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系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与亲本籼粳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及54个常规品种(系),按NC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以籼粳特异RFLP标记及形态指数法检测供试品种(系)的籼粳分化程度,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与双亲籼粳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多数品种的籼粳遗传分化和形态分化相一致,只有个别品种不一致;②组合间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对F  相似文献   

2.
以2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亲本(17个母本,5个父本),按NCⅡ设计配成175=85个F1,在不施磷肥(CK)和施P2O5 150 kg/hm2(P150)两个处理条件下,对不同品系油菜磷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 磷素籽粒生产效率(PUEs)杂交组合平均值在P150和CK处理中分别比亲本平均值高6.41%和7.64%。离中亲优势的正向组合数明显多于负向组合数,超亲优势的正向组合数(超高亲)明显多于负向组合数(超低亲),表明PUEs存在杂种优势。PUEs的遗传参数在P150处理和CK处理中一般配合力方差相对较小,特殊配合力相对较大,PUEs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在两个肥力水平下,品系9(ZS-3)的一般配合力较高,620(SY07湘05499)、 1320(NY-14湘05499)、 1421(湘05487YY-7)三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高配合力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803B为核供体,比较5种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等性状影响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胞质效应在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转移率方面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氮素利用效率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胞质对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均大于恢复系。爪哇型质源(JW型)胞质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素吸收转化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JW型803A/蜀恢527是产量和氮素利用得到较好结合的杂交水稻组合。  相似文献   

4.
用5个同核异质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组成5×5不完全双列杂交,估算了不育系细胞质基因对单株粒重、生育期等9个性状的配合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杂交稻同核异质不育系的胞质基因对不育系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均具显著的作用。因而认为,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应包括细胞质基因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将生产上使用较多的3个不育系(博白A、V20A、珍汕A)和5个恢复系(桂8、桂44、测64-7、密阳46、IR24)组成3×5不完全双列杂交,用于研究17种氨基酸含量的配合力及相关,发现杂交水稻糙米的15种氨基酸含量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只有组氨酸的含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糙米氨基酸含量与农艺性状相关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5 个不育系与6 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从配制的杂交组合中选择30 个生育期基本一致的组合, 研究籼型杂交稻稻米中重金属Cd 含量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配合力、遗传力。结果表明: 稻米中Cd 含量有明显的杂种负优势效应; 不育系和恢复系稻米中Cd 含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二者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低Cd 含量组合的选育中双亲的遗传改良和组合的评价筛选都很重要。Cd 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且相差较小, 分别为97.73%和80.10%, 说明稻米Cd 含量以基因加性作用为主, 亲本改良在早期世代选择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个玉米花培纯系和4个普通自交系的5个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6个纯系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有差异.花培纯系双白的单株粒重和穗长两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高,且其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小,说明该纯系能稳定地把高产、穗长的特性遗传给后代.339-2的单株粒重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南60-1相当,但其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与南60-1组配,可获得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8.
谷子两系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谷子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5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40份(5×8)杂种F1,对11个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谷子两系杂交组合在穗长、穗粗、千粒重、分蘖性、单穗重、单穗粒重和产量7个性状中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但除千粒重外,其余性状的显著超亲组合数较少。杂交组合的单穗重和单穗粒重与产量极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对优异亲本进行筛选发现,A2和R3为一般配合力(GCA)较好亲本,A1、A2为GCA产量效应优异亲本,A1×R3、A2×R8、A3×R5、A3×R7和A5×R1为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较优组合。对产量强优势组合的配合力进行分析,发现优异的两系杂交组合中包含至少1个GCA较高的亲本或拥有较高的SCA。本研究结果为谷子优异两系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部分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选育问题,运用25个早籼稻组合按北卡罗莱纳Ⅱ(NCⅡ)设计进行了配合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形状、胶稠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7个性状受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受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因此在育种中要特别注意不育系本身的特点。垩白级别、糊化温度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并受特殊配合力影响较大,在世代传递中的稳定性是较差的,因而在育种时要特别考虑双亲的表现值。  相似文献   

10.
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自交系中,ZFF、XH55和NFHH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峰值黏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利用这3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后代产生优势杂交种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RVA黏度性状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0.162~0.345),说明遗传距离对糯玉米杂交组合RVA黏度性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遗传距离与F1黏度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足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亲本的总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决定系数也较高,变幅在-0.781~0.830和-0.662~0.786。结果表明,在预测糯玉米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时,不能只依靠遗传距离,还应重点考虑亲本的配合力。本研究为后续优质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以及杂交组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SSR标记对水稻品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用20对SSR引物对培矮64s、N422s、108s、LS2s等4个不育系和55份严自不同生态型的恢复系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DNA籼粳分化明显,聚类分析结果和用RFLP对供试材料的籼粳分化明显。聚类分析结果和用RFLP对供试材料的籼粳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而且者与形态分类的结果也基本一致,在所用的20对SSR引物中,有5对是籼粳特异的,其灿粳分辨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品种及两系组合进行花药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基因型之间培养力差异明显;F1组合的培养力与亲本培养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杂交类型之间培养力变化趋势为粳×籼>籼×粳>粳×粳>籼×籼。  相似文献   

