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配方指方篇     
冷水性鱼类配合饵料的原料配比及成分(%)配比及成分开口饲料稚鱼饲料育成鱼饲料亲鱼饲料主要原料原料配比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饵料72423838鱼粉、血粉、肉粉、肉骨粉、发酵血粉植物性蛋白质补充饵料10353840豆饼、菜子饼、向日葵饼、玉米蛋白粉、酵母能量饵料12171816小麦粉、麦麸  相似文献   

2.
动物性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一些饲料厂及养殖场的配合饲料69份、浓缩饲料77份、鱼粉44份、肉骨粉39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从229份样品中分离到沙门氏菌27株,分离率11.8%(27/229)。其中配合饲料分离到7株,阳性率10.1%(7/69);浓缩饲料分离到6株,阳性率7.8%(6/77);鱼粉分离到8株,阳性率18.2%(8/44);肉骨粉分离到6株,阳性率15.4%(6/39)。  相似文献   

3.
鲤鱼对四种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表观消化率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血粉制品在鲤鱼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0.5%Cr2O3为外源指示剂,按"85%基础饲料+15%试验原料"组成饲料,测定鲤鱼对鱼粉、膨化血粉、血球蛋白粉、普通血粉4种动物性蛋白原料干物质、粗蛋白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鲤鱼对膨化血粉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血球蛋白粉、鱼粉,普通血粉最低。鲤鱼对血球蛋白粉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膨化血粉、鱼粉,普通血粉最低。除胱氨酸外,鲤鱼对血球蛋白粉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高于膨化血粉,而鲤鱼对膨化血粉的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高于鱼粉和普通血粉。[结论]鲤鱼对4种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血球蛋白粉>膨化血粉>鱼粉>普通血粉。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细胞因子GM-CSF与生长抑素pcS/2SS融合表达质粒pGM-CSF/SS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求生长抑素基因免疫新策略。将60只20日龄雄性昆明小白鼠均分为6组,分别用PBS(C0)、pGM-CSF质粒(C1)、pGM-CSF/SS质粒(T1、T2、T3)、pcS/2SS(T4)质粒口服免疫,T1~T4组的免疫剂量分别为2×106cfu/mL、2×108cfu/mL、2×1010cfu/mL、2×108cfu/mL,以上质粒均以减毒沙门氏菌为传导载体。结果显示:pGM-CSF/SS组的抗生长抑素抗体AP/AN值显著高于pcS/2SS组,阳性鼠体增重亦高于pcS/2SS组,抗体阳性率分别是71.4%和40.0%。另外,高剂量组的AP/AN值极显著高于低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的AP/AN值显著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为100%、71.4%和20.0%。可见,pGM-CSF/SS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pcS/2SS疫苗,且pGM-CSF/SS疫苗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显示出细胞因子GM-CSF可以增强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免疫磁珠捕获-PCR检测牛乳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建立了沙门氏菌的磁捕获-PCR检测方法。筛选了最佳包被液和最适包被条件,用于制备包被有抗沙门氏菌抗体的磁珠。用制备的免疫磁珠捕获样品中的沙门氏菌,用于PCR检测。此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检出率高。用所建立的免疫磁珠捕获-PCR技术检测牛乳中的沙门氏菌,检测灵敏度为9cfu/mL,所用时间为7h(包括前增菌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2016年7—10月采集自浙江和上海部分地区肉鸡屠宰端、零售端鸡肉样品及屠宰场环境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研究102株分离株的血清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定的泰国S&A公司沙门氏菌诊断血清,采用玻片凝集法确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研究发现,204份样品中,85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平均检出率为41.67%。脱羽、净膛、清洗、包装、整鸡和预冷检出率依次降低,而冷藏检出率回升到70.00%。102株沙门氏菌共涵盖15个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23.53%)、阿贡纳沙门氏菌(Salmonella Agona,17.65%)、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almonella Indiana,12.75%)、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11.76%)和达布沙门氏菌(Salmonella Dabou,7.84%)较为常见。屠宰端德尔卑沙门氏菌最为流行,零售端则主要为阿贡纳沙门氏菌。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敏感,75株(73.53%)菌对四环素产生抗性;对氯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酮酸、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链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9.02%、41.18%、38.24%、37.25%、28.43%、23.53%、22.55%、22.55%、20.59%、19.61%和17.65%。零售端样品源沙门氏菌对大部分供试抗生素的抗性显著低于屠宰端和环境样品源沙门氏菌。102株菌中,97株(95.10%)可抗至少1种抗生素,17株(16.67%)可抗10种或10种以上的抗生素。不同地区采集的样品中,源于绍兴的样品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78.95%),且极显著高于湖州及上海地区的阳性样品检出率(P<0.01)。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在不同月份的检出率存在极显著差异,9月份检出率最高(80.00%)。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肉鸡生产消费链条中,沙门氏菌检出率、血清型和耐药率、耐药谱呈现明显的变化,即沙门氏菌不是单纯来源于该批次肉鸡携带菌,各环节固有存在和人员携带的菌株也加入了其中,造成终端产品的现状。本研究揭示了沙门氏菌在鸡肉产品中分布的状况和来源,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预防该省肉鸡生产全产业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耐药菌的出现、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按原料来源不同,鱼饲料可以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鱼粉、肉骨粉以及血粉等饲料原料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由于这些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与鱼类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相似,所以用这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生产的鱼料饲喂,鱼类不但吸收率高,而且还具有吸收快,对水质污染程度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2008-2009年福建省抽查的62份水产饲料及30份送检的饲料原料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有5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其中有2份是鱼粉,鳗鱼饲料、鳖饲料和鱼蛋白肽各1份,阳性检出率为5.43%.  相似文献   

