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到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Gallinacin-1(Gal-1)~Gallinacin-13(Gal-13)共13个基因编码区全长片段.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个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DQ858311~DQ858323.比较分析胡须鸡13种β-防御素Gal-1(a)~Gal-13,Gal-1基因与GenBank中注册的防御素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6.5%~100%之间.利用Clustax软件对所获得的13种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Gal-1、Gal-1(a)、Gal-2、Gal-3、Gal-4、Gal-5、Gal-6、Gal-7、Gal-8、Gal-12和Gal-13在同一大的分支上;Gal-9和Gal-10在同一分支;Gal-11独在一分支上.用RT-PCR方法分析胡须鸡β-防御素Gal-1~Gal-1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Gal-1、Gal-2、Gal-4、Gal-5、Gal-6、Gal-7和Gal-10的表达分布非常广泛,Gal-3、Gal-8、Gal-9、Gal-11、Gal-12和Gal-13的分布少.  相似文献   

2.
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到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Gallinacin-1(Ga1-1)-Gallinacin-13(Ga1-13)共13个基因编码区全长片段。通过克隆、测序获得13个基因的cDNA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DQ858311-DQ858323。比较分析胡须鸡13种β-防御素Ga1-1(a)-Ga1-13,Ga1-1基因与GenBank中注册的防御素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6.5%-100%之间。利用Clustax软件对所获得的13种胡须鸡β-防御素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Ga1-1、Ga1-1(a)、Ga1-2、Ga1-3、Ga1-4、Ga1-5、Ga1-6、Ga1-7、Ga1-8、Ga1-12和Ga1-13在同一大的分支上;Ga1-9和Ga1-10在同一分支;Ga1-11独在一分支上。用RT-PCR方法分析胡须鸡β-防御素Ga1-1-Ga1-1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发现:Ga1-1、Ga1-2、Ga1-4、Ga1-5、Ga1-6、Ga1-7和Ga1-10的表达分布非常广泛,Ga1-3、Ga1-8、Ga1-9、Ga1-11、Ga1-12和Ga1-13的分布少。  相似文献   

3.
以防御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药用开发价值已是国内外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鸡β-防御素-1(Gallinacin-1,Gal-1)对许多致病菌都具有杀菌作用,具有很好的研究开发价值。本研究以含有Gal-1成熟肽全长cDNA的重组质粒pMD19-T-Gal-1为模板,通过PCR在Gal-1成熟肽基因C末端引入6×His-tag,并将其克隆到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al-1-His;经脂质体介导转染Flp-In-293细胞,48h后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Gal-1-His转染的Flp-In-293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中无荧光,表明Gal-1-His在Flp-In-29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Gal-1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鸡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RT-PCR扩增出鸡β-防御素Ga1-1、Ga1-2和Ga1-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大小分别为198、195和297bp。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鸡β-防御素Ga1-1、Ga1-2和Ga1-3基因组DNA部分序列,大小分别为1176、1053和2454bp。经分析发现,2个内含子将鸡-β-防御素Ga1-1、Ga1-2和Ga1-3基因的编码区分成3个外显子部分。第1个外显子编码绝大部分信号肽序列;第2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羧基端极小部分序列、原片段序列与大部分成熟肽序列;第3个外显子编码小部分成熟肽序列。扩增到的鸡β-防御素Ga1-1、Ga1-2和Ga1-3基因的两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482和496bp,183和675bp,980和1280bp。鸡β-防御素基因编码区结构的这种组成与哺乳动物的β-防御素基因的不同,在哺乳动物中为1个内含子将β-防御素基因编码区分成2个外显子部分。Blast比较发现,鸡β-防御素Ga1-1和Ga1-2基因位于鸡的3号染色体连续克隆群Contig42.182上,并且这2个基因转录方向相反。Ga1-3基因位于鸡的3号染色体连续克隆群Contig42.181和Contig42.182上,转录方向与Ga1-1基因相同。  相似文献   

