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摘蕾对百合品种“索邦”和“黄天霸”种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百合杂种系的"索邦"(Sorbonne)和OT杂种系的"黄天霸"(Manissa)在我国百合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其种球生产技术,是解决种球生产国产化的基础。为生产大规格种球,以"索邦"和"黄天霸"12~14 cm的鳞茎为材料,研究在种球生产过程中,花蕾摘除时期对其鳞茎大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索邦"在花蕾1 cm时摘除最好,种球鲜重平均达49.16 g,围径平均达16.93 cm,植株高度平均达62.10 cm,可溶性总糖含量(FW)平均达到63.47 mg/g,蔗糖含量(FW)平均达到57.93 mg/g,淀粉平均含量(FW)为219.54 mg/g,与对照形成极显著差异;"黄天霸"在花蕾1~2 cm时摘除效果最好,其中,1 cm摘除花蕾收获的种球鲜重量为55.31 g,围径平均为17.12 cm,植株高度达70.17 cm,可溶性总糖含量(FW)达到75.60 mg/g,蔗糖含量(FW)达到68.16 mg/g,淀粉含量(FW)为257.53 mg/g。对于2个品种,在开花当天摘除花蕾和花开放后摘除的效果较差,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栽植深度对兰州百合植株生长及鳞茎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兰州百合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鳞茎产量,改善鳞茎品质,在黄土高原陇中干旱山区坡耕地上,以兰州百合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兰州百合不同物候期研究了栽植深度分别为15、10、5 cm,出苗后分别拥土0、51、0 cm处理对鳞茎产量、品质以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植深度处理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鳞茎产量差异显著,但鳞茎横宽、高度、分头数等商品品质差异不显著.栽植深度15 cm出苗后拥土0 cm处理能使植株茎秆粗壮,高度适中,叶片繁茂,生长旺盛,植株绿叶数增加,绿叶功能期延长了6~8 d,有效缓解了花后期叶片的衰亡速度,并较大程度地增加了植株的生长量,使地上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93%,利于鳞茎增产.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了浩博生物有机物(粉剂)的小白菜在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上比对照有显著增产和增收效果,平均株高增加0.9~1.2 cm,叶片数增加0.9~1片,单株重增加12.2~17.5 g,净菜率提高1.5~3.2个百分点;小白菜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209.6~281.6 kg/667m3,增产率为11.0%~15.3%;经济效益比对照增加纯收入173.6~245.6元/667m2.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龙牙百合为材料,研究4种百合土壤栽种时的物候期、鳞茎生长量、株高及鳞茎在培养基上培养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化率差异。结果表明,卷丹发芽相对最早,龙牙百合发芽晚于其他3种百合1~2周;兰州百合苗期短、开花早,枯萎期历时长达8周;4种百合采收时鳞茎鲜质量增加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卷丹龙牙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其中,卷丹鳞茎鲜质量增加相对最高,为33.92 g,龙牙百合围径增加相对最大,为4.35 cm;兰州百合在6-BA、NAA浓度分别为1.5、0.5 mg/L的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增殖芽增殖倍数相对最高,为5.75倍;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6%、94%,卷丹、龙牙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则低于90%,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离体繁殖效率高于卷丹、龙牙百合。  相似文献   

5.
棉花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试验表明,施用钾肥后,可改善棉花的经济性状,使单株脱落率下降3.4;~5.0;,单株结铃数比对照多0.35~1.35个.皮棉产量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为4.14;~11.78;,其中以处理B和处理A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1.78;和9.97;,均达0.01的极显著增产水平.同时品质提高,比强度比对照提高0.9~2.1CN/tex,2.5;跨长比对照增加0.65~1.00mm,含糖率低0.1~0.6个百分点.对不同时期叶片全钾含量水平分析可知,前期与棉花产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盛花期后,棉花产量与叶片全钾的关系呈成二次方程抛物线的关系,其中吐絮期籽棉产量与叶片全钾含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0.9906**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方百合‘S iberia’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蔗糖浓度、大量元素浓度、低温处理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NAA有利于提高结鳞茎率;90 g/L蔗糖处理结鳞茎效果最好,所结鳞茎的平均直径为1.59 cm,平均鲜重为2.09 g,但与70 g/L蔗糖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大量元素浓度可以促进鳞茎的形成和膨大,当浓度为2M S时,鳞茎直径最大达2.06 cm,平均直径1.65 cm,平均鲜重2.68g,较处理前的单芽增加了12.8倍;5℃低温处理可使试管苗100%结鳞茎,处理30 d对结鳞茎的效果最好,鳞茎的直径、鲜重平均分别为1.50 cm,2.06 g。  相似文献   

7.
