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四川蚕业》2007,35(1):61-61
最近,国家蚕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在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挂牌。 家蚕品种资源是开展家蚕育种和遗传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遗传学、昆虫学及生物化学的好素材。中国蚕业研究所已收集、保存家蚕地方品种、国外引进品种、改良品种、突变基因品种、种质创新材料、育种素材等种质资源近千份,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蚕种质资源.据调查,现在全国保存着600多份家蚕品种.随着新的种质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创造,品种保存任务也越来越大.保存蚕品种,就是要保存品种(或曰基因型)勿使丢失、勿使绝灭,并要求保持品种固有性状勿使退化、勿使混杂.  相似文献   

3.
<正>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落户四川,该中心由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三方合作共建。家蚕种质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是蚕茧生产和丝绸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家蚕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蚕业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设在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主要承担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开发工作。该中心已收集保存家蚕种质资源589份,包  相似文献   

4.
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是培育新蚕品种的基础。简要介绍了家蚕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总结了品种复壮、品种调查的内容及项目。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积极与东南亚重要蚕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分别在泰国和越南建立合作示范基地,开展了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进行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合作研发。对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的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引进的热带家蚕种质资源创制的基础材料初步选育成适合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条件的优质抗性家蚕新品种九抗·九化×研石·石7以及抗高温多湿家蚕新品种丰9N·九化×湘AT·研7T,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有关单位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开展家蚕品种选育合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从刚建所的3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110多个,利用这些品种资源已育成了10对实用品种。为更好地利用种质资源,近年来进行了家蚕抗高温、抗氟及淀粉酶活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疆蚕业科技发展50年回顾与"十一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半个世纪以来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筛选、利用研究,农毛渠桑树立体栽培体系,干旱蚕区家蚕品种的选育及其丰产饲养技术体系,蚕桑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等蚕业科技发展的里程做了简要回顾,对新疆“十一五”蚕业科技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家蚕种质资源是发展现代蚕业的基础。通过对家蚕品种资源进行挖掘,对其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建立合理的保护措施,并应用于家蚕新品种的选育。根据生产的需要,建立基础家蚕品种和特殊性状家蚕品种的选育的基本策略,使家蚕种质资源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始建于1938年,由宋美龄亲函四川省政府协助费达生女士组建。现为四川省农业厅直属、公益二类性质的事业单位。2008年经省农业厅批准,我场取得从事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及家蚕三级繁育四级制种蚕种生产资格;2009年农业厅批准我场为"四川省桑、蚕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单位";2012年由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并挂牌成立"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家蚕种质资源保育中心(四川)"。我场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桑树品种、家蚕种质资源基因保存、保护,蚕、桑新品种的研发与试验鉴定;家蚕母种、原原种的选育和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指导及推广应用;蚕种检验检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研究家蚕种质资源的历史沿革 ,到目前保存品种达 82个。在保育的同时 ,摸清了各品种的部分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 ,还对资源品种进行了利用创新研究 ,先后育成了 8对实用品种和一批基础材料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广东省农业厅家蚕原种场、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2004年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为现名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中心是一家集蚕桑良种繁育、省级蚕种质量检疫检验、蚕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蚕桑新品种选育、蚕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保存品种继代,还要在饲育选择中保持品种遗传性状与资源利用,做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寻求创新,开发利用蚕种质资源,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蚕学通讯》2013,(3):F0004-F0004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西南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4.
种质资源是蚕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浙江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种质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为浙江蚕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缺少有力的经费支撑,资源保存分散,甚至丢弃.为了加强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浙江省开展了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工作,并创建了“一库五点”的蚕种质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对桑种质资源进行抗桑疫病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田立道  李雪明 《蚕业科学》1996,22(4):205-207
采用人工接种法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01份桑种质进行对桑疫病抗性鉴定,初步选拔出高抗种质29份,中抗种质42份,感病种质130份。  相似文献   

16.
《蚕学通讯》2012,(4):F0004-F0004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西南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7.
《蚕学通讯》2014,(2):F0004-F0004
正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西南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为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配套单位,重庆市桑、蚕品种资源保护单位,西南大学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9.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云南蚕区保存的44份家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家蚕种质资源的合理保存、利用及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以筛选的13条ISSR引物从44个家蚕品种的蛹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11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84.5%,表明44个家蚕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4个家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17 2~0.905 2,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11 2。基于品种间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品种首先按中系和日系形成2大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69处,2大类群又各自再分成2个组群。4个组群中,均是育种材料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在同一组群内。ISSR分子标记结果较好地揭示了云南蚕区44份家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13,(2):F0004-F0004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于2011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创建于1935年,在中国西南地区最早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事业,拥有丰富的桑、蚕种质资源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是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推广培训单位,年承担多项国家、市科研项目,可繁育原种2万张、普种35万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