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高品位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其构建与发展要求农业高校、科研机构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成果支持。以都市型农业教育定位的高校,要依据都市现代化进程对都市农业产业的创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特殊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据此调整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建立与都市农业产业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加强学科创新不仅是农业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突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经济社会与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本在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等农业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科高校与西部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特点紧密结合,内地农业高校与西部地区高校结对合作,对于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为例,分析和总结两校间对口支援工作,思考并提出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余秋英  喻晓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93-3494
从我国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入手,对我国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推广步伐必须增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整合各类有限科技力量,优化各种科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形式,建立新的评价评估体系及产学研合作组织,加强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地方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制约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因素,对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思想实践、人事分配改革、人才的储备培养和选拔、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农业高校在实践创新、用人与教育培训等三方面进行知识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呈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促生和发展了以跨学科科研平台等为特征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但我国农业高校科研体系形成的严格的以学科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制约了跨学科科研的发展.借鉴德国高校跨学科平台建设的经验,我国农业高校在继续推动现有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导、鼓励、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平台,重点突破,从而实现农业高校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人为本是高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本结合吉林农业大学实际,对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具体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独特的人才、智力、学科与科技优势,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农业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推广体系,构建农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机制,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农业创新创业教学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延续《赠地法案》等系列政策所明确的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使命,结合现代农业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并推进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学习机制,在由治理机构、内容提供者、教师及创新创业导师构成的创新创业学习网络的支撑下,积极推进高校农业创新创业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需要明确高校农业创新创业教学目标定位,改进农业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组织形式,培养适应农业创业创新教学的师资队伍及建设农业创新创业教学复合支持体系等多项举措,助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依据,对农业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些高校形成了若干与农业密切相关的顶尖学科和高水平学科,多数高校在2—4个领域形成了学科优势。但就总体而言,这些高校还存在着高水平学科数量不足、基础学科普遍薄弱、人文社科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农业高校要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发展传统优势学科,择需发展基础学科,特色发展人文社科,大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不应只是某一单个部门的事。建立以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各方参与的新型政产学研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正是瞄准高校科研与产业链条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转化应用成效不明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突出  相似文献   

12.
地方农业高校新型科技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势的发展,给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应紧跟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坚持管理创新,大胆探索,以确保科技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文章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对地方农业高校科技管理新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遵循创新和绿色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本文围绕发展特色作物和优质产品、发展现代生产和高效模式、发展景观农业和贮藏加工、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治理等方面,对“十三五”期间北京农业技术推广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万众创新的时代下,东北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高校的科技创新,选取东北地区农业高校所申请专利作为基础数据,利用专利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农业高校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农业高校专利产出增速缓慢、科技创新领域趋于一致且缺乏特色学科、缺乏专利策略和高校间合作匮乏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校地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此,需要高校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帮扶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建强乡村基层党组织、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帮扶、专业与产业对接等路径,推进农业全面进步、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浙江省以科技要素改变农业天然“弱质性”,在探索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中,创新构建了集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于一体的“三农九方”平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人才、要素、资源等全方位动能。本文在参考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建设的实践成效以及现实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三农九方”科技联盟平台体系建构,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创新,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环节.该文以地方综合性高校长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为例,阐述地方综合性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解决思路与发展成效,以期为提高同类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255-257,261
一流的社会服务是一流农业大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定义一流农业大学的重要标准.我国农业高校以农起家、以农立身、以农兴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高校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性,迫切需要通过拓展升级社会服务模式解决自身发展的瓶颈制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国农业高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层次研究上海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的关联性,利用1988—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复杂网络与空间分析方法,从创新网络整体结构、关键节点的比较及其空间结构等方面,剖析了上海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网络联系及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优势明显,具有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潜力。主要体现为:农业创新合作主体逐渐增加;农业创新网络规模和密度急剧增加;上海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驱动主体作用明显高于企业。进而提出政策建议:(1)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涉农科技主体运行机制。对高校与科研院所合理分配资金,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2)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合作。上海可以借助于其他地域,特别是适合农业发展的区域,对上海的农业科技进行实地检验;其他区域可以依托上海的人才、资本、技术等优势,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0.
本分析了农业高校在推动种业发展中的优势。提出了农业高校应加强作物优异种质的发掘与创新、加强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技术研究、强化新品种高效利用研究、加强种业人才培养;同时,指出农业高校应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设立科技转让中介机构、发展校办种子公司等途径,加速种子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研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