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应用蕈菌生物学和国际蕈菌运动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发展世界蕈菌产业及全球贸易所作的贡献。应用蕈菌生物学是一个新的学科,包括与蕈菌产业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国际蕈菌运动是一个包含了互补和相互关联的四个国际蕈菌组织的框架。评述全球蕈菌产业多维性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短缺、疾病预防、环境污染问题及增进人类福祉所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药用蕈菌在农业和生物医学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蕈菌子实体是一种异养生物,其从基质中获得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蕈菌栽培基质是农-工业的植物残体和森林副产品,通常称为木质纤维素材料。一种好的菌类生长基质必须在化学和物理性状上都是合适的,同时具备适当的微生物活动条件。在适当的条件下,蕈菌能够分泌关键酶来降解难以分解消化的木质纤维素,以提供蕈菌生长的营养来源。蕈菌菌丝分泌的酶在菌落定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蕈菌产量的重要因素。同时简要论述蕈菌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愿景。在现代农业中,具有抗植物病害和杀虫特性的菌类提取物的应用被高度关注。在文章第二部分,总结提出目前药用菌的生物医学用途:(1)膳食食品,(2)膳食补充剂产品,(3)一类被称为"蘑菇药"的新型药物,(4)具有杀虫、杀菌、除草、杀线虫、抗病毒活性的天然植物保护生物调节剂,(5)药妆。还旨在引起人们对21世纪药用菌科学未来发展中许多至关重要的未解决问题的关注,包括蕈菌膳食补充剂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和安全性问题;讨论新开发基于β-葡聚糖和低分子量次级代谢物的药用菌制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蕈菌学     
蕈菌学是研究蕈菌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蕈菌英文是mushroom,但mushroom一词可译成蕈、菌、菇或蘑菇等,缺少一个统一的名称。研究mushroom的科学也在名称上出现了蘑菇学、食用菌学、药用菌学等等不同的提法。由于对mushroom的理解不同,很多学者所下的定义也不同。公元一七○三年吴材著的《吴菌谱》中记载“出于树者为蕈,生于地者为菌”,“蕈”和“菌”皆指具有显著子实体的高等真菌。在分类上,我们一般把不同的微生物称为不同的菌(当然,每一种类都有其专一的学名),如Bacteria称为细菌,Actinomyces  相似文献   

4.
世界栽培蕈菌的种类和分类系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了目前人工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囊菌150多种,它们属于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有4纲,14目,30科,60余属。据Ainsworth和Bisbys(1983)的《真菌字典》列出了这些属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5.
题记我第一次听张树庭教授的关于蕈菌的演讲是在1997年1月,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市,我们在非洲举办的第一届零排放倡议国际培训班上。零排放概念是由位于东京的联合国大学首次提出的,是一种自发性的零废弃创意,目的是为了将周围的各种废弃物(如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中的木质素)转变为具有新的市场价值的产品。张树庭教授被作为重要学者受邀演讲。在那次著名的讲习班上,他讲了两堂课:第一堂是关于“整个草菌产业的零排放环境”;第二堂是关于“蕈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这两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教授是一位能够激发听众热情的伟大教师,是一位能将其对蕈菌的热爱之情感染给周围的人并鼓舞人心的权威科学家,他又是一位谦逊、亲切、幽默、具有领导人魅力与创新精神、善于钻研的伟大学者。自那以后,张教授将我带入了蕈菌的世界。可以说,张教授是发掘非洲食、药用菌及其他蕈菌宝藏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蕈菌营养药     
近来有许多报道称,蕈菌可以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来源。这类新的化合物被命名为"蕈菌营养药",具有抗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增加胆甾醇及抗干扰等多种药用价值。它可以从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中提取,是蕈菌生物技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任何形式的蕈菌产业中,蕈菌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无法分割、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无论是依托蕈菌科学发展的蕈菌生产,还是通过生物技术进步开发的蕈菌产品,都需要依靠蕈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追求将草菌生物学知识与蕈菌生产和产品开发的应用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学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的共同目标是促进蕈菌产业的发展,这两者对产业来说同等重要,互惠互利。科研人员与栽培者应该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努力做到相知相助。蕈菌产业的现状是多方协作的结果,产业的未来则需要开展更密切的合作。1994年,世界蕈菌的栽培产量约为490.9万吨,产值约为98亿美元;而蕈菌产品的加工增值达36亿美元。同时讨论开放式蕈菌界的概念和新名词“蕈菌营养药”。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角色正日益扩张,尽管如此,人类仍然并将继续面临着三大基本问题:食物的短缺,环境的污染,健康质量的下降。蕈菌(大型真菌)不仅能将大量的木质素生物废弃物转化成食物,而且能生产出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的医疗、保健产品。蕈菌栽培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如果经营得当,可以实现零污染。而且,蕈菌产业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1994年,世界蕈菌生产和蕈菌医药制品的产值约为140亿美元,相当于1997年世界咖啡的产值。可以期待未来的蕈菌及其产品的贸易增长率将超过咖啡产品。由于蕈菌不含叶绿体,因此它是一种进行非光合作用的新陈代谢的生物体,它不能像普通的绿色植物那样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复杂的有机质。但是,它产生的各种酶,能将木质素生物废弃物转化成多样化的产品。这些产品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巨大(如作为食物、滋补品、药品、饲料和肥料,保护和再生环境)。此外,栽培、发展食用菌与药用菌可以积极创造经济增长,这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力。现今有70%以上的农田和森林资源未被利用或者在加工过程中被浪费。因此,21世纪,这种影响力将继续扩大,对蕈菌生产(蕈菌本身)和蕈菌产品(蕈菌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类的福祉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地区性食物短缺,人类健康质量下降,以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些问题会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而愈加严重。我们迫切需要掌握公平有效的全球性的知识和技术。这三大挑战,特别是人类健康损害的发生不仅仅局限于贫困国家或社会的贫困阶层。事实上,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活的高学历富裕家庭也有很多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所谓的"富裕病"。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导致了不良的经济后果,提高了消费者和纳税人的生活成本,并使劳动力成为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不管是人类还是国家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蕈菌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其衍生产品是很好的膳食补充剂(滋补药),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蕈菌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压力。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食用蕈菌消费能力日益提高,给世界蕈菌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药用蕈菌进入全球医疗保健体系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需要通过探索野生蕈菌的生物多样性来不断发现新的品种资源,通过遗传操作和医药制造技术,开发新的生物功能材料。从事蕈菌行业的农民、生产商、出口商和科研人员等,都要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性环境,通力合作,以推动世界蕈菌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世界蕈菌生产的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如中国、印度、波兰和匈牙利等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尤其是中国,近年来食用蕈菌和药用蕈菌的产量都大幅增加,如2011年的蕈菌产量为2 570万吨,其中包括了药用蕈菌,如灵芝属的110 027吨,占到世界生产总量的85%,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一些新的蕈菌品种在中国也有栽培和销售。近35年来,我看到中国的蕈菌产业发展变化,确实是惊人的。我从事蕈菌工作已?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药用蕈菌,于2013年8月26~29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近千人参加。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名誉主席、国际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第七届国际药用菌大会名誉主席、《国际药用菌》杂志主编S.P.Wasser教授,  相似文献   