9.
鱼粉质量的氨基酸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是配合饲料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鱼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特殊性(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直接影响饲料的质量。氨基酸组成是鉴别鱼粉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在鱼粉中掺杂有羽毛粉(胱氨酸较高)、血粉(氨较高)、肉骨粉(甘氨酸较高并且含有羟基赖氨酸)和皮革粉(含有羟基赖氨酸),这些物质的氨基酸组成都有明显的区别,用氨基酸组成可以评价鱼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猪源沙门氏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辽宁省大连市各大农贸批发市场鲜猪肉68份,用选择性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通过菌落形态及PCR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沙门氏菌对9大类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共获得鲜猪肉样品沙门氏菌12株,检出率为17.6%;91.7%鲜猪肉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至少耐受1种抗菌药,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为氟苯尼考(75.0%)、盐酸沙拉沙星(66.7%)、硫酸新霉素(66.7%)和盐酸多西环素(66.7%),其次为土霉素(58.3%)、硫酸庆大霉素(58.3%)、乙酰甲喹(58.3%),耐药率较低的有乳酸环丙沙星(50.0%)、恩诺沙星(50.0%)、盐酸环丙沙星(50.0%)、硫氰酸红霉素(41.7%)、阿莫西林(16.7%)、硫酸黏菌素(16.7%);大连市农贸批发市场鲜猪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并且沙门氏菌对各类抗生素表现出了很高的耐药性,这种高耐药性也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一再上扬。一些单位和个人,利欲熏心,在原料中掺假掺杂,以劣充好,以假乱真,蒙骗了大量用户,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原料掺假最多的为鱼粉掺假。常见掺假物的种类有:植物性原料,如稻壳粉、麦麸、草粉、米糠、木屑、棉籽粕和菜籽粕等;动物性原料,如水解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等,另外还有尿素、铵盐、尿素-甲醛聚合物等含氮化合物以及石子、石粉、黄泥等。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畜禽肉及凉拌菜中沙门氏菌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初步确定污染沙门氏菌的高危食品种类,为沙门氏菌检测、监测和食品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按照GB/T 4789.1-2003规定的方法采集陕西省西安、杨凌和宝鸡等地超市和农贸市场的零售肉样品443份,凉拌菜样品209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氏菌,采用PCR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5大类食品中,鸡肉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状况最为严重(69.9%),其他食品污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羊肉(55.3%)、牛肉(30.1%)、猪肉(19.4%)和凉拌菜(9.6%);肉类食品的污染状况(45.2%)远高于凉拌菜(9.6%);从超市采集的零售肉样品沙门氏菌污染率(46.8%)低于从农贸市场采集的零售肉样品(54.6%);西安地区零售肉沙门氏菌污染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杨凌和宝鸡地区;杨凌地区即食凉拌菜沙门氏菌污染率最高(6.7%),其次分别为宝鸡(2.9%)和西安(0%)。从结果可得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零售肉和即食凉拌菜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沙门氏菌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来源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内容物主要微生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56日龄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以鱼粉、血粉、膨化血粉作为蛋白来源,按着等氮、等能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5次重复,每次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14 d的试验。结果显示:鱼粉组营养物质的代谢率略高于膨化血粉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血粉组和鱼粉组NDF、EE、CP的表观代谢指标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鱼粉组CF、ADF、M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血粉组。鱼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高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却最低;血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3种处理中最高;鱼粉组(3.0%)与膨化血粉组(3.0%)相比较在以上3种细菌的数量上最为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肥育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鱼粉或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膨化血粉在肥育鹅日粮中可以代替相同水平的鱼粉,且其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血粉。  相似文献   

