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研制一种新型奶牛饲料添加剂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用一定比例的不同碳氮源配制成不同碳氮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以活化好的福邦饲用高活性干酵母稀释液为试材,通过发酵培养和测定酵母细胞数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及碳氮比。[结果]在6种不同碳氮比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以秸秆为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的酵母细胞数普遍高于以玉米淀粉为碳源的。以秸秆为碳源,花生粕为氮源,碳氮比为1∶1时,发酵培养基的每克干物质中含酵母细胞1.283×109个。秸秆、玉米淀粉(2∶1)混合作碳源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每克干物质中含酵母细胞1.315×109个。[结论]福邦饲用高活性干酵母固态发酵的最适碳源为秸秆、玉米淀粉(2∶1)的混合物,最适氮源为花生粕,最佳碳氮比为1∶1。  相似文献   

2.
农抗万隆霉素的产生菌为新链霉菌菌株。选用可溶性淀粉、玉米淀粉、糊精、大米粉、玉米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8种碳源作为万隆霉素产生菌发酵培养的碳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比较适合于农抗万隆霉素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大米粉等,而比较适合于生产活性物质的碳源为大米粉和糊精。选用玉米浆、花生饼粉、蛋白胨、酵母膏、牛肉膏等动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氮源作为研究氮源的对象,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合于农抗万隆霉素产生菌生产和生长的氮源为玉米浆和酵母膏。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碳源和氮源配比对猴头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酵母膏作为氮源,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种RT22为材料,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与酵母膏配比为3∶1为对照,设置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和酵母膏配制比例为5∶3、2∶1、7∶3、5∶2、7∶2、5∶1、6∶1、7∶1的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8 d后,取猴头菌菌液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滤纸纤维素酶、漆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制比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半纤维素酶活性、淀粉酶活性、漆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2∶1处理下最强;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7∶2处理下最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7∶1处理下最强,其中葡萄糖和酵母膏配比为2∶1处理与配比为7∶2处理的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在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时,基础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最适配比为2∶1,是适合猴头菌生长的最适碳氮配比。  相似文献   