13.
利用 3个抗大麦黄矮病毒 (BYDV)冬小麦材料作母本、4个丰产性品种作父本 ,采用 3× 4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分析其抗病性和丰产性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抗病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以加性基因效应占绝对优势 ;抗病与高产二性状呈负相关 ,应以耐病高产为选择目标 ;抗病母本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较低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丰产父本应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相似文献   

14.
选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淀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综合考虑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中优9507、济麦20、偃展4110适合做面条和馒头小麦品质育种优良亲本;藁麦6/偃展4110和扬麦16/偃展4110,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优秀,总的配合力效应表现也最好,利用价值大,为优良组合。直链淀粉的遗传主要是基因的累加效应,粘度性状、总淀粉、蛋白质品质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非加性效应为辅;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狭义遗传力达74.47%以上,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直链淀粉、膨胀势在50%以下,高世代选择效果较好。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与支链淀粉、总淀粉、膨胀势呈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而与直链淀粉、降落数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遗传正相关,可以完全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苦瓜产量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用8个高世代绿苦瓜自交系,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2种方法设计试验,对苦瓜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8个杂交组合有26个呈现正向离中优势,有23个呈现正向超亲优势,22个组合比对照增产;在8个试验亲本中,4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正向效应,另外4个为负向效应,亲本B的一般配合效应值极显著高于其它亲本;21个组合双亲间特殊配合力效应表现为正向效应,效应值最高的组合为E×H(2.15),其次是B×H(1.51)、D×H(1.28)、A×G(1.23)和C×G(1.05)。并对苦瓜丰产性育种的亲本选择选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按Griffing方法4,用6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自交系配制了15个组合,并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21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穗长、秃尖、胚重比和乳熟期子粒可溶性糖含量等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不显著,其余16个性状的Gca方差和Sca方差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16个性状的总配合力(Tca)效应值与其观测值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胚重比、乳熟期子粒可溶性糖含量、成熟期子粒含油率、叶片数、胚油比和非胚部分(OSK)含油率等6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hN2)和广义遗传率(hB2)均比较高,可在育种的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6份可溶性糖含量不同的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Ⅳ杂交试验设计方法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甜玉米自交系可溶性糖含量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自交系Su138 GCA效应为最大正效应,其次是Su119、Su579和Su528;Su325和Su311表现负的GCA效应。结合杂交组合实际可溶性糖含量与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Su138所组配的各组合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和SCA效应均较好。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广义遗传力为78.0%,性状遗传主要为加性效应,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环境条件对性状表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选用3个自育宽柄芥不育系和4个父本系(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宽柄芥杂交亲本及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F1代柄肋鲜重、开展度、单株鲜重、产量、株高的特殊配合力高于一般配合力,说明大多数农艺性状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各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大于狭义遗传力,表明这些性状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大;不育系K46A和DJA除个别性状外10个性状GCA均呈正向效应,是有利用价值的亲本。不育系K6A及父本系K42、DJK、SGK、HK部分性状的GCA呈正向效应,部分呈负向效应,可根据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选用;"K6A×K42""DJA×HK""K46A×SGK"组合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和增产潜力,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利用。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优质新种质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个陆地棉型优质新种质— 95 42 2系和 95 1 78系同鲁棉 1 4号、中棉所 1 6号和Acala4 42共 5个亲本配成 5× 5 =2 5个杂交组合 ,按Criffing方法 1、模式Ⅰ设计分析了F1 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皮棉产量、衣分率、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指共 8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经分析 ,3个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纤维长度的加性效应远比非加性效应的作用重要 ,并估算出较高的广义遗传力 (94 8% )。加性效应为控制马克隆值遗传最主要的成份 ,非加性效应虽占比重小 ,但特殊配合力仍达极显著水平 ,马克隆值的广义遗传力较高 (84 1 5 % )。纤维强度为加性效应所控制 ,非加性效应作用微小。 5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偏下 ,其中以皮棉产量最高 (6 5 31 % )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核辐射创造的高配合力水稻种质扬稻6号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辐射诱变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扬稻6号在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单株产量等产量构成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显著高于其它参试恢复系,对“两系”不育系和“三系”红莲型不育系具有配制出超高产杂交稻组合的特殊配合能力,其丰产、优质、多抗性能推进了以其作恢复系所配制杂交稻组合,及以其作亲本选育常规水稻品种和恢复系“水涨船高”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