14.
汪清 《饲料博览》2005,(8):35-36
沙门氏菌在饲料中污染率最高,危害最大。通过对来源于不同饲料企业、不同种类的饲料进行抽检,分别在肉骨粉、河豚前期配合料、肉鸡浓缩料及大鸡混合料中检出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5.
饲料原料掺假最多的是鱼粉掺假。常见掺假物的种类有:植物性物质如棉籽粕和菜籽粕,还有葵花粕、花生粕、玉米胚芽粕、豌豆粉、稻壳粉、麦麸、草粉、米糠粕、木屑、方便面下脚料;动物性物质如水解羽毛粉、硫化羽毛粉、肠羽粉、皮革粉、羊毛粉、血粉、肉骨粉、肉松粉、鱿鱼粉(下脚料)等;  相似文献   

16.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利用设计的4条特殊引物和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下特异、高效、快速地扩增DNA的新技术。研究选取沙门氏菌编码DNA解旋酶B亚单位的gyrB基因设计了1套引物,总反应体系25μL,63℃恒温1 h,用LAMP对9株沙门氏菌属扩增的结果均为阳性,而大肠杆菌O216等7株致病菌株扩增的结果均为阴性;LAMP的灵敏度为6.8×101cfu/mL。LAMP检测方法更快速、灵敏,有着较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利用设计的4条特殊引物和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下特异、高效、快速地扩增DNA的新技术。研究选取沙门氏菌编码DNA解旋酶B亚单位的gyrB基因设计了1套引物,总反应体系25μL,63℃恒温1 h,用LAMP对9株沙门氏菌属扩增的结果均为阳性,而大肠杆菌O216等7株致病菌株扩增的结果均为阴性;LAMP的灵敏度为6.8×101cfu/mL。LAMP检测方法更快速、灵敏,有着较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检测鉴别鸡白痢、肠炎、鼠伤寒、伤寒4种养禽业中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利用每种血清型的特异基因位点,建立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对多重PCR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非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1 pg/mL,肠炎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达12.5 pg/mL,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度13.7 pg/mL,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限度12.3 pg/mL.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有望成为以后检测沙门氏菌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食品及动物性饲料沙门氏菌的PCR快速检验方法,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多种非沙门氏菌的肠道病原菌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沙门氏菌出现300 bp的条带,其他非沙门氏菌无条带,证明该对引物特异性良好。利用人为污染沙门氏菌的方法,对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不同程度地沙门氏菌人为污染,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后进行PCR检测。结果,鱼罐头、鱼粉、蛋制品、肉骨粉均能达到理想检测效果,敏感性为10~100 CFU/50 L。利用该方法对商品鱼罐头、蛋制品、鱼粉、肉骨粉进行检测,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湖南地区沙门氏菌的耐药表现和基因分布情况,采集了永州、怀化、长沙等地生猪养殖场、屠宰场的猪肛门拭子样本和鸡盲肠样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16种常见兽用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血清型分析以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从300份猪肛门拭子样本和170份鸡盲肠样本中总计分离到沙门氏菌69株,血清凝集试验显示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69株中的48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猪源和鸡源沙门氏菌都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磺胺异恶唑具有很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2%以上,其次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氟苯尼考,耐药率在40%左右,未有菌株对乙酰甲喹、安普霉素耐药;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每株菌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最高出现了13重耐药菌株,尚未发现对16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的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见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耐药基因检出率普遍不高,其中Bla CTX-M检出率相对较高,为14.49%(10/69)。这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区健康来源动物样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相对较高,并有一定的多重耐药情况存在,应保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