不同钾肥用量对大葱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山东章丘大葱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N 258.75 kg/hm2和P2O5258.75 kg/hm2基础上,设计4种不同钾肥用量的处理,统计不同处理的株高、茎周长、葱白长、单株重,探索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章丘大葱产量和生产收益的影响。[结果]在氮磷基础上增施钾肥可使大葱株高增加14.3~30.5 cm,茎周长增加1~1.3 cm,葱白长增加7.2~11.8 cm(增长13.8%~22.6%),单株重增加47.7~103.8 g。各施钾处理均比不施钾处理增产,180、262.53、45 kg/hm2的施钾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1.1%、14.3%和14.5%,净增产值3 828~4 844元/hm2,其中262.5 kg/hm2处理的净增产值最高。[结论]在当地土壤养分条件下,施钾262.5 kg/hm2,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卷丹百合为试验对象,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对比分析单施化肥(CK)、化肥+菌肥(T1)、化肥+低量菇渣(T2)、化肥+高量菇渣(T3)、化肥+低量菇渣+菌肥(T4)、化肥+高量菇渣+菌肥(T5)6个处理对百合鳞茎的增产提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菌肥或菇渣以及二者配施均可显著提升百合鳞茎的产量、蛋白质含量,以T4处理的产量最高,比CK增产20.48%,以T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比CK增加63.37%;菇渣与菌肥配施对百合鳞茎中VC、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单位面积百合鳞茎的磷、钾累积量,其中T4处理的磷、钾累积量分别比CK增加38.00%和28.67%.因此,菇渣可用于百合种植,其与菌肥配施对百合的增产提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茉莉酸甲酯对东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东方百合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东方百合索蚌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的MJ进行浸球和营养生长期、现蕾期叶面喷施处理,调查了百合株高、花期及鳞茎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测定了现蕾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浸球处理使东方百合始花期提前;0.1和1.0 mg/L MJ现蕾期喷施处理植株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87.92和87.67 cm;1.0 mg/L MJ现蕾期喷施处理使单株花期和群体花期分别延长2.09和3.25 d,鳞茎周径增大1.66 cm;花朵寿命和单株花朵数无显著变化;处理质量浓度以现蕾期喷施1.0 mg/L MJ为最佳。百合株高、单株花期和鳞茎周径与生长素(IAA)及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硅肥对糯玉米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糯玉米根系生长发育,总根长平均比对照增加484.80 cm,根数平均比对照增加2.53条,每株根干重平均比对照增加2.55g;对糯玉米株高、穗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2.3 cm、3.2 cm、4.1 cm和5.5 cm,穗位高较对照平均降低3.7 cm;糯玉米茎粗明显增加,茎粗较对照平均增加0.16 cm;施用硅肥后,糯玉米品质得以改善,糯玉米粗蛋白、赖氨酸、淀粉和可溶性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施用0.08g/kg干土的处理效果最佳,比对照分别增加7.18%、4.55%、1.70%和14.56%;产量显著提高,硅肥用量为0.12g/kg干土,产量最高,经济产量达197.8g/盆,比对照增产17.2%。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配比对东方系百合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5种不同基质配比下研究了对东方系百合的生长、切花率及后期落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基质配比均较对照原土改造的茎杆高度、茎根的生长、花苞长度、一级花率有所提高,尤以泥炭与珍珠岩的配比的提高最为显著,茎杆高度比对照高12 cm左右,茎根的生长比对照高3.41 cm?.62 cm,花苞长度高1.68 cm,一级花率比对照高8.99 %。后期落叶以泥炭与珍珠岩的配比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摘顶时间对漫水河百合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摘顶时间,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比较花蕾初现前20 d、花蕾初现前10 d、花蕾初现和不摘顶处理对漫水河百合磷茎重、产量和预防早衰的影响。[结果]花蕾初现时摘顶的百合产量显著高于花蕾初现前10~20 d摘顶或不摘顶的处理。[结论]花蕾初现时摘顶最利于漫水河百合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露地条件下2个类群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应的种球繁殖栽培技术措施,为百合种球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种球生产以及景观栽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Lilium ‘Yelloween’为材料,在对其进行物候期及形态发育的观测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和指数方程对株高和花蕾所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研究摘蕾、行栽植方向及栽植密度等技术措施试验对种球重量和周径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卷丹所需活动积温达4 256℃,而‘Yelloween’所需积温仅为4 981.5℃。卷丹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97.5949/(1+e^-(x-62.6822)/22.8819);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0.1578e^(0.0358x);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90.2066/(1+e^-(x-117.1807)/8.7295),均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70.3771/(1+e^-(x-19.1133)/9.5840);花蕾直径的生长方程为:y=41.2215/(1+e^-(x-65.9236)/17.1028);花蕾长度生长方程为:y=158.9531/(1+e^-(x-62.9011)/9.7562),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效果最好,鳞茎鲜重均值为87.59g;‘Yelloween’开花当天摘蕾对种球生长效果最佳,鳞茎鲜重均值达89.71g;南北向栽植对株高和茎粗略有提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Yelloween’最佳种植密度为株行距10 cm×20 cm,产量可达26 936 kg/667m2,如果结合摘蕾结果,种球周径可较栽种前增加3个种球等级,均值达到18.93cm。【结论】2个百合品种的高生长以及卷丹花蕾直径的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规律,‘Yelloween’花蕾直径符合或近似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模型。卷丹以不摘蕾、‘Yelloween’以开花当天摘蕾种球的生长效果最佳;结合适宜的种植密度、行种植方向采用南北向,种球周径可增殖2-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4.
