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BRSD)是由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的主要疾病之一。BRSV传染性强,可在全球广泛流行,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动物感染BRSV后,可引起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或不表现任何症状,因此确诊BRSD需将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本文主要对BRSD的病原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学特征、检测方法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对深入了解该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牛呼吸道疾病病原不断增加,牛呼吸道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牛呼吸道综合征,其中有多种病毒、细菌及支原体参与疾病的发生.论文讨论了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等牛主要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别从单一传染病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讨论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又从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方面介绍了当前主要的多重诊断技术,为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多数牛呼吸道疾病存在较强传染性,对养殖产业的危害较大,需积极预防,并做好早期诊断,尽早干预治疗,尽量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目的:探讨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本地区某养殖场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性措施,选择实施后(2020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前(2019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肉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牛呼吸道疾病发病率(3.64%,4/110)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薛飞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牛呼吸道病研究组负责人,主要从事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防制技术的研究。欢迎广大基层养牛场及临床兽医技术人员来电、来函进行牛呼吸道疾病的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5.
我国14省市呼吸道综合征患牛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是导致牛消化道和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在国内养殖业的感染报道较少。本试验对牛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罹患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犊牛的临床症状相关性开展研究。在奶牛养殖量较大的14个省市随机选择29个规模化牧场,对未断奶的犊牛进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评估,选取单一症状典型的犊牛采集血清和鼻咽拭子。在176份样品中BCoV阳性共38份,阳性率为21.59%。统计发现,采自黑龙江的病料中冠状病毒检出率最高(70%),新疆次之,山西、上海、安徽未检出BCoV阳性样品;阳性病例与呼吸道疾病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畜的发热、鼻腔分泌物性状改变与感染牛冠状病毒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牛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犊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进展朱其太(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江苏·222042)收稿日期:1996-12-30牛呼吸道合胞病毒(Bovinc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BRSV)是引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1968年,Dogge...  相似文献   

7.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等特点,对于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牛养殖中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牛支原体感染、牛巴氏杆菌感染、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均会给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损害.养殖中导致牛呼吸道疾病出现的因素有很多,通常...  相似文献   

8.
以复合青霉素作对照,观察甲砜霉素水溶剂牛细菌性呼吸道病的治疗效果,投药后,试验群的体温,呼吸,精神,食欲等明显得到改善,而对照组的各种下状无好转,经对27例鼻汁中的细菌分离,结果分离出巴氏力14人列(51.9%),牛支原体5例(18.5%)对23株分离菌的药敏试验表明,甲砜霉素和复合青霉素对巴氏力有较强的抗菌力,但对牛支原体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牛副伤寒病病原及其免疫学特性兀征,张晓明(甘肃省动物检疫总站兰州730030)(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牛的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牦牛发病率最高,主要感染牦犊牛,肉牛和奶牛也有发病,黄牛则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I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也称I型牛疱疹病毒或“红鼻病”,是由牛I型疱疹病毒(BHV)引起的上呼吸道和气管的传染病。牛的感染有多种形式,包括呼吸道型、结膜型、地方性流产,以脑炎和舌局灶性斑状坏死为特征的新生犊牛败血症等。呼吸道型最常见,可单发或与结膜型混感。呼吸道病常与BHV-1  相似文献   

12.
牛呼吸道症状疾病在牛场中十分高发且危害严重,在我国,根据调查发现在养牛业中65%牛疾病是感染牛呼吸系统病~([1])。本文对一些能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病原进行了一个梳理,希望能给广大养牛户和基层兽医工作者在疫病防控方面一些中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一、牛支原体病牛支原体病目前被众多的人认为,是对牛类呼吸道疾病以及多发性关节炎产生病因的主要因素,牛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大部分都是牛支原体病造成的,并且还会持续的造成感染,并且其主要的病症特点就是肺部干酪样,还伴有凝固性坏死。细菌与病毒时常会与牛支原体病结合,从而形成病因,其影响因素较多,环境因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如通风问题,过度拥挤,以及运输等都会让病情加剧。  相似文献   

14.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传染病,该病多为散发,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时,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以牛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或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本病牦牛发病率最高,特别是犊牦牛,成年牦牛、肉牛、奶牛和黄牛也发病。犊牛发病以腹泻、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病理变化表现为出血性、卡他性肠炎和间质性肺炎,成年牛有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有时会突然倒毙。20世  相似文献   

16.
牛呼吸道疾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大,可严重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与养牛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旨在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饶辉 《动物保健》2008,(10):24-2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Ⅰ型牛疱疹病毒(BHV—Ⅰ)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呼吸道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急性IBRV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继发细菌性肺炎。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感染病毒主要有牛冠状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细菌主要有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化脓隐秘杆菌、昏睡嗜血杆菌等。在临床病例中多为混合感染,病毒和细菌相互作用使得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文章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及检测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以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为传染源,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该致病菌存在于健康畜禽的呼吸道,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牛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20.
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RD是由多种病毒、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如应激、环境因素与多种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作者就引起BRD的常见和严重的病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感染和致病机制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防制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