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硒的毒理机制,选择健康雏鸭做试验动物,通过人工方法复制硒中毒病模型,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全血氧自由基的含量,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研究肝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中自由基含量增加,肝细胞凋亡增强,并且具有时间-效应关系。从而说明,硒中毒通过自由基诱导细胞凋亡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硒中毒对雏鸭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雏鸭作试验动物,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硒中毒雏鸭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rT3、FT3、FT4含量显著降低,血清TSH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说明硒中毒影响雏鸭的甲状腺功能,该结果对揭示硒的毒理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择健康雏鸭做试验动物,人工复制硒中毒病模型,通过对试验雏鸭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的观察,探讨硒中毒对于甲状腺T3和T4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毒组血清中T3和T4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实验性硒过多症绵羊血液、被毛及组织硒含量作了测定,并探讨了血硒、毛硒及组织硒含量、分布对绵羊硒过多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血硒含量超过0.3006μg/ml是绵羊硒中毒的早期指征;中毒症状明显,血硒含量高于0.5347μs/ml,毛硒含量高于0.4042ppm,可诊断为绵羊硒过多症。毛硒含量变化缓慢,对于反映长时间内硒的积累情况和慢性硒中毒的诊断,其意义较大;血硒含量变化灵敏,对于反映近期内硒的代谢水平和急性硒中毒的诊断意义较大。绵羊硒过多症组织硒含量的分布顺序是:肾脏>肝>肺脏>心肌>脾脏>骨骼肌>大脑;健康对照羊组织硒含量的分布顺序是:肾脏>脾脏>肺脏>骨骼肌>肝>心肌>大脑;组织硒含量分布顺序的改变在绵羊硒过多症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依次是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大脑>脾脏,其与组织硒含量的多少有关,还与组织对硒的敏感性及组织蓄积硒为变化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硒与免疫的关系,选择健康雏鸭通过人工复制硒中毒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中IL-1β、IL-2β、IL-8β、IGF-2和GM-CSF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中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细胞因子均有程度不同的降低。从而说明,硒中毒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这一结果对研究硒与免疫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硒是家禽营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饲料中多以亚硒酸钠的形式添加硒,日粮中硒含量过高会引起家禽硒中毒.本文主要针对引起家禽硒中毒的原因、急慢性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组织病理变化、硒在体内的分布以及中毒后血液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叙述,分析了硒中毒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措施,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1日龄北京雏鸭18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30只。在低硒日粮中补充亚硒酸钠,调正各组日粮含硒水平为0.01,0.03,0.05,0.10,0.30及0.50ppm,测定体重,组织硒含量及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日粮不同硒水平对北京鸭生长及发病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含硒在0.03ppm以下时,北京鸭死亡率高,增重差,缺硒病变严重。日粮含硒在0.05ppm以上才能维持北京鸭不发生缺硒死亡,其中以0.30ppm对生长发育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硒对雏鸡血液及组织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雏鸡作实验动物,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通过测定血液、羽毛、粪便和组织中汞、硒含量,研究硒对雏鸡血液及组织汞含量的影响,进而探讨硒与汞的拮抗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汞在鸡体内的分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主要蓄积于肝脏和肾脏,其含量分布为肾脏>肝脏>大脑>心脏>肌肉>全血。血液和组织中汞含量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血汞不能反映体内汞负荷,但可粗略地反映近期汞摄入水平;肝脏和肾脏汞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可较好地反映体内的汞负荷;毛汞可反映动物生长期体内吸收的汞量;粪汞含量升高可诊断的汞吸收;这对汞中毒的诊断及环境生物学的监制有一定的意义。硒与汞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汞可以影响硒的吸收、分布、利用,硒也可以改变汞的积累部位和积累方式。  相似文献   

9.
选用健康雏鸭作试验动物,通过人工复制硒缺乏模型,研究亚硒酸钠在雏鸭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在低硒雏鸭血液中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动力学方程为:C=-0.0439e-2.6925t+0.1085e-0.0053t-0.0646e-0.1174t。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5.9026h,达峰时间(Tmax)为23.03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31.13h,曲线下面积(AUC)为19.93mg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7.60389Lkg。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计算多剂量给药参数,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首次先导剂量(D)为1.7046mgkg·BW,维持剂量(D0)为0.8mgkg·BW,给药间隔为120h,血药平均稳态浓度(C)为0.1664μgmL。这一结果为临床科学合理地用药预防雏鸭缺硒病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雏禽羽硒作为机体硒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雏鸭、雏鹑羽毛与其他动物毛的主要区别是具有真皮核心。一般毛只是由表皮细胞柱构成。羽毛真皮核心的长轴贯穿着一条动脉(轴动脉)和一条静脉,可直接裸露于血液及细胞外液中,受血液及体液的滋养,因此,各种微量元素可在短期内沉积于毛基质内,随着有代谢活性的毛干脱掉,可见羽毛起着一种记录丝(recording filament)的作用而不断贮存着由血液运来的各种矿物质。看来,羽毛硒含量的分析既可直接代表作为离体组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4,(9):84-8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0 mg/kg亚硒酸钠,连续14 d饲喂雏鹅,观察硒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主要组织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硒浓度的增加,雏鹅出现以采食减少、体重增重缓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急、慢性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脾、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以心、肝、脾、肾、胸肌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而组织中硒含量一般随着日粮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TBl)对试验雏鸭肾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亚硒酸钠对AFTBl的颉颃效应.本试验以雏鸭为试验动物,7日龄雏鸭90只,共分为3组,每组各30只.第Ⅰ组设为空白对照组,灌胃同等量二甲基哑砜;第Ⅱ、Ⅲ组为试验组.每天分别按0.1 mg/kg体重剂量给第Ⅱ、Ⅲ组雏鸭灌胃AFTB11次,连续投药21 d,试验期间给第Ⅲ组雏鸭每天按1 mg/kg体重剂量灌胃亚硒酸钠(Na2 SeO3)1次.分别在给雏鸭投药后7、14、21d,检测雏鸭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氧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丙二醛( MDA)等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第Ⅱ、Ⅲ组雏鸭肾组织SOD、CAT、GSH-Px及GR活性与T-AOC均显著低于第Ⅰ组(P<0.05),而MDA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与第Ⅱ组相比,经灌胃投用亚硒酸钠的第Ⅲ组雏鸭肾组织各项抗氧化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导致雏鸭肾组织抗氧化功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亚硒酸钠能明显改善其变化.  相似文献   