5.
枯草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能水解魔芋葡甘聚糖的野生筛选菌种枯草杆菌A33为材料,通过PCR技术从A33基因组中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序列。经过克隆、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证实该基因编码β-甘露聚糖酶,属于β-甘露聚糖酶家族中的一员。该基因已注册GenBank(GenBank注册号:DQ269473)。将该基因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21(DE3),经过诱导获得了此酶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根据日本晴cab4基因序列(GenBank:AK104499.1)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籼稻9311中克隆了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ab-9311(cab gene from 9311)。insilico分析表明:cab-9311与cab4基因同源性为99%,编码的蛋白含有244个氨基酸,与cab4基因编码的蛋白同源性为98%。蛋白分子质量为26.9kD,理论等电点为6.52。第54位~第216位氨基酸是一个典型的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chlorophyll a/bbinding domain)。跨膜分析和蛋白质三级预测显示,该蛋白在C端有一个典型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是一个叶绿体内囊体膜上的锚定蛋白。  相似文献   

7.
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GenBank登陆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全基因序列,设计11对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A/Chicken/Zhejiang/HJ/2007(H9N2)毒株8个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基因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8个基因片段均有HJ毒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其血凝素(HA)基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PSKSSR*G-,为不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 HA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特征;与QA/HK/G1/97的进化关系较近,处在同一分支。其神经氨酸酶(NA)基因在63、64、65位点上有3个氨基酸(T、E、I)缺失,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DK/HK/Y280/97)群系。核蛋白(NP)基因整合有同地分离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NP基因片段,进化关系较近。基质蛋白(M)基因与1999年香港感染儿童的两株流感病毒(HK/1073/99和HK/1074/99)进化关系属于同一分支。非结构蛋白(NS)基因与近年来分离的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进化关系相近,和1998年首次报道的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HK/9/98)处在同一进化分支。聚合酶蛋白(PA、PB2、PB1)中,PB1从33-47位存在15个连续碱基缺失,是首次报道该基因ORF内存在缺失,从遗传进化上和近年来分离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处在同一分支上;PA基因从遗传进化上和PB1基因类似;PB2基因与常见的流感病毒毒株的遗传进化关系较远,在相应的进化树另成分支。因此,A/Chicken/Zhejiang/HJ/2007(H9N2)是由不同流感病毒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进行β-甘露聚糖酶活性筛选,其中的32株具有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只有1株无β-甘露聚糖酶活性。通过基因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β-甘露聚糖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对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在β-甘露聚糖酶基因系统发育树中,33株枯草芽孢杆菌群菌株聚为3个分支,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分支、地衣芽孢杆菌分支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分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种内同源性大于91%,而种间同源性为60%~69%。  相似文献   

9.
根据人β-防御素-3(hBD3)和植物甜蛋白Brazzein(Bra)的成熟区氨基酸序列,按照细菌密码子的偏爱人工合成了7对末端具粘合位点的核苷酸序列。经连接和PCR扩增,使人β-防御素-3与植物甜蛋白Brazzein的编码序列通过一段序列(含凝血酶切割位点涟接成为嵌合DNA。将其插入到pET30a的T7启动子之下,构建成了防御素和甜蛋白双价基因的表达载体pET30a-hBDs-Bra,在大肠杆菌(Eschenchia coli)BL21中诱导表达后,得到了与预计分子量相同的蛋白,约占总蛋白的30.5%,产量约为1.4~2.8mg/mL。  相似文献   

