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甘蔗协会在庐山召开学术讨论会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于10月6至8日在江西省庐山召开第6次学术讨论会,来自我国南方10省蔗区的75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98篇,12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论文,8位代表介绍了近年来各省区甘蔗生产和政策情况。轻工...  相似文献   

2.
台湾甘蔗育种家罗传成、张翊袖博士访问大陆台湾甘蔗育种家、台糖研究所顾问罗传成博士、育种室主任张翊袖博士应中国轻工总会邀请于1993年12月14—29日来广州、福州、南宁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分别作了“台湾甘蔗育种的现状与展望”和“甘蔗亲本的利用与创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109-109
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设在福建农业大学,它是在该校甘蔗综合研究所的遗传育种、生理遗传和生物技术3个实验室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起来的,于1996年经农业部正式批准成立。实验室主任由留德博士潘大仁副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所长、我国著名的甘蔗育种家、博士生导师陈如凯教授。实验室现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9名,中级职称科研人员10名。在职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8名,硕士学位的有6名,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名,省优秀专家1名,享受政府津贴4名,国家重点项目主持人7名,…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ISSCT副产品学术讨论会在古巴召开(1993年5月11日-16日)来自21个国家的57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甘蔗副产品学术讨论会。所讨论的主要论题有;甘蔗副产品利用的现状(评述巴西、古巴和南非的甘蔗副产品利用)作为动物饲料的利用蔗渣纤维的利用,包括...  相似文献   

5.
美籍华人朱德林教授获农业部国际农业合作奖美籍华人、甘蔗育种专家朱德林教授,应邀于1993年11月26—29日莅临福建农学院访问。朱德林教授从事甘蔗育种工作40多年,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曾任美国波多黎各大学育种系主任,1982年退休后继续任该...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1):F002-F002
由国际著名专家提议,广西农业科学院会同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印度甘蔗研究促进会等机构提出、国内外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支持和协作,由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IS-2004)于2004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南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会,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路明,  相似文献   

7.
走向21世纪生态学暨王业蘧教授执教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走向对世纪生态学暨王业蘧教授执教6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7月2日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林科院、吉林省林业环境监测中心、黑龙江省林科院和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朱国玺校...  相似文献   

8.
从甘蔗育种现状出发,阐述了甘蔗育种的主要方法,着重介绍甘蔗理化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并比较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的优劣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中国目前甘蔗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培育高产、优质及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促进甘蔗产业持续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水稻抗旱能力 ,构建节约淡水资源的水稻旱植技术体系 ;应用生物技术提高水稻育种效率 ,扩大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等两个研究热点作为主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召开了“生物技术在水稻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于2000年3月20~2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德州科技大学的外国专家及国内26所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基金管理部门和种业公司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安排了大会学术报告、分专题的学术讨论和旱稻种植现场的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设在福建农业大学,是在该校甘蔗综合研究所的常规育种、生理、遗传和生物技术三个实验室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起来的,于1996年6月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认证,同年9月批准命名挂牌。实验室采取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并编写年度报告向国内外报导研究进展。实验室主任为我国著名的甘蔗育种家、博士生导师陈如凯教授,副主任为林彦控副研究员和张木清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福建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吕柳新教授,副主任为陈如凯教授和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甘蔗技师学会第二届甘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巴西Piracicaba,1993.4)抗甘蔗黑穗病的细胞无性系的离体选择/E.Hecter等(古巴)利用甘蔗黑穗病菌培养的滤液来获得比供体更抗病的细胞无性系。病原菌在马铃薯-琼脂-葡萄糖...  相似文献   

12.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的九月,《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踏入了湖北武昌这块热土,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前来参加在华中农大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3.
ISSCT联合糖厂学术讨论会在牙卖加召开(1993年3月29日-4月2日)该学术讨论会由牙卖加甘蔗研究所的MichaelHylton和美国奥特朋研究所的StephenClarke联合组织.来自18个国家的52位代表到会。大会对糖液提纯的技术程序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届ISSCT分子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在巴西召开(1993年4月19日-23日)该学术讨论会是由Copersucar的WilliamBurnquist和HSPA(夏威夷甘蔗种植者协会)的PaulMoors(分子生物学分会主席)组织的。27个国家的39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创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纪念全国环保工作十周年,迎接第二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农牧渔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的领导、关怀下,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协会,于1983年9月22日到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学术讨论会。 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协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内容十分丰富的一次会议。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建国40多年来两次大的品种改良和科学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云南甘蔗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分述了云南在现阶段甘蔗新品种选育引进以及旱坡地蔗节水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情况,进而从甘蔗种质资源利用和育种技术基础性研究、抗旱抗逆良种选育、病虫防治、适用高新栽培技术及配套开发等领域分析了云南甘蔗科研和推广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国际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5—9日在北京科学会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园艺学会自1930年创建以来第一次组织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255人,其中中国代表176名,其余分别来自亚、欧、拉美、大  相似文献   

18.
粤农出73—204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粤糖57—423为母本、CP49—50为父本,筛选的优良育种亲本材料。具有大茎、高产、抗逆性强的农艺性状,在海南甘蔗育种场易开花.花粉量大,活力强.易于杂交。它是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中作为杂交母本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已经选育出包括粤糖93—159、粤糖00-236和粤农89-759等优良甘蔗品种10多个。它是我国甘蔗育种中自主创新的重要亲本,也是甘蔗杂交育种的主要亲本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峡两岸中西兽医结合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8月18~21日在山东省青岛胶南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台湾代表13人,大陆代表15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28篇.这次讨论会的内容涉及中兽医理法方药等各个方面,其中,两岸学者比较集中关注和研讨的问题是动物经络和中药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甘蔗良种产业化模式的探索国内外经验证明,甘蔗品种改良的科技贡献率为60%,所以许多产蔗糖国家和地区投入巨资从事甘蔗品种改良、品种更新工作,以期迅速育成良种并尽快应用于生产。我国对品种改良也十分重视,“六·五”以来,国家科委安排4次甘蔗育种攻关,育成和引进一批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甘蔗品种。但我国大陆缺乏甘蔗品种中试基地,甘蔗科研育种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推广困难重重,良种推广处于自发的、分散的状态,推广速度慢,品种更新周期长,良种覆盖率低,蔗农种蔗效益不高,糖厂原料蔗不足,制糖成本高,效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