4.
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晓曦  李社增  李校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02-9405,9437
[目的]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菌量和装液量的确定出发,针对一株新发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AB-1进行发酵培养基的设计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从8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中确定了长效碳源水溶性淀粉、长效氮源棉籽粉与速效碳源葡萄糖、速效氮源酵母浸膏。并优化了基础发酵培养基的发酵条件:温度31℃、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26 h、初始pH值6.0、接菌量1%、装液量50 ml/250 ml。该条件下发酵后菌体产量为46.0×109/ml。[结论]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在设计发酵条件下基本达到了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核黄素产生菌阿舒假囊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考察了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和蛋白胨)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酵母膏最利于核黄素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采用L9(43)正交设计对阿舒假囊酵母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有机氮源对核黄素产量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0g/L,酵母膏20g/L,玉米浆20g/L,KH2PO42.0g/L,MgSO41.0g/L,NaCl1.0g/L,此最佳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达1145.67(±82.08)mg/L,比原始发酵培养基配方下的核黄素产量提高了230.05%。最后,对阿舒假囊酵母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5%、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控制在6.0时,所得到的核黄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生防菌株Men-myco-93-63发酵培养基优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的影响,并用正交的方法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淀粉组合;最适氮源为花生饼粉和玉米浆组合;试验的8种无机盐中KH2PO4、CaCO3、NaCl为可提高发酵单位的3种无机盐。正交试验优化后确定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4%,淀粉0.8%,花生饼粉1.5%,玉米浆0.8%,KH2PO40.02%,NaCl 0.4%,CaCO30.3%,为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将具有絮凝淀粉活性的酸浆应用在玉米淀粉生产中,试验采用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淀粉颗粒具有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 L1)接种在玉米浆中发酵制成玉米酸浆,研究不同氮源与碳源、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pH值等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发酵条件制备玉米酸浆,以5%的比例将玉米酸浆加入到玉米淀粉浆(5%,w/v)中,静置3min,采用碘显色法测定上清液液面下20mL处的淀粉含量,上清液中玉米淀粉含量越低则表明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越好。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为氮源,乳糖为碳源时,玉米酸浆沉降淀粉的能力较强,酵母浸粉的最佳用量为3.0%,乳糖为2%,继续增加酵母浸粉及乳糖的添加量,絮凝活性反而降低;当接种量为1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好。玉米酸浆培养36h时,玉米酸浆的凝絮活性较高,为0.10mg·mL-1;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大;酸浆絮凝活性在pH值5.5~6.0时较好,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活性降低;玉米粒浸泡时间24h时,玉米酸浆絮凝淀粉的能力较强;玉米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时,玉米酸浆絮凝活性最好。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较大,玉米酸浆的最佳培养方法为玉米粒浸泡24h,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过滤后,加入3.0%酵母浸粉、2%乳糖,接种10%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发酵液,调整pH值5.5~6.0,30℃培养36h。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降低工业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成本。[方法]利用酵母下脚料制得废酵母基来培养BL21(DE3)-pET28b-glnA,用乳糖诱导合成GS,并对诱导生长点、诱导浓度、诱导时间、添加碳源氮源以及所得GS的可溶性和酶活进行研究。[结果]酵母下脚料可以替代LB培养基诱导产生重组GS,其最佳诱导条件为:OD600=0.5,乳糖1 g/L诱导12 h;并不需要补加其他碳氮源,GS可溶性90%以上,催化Glu转化为Gln的转化率为94.5%。[结论]生产用高活性干酵母经过短期发酵后,酵母下脚料中的营养活性物质依然很丰富,可以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从而降低工业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用黄色隐球酵母发酵生产辅酶Q10最佳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黄色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uteolus L3302中提取辅酶Q10,经过对氮源、碳源、初始pH、发酵温度等的研究分析,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通过最优化试验,确定培养基的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各1.25g/L;氮源为酵母膏和玉米浆,各0.3g/L;pH值6.5,温度28℃,接种量5%,500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为50mL;生长因子以蛋白水解液为优。按此发酵条件上罐发酵,发酵液中菌体生长量为13.4g/L,辅酶Q10的产量为18.2mg/L。  相似文献   

10.
以分离自青海患病刺儿菜中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HL-1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适合该菌株生长的碳氮源、固态发酵基质、接种量和固-液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材料中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浸膏;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中的最大产孢量是5.79×108 CFU·mL-1;而在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混合培养基中,它的最大产孢量是 4.81×109 CFU·mL-1。菜籽饼为HL-1在供试材料中产孢最大的培养基质;在体积分数为40%接种量下,它的产孢量最大。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发现该菌株在培养温度27.5 ℃,培养基质含水量37%,发酵时间8 d条件下,产孢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低温双酶法糖化发酵带皮木薯淀粉来生产燃料酒精,分别比较了As2.399、As2.109、 R12 、高酒酵母以及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5种酵母的产酒能力,得出较优菌种为高活性干酵母,并对该菌进行了利用木薯淀粉生产酒精的实验室发酵条件研究,初步得出较优条件为接种量0.5‰,培养温度为34℃,培养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固态发酵中不同碳氮源对黑曲霉解磷效果的影响,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以磷酸三钙为磷源,葡萄糖、纤维素和淀粉为外加碳源,硫酸铵、尿素和硝酸钠为外加氮源,取试验筛选的1株黑曲霉为菌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麸皮发酵中,加淀粉、纤维素的培养基发酵液中的有效磷含量相对无外加碳源的对照培养基有效磷含量可分别增加0.77、0.51g/kg。在稻壳发酵中,加淀粉、葡萄糖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分别增加26.32、15.23g/kg,分别增加了4.3、2.5倍;加硫酸铵、尿素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略有减少,加硝酸钠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增加4.60g/kg。在玉米芯发酵中,加淀粉、葡萄糖的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分别可增加8.20、12.23g/kg;外加的氮源各组有效磷含量均有减少,其中加尿素可使有效磷含量减少10.70g/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防治黄瓜疫病的生防菌株LY-38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分中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筛选,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LY-38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黄豆粉,含量为葡萄糖1.0%、玉米淀粉0.5%、蛋白胨1.0%和黄豆粉2.0%;最佳无机盐为MgSO4·7H2O和CaCO3;最佳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44h、初始pH 7.2、接种量为3.0%(体积分数)、转速为150r/min。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下,LY-38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圈直径可达21.2mm,比基础培养基的拮抗圈直径提高41.3%。  相似文献   

