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杉木直径生长方程D=Dmt/(K+t)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杉木蓄积生长方程:Y=Ymt3/(K+t)3.蓄积方程和直径方程有一个共同的参数——林木生长特征系数K,这一特征系数K为杉木蓄积生长曲线的拐点.检验表明,蓄积Y的1/3次方与直径D基本保持线性相关,方程参数Ym(蓄积生长极值)和K与立地和密度因子的相关性符合和遵循林木生长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例对吴和胡提出的杉木直径、高和蓄积生长方程的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证,并在直径和高生长方程的基础上给出了杉木径高比系数的动态方程.径高比系数随树龄增长而递减的规律表明杉木直径和高的生长速率递减存在不同步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林木生长的平面限制效应大于高度限制效应,因此,森林蓄积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树木的直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3.
Sloboda树高生长模型及其在杉木人工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所致杉木高、一年生主梢长、带皮胸径、去皮胸径、带皮中央直径、去皮中央直径、带皮材积和去皮材积各指标生长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指标生长损失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病情指数7.5—82.0之间时,可以杉木高生长损失率和一年生主梢生长损失率来反映炭疽病对杉木高生长的影响,而以带皮胸径生长损失率和带皮材积生长损失率来分别反映炭疽病对杉木直径生长和材积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种生长方程在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上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Richards等6种生长方程的数学解析性及其应用于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模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应用此6种生长方程模拟了林分直径累积分布。发现在描述林分直径累积分布时,Richards方程绝大多数表现为Logistic型,Weibull方程的参数c均大于1,曲线存在拐点;除Mitscherlich式外,各生长方程的模拟精度均相当高,Richards、Weibull、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Kod等6种生长方程样本选优率依次降低;Richards、Logistic、Weibull、Gopertz、Korf及Mitscherlich等6种生长方程总体模拟精度依次降低;相对生长率表现为变量指数函数方程的精度较相对生长率表现为变量幂函数方程的精度高,且3参数方程的精度较2参数的高。  相似文献   

6.
树木直径的实际生长年龄小于树木年龄 ,用树木年龄作为自变量来描述直径生长会导致生长曲线出现拐点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当用直径 ( D)的年龄 ( t)作为自变量时 ,直径曲线为非 S型逼近线 ,基本上没有拐点 .直径生长方程 D=Dmt( K t)在应用中精确度高 .检测样本中 ,杉木直径生长不遵循指数增长规律 .基于直径方程的性质 ,即 d( D2 / t) dt=0 ,t=K,D=Dm/ 2 ,d( D3/ t2 ) / dt=0,t=K/2 ,可用实测数据对 D2 /t和 D3/t2作图 ,通过曲线极值点确定生长参数 K和 Dm  相似文献   

7.
树木直径的实际生长年龄小于树木年龄.用树木年龄作为自变量来描述直径生长会导致生长曲线出现拐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用直径(D)的年龄(t)作为自变量时,直径曲线为非S型逼近线,基本上没有拐点.直径生长方程D=Dmt(K+t)在应用中精确度高.检测样本中,杉木直径生长不遵循指数增长规律.基于直径方程的性质,即d(D2/t)dt=0,t=K,D=Dm/2.d(D3/t2)/dt=0.t=K/2,可用实测数据对D2/t和D3/t2作图,通过曲线极值点确定生长参数K和Dm,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Richards方程拟合杉木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的基本模型H=a(1-e-ka)b,并采用黄金分割等方法求出各参数值a、b、K,得到杉木多形地位指数表,为合理经营杉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树木生长模型及拟合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树木生长模型是构建林分生长模型的基础,因此国内外许多林业研究者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发表了许多著名的生长模型。从研究结果上看,各种模型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而在生物学意义上,Von Bertalanffy模型的解释更令人满意。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拟合性好,无论直径、树高,还是材积,相关指数的平方(R^2)均在0.99以上,其平均平方残差(MSSD)直径为0.1520,树高为0.0652,材积为0.000  相似文献   

