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火烈鸟 (Phoenicopterusruber) ,又名“大红鹳”或“红鹤” ,属鹳形目 ,红鹳科。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欧洲南部以及美洲的大西洋沿岸一带 ,多栖息于人迹难到的浅水地区 ,主要以淤泥和浅水中活动的小型甲壳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等为食〔1,2〕。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广州动物园于 1996年从巴基斯坦引进大火烈鸟 (幼鸟 )2 0羽 ,断翅后散养在面积约有 2 2 0 0m2 、半陆地半水域结构的火烈鸟散养区里。该群火烈鸟于 2 0 0 0年达到性成熟 (约 4 .5岁 ) ,出现发情交配行为 ,并开始产卵 ,到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2.
张娟茹 《野生动物》2001,22(5):38-39
大火烈鸟属鹳行目、红鹳科,主要分布在中、南美热带与亚热带的湿地生态系统中,在我国一些大型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作为观赏鸟类引进。由于各地气候环境的差异,对大火烈鸟的繁殖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国内有关大火烈鸟饲养管理方面的文章有过报道,但对其繁殖行为研究较少。上海野生动物园于l995年从荷兰引进大火烈鸟59只;于 2000年 3月1日~8月 31日期间;进行繁殖行为的观察和研究。 研究地点的概况 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东经120°52’,北纬30°42’,属于中亚热带的湿润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热同…  相似文献   

3.
<正>古巴火烈鸟,鹳形目,红鹳科。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东达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见于西印度群岛。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为食。性机警、温和,善游泳,但很少到深水域,飞行慢而平稳。我园现饲养火烈鸟101只,其中古巴火烈鸟80只,智利火烈鸟21只,2013年古巴火烈鸟开始繁殖,亲鸟繁殖成功12只,人工繁殖成功1只。现将我园古巴火烈鸟人工育雏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火烈鸟亦称红鹳,2013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火烈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小虾、昆虫、藻类等为食。由于火烈鸟羽毛鲜红、形态优美,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火烈鸟胆小敏感、适应能力较差,群体性极强,所以不宜饲养,容易发生多种疾病。石家庄市动物园引进火烈鸟30只,由于多次强烈应激导致火烈鸟发病并出现死亡,经诊断为球虫与曲霉菌混合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火烈鸟Xenorhrnchus asiaticus、属于鹳形目,以其独特的形态自成火烈鸟科。主要分布于非洲及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南部,东部,亚洲的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北京动物园1956年开始饲养展出智利火烈鸟,1976年第一次产卵繁殖并育成幼鸟。现在依据智利火烈鸟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的纪录,人工饲养及繁殖规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对长春市动植物公园火烈鸟馆舍的84只火烈鸟进行观察,主要针对火烈鸟的行为习性和繁殖育幼以及幼鸟生长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为日后火烈鸟的饲养繁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2006~2010年,对石家庄市动物园古巴火烈乌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古巴火烈鸟的饲养环境、日粮配制、繁殖行为、自然育幼、人工育幼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圈养条件下火烈鸟的饲养繁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饲养繁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2013至2015年,笔者对上海野生动物园火烈鸟种群饲养繁育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火烈鸟饲养环境、日粮配制、繁殖、人工孵化和育雏方法等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火烈鸟     
火烈鸟(Flamingos),又称红鹳,属于鹳形目。它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很多地方,由于它的体形与鹤类相似,所以不少人误认为是鹤。火烈鸟体大、腿长、尾短、有蹼。颈部细长,约为身长的两倍多,羽毛多半为白色,略带玫瑰色,覆羽呈红色。它的腿也呈红色,但有的种类为黑色。火烈鸟最奇特之处是它那大而弯曲的嘴,嘴基部浅红色,嘴端为黑色。它的眼睛呈红色,虽然很小,但却十分锐利,既使在行走时,也能看见水中的昆虫和其它食物。火烈鸟性胆怯而机警,多栖居在浅水处,喜欢成群活动,以鱼、蛤、虾和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水草。火烈鸟嘴的边缘有细密的角质  相似文献   