对6年生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采穗母树采用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2种摘芽处理,研究了摘芽处理对其生长、穗条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芽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川西云杉顶端优势,促进保留芽萌发新梢及其伸长生长和粗生长,从而增加采穗母树冬芽数。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比对照冬芽数分别增加22.4%和21.3%。摘芽处理能刺激川西云杉节间处簇生隐芽,冬芽数和隐芽数增加提高了下年度采穗母树的产穗量。2种摘芽处理与对照当年可采穗条数(>6 cm的新梢)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当年可采穗条长度、基径。摘芽后母树当年可采穗条长和基径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穗条均匀,提高了母树当年可采穗条的质量,有利于当年扦插。  相似文献   

15.
百合种球生产3种花蕾处理方法对种球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合种球生产过程中,不打花蕾会显著影响百合种球增大,打花蕾和直接打花头对百合种球的围径增大无显著差异。直接打花头在百合种球生产中更容易操作,又对百合种球生产的最终目的——百合种球的增大无明显影响。因此,采用直接打掉花头的方式来进行百合种球生产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李云飞  王玉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62-7263
[目的]为明确鳞茎的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方法]以兰州百合(Liliumdavidii var. unicolor Hort.)为材料,经(6±0.5℃)低温贮藏67和101 d后种植,在其花蕾伸出顶端2 ̄3 cm时摘花蕾,以后定期检测在鳞茎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结果]母鳞茎和新鳞茎经低温贮藏101 d处理的淀粉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均高于贮藏67 d处理的。两种贮藏时间处理下,母鳞茎和新鳞茎的淀粉含量都持续上升。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母鳞茎中升高,在67 d处理新鳞茎中下降,101 d处理的先升后降。67、101 d处理的母鳞茎和新鳞茎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同总可溶性糖的基本一致,鳞茎淀粉酶活性都下降。[结论]贮藏处理的鳞茎内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淀粉含量增加,延长贮藏时间有利于鳞茎中淀粉的形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7.
百合种球包衣防治鳞茎病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18%绿野种衣剂以药剂、种子重量1∶50的比例对百合种球进行包衣,其综合效果最好,成苗率达100%,产量较对照增加150.00%,对茎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89.41%和87.85%,且对百合生长安全。其他10种药剂处理中,只有50%施保功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郁金香花芽分化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兰州市种植的郁金香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郁金香的花芽分化始于7月初,8月中旬结束,历时1个半月.分化顺序由外向内,分化期为:未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分化进程与温度、种球直径关系密切.温度在15~20℃时花芽分化最快,1个月即可完成整个分化过程;且分化的花芽健全、肥大具光泽;温度在6℃左右时,花芽分化进程推迟1个分化期;温度在27℃以上时,虽能分化花芽,但影响了花的质量,20%花器官发育不健全.直径在2.5 cm以下的鳞茎球有94%未能形成花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并分析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的留芽量,为梅鹿辄葡萄生产上留果方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6年生‘梅鹿辄’为材料,设置‘厂’形树形,对其结果母枝距离按照4、6、8 cm控制处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测定各处理下枝条及髓心粗度、果实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产量和果实总酚、黄酮、花青素、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有影响,枝条纵横径以6 cm处理最粗,髓心直径则以8 cm处理较小,第4节节间长度以6 cm处理最短、8 cm处理最长。产量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穗重随留芽间距的增大而略有增加,粒重差异不大。果实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含量以8 cm留芽间距处理最高,黄酮含量以6 cm处理最高。6 cm处理产量适中,8 cm产量和果实品质均较佳。【结论】 ‘厂’形梅鹿辄葡萄在留芽间距8 cm处理下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