10.
以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EM17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了该菌的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 EF533943)。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与GeneBank中费氏弧菌 ES114基因组预测的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7.1%,但与GeneBank中其他β-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同源性较低。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9.0。同时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酶活性依赖金属离子的存在 Mg2+,Ca2+对酶有激活作用,Mn2+, Pb2+则严重抑制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RT-PCR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茎段总RNA中扩增、克隆了一cDNA分子。该cDNA分子含有一长为1224bp的开放读框,可编码一含40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理论分子量为46.40kD、可能为亲水性的胞外酶。因其氨基酸序列同源于α-淀粉酶,故将该基因命名为amyA1(NCBI收录号:GQ406048.1)。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amyA1基因在马铃薯茎、叶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表明在茎组织中的表达丰度略高。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amyA1密码子的偏好性,以期为选择适宜的表达系统提供依据;同时对amyA1的理化性质、细胞内定位、保守结构及高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基于NCBI数据库中有物种代表性的29种α-淀粉酶基因序列构建了基因进化树。与NCBI收录的马铃薯α-淀粉酶基因(NCBI收录号:M79328.1)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8%。第20至第348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含有与淀粉酶13家族及亚家族相似的催化活性域(PF00128、SM00624),第349至第407范围内的氨基酸残基含有α-淀粉酶C-末端β折叠区域(PF07821)。蛋白质结构预测表明氨基酸残基序列有维持淀粉酶活性的(β/α)8桶状结构以及其它几个功能域结构。所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2个马铃薯α-淀粉酶基因与木薯、苹果的序列同源性较高,与菜豆的次之,与水稻、大麦和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序列同源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植物防御素是植物免疫系统的一员,具有防御病原菌侵染植物的功能。本文采用RACE法成功地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蛋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ACE方法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AhORRP),得到的cDNA全长为585bp,含一个22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个氨基酸;经同源分析,花生防御素蛋白与其它物种具有33%~70%的同源性。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28kD AhDRRP融合蛋白。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的获取为花生防御素功能鉴定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鹅脂联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和鸭等物种的脂联素基因序列的同源保守区域,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以鹅(Anser domeatica)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经扩增、测序及拼接得到了部分DNA序列,全长1062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GenBank Accession No.EU370686)。该基因编码区长738bp,编码245个氨基酸,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及所编码氨基酸序列与鸭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85%和95.51%,与鸡的同源性次之,而与哺乳类的同源性较低。蛋白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6603.3D和5.19,与鸡、鸭、人及小鼠的脂联素蛋白相似。半定量PCR结果显示鹅脂联素基因在骨骼肌、脂肪、心脏和肌胃中高度表达,在小肠、腺胃、肾和肺中中度表达,而在肝脏、脾、卵巢和间脑中低度表达。  相似文献   

14.
华东葡萄白河-35-1株系抗霜霉病基因cDNA文库构建及ES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原产抗霜霉病葡萄野生种华东葡萄(Vitis pseudoreticulata)白河-35-1为材料,用SMARTTM技术构建葡萄霜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诱导的葡萄叶片cDNA文库。经检测,原始文库滴度0.92×106 pfu/mL,重组率97%,插入片段500~2 200 bp,扩增文库滴度为5×109 pfu/mL。随机挑取克隆5'端测序,获得254条有效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FG269201~FG269449和FG396006~FG396010)。经BlastX分析,有56.3% ESTs与GenBank中功能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14.6%ESTs与功能尚未确定的假设蛋白或未知蛋白同源性很高,20.9%ESTs在GenBank中无匹配的同源产物。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通过RT-PCR程序从提取的油菜总RNA中扩增出硫代葡萄糖苷水解酶(又称黑芥子酶,EC3.2.1.147)基因,酶解后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Escherichia coli)pGEX-4T-1,获得克隆菌株。基因测序在 GenBank中的登陆号为EF583560,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黑芥子酶(GenBank中的登陆号为Q00326)中的一段有一个氨基酸不同,同源性达到99%。经过IPTG诱导表达,在91KDa左右处有表达量很高的一条带。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在超饲养朗德鹅肝脏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鹅(Anser anser)肥肝形成的机制,使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超饲养和正常饲养条件下朗德鹅肝脏基因表达差异。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2(TGFB2)被证实在肥肝中上调(P < 0.01),该基因1 248 bp的cds序列(GenBank 登陆号EF541127)与鸡TGFB2有94%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一个1 239 bp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4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序列存在2个保守的功能域:引导序列(TGFb前肽)和功能结构域(TGFβ),并与其它同源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鹅TGFB2在肝、肌胃、脾和卵巢中表达丰富,在子宫、肺和肌肉中中等表达,在肾和腹脂中表达量较低。结果显示,超饲养诱导了鹅肝脏TGFB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  相似文献   

