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壳素是唯一含氨基的均态多糖.结构与纤维素相似.是纤维素第二位上的羟基被酰胺基置换的产物。甲壳素与浓碱反应生成壳聚糖。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的产物。一般来讲.甲壳素的N-乙酰基脱去55%以上就可以称为壳聚糖。壳聚糖存在于虾、蟹和昆虫的外壳及藻类、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肉仔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壳聚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属于天然来源的碱性多糖。已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且具有无残留、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壳聚糖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素 (Chitin)是天然的高分子多聚糖 ,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节枝类动物的壳体及蕈类、藻类的细胞壁。自然界中甲壳素的年生物合成量约 10 0 0亿吨 ,是地球上除纤维素以外的第二大有机资源。甲壳素分子脱乙酰基后称为壳聚糖 (Chitosan ,CS) ,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阳离子动物纤维 ,唯一的碱性多糖。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作用而成为糖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就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历程、理化性质及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做一综述。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历程甲壳素首先是由法国学…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碱性多糖。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外壳中,也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细胞壁中。全世界每年蟹、虾和龙虾等水产品加工后的甲壳废弃物有100多万t.其中含有10%~30%甲壳素。  相似文献   

5.
绿色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Chitosan)又称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该物质是甲壳素的有效成分之一,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明角质,于188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次从菌类提取出来,是自然界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尤其是节肢动物(如真菌、藻类等)的细胞壁中。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化学名称是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化学结构与纤维素相似,其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产物成为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对其研究及开发已涉及到…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甲壳素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又称几丁聚糖、可溶性甲壳素,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中.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纲、甲壳纲动物的体壁中。在自然界中,每年的动物合成量仅次于纤维素。壳聚糖既可生物合成,又可生物降解,它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阳离子碱性多糖。国内目前大都采用虾、蟹壳作为原料制备壳聚糖,但由于其来源有限、壳聚糖含量低、灰分含量高,提取成本相对较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优势动物群类,种类最多。分布广泛,富含壳聚糖。因此.开发利用昆虫壳聚糖具有潜在优势。现将壳聚糖、甲壳素在养鸡生产上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型饲料添加剂——壳聚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壳聚糖(Chitosan)又名可溶性甲壳素、甲壳胺,是甲壳素有效成分之一,该物质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化学名称是β-(1,4)-2-脱氧-D-葡萄糖。甲壳素(Chitin),亦称几丁质、甲壳质、壳多糖,于188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虾、蟹等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化学名称是β-(1,4)-2-乙酰氨基-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它的化学结构与植物纤维素相似,其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产物称为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81年,法国人布拉克诺从菌类中提出了一种类似植物纤维素的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昆虫、真菌细胞壁、特别是节肢动物的甲壳中如虾、蟹等故俗称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甲壳素属于氨基多糖,它的部分或全部脱乙酰基的产物即为壳聚糖(Chitosan)。自然界中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仅次于纤维素,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动物脂肪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壳聚糖(chifosan),是甲壳素的衍生物.又名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甲壳胺、几丁聚糖.是通过甲壳素一定程度的脱乙酰而得到.通常将脱乙酰度55%以上的甲壳素称作壳聚糖,化学名称是(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在众多的天然多糖中,甲壳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壳聚糖是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食用性、可抗菌性、  相似文献   

10.
甲壳素、壳聚糖在畜牧业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素(chitin),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界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甲壳素分子脱乙酰基后称为壳聚糖(chitosan,CS).多年的研究表明,甲壳素、壳聚糖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力、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由于具有以上特性,甲壳素、壳聚糖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现将甲壳素、壳聚糖在畜牧业的应用及应用前景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