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山西省猕猴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Macaca mulatta Eimmermann)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属灵长目、猴科。其在本区的分布早在清康熙26年(1687年)《阳城县志》第三册赋役志、物产中就有记载。解放后曾见有王福麟(1962),唐蟾珠、马勇等(1964),文焕然(1981)等涉及山西猕猴的零星资料,但系统的研究尚未见及。我们于1985年的4—6月对蟒河自然保护区的猕猴资源做了实地调查;1986—1987年的5—6月、8—12月又作了补充调查。调查中主要采用定点观察、路线巡查、足迹追踪等方法,对猕猴的自然种群,栖息地、数量、分布和食性等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一、工作区域概况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对饲养状态下猕猴疾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贲昆龙,1978;陈德蕙1965;Ruch.T.C1959等),但对猕猴自然种群的疾病调查较少,为了配合南湾猕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次对1984~1985年期间,在海南岛南湾自然保护区,对猕猴自然种群的体外,肠道和血液寄生虫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作了调查,现予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一年二月至五月,我们会同深圳市、珠海市和台山县海岸办、科委、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对珠江口岸段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调查,并着重就珠江口及其附近的内伶仃、担杆、上川等岛屿的猴类种群、地理分布、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我们与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就猴类资源的保护利用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应采取紧急措施,切实保护这些岛屿现存的猴类资源,建立猕猴自然保护区,做为科学研究和提供种源的重要基地。一、猕猴的经济价值珠江口区的猴类为猕猴(Macacamulatta),又名恒河猴、广西猴。是我国灵  相似文献   

4.
张建军 《野生动物》2000,21(2):11-11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批准建立的,1988年5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暖温带森林植被以及金钱豹(Pan thera pardus)、原麝(Noschus moschiferus)、大鲵(Andrias ddvidianus)、猕猴(Macaca mulatt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
李德森  刘小林 《野生动物》1990,(3):20-20,19
太行猕猴生活在黄河以北的太行山中,营群居生活。大群120余只,小群40只左右。交配行为全年进行,交配盛期10—12月份。河南省济源猕猴自然保护区人工半饲养三群。88年10月至89年元月,随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猕猴》科教片的过程中,对太行猕猴的交配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资料整理如下。观察地点和环境观察地点在济源猕猴自然保护区蟒河管理站的沙沟和寨沟半饲养场及周围,海拔550米和700米。两处均为山凹,背靠悬崖,饲养场地较平缓,视野开阔,周围是天然次生林,植被盖度为90%,以栓皮栎为主,混  相似文献   

6.
秦岭山势雄巍、峰峦重迭。在地形上是我国南北一大屏障,在动物地理分布上是我国境内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水岭。秦岭山脉又同大巴山相连形成陕南山地,气候湿润,植物繁茂,动物种类较多。过去Pope & Boring(1940)、黄洪富等(1962),胡淑琴等(1966)曾分别对秦岭中段两栖类动物做过报导。我们于1978—1981年先后对秦岭东部以及大巴山东段地区的两栖类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时间和工作点如下图。  相似文献   

7.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生态及数量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叶猴(Preslytis francoisi)是珍贵稀有的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仅分布在广西和贵州,属国家一级保护对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物种,贵州省已在水城特区的野钟和沿河县的麻阳河建立了两处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对于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笔者曾先后于1986年10月至11月和1987年9月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1988年7月20日至8月12日,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期间,又分别对几个猴群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对该保护区范围内黑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栖息环境麻阳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县西北部锯  相似文献   