13.
应用雏鸡、雏鸭、仔猪和奶山羊研究了低硒日粮对动物淋巴器官组织结构、含硒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硒日粮可显著地降低实难组动物淋巴器官及白细胞的含晒量和GSH—PX活性。淋巴器官含硒量与GSH—PX活性之间显著地正相关(P<0.01),低硒营养时两者同步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仔猪、雏鸡和雏鸭的淋巴组织发生明显的变性和坏死性变化;但奶山羊则以淋巴组织变性为主,坏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Danscher氏组织学技术测定了口服不同剂量亚硒酸钠中毒奶山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大脑硒含量与分布状态;探讨了各组织器官局部病变程度与硒分布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中毒羊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发生病理变化的局部组织均蓄积不同密度的反应产物;各组织局部病变程度与硒的分布密度有关,Danscher组织化学技术将组织硒含量与病理变化程度联系起来,为研究动物中毒病的一个实用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在低硒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饲喂雏鸡,对维生素E在低硒饲养雏鸡体内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及其与硒代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维生素E水平可直接影响雏鸡血液和组织维生素E的含量;血液维生素E与组织维生素E含量间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维生素E在低硒饲养雏鸡各组织器官的含量依次为肝>血液>胰腺>肌肉>脑。在本实验条件下,低硒日粮添加维生素E能影响血硒含量,但组织硒含量则不受日粮维生素E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伟明  王安 《饲料工业》2012,33(14):11-1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微量元素硒添加水平对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及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取1日龄健康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雏鸭。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042 mg/kg),第Ⅱ~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15、0.2、0.3 mg/kg硒(实际添加物为亚硒酸钠)的试验日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①第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且日增重和料重比随饲粮硒含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②饲粮中添加硒可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但对胸腺指数以外的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③饲粮中添加硒可极显著提高笼养蛋雏鸭GSH-Px活性和T-AOC(P<0.01),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P<0.01);④以试验各项测定结果为依据,估测的硒适宜添加水平分别是0.154、0.172、0.180 mg/kg。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蛋雏鸭添加量为0.180 mg/kg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樱桃谷肉鸭硒/维生素E缺乏及食盐慢性中毒病例李肖梁(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桐乡市洲泉镇霸桥乡自1992年底至1993年初暴发了雏鸭(2~7周龄)大批死亡(约1~2万只,全乡共有18万只),雏鸭在11日龄前喂乳猪全价颗粒料(大江或...  相似文献   

18.
山羊天然富硒饲料中毒时毛,血及组织中硒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陕西省紫阳县双安所产富硒玉米饲喂山羊引起硒中毒后,测定毛、血及组织中硒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实验证明:血硒含量高于0.2μg/g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的早期诊断指征;血硒含量高于0.5μg/g、毛硒含量高于3μg/g,临床症状明显,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的诊断指标;其毛硒和血硒含量变化之间呈正相关,且与临床症状相一致。山羊硒中毒后其组织中硒含量以肾脏最高,肝脏次之。两脏器病理变化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9.
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试验雏鸭肝功能血清指标的影响及亚硒酸钠对AFB1的颉颃效应。本试验以雏鸭为试验动物,7日龄雏鸭90只,共分为3组,每组各30只。第Ⅰ组设为空白对照组,灌胃同等量二甲基亚砜;第Ⅱ、Ⅲ组为试验组。每天分别按0.1 mg/kg剂量给第Ⅱ、Ⅲ组雏鸭灌胃AFB11次,连续投药21 d,试验期间给第Ⅲ组雏鸭每天按1 mg/kg剂量灌胃亚硒酸钠(Na2SeO3)1次。分别在给雏鸭投药后7、14、21 d,检测雏鸭肝功能血清指标。结果显示:第Ⅱ、Ⅲ组雏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Y-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均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而血清总蛋白(TP)与白蛋白(ALB)均显著低于第Ⅰ组(P<0.05);与第Ⅱ组比较,经灌胃投用亚硒酸钠的第Ⅲ组雏鸭各项肝功能血清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导致雏鸭肝功能血清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亚硒酸钠能明显改善其变化。  相似文献   

20.
奶山羊急性硒中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只羊中奶山羊硒的单剂量(0.4mg/kg)和多剂量(剂量0.4mg/kg,负荷剂量0.8mg/kg)静注亚硒酸钠后,复制出奶山羊急性硒中毒病理模型。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给硒量有关。并测定了中毒羊的组织硒含量。其高低顺序依次为,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血液、脾脏、胆汁、心包、小肠、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出血、充血、细胞变性、细胞脱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