华北半湿润地区番茄露地生产中,当保留4层花果序时,可以在番茄第1、第2层穗果的果实如鸡蛋大小时,将第1、第2层穗果下部的枝叶全部去掉,仅保留第3和第4层穗果的主枝叶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在番茄缓苗后,可控制滴头正下方0.2m深度土壤基质势的下限高于-50 kPa.这种番茄整枝和滴灌灌溉制度不影响番茄的产量,并且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减少灌水量和耗水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昌吉市今年试种了133hm2亨氏番茄。由昌吉市委、市政府与中粮屯河番茄制品公司组织实施的《番茄高产综合技术推广》项目,使番茄生产实现了统一地块、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的"五统一",还进行了机械深耕、机械深施底肥、驱  相似文献   

14.
<正>1加工番茄生产现状乌苏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制酱番茄的生长,是新疆北疆片区种植加工番茄的一个基地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乌苏市委提出了"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领先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特色农业种植比重逐年增大,并示范、引进了加工番茄移栽机,填补  相似文献   

15.
番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番茄育种在杂种优势方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展望我同番茄杂种优势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乌什县番茄种植机械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共引进番茄播种机150台,完成番茄种植面积2058 hm~2,预计单产达4 t/667m~2以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组织领导到位乌什县是粮食生产主产县,小麦、玉米、棉花是  相似文献   

17.
采用番茄品种"佳丽14"为试材,采集盆栽番茄声发射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获取番茄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声发射信号、土壤含水率及光合特征的连续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依据土壤含水率变化将试验过程划分为DAY1、DAY2、DAY3和DAY4共4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声发射信号发生频次呈现出规律性,高峰期发生时间为每天10:00—16:00,幅值分布在40~60 d B;番茄声发射信号的主频和中心频率分布于250~375 k Hz,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其主频与中心频率无显著变化;DAY1的第1共振峰频率分布在0~125 k Hz,第2共振峰、第3共振峰位于250~375 k Hz,DAY2、DAY3和DAY4的第1、第2、第3共振峰均分布在250~375 k Hz;从共振峰幅值上看,DAY1的排列顺序为第3、第2、第1共振峰;DAY2和DAY4的次序与之相反。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在中午12:00出现峰值,番茄的胞间CO2浓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番茄声发射信号、土壤含水率和光合特征参数变化可知,番茄灌溉初期与灌水后期的声发射信号共振峰频率、幅值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与水分亏缺程度密切相关,与番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光合作用具有相关性。通过番茄声发射信号功率谱特征分析可为番茄声发射特性研究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广大农技人员面前的课题,根据晋城市范围内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结合番茄的生长特性,近年来在全市范围内试验、示范了旱地麦茬复播番茄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番茄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下滴灌技术是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相结合的一项节水技术,目前已在棉花、食品加工业用番茄和蔬菜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和使用。在膜下滴灌与常规沟灌技术条件下,对番茄种植与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生产的盈亏平衡和敏感性因素,提出了膜下滴灌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昌吉州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收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艳 《农业机械》2011,(16):107-108
1番茄种植概况番茄种植在新疆昌吉州已有20多年的生产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加工番茄在其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栽培模式、田管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