14.
以毕赤酵母重组菌(Pichia pastoris)GS115-Ch-Glu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亚麻子发酵脱毒工艺的研究,并对重组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毕赤酵母重组菌GS115-Ch-Glu发酵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碳源为2.5%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5.0%黄豆粕。优化后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为温度28℃、转速250 r/min、发酵时间33 h、初始p H 6.5、接菌量1.5%、装液量50 m L/250 m L。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产量为9.0×1010个/m L。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黑木耳——黑29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黑木耳母种培养基碳源以蔗糖和可溶性淀粉为最好;氮源以酵母膏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内生菌HT5产生抗菌物质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菌HT5发酵无菌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试验以内生菌HT5发酵液无菌滤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作为优化指标,测定菌株HT5产生抗菌物质培养所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并通过均匀试验对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对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T5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膏和硫酸镁;最优培养基组合配方为:葡萄糖22.3 g/L,酵母浸膏29.9 g/L,硫酸镁5 g/L;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28℃,接种量4%,pH值6.5,转速150 r/min,装液量50 mL,培养时间6 d。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6,(3):99-103
本文对尖头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生长发育条件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光质等的最佳组合条件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筛选出较佳的培养基配方及光质条件。子实体产量方面最佳配方:碳源为葡萄糖5 g/L,氮源为酵母浸膏5 g/L,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1 g/L,光质为蓝光(或白炽光)。北虫草子实体中合成可溶性糖最多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碳源为可溶性淀粉5 g/L,氮源为蛋白胨5 g/L,无机盐为硫酸镁1 g/L,光质为白炽光;北虫草子实体中合成可溶性蛋白最多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碳源为甘露醇5 g/L,氮源为酵母浸膏5 g/L,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1 g/L,最佳光质为蓝光。  相似文献   

18.
胶质芽胞杆菌WY120是微生物肥料生产常用菌株,传统的生物钾肥菌剂发酵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采用淀粉、蔗糖和葡萄糖等。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与淀粉蔗糖培养基发酵培养胶质芽胞杆菌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玉米秸秆酶解液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胶质芽胞杆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玉米秸秆酶解液作为碳源发酵生产的胶质芽胞杆菌,其活菌数为3.52×108 cfu/mL,是淀粉蔗糖培养基的1.63倍。秸秆酶解液培养基的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其最佳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 g/L,活菌数可达到3.95×108 cfu/mL。当转速为250 r/min,pH控制在7.0~7.2时,5 L发酵罐的试验结果显示,其活菌数高达6.76×108 cfu/mL,是摇瓶培养的1.71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可替代传统的淀粉蔗糖为碳源发酵生产胶质芽胞杆菌,为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朱德艳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71-173,185
以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为材料,发酵生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等对酶活力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发酵条件为以玉米淀粉作碳源、大豆粉作氮源、pH 6.5、30℃发酵培养36 h,菌株所产CGTase的酶活力可达5 046 U/mL.  相似文献   

20.
以蛹虫草斜面固体菌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碳源(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和4种氮源(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和柠檬酸氢二铵)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浓度为2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适宜浓度为5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