10.
晓非 《野生动物》2001,22(2):14-15
走进东非,走进巴哈马,一身火红的火烈鸟数万、数十万只翱翔在天空中,如穹红霞,如碧波红莲,如漫野烈焰,撼人心魄。 火烈鸟学名叫大红鹳;属鹳形目、红鹳科鸟类。它是涉禽鸟类中飘飘仙子。它有一双伶仃的长腿,长颈比鹤类更长也更细,比忧雅的鹭鸟更弯曲有致,衬托着没有尾羽的身子更加娇小可爱。它的嘴是造物主精心的杰作,外观像镰月一弯,内部构造非常奇特:上嘴像个盖子恰恰盖住下颚,上颚竖着梳子状的刚毛。进食时火烈鸟低头将弯曲的喙平插入水中,硕大的舌头像一只活塞不断地将水抽进去,挤出去,可食的藻类留在了梳状的刚毛里,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火烈鸟为观察对象,对繁殖期气候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观察研究表明繁殖期充沛的雨量、适宜均衡的日光照射时数及温度是大火烈鸟成功繁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火烈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国内繁殖成功的为数很少。无锡动物园于2009年引进一批火烈鸟进行养殖,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成功孵化出4只雏鸟,现将亲鸟自然育雏行为的观察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美洲红鹮和火烈鸟在外观上难以区别公母,成为其种群繁殖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利用引物(2550F/2718R)对美洲红鹮和火烈鸟的CHD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雄性个体扩增出1条片段,雌性个体为2条片段,该红鹮群体雌雄比例适宜(1∶1),火烈鸟雌雄比例需进行调整(5∶12)。该方法能简便、准确的鉴定这两种鸟类的性别,为繁殖、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进境大火烈鸟中检出衣原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某公司于2001年1月从坦桑尼亚进口40只大火烈鸟,隔离期间先后死亡7只。从翅膀静脉采集大火烈鸟血液,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衣原体抗体,结果发现抗体IHA效价大于或等于1:16的有27只,小于1:16的有6只。而该批大火烈鸟从未注射过疫苗,可以证实该批大火烈鸟正在发生衣原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阳性大火烈鸟进行了销毁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衣原体IHA诊断试剂:购自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批号为200010080。1.2 鸡胚:7日龄,…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我们有幸参加了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赴南非共和国“波尔山羊饲养管理、繁殖技术培训团”。通过20d时间对东开普省、豪登省、西北省六个种羊场,四个研究所,两所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 & Grootfantein Agriculfuial College),一个产业化协会,一个实验牧场等的考察及在斐京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进行的波尔山羊饲养管理、育种、品种鉴定、疾病防治、繁殖技术等理论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世界著名肉用山羊品种--波尔山羊的认识。本人考察学习后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饲养方式 南非共和国所饲养…  相似文献   

16.
笼养大鸨在哈尔滨动物园首次繁殖成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鸨(Otis tarda)隶属鹤形目鸨科鸟类,分为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Otistarda tarda)和东方亚种(也称普通亚种)(Otis tarda dybowskii),其中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中亚和中国新疆,东方亚种主要分布俄罗斯东南部、蒙古草原和我国东北、华北及黄河和长江流域。 据统计截止2001年,国内有关大鸨研究报导近40篇,多见于野外生态、人工饲养及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大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迄令尚未见有报导。2001年,哈尔滨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首次获得了笼…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介     
现代乳牛学:该书首先介绍了牛奶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以及泌乳与挤乳;接着从乳牛品种、外貌鉴定、育种、饲养原理、饲料、各生理阶段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乳牛场建设与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本书中所增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发展的新路”、“计算机技术在乳牛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高新技术在乳牛繁殖中的应用(如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无性繁殖、性别控制等)”等内容,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之一。<序号:A009;定价(含邮费):78.00元>现代奶牛生产:该书是作者在参阅…  相似文献   

18.
孙鹏青 《中国乳业》2001,(11):22-22
卵巢机能性疾病直接造成奶牛不孕,其在奶牛繁殖障碍中约占30%~40%,引起原因较为复杂,而由于饲养水平低(营养缺乏)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继发造成为主要病因。卵巢机能性疾病可分多种,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主要就卵巢次级卵泡发育停滞(俗称小卵泡)引起的不孕作一研究介绍,供同行参考。笔者于1985年~1987年,临床共收治小卵泡不孕牛18例,临床确诊后,使用“促泡散”(由杭州元亨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治疗,全部呈现明显的发情,卵泡发育正常,一次输精受胎15例,另2例也于第二周期受孕,治愈受孕率达94%。现将“…  相似文献   

19.
广东鹅的繁殖特性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规律特性,探讨解决其就巢问题的技术措施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对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特性(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季节及其繁殖性能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明显地分为繁殖季节(产蛋配种期)和非繁殖季节(停产换羽期),每个季节的长短与起止时间视鹅种不同而异。在种鹅的利用年限内(一般为5-7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相互交替,形成一个个生物产蛋年。一般在繁殖季节内,母鹅有4-5个产蛋周期(俗称“一造”或“一窝蛋”)。母鹅在每造产蛋之后一般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的繁殖及饲养技术朱银安(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加州鲈原产于美洲淡水湖泊中,素有“淡水石斑”之称,是广温性淡水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易于养殖和垂钧的特点,商业价值较高,目前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饲养。我国大陆于八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