11.
(二)药用成分: 1、抗生素:不少食用菌中含有抗菌消炎物质,主要有香菇菌素、野菇菌素、鸡油菌素、火菇菌素、乳菇菌素、多孔蕈酸、密环菌甲素和乙素、茯苓酸、马勃素、马勃菌酸、小皮伞菌素、小皮伞菌酸等。 2、多糖:是食用菌抗肿瘤的主要成分。不同食用菌有不同的多糖,一般统称为担子菌多糖。这些多糖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而达到防治肿瘤效果,故没有副作用,是值得开发的抗肿瘤药源。  相似文献   

12.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 (DicKs,eX Fr)S.F.Gray)是食、药兼用蕈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真菌,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其营养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但目前人工栽培生物转化率较低,在国内市场上仍显罕见。  相似文献   

13.
紫陀螺菌的形态特性及生长环境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中国三峡地区首次发现的野生食用蕈菌——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 (Iwade)Yokoyama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4.
论述蕈菌营养药的市场价值,药用菌产品的来源和生产方式;提出增强对蕈菌营养药特性认识的若干问题,强调建立蕈菌营养药标签制度的重要性。介绍当前有关蕈菌营养药的法规及5个已被作为提案的基于子实体的高质量蕈菌产品准则。  相似文献   

15.
食用蕈菌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食用蕈菌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基因工程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蕈菌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食用蕈菌中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的检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1属105株食(药)用蕈菌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初筛模型,从中选出6株功能菌。继而,将其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复筛模型,检出2株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F.15和E.F.42。  相似文献   

17.
正3蕈菌栽培3.1蕈菌栽培简史历史文献中反复记载蕈菌的食用和药用方式,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栽培食药用蕈菌(以下简称为食药用菌)并不奇怪。中国可以说是第一个成功栽培出许多主流蕈菌品种的国家,如黑木耳(Auricularia  相似文献   

18.
菌文化以蕈菌为主体,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认知、利用、开发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现象。有关蕈菌的传说形成了菌文化的萌芽。人类在阶段性的科学认知中,对于菌类的描述、记载以及所形成的故事,使菌文化得以丰富。人类的想象,为蕈菌披上了神秘色彩,使蕈菌文化得以升华。人类有目的地创作使得蕈菌文化融入人类整个文化生活。以蕈菌作文、以蕈菌赋诗、以蕈菌咏歌、以蕈菌绘画、以蕈菌作留史、以蕈菌讲故事、以蕈菌成像。以蕈菌为佳肴、以蕈菌游戏、以蕈菌建产业园、以蕈菌之形美化生活,陶冶性情。蕈菌文化现象与科学认知,是两条并行,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又永不相交的平行轨道。在科学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蕈菌产业相得益彰,得以飞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耳多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属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该菌食味鲜美,营养丰富。药理和临床初步研究证明,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保护肝脏提高造血机能等作用。近年来,真菌多糖在临床上受到重视,我们对金耳多糖也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报道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正>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其味鲜,肉厚,质韧,口感甚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真姬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这意味着常食真姬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1形态特性真姬菇子实体丛生,每丛15~50株不等,有时散生,散生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