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考察杨树皮类脂对热应激SPF鸡免疫器官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热应激SPF鸡脾脏、胸腺、法氏囊的脏器指数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杨树皮类脂对热应激SPF鸡脾脏、胸腺、法氏囊的脏器指数有增加作用,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说明杨树皮类脂有增加热应激SPF鸡免疫器官重量的作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浓度的镉及硒与之相拮抗,复制鸡慢性镉中毒及硒拮抗模型,探讨镉对鸡免疫器官及对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对免疫器官发育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造成了广泛的抑制效应;(2)镉严重影响了ND抗体的产生,并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3)镉中毒组胸腺、脾脏、法氏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硒镉拮抗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介于二者之间;(4)镉中毒组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免疫器官淋嘏组织广泛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包括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变性、坏死、滤泡减少成元滤泡形成等,以及胸腺皮质萎缩变小.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E对鸡的营养免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少伟  高俊 《饲料研究》2001,(8):12-13,4
维生素E是家禽营养中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作用。近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E除了具有一般的营养作用外,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鸡免疫系统发育所必需的,也是维持免疫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物质;它能保证鸡免疫器官的正常发育,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产生有益的影响,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1维生素E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1.1免疫器官 法氏囊、胸腺和脾脏是鸡的主要免疫器官。缺乏维生素E将阻碍免疫器官的发育。根据结构与功能原理,当免疫器官发育受到抑制时,其免疫功能也会受到损伤。Ma…  相似文献   

4.
胸腺素α1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调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胸腺素α1(Tα1)对粤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组织学结构、外周血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情况以及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0.015mg/kg体重)Tα1可显著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可使胸腺髓质小体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加,皮质增宽;脾脏胸腺依赖区和法氏囊依赖区细胞增加,高剂量(0.06mg/kg体重)Tα1则引起法氏囊髓质细胞变性和坏死。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胸腺素α1可提高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用川楝子治疗鸡球虫病及其对机体免疫力影响的研究,通过测定用药前后球虫虫卵数量的变化,以及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和胸腺、脾脏、法氏囊组织匀浆中NO、NOS、SOD、MDA含量,结果为川楝子组血清和胸腺、脾脏、法氏囊组织匀浆中NO、NOS、SOD、MDA含量都较球虫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川楝子组对鸡免疫器官胸腺、脾、法氏囊指数指数均较球虫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或差异极显著。说明川楝子治疗鸡球虫病效果明显,且能够促进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为研究驱杀球虫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按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本病一度得…  相似文献   

8.
一、IBD流行病学特性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病、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9.
魏俊峰 《兽医导刊》2012,(12):49-50
一、鸡免疫系统的组成鸡的免疫系统是指存在于鸡体内的免疫器官、淋巴样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组成的并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完成机体免疫功能。免疫器官是指实现免疫功能的器官和组织。鸡的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哺乳类动物基本相似,但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差别是鸡有一个特殊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另外,鸡没有淋巴结而有淋巴样组织。鸡的免疫器官按功能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1)中枢淋巴器官:由骨髓及胸腺组成,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黏膜免疫在鸡新城疫免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大类。法氏囊是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是诱导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参与体液免疫。哈德氏腺是禽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眼窝中腹部,能接受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抗体,在上呼吸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雏鸡免疫时可以不受母源抗体影响。鸡的淋巴样组织广泛分布于体内,有的呈弥漫性如消化道管壁中的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饲喂低硒日粮(0.032 mg/kg)的鸡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以探讨硒缺乏对鸡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MC)结构变化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硒组鸡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并与变性细胞紧密相邻,肥大细胞胞浆内充盈大量呈现电子密度不同的均质状基质颗粒,同时可见肥大细胞颗粒内容物释放后的空隙或空泡.结果说明硒缺乏可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对变性细胞周围组织的免疫机能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禽类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对其造成免疫抑制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一株REV流行毒株(HLJR0901株)感染1日龄SPF鸡后对感染鸡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REV后出现生长迟缓,法氏囊、胸腺萎缩,脾肿大的症状。感染鸡出现法氏囊滤泡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减少,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胸腺出血,胸腺小体增多;脾小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减少等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病毒在感染鸡法氏囊、胸腺和脾内均有分布,且持续存在。SPF鸡感染REV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AIV灭活疫苗和NDV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显著下降。本研究为阐明REV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金银花叶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进行试验设计、分组,以不同途径给予鸡金银花叶,测定不同阶段鸡体重、血清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效价、免疫器官重量及其指数,研究金银花叶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金银花叶能促进鸡抗NDV抗体的产生,且高效价抗体维持时间长;可使鸡增重明显;对脾脏发育影响不明显,对法氏囊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对胸腺发育影响极显著。