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国内当前研究较多的培肥措施(单施无机肥、单施有机物料、无机肥与有机物料 配施)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比单施化 肥更有利于土壤动物数量的增加;营养均衡、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更有利于保持土壤动物多样 性;土壤动物多样性可指示有机质含量变化、土壤结构状况等肥力特征;土壤动物存在表聚性和时间 变化特征。今后可加强生物菌肥等环境友好型肥料利用及对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研究,为促进农业可 持续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机物料对黑钙土的培肥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两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对黑钙土的培肥作用。结果表明:用有机物料培肥土壤时,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重组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农化性质。提高有机无机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追加复合量和追加复合度均随玉米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复合系数却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用有机物料还可以提高松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改善重组有机质中腐殖质的结合形态。有机物料对黑钙土的培肥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年,医此可以认为每年向土壤中施入一定量未腐解的有机物料来不断地补充、更新与激活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物质,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3.
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3年有机物料培肥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降低风沙土中沙粒的含量,提高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5mm及>0.25mm团聚体总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有机物料培肥还可以降低土壤比重和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田间小区方法连续3年在邯郸地区褐土研究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无机肥配施有机物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同时改善土壤的氮、磷、钾养分状况。在等碳量的条件下,玉米秸秆对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好于牛粪肥。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料在半干旱条件下的腐解残留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净化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措施。本试验采用砂滤管法研究了6种有机物料在新、老菜园土壤中的腐解状况,以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规律,探讨有机肥料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稻草、沼气渣肥、人粪尿堆肥等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较好物料;对C/N比较高的物料,当增加N素、调节C/N比时,可以促进有机碳的分解和向腐殖质的转化;肥力较高的老菜园土壤更有利于有机碳素的腐殖质化和在土壤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谈有机肥的科学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均衡,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改土,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又能供应作物养分,要科学施用。在施用时应严格遵守配方比例施用;作基肥施并深施;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混施;充分腐熟发酵后再施用;配合生物有机菌肥施用;因作物施肥。另外,在施用时还要注意施用方法,以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合理选择有机物料种类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土壤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减缓地力衰竭,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并增加耕层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进而提升相关酶活性。对培肥后评价指标的确定也有利于培肥效果的系统评价。本文重点分析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培肥土壤的效果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为培肥策略的制定与评价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宅基地复垦土壤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探讨适宜农村闲置宅基地复垦的培肥模式。【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以及施用化肥、有机复合肥、有机复合肥+菌肥、有机肥、有机肥+菌肥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土壤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Vmax/Km)的变化特征。【结果】复垦培肥后,化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Vmax及磷酸酶的Vmax、Vmax/Km值,有机复合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的Vmax/Km值,有机复合肥+菌肥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及磷酸酶的Vmax、Vmax/Km值,有机肥+菌肥和有机肥处理均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的Vmax、Vmax/Km值。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转化酶Vmax,脲酶Km、Vmax和磷酸酶Vmax可用于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结论】有机肥单施或与菌肥配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宅基地复垦较为适宜的培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利用田间大区对比的方法,2008~2010年在黑龙江省呼兰区黑土上研究玉米机收后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无机肥配施秸秆有机物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同时改善土壤的氮、磷、钾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0.
低丘新垦耕地基础肥力低下,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是其培肥的核心。为了解低丘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特点,通过系列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性状、有机物料类别、施石灰和水分管理等对施入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特点及其腐殖化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丘新垦耕地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随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pH值的增加而下降,黏质土壤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壤质土壤。新垦耕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高于周边多年培肥的熟土。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与土壤初始微生物生物量碳呈负相关。在新垦耕地中施用石灰石粉可促进土壤中有机物料的分解,降低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缺水和过多水条件下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均高于正常水分条件下。有机物料来源可明显影响其在低丘新垦耕地土壤中的腐殖化系数:堆肥大于秸秆、绿肥;作物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施用生物质炭虽然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单施生物质炭不利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在新垦耕地上生物质炭应与其他有机物料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施用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不同配比的混合肥料对小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施肥配比。实验设置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的配比为0%、25%、50%、75%、100%的实验组,此外还设置用R. palustris菌液浸种处理的实验组。在小白菜的生长初期,进行6次小白菜盆栽施肥实验,施肥结束后,测定施用不同配比混合肥料对小白菜植物学性状、营养品质,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施用菌肥和低含氮量化肥配制而成的混合肥,可以明显提高小白菜产量,施用50%配比的混合肥肥料增产最多;随着菌肥配比不断提高,小白菜营养品质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增加。菌肥和化肥合理混施,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对有机与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旱作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对有机、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机制,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8 a的有机、无机培肥显著影响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指标,降低土壤碳氮比。所获得的细菌序列46 531条,分属于3 494个土壤细菌OTUs,共分为58门、67纲、143目、271科、639属、435种;但不同有机、无机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占35.91%~42.03%,是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化肥配施牛粪、化肥配施羊粪处理下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湾菌门(Chloroflexi)等的相对丰度均与对照间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细菌前10门的相对丰度在化肥配施黄腐酸钾、生物有机肥等低量外源有机碳处理下,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低量外源有机碳配施化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处理间的相似度较大,而牛粪配施化肥与羊粪配施化肥处理间的土壤菌群结构相似度较高。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第一、二排序轴能分别在累积变量78.67%、97.49%上揭示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土壤pH和碱解氮是影响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高低的主要驱动因子。旱作区中长期有机和无机培肥措施下,外源有机碳输入数量及有机肥类型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3.