10.
杉木炭疽病对杉木幼树生长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明地区三个市(县)的病害损失量调查,获得杉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杉木幼树(4-9年生)生长影响的初步量化指标。各感病级别对杉木胸径和树高的影响基本上呈等差递增,感病程度每增加一级,单株胸径和树高平均减少0.95cm和0.53cm。可见,该病对杉木单株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杉木分布区北缘的安徽省大别山高海拔山地的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生长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中龄期的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和总胸高断面积分别为188.78~289.67m3/hm2和36.31~42.15m3/hm2,比纯林提高60.27%和19.85%;混交林生物量高达128.27~179.18t/hm2,高于纯林21.99%~70.40%;混交林地上部生物量密度为12.00~15.87t/hm2·m,而杉纯林为10.24~11.64t/hm2·m。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分析揭示混交林在幼龄期,杉木个体树干在垂直方向的生长有显著促进,到中龄期则在径向的生长有明显提高。不同林分杉木胸径生长过程有较大差异,混交林中杉木胸径生长在高峰期后随年龄增长保持一定水平,而纯林杉木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黄山松个体不论是混交林或纯林,其胸径生长在10~12年生后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31块杉木人工林林分解析标准地资料,以改进的8参数Chapman-Richards函数,分别建立了以地位指数和年龄为解释变量的杉木人工林现实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株断面积生长过程的数学模型,用最优分割与模型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26年生杉木人工林林分发育过程分为3个时期5个阶段。阐述了应采取的相应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些年来在南方14省(区)有关单位搜集的杉木人工林(实生)标地4465块材料,以杉木带、区及地位指数表为分类基础,编制了5组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表(南带,北带及中带东区、中区、西区各编一组)。各表标准差大部分在±5%以下,最大不超过±7.8%。并根据各带、区生长过程表,提出经营意见及间伐、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4.
收集豫南杉木不同立地指数级标准地资料,利用Richards等经典方程拟合豫南杉木生长的基本模型.编制生长过程表。并对树高、蓄积量等生长方程进行了检验,为豫南地区杉木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Weibull函数分析拟合杉木各个龄组的直径分布规律,对生长模型分析采用不同函数的拟合来选取最佳生长规律拟合曲线方程进行研究,分别中山、低山、丘陵不同地貌类型对湖南省杉木的年龄、直径、树高进行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多项式函数、乘幂函数及指数函数的拟合后比较R~2,从而确定最佳的年龄与直径生长曲线方程、年龄与树高生长曲线方程,以此预测杉木未来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杉木人工林为例,通过8种相对生长方程的比较分析,论证了森林生物量调查中选择相对生长方程(曲线)自变量因子的依据。并指出在大范围的调查中可用二元生物量表导算出一元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17.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5):566-566
《理论生长方程与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一书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首席专家张建国及课题组成员段爱国所著,2004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理论生长方程与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本书共分6章,围绕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模拟和预测、优势高生长模拟及其多形地位指数方程的研制、Fuzzy分布函数的应用、直径动态变化规律和密度效应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从方程一林分匹配性这一全新角度,提示了理论生长方程的解析性质和林分结构的实质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理论生长方程及林分直径结构模拟和预测的研究,为杉木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该书可供林学工作者和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使用,定价38元,如有意购买者敬请联系,团购者价格从优。  相似文献   

18.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南部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和立地指数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利用102块标准地材料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式,采用Chapman-Richards函数改变形式,根据全高年龄和胸高年龄数据,构成了日本落叶松立地指数和树高生长预测方程,并对两种数据构成的方程进行了比较,证明胸高年龄数据构成的预测方程更精确。同时,对目前我国常用的立地指数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提出的模式精度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杉木的平均年轮指数与平均月降水量及各月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平均降水量对杉木的直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9月份降水量与直径生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2月份平均降水量与直径生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直径生长量受前1年生长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