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貂生产中哺乳期仔貂的死亡数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90%以上,其中尤以1~5日龄的幼貂死亡数为最多,可占70%~80%.仔貂早期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冻死、压死、咬死、饿死、病死等.现总结造成仔貂死亡的预防措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养貂生产中哺乳期仔貂的死亡数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90%以上,其中尤以1~5日龄的幼貂死亡数为最多,可占70%~80%。仔貂早期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冻死、压死、咬死、饿死、病死等。现总结造成仔貂死亡的预防措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虽然仔貂早期死亡的原因很多,有冻死、压死、饿死等,但是母貂日粮营养水平不足对仔貂成活率的影响较大。现将提高母貂日粮营养水平对仔貂成活率的影响报道如下。1试验设计将妊娠水貂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中都  相似文献   

4.
出生 3~ 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爬走远离母貂冻饿而死 ,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 ,几顿不能进食 ,母貂产后 ,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 ,即喂给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 ,母貂吃足食后 ,加之产仔的疲劳 ,便昏头大睡 ,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 ,母貂在调换位置时 ,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 ,初生仔貂无力挣扎 ,就会被母貂压死 ;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被冻饿而死。因此 ,为了确保仔貂的成活率 ,在母貂产仔5日内 ,应让母貂食 9成饱为宜 ,使母貂时有饥饿感 ,这样母貂就不会只顾自己大睡而不顾身旁的仔貂了。而母貂在妊娠…  相似文献   

5.
出生3~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远离母貂冻饿而死,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几顿不能进食;母貂产后,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即喂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母貂吃足食后,加之产仔的疲劳,便昏头大睡,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母貂在调换位置时,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初生仔貂无力挣扎,就会被母貂压死;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  相似文献   

6.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7.
问:初生仔貉早期死亡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1)死胎、烂胎的出现是由于母貉妊娠期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饲料单一、营养不足造成的,当然也有疾病原因。 (2)饿死是由于母乳不足造成的,母乳不足根源是妊娠期饲料单一或不新鲜。还有就是个别母貉产前没有拔掉乳房周围的毛被,仔貉找不到乳头吃上不奶造成的。 (4)仔貉发生红爪病死亡是母貉妊娠期饲料中维生素C缺少造成的。 (5)压死、咬死主要原因是母貉受到惊吓不敢走出产箱或搬弄仔貉造成的,当然也有因饮水不足,奶水不足造成的。 (6)母貉产仔速度快,来不及断脐带,接二连三地产出仔…  相似文献   

8.
母貂在三种情况下易得乳房炎:①仔貂咬破母貂乳头,造成外伤性感染。②貂舍垫草不洁感染乳房炎。③母貂泌乳量大,仔貂吮乳力不强或仔貂死亡,过多乳汁蓄积于乳房内,造成淤滞引发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正>1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分析1.1冻死、压死、踩死、饿死由于饲养管理不良,保温条件差造成仔猪冻死;或由于母猪母性较差,或产后少奶、无奶,乳头损伤,产后食欲不振或产后患病等原因造成仔猪饿死;或由于环境不安静,导致母猪脾气暴躁,加上弱小仔猪不能及时躲开而被压死、踩死。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现象。引起高死亡率的原因主要有仔猪方面的原因,如冻死、饿死、压死、咬死等;母猪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乳汁分泌不足及母猪产弱仔,除此之外腹泻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要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母貂在以下3种情况下易得乳房炎:仔貂咬破母貂乳头,造成外伤性感染;貂舍垫草不洁感染乳房炎;母貂乳腺发达,泌乳量大,仔貂吮乳力不强或仔貂死亡,致使过多的乳汁长期积蓄于乳房内,造成淤滞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2.
1原因妊娠母貂饲喂氧化变质饲料或被致病因子污染的饲料,使怀孕母貂患各种疾病,导致母貂流产而死胎。另外,长期自繁自育,也可导致产死胎和畸型弱仔。新生仔貂大脑皮质层发育很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需要一定的保温办法。  相似文献   

13.
自咬病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养貂场。病貂呈现定期兴奋,啃咬自体一定部位的症状。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降等;重者使母貂空怀或咬死、踩伤仔貂,影响正常繁殖;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本病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本病与营养有关;也有人主张病因为过滤性病毒;近年来,苏联学者提出本病与应激因素有关。我们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认为:自咬病主要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因此,采  相似文献   

14.
1压死1.1原因母猪压死仔猪,常发生于初产母猪或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压死仔猪。1.2预防措施设护仔架,采用护仔箱,将初生仔猪饲养在箱内,定期放出吃奶;强化护理,设产房,专人护理;保持圈内地面平整和圈内安静,注意淘汰老龄母猪。2咬死2.1原因仔猪误入其它母猪圈内被咬死;母猪无奶或死亡,仔猪寄养时措施不当,被寄母咬伤咬死;母猪恶癖或因严重缺乏营养而食仔。2.2预防措施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全价营养饲料;防止仔猪串圈;淘汰有恶癖的母猪。3冻死3.1原因常见有二种情况:猪舍保温情况差,舍温低;对母、仔猪护理不当。3.2预防措施合理安排产…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饲养管理要点(一)断乳分窝仔貂在40—45日龄时,即可断乳分窝。断乳过早,仔貂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会导致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断乳过迟则易造成互相争食咬斗,影响母仔健康。断乳前要准备好笼箱,并用火焰喷灯、1—2%火碱溶液或3—5来苏尔溶液消毒。窝内铺絮干燥柔软的垫草,做好防雨、防暑措施。断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断乳或分批断乳两种方法。如母貂体质瘦弱,仔貂发育比较均衡,可以一次全部断乳;如仔貂发育不均衡,而母貂体质尚好,则可先将部份仔貂分出,使发育差的仔貂多留几天。分窝时可先将2—3只仔貂同笼饲养,7—10天后再单笼饲养。  相似文献   

16.
哺乳期仔貂的死亡大多发生在5~10日龄内,尤其是5日龄内最多,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70%~80%。仔貂死亡的原因很多,除母貂怀孕期营养不良产出弱仔发生死亡或母貂患病外,其余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养貂生产中应该认真分析死亡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仔貂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  相似文献   

18.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抚养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护理仔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水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咬伤:1 配种放对过程中母貂拒配或采用强制配种时,公貂因性情粗暴,在交配过程中可咬伤母貂。如公母貂顺利达成交配分开后,饲养人员未能及时串走母貂也易被公貂咬伤。2 哺乳期、育成期给幼貂补饲不足,使幼貂处于饥饿状态而发生互相咬伤。3 貂笼之间相靠过近或上下层笼网相距过近,小室有漏洞又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可发生互相咬伤。4 哺乳母貂在哺乳期自咬病发作时,可将仔貂咬伤或踩伤。为了防止发生水貂被咬伤,必须要注意以下3点:1)配种期母貂发情不好,不宜过早放对,尽量不采用强制交配手段。放对时要注意公貂…  相似文献   

20.
1.坚持昼夜值班: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母貂产仔,做好记录,并对落地、受冻挨饿的仔貂和难产的母貂及时救护。难产母貂可以通过注射催产素、人工助产或剖腹产处理。对于落地受冻仔貂及时拣回,并放入20~30℃温箱内或电热毯中温暖,待其回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