施用不同粪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分析鸡、牛、猪三种粪肥养分和污染物含量基础上,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不同粪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田配合施用粪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其中试验以施用鸡粪效果最好,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全氮量、速效氮、全磷量、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39.33%、84.8%、27.65%、109.7%、12.9%和11.35%。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12.81%,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梨园不同土壤深度细菌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为梨园精准施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孔庄试验基地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深度土壤(5~15 cm、15~25 cm和25~35 cm)的理化性质及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结果】梨园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不同深度土壤相同OTUs为3025个,一致性达60.00%。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且各指数在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PCoA)分析发现,5~15 cm与15~25 cm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25~35 cm与5~15 cm、15~25 cm土壤群落结构均差异较大。土壤细菌门水平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为主;细菌属水平以RB41、念珠菌固体杆菌属(Candidatus Solibacter)和藓杆菌属(Bryobacter)为主;细菌种水平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相对丰度为最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与变形菌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均与香农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深度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较强。不同梨园土壤深度下细菌群落的分布情况,可作为改善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烤烟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烟田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烟田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量;能够促进烟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质量,提高烟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已知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具有改良盐碱土壤,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对苏打型盐碱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机制,本文采用大田试验示范方法,于2018—2020年在大安市四棵树乡、龙沼镇典型苏打型盐碱土壤水稻,开展了大面积对比试验示范研究。与试验前本底土样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降低耕作层容重8.28%~16.55%,降低水溶性盐分13.57%~53.82%,降低交换性钠离子16.15%~42.62%,降低土壤碱化度24.08%~49.82%,pH降低0.54~1.06,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0.45%~32.29%。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增加水稻株高14.72%~23.09%,增加穗数20.92%~29.23%,增加穗粒数3.15%~11.45%,增加千粒重3.61%~5.58%,提高水稻产量30.07%~56.60%。上述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硅土壤调理剂可改善苏打型盐碱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水稻生物学性状,提高产量,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苏打型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祝延立  那伟  郗登宝  赵新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02-15203,15213
[目的]研究施用沼液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变化规律,提出沼液最大承载量。[方法]以玉米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施用沼液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结论]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增加,增幅顺序为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速效氮含量。为避免因土壤速效磷的过剩而流入水体,利用猪场粪污沼液种玉米,施用量应控制在118.73 t/hm2以内。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小兴安岭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以小兴安岭原始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和中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磷、容重等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相同林龄条件下,随土层加深,椴树红松林成熟林和中幼龄林土壤容重增大,总孔隙度变小,土壤有机质、全氮、磷含量减少,但C/N、pH分布无规律性;不同林龄相同土层,中幼龄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磷略高于成熟林,且土壤有机质、全氮表层0~10cm差异显著,10~20cm、20~30cm差异不显著;含磷量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碳氮比呈显著相关(P0.05),与pH、含磷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生产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无机肥与牛粪、猪粪和小麦秸秆长期配合施用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培肥改良砂姜黑土、提升砂姜黑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2年建立在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牛粪、猪粪、秸秆等不同有机物料与无机肥料配施对作物产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评价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结果】长期不施肥处理的小麦、大豆产量持续下降,平均年降低分别为39.0和70.9 kg·hm-2,25年后产量在极低水平波动。单施无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小麦产量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无机肥和有机物料配施的处理与单施无机肥(NPK)处理相比均表现出增产效果,年均增产率在5%以上。不同有机物料处理间的增产效果是牛粪处理(NPK+CM)优于猪粪处理(NPK+PM),而猪粪处理优于秸秆处理(NPK+S)。小麦、大豆产量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长期不施肥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CV)最高,增施肥料可以降低CV,有机物料和无机肥配施的处理CV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牛粪处理CV最小。牛粪、猪粪、秸秆与无机肥料长期配合施用能降低砂姜黑土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小麦、大豆产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改善砂姜黑土不良的物理性状。【结论】长期均衡施用无机肥料或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小麦产量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产量变异,增强产量稳定性,作物高产稳产;能改善砂姜黑土不良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是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较为适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临河区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盐碱地施用磷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临河区盐碱地改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磷石膏为改良剂,研究盐碱地施磷石膏后土壤理化性质和向日葵产量的变化。[结果]磷石膏可促进盐碱地土壤耕层脱盐,降低土壤p H和交换性钠含量,增加向日葵盘数、盘粒重和产量。[结论]以磷石膏作为盐碱地土壤改良剂适合在临河区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