说明金银花叶对鸡免疫功能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细胞均以G1期细胞为主,少量细胞为S期和M期,无异倍体细胞。不同免疫器官细胞周期动态变化相似,部分发育阶段之间存在差异。(2)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在8周龄(胸腺)、或12周龄(脾脏和法氏囊)以前,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处于上升阶段,而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与固始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禽为分析不同免疫状态下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 REV)和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A)共感染对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的影响,通过对 1日龄和 10日龄常规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灭活疫苗免疫鸡群、1日龄活疫苗免疫鸡群进行REV与ALV-A单感染或共感染,于不同日龄称重,采集免疫器官,对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比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1日龄鸡单感染或共感染REV和ALV-A均会引起发病、死亡及体重下降,REV、ALV-A单感染组及共感染组平均病死率依次为27.6%、11.6%及31.9%,表明,疫苗免疫刺激增强了REV与ALV-A感染的致病性。10日龄鸡REV、ALV-A单感染及共感染于81日内病死率分别为13.3%、6.7%及20%,低于1日龄感染各相应组,体重下降程度也低于 1日龄感染鸡,表明鸡的日龄越高对REV、ALV-A感染的抵抗力越强。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的比较显示,两种疫苗免疫应激均能引起鸡体重下降明显,且活疫苗免疫对体重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EV单感染和共感染对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ALV-A单感染,尤其是共感染对鸡体重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免疫器官比重的影响方面,1日龄感染时,共感染组胸腺比重显著降低,10日龄感染影响不显著,表明鸡日龄越大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越强;常规免疫可引起法氏囊比重下降,但对法氏囊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而REV单感染和共感染会加重常规免疫对法氏囊的损伤,且损伤更持久或不可恢复;ALV-A单感染对法氏囊的损伤影响不明显;单感染和共感染对脾脏比重的影响均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研究REV和ALV-A单感染或者共感染诱导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机制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现代动物免疫学和我国传统动物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科研中试产品复方中草药"免疫增效散"对鸡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科研中试产品复方中草药"免疫增效散"能提高鸡免疫后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ND-HI抗体效价、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的脏器指数,且第Ⅳ组的效应好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7.
0~42日龄肉杂鸡免疫器官重与活重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在7、14、21、28、35、42日龄随机抽取8只,称取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重量,计算其器官指数,进行0~42日龄肉杂鸡免疫器官重与活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脾脏器官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28日龄,胸腺器官指数的最大值在42日龄,法氏囊器官指数在21日龄时最大。脾脏、胸腺、法氏囊与活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2、0.8947、0.2357,其中脾脏和胸腺与活重均为显著的强正相关,法氏囊与活重为显著的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70 年代末新发现的又一禽的免疫抑制病,该病除引起雏鸡一定数量死亡之外,临床经过雏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降低,并对其它病原(如 M D V、 I B D V、腺病毒等)的易感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某些禽病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项研究对1 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 I A V)雏鸡接种新城疫( N D)疫苗和新城疫强毒(v N D V)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的 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 1 日龄感染 C I A V 雏鸡 N D 疫苗免疫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外周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细胞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 Ig G、 Ig M 、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其中,感染雏鸡 Ig G 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 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 Ig M 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 d、7 d 或14 d 明显降低;而 Ig 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 d,仅在法氏囊髓质 区明显减少,表明 C I A V 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 N D 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系列报道都证明,在体内所有细胞的生物膜上,免疫细胞膜内的VE浓度最高.VE对于维持免疫细胞膜的结构的有一定作用,VE缺乏必然影响免疫.本文就VE缺乏对免疫器官、体液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及吞噬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维生素E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VE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细胞分化,但剂量过高反而有抑制作用.VE能明显提高小鼠脾脏系数(脾脏重/体重)、胸腺和脾脏中T细胞、T辅助性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抑制性细胞的百分率,从而使T辅助细胞对T抑制细胞的比率升高.缺乏VE会阻碍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发育,导致法氏囊严重病变和胸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降低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保收 《北方牧业》2003,(12):10-10
<正> 一、了解家禽的免疫系统特点家禽的免疫系统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法氏囊)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扁桃体、哈德氏腺、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等)。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法氏囊是禽类所特有的免疫器官,与体液免疫有密切关系,是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在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者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几乎所有的疫苗都要通过法氏囊的作用才能形成免疫力。法氏囊在外界野毒或毒力较强的疫苗毒株的刺激下,可发生水肿、充血、出血、坏死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轻则法氏囊功能减退,重则法氏囊发生器质性不可逆损伤,功能丧失殆尽,使机体对入侵病原易感性增加,同时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甚至造成免疫失败。胸腺与细胞免疫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