8.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8年,我们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生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特别是在1995年10月-1996年6月通过基本路线法对该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褐马鸡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提出了今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在褐马鸡保护方面要防止种群岛屿化现象出现,加强物种交流,建立生物廊道,人为控制天敌数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保护区野生猕猴是否感染猴的3种主要病毒,从广西某自然保护区一只濒死的野生猕猴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应用猴3种病毒斑点酶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猴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STLV-1)和猕猴疱疹病毒I型(B病毒)抗体呈阳性,而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呈阴性.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候应林业部邀请,我们宣传单位一行7人,到海南岛访问。在海南岛,我们听说陵水县的南湾有个猴子岛,是一九五六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猕猴自然保护区。在那个环境优美的小岛上,生活着十五群、共计六百多只猴子,人们叫它“猕猴王国”。因此,我们决定前去拜访一下这个猕猴王国的臣民。南湾猴子岛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我们于上午八点多钟到达了这个猕猴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半岛,三面环水,只在东南面有一个很小的部分连着陆地。岛长十五公里,平均宽度大约500米,总面积不到一万五千亩。岛上山峦起伏,曲折逶迤。山上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确实是一个猕猴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1.
RM合剂对猕猴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麻醉与保定都是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以及物种保护工作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国外对此研究较多,对猕猴的麻醉作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进行了预实验、科学组方实验等探索出专用于猕猴的复合麻醉剂后又实施本实验对20只猕猴进行了临床麻醉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猴类资源调查报告吴浩瀚,郑成洋,蔡光贤(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猕猴和短尾猴是福建省仅有的两种猴类,是科学研究工作宝贵的实验用动物,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人类学、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生命科学研...  相似文献   

13.
黑叶猴在广西的分布及生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 rgues)是广西省灵长类的第二优势种,分布面积与数量仅次于猕猴。1976年以来,作者对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分布范围进行了多年连续调查,作了初步数量估计,现报道如下。一、黑叶猴的分布黑叶猴主要生活在广西西部及西南部的灰岩山地。据我们调查所获的标本和实地观察及访问群众证实在大新、龙州、宁明、崇左、扶绥、天等、靖西、那坡、德保、隆安等地为黑叶猴主要产区。此外在邕宁、武鸣、马山、上林、都安、巴马、田  相似文献   

14.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中国最大的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种群,数量约300~400头,还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白鹇、狼、豺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在多次科学考察研究的基础上,2004~2007年,桃红岭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桃红岭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是首次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至2008年,在白鹤GEF项目的支持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于每年5月在东北松嫩平原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黑龙江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的向海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繁殖水鸟的地面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个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本调查活动的重要目标物种。通过5年的调查,了解到松嫩平原的扎龙保护区是目前丹顶鹤最为重要的繁殖地,逾90%的繁殖丹顶鹤种群分布在扎龙保护区,但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变动幅度介于112–275只之间。良好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境是丹顶鹤的繁殖种群保持稳定和增长的首要条件。通过给湿地供水可以缓解丹顶鹤繁殖栖息地的快速退化,但科学合理的供水机制是保证丹顶鹤繁殖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技术的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对研究区的地形图、不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分类提取了研究区2个时段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分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并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20年来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在稳步提高,乔木林面积明显增加.为甘肃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林区植物种群生长及分布调查研究提供了宏观数据,并且输出了研究区不同时相土地利用专题图.  相似文献   

17.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类型多样,为各种鸟类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从1982年成立以来,先后在1985年、2004年开展了2次综合科学考察,对保护区内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上述科学考察基础上,通过2007~2014年7 a多的野外持续调查、观察、监测、记录,并查阅汇集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种进行整理分析,记述了雷公山保护区鸟类新分布记录26种,隶属9目17科。新增1目3科,即戴胜目,戴胜科、八色鸫科、鸦鹃科。在发现的鸟类中,海南虎斑鳽、小天鹅、黄嘴白鹭、紫背苇鳽还是贵州省鸟类的新分布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和种植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病虫为害也日趋严重。根据我们对本地猕猴桃园调查 ,发现猕猴桃害虫种类繁多 ,大约有5 0多种 ,其中透翅蛾对猕猴桃的为害最为严重 ,且呈继续发展的趋势。为此 ,我们对猕猴桃透翅蛾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为害症状进行了多年系统观察研究 ,从中摸索出一套经济实用的综合防治技术。1 分布和被害症状 透翅蛾为害猕猴桃在我国的广东、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都有发生 ,浙江省江山、庆元、武义、泰顺等地发生较为严重。幼虫在猕猴桃枝干内蛀食为害 ,在蛀孔附近的枝条瘤状膨…  相似文献   

19.
猴洞历险记     
古木参天,人迹罕至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海深处,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的乐园,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的王国.自古以来,壶瓶山就是猕猴的栖息地,这里流传着许多猴子的传奇故事.如猴子抢亲,说的是一农家女路遇猴群,被猴子抬进山洞,两年后抱回了一个半边猴  相似文献   

20.
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为中国特产鸟类.我们于1990至1991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橙翅噪鹛的生态进行了观察.1993年5至7月又作了补充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