17.
通过Overlap-PCR方法克隆了秦川牛(Bos tarus)的增食欲素受体1(HCRTR1)基因编码区全长,获得1 278 bp编码区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DQ874350),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经测序表明获得的cDNA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同源性均为98%.阳性质粒经BamH 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将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32a( )表达载体上,转化B121(DE3)感受态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经鉴定正确后,用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SDS-PAGE表明,秦川牛HCRTR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没有表达,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CRTR1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G蛋白偶联受体,复杂的蛋白质结构使得其不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河北和河南三地的屠宰场共采集了581头屠宰猪的肝脏.用抗-人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做肝脏中HEV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针对HEVORF2区设计的通用引物进行巢式RT-PCR,结果发现,6个地区581头屠宰猪的肝脏HEV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都在90%以上.从114份肝脏样品中扩增到2条产物,与预期片段348bp大小基本一致,位于HEVORF2区,序列分析、比较显示,扩增出的2个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U326142和EU375565)同源性为99.2%,与HEV基因Ⅰ、Ⅱ、Ⅲ和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74.9%~78.7%,73.9%~74.1%,74.6%~77%和81.2%~93.7%.用扩增的核苷酸片段绘制的基因进化树显示,2个分离株与HEV基因Ⅳ型AJ344171、AJ344172和AJ344183位于同一分支,属于HEV基因Ⅳ型.  相似文献   

19.
抗菌肽为一类小分子的,含氨基酸残基少于100个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肽。禽抗菌肽属β-防御素,为防御素的一个亚类。目前,已从鸡、火鸡和驼鸟的血液、鸡与火鸡的上皮细胞、以及企鹅的胃内容物中分离到多种禽β-防御素。这类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抗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及囊膜病毒在内的许多病原微生物。本文主要综述了该类抗菌肽的分子特征、抗菌机理与应用前景,以期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SUPERMAN 类基因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揭示苹果 SUPERMAN 类蛋白家族的生理基因功能,本研究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cv. Fuji)为试材,利用 RT-PCR 方法和锚定PCR 方法克隆了 MdLIFa(GenBank 登录号 HM370493)和启动子序列,利用特异引物 PCR 方法克隆了苹果基因组中其余 11 个 SUPERMAN 类基因。12 个基因命名为 MdLIFa/MdLIFb (GenBank 登录号:HQ260429)、MdSUP1a (HQ418477)/MdSUP1b (HQ418478)、MdSUP4 (HQ418475)/MdSUP12 (HQ418476)、MdSUP5a (HQ418469)/MdSUP13b (HQ418470)、MdSUP9a (HQ418473)/MdSUP9b (HQ418474) 和 MdSUP5b(HQ418471)/MdSUP13a(HQ418472),分别位于 11/3、1/1、4/12、5/13、9/ 未知和 5/13 号染色体,每对基因间的同源性均在86%以上。通过基因枪法轰击洋葱(Allium cepa)表皮细胞,基因瞬时表达证明 MdLIFa 定位于细胞核内。MdLIFa 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个参与花粉发育、根特异性表达、与光诱导和 Dof 单锌指基因家族作用的调控元件等。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dLIFa/b、MdSUP9a/9b 和 MdSUP5a/13b、以及MdSUP1a/b、MdSUP5b/MdSUP13a和 MdSUP4/12 分别聚类为一组,参与植株的形态建成和花器官发育。苹果 12 个 SUPERMAN 类基因成对高度同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为深入的基因鉴定和遗传转化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