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橄榄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酒石酸铁法提取橄榄多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对橄榄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橄榄多酚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及顺序为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溶剂浓度。在考察范围内,橄榄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v/v),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40℃,料液比(g/mL)1:30,橄榄多酚的提取得率为32.13%。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加味白头翁”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加味白头翁”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反向高效液相层析(reverse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法。采用Krom a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与0.0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体积比30:70的混合溶液,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0℃。在所选的色谱条件下,盐酸小檗碱峰与辅料、溶剂及复方提取物中的其他成分的峰分离良好,盐酸小檗碱在93.00~186.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 n=6),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0.76%。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可用于“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新疆草原糙苏的抑菌活性,对新疆草原糙苏最佳提取溶剂进行筛选并对其抑菌作用进行研究。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新疆草原糙苏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效果,并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草原糙苏95%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效果。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25 g/mL,MBC为0.25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5 g/mL,MBC为0.125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5 g/mL,MBC为0.125 g/mL。新疆草原糙苏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对猕猴桃根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与提取次数对三萜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20 (g/mL),提取次数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平均得率为6.7517%;【结论】该工艺应用于猕猴桃根中三萜类物质的提取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干辣椒中辣椒素工艺。以辣椒素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较优范围,然后通过正交实验以及最佳方案验证性实验,优化筛选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提取辣椒素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素的过程中,各因素对辣椒素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优工艺技术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35,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0.87%,显著高于水浴浸提法提取得率0.43%,且验证性实验显示标准差为0.04%,相对偏差0.04%,说明实验重复性、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从药用植物细胞中提取黄酮类活性物质,用简单、易工业实现的低成本工艺获得较大的总黄酮提取率,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银杏愈伤组织为材料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含量。利用乙醇提取、超声波提取和水提取3种方法对银杏愈伤组织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黄酮得率为衡量指标,得到各自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法提取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是:8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7(m∶v),于60℃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3.67%;超声波法提取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34(m∶v),提取65 min总黄酮,得率为4.57%;水提法的最佳条件是:水温90℃,料液比为1∶30(m∶v),提取3.5 h,总黄酮得率为2.95%。3种优化后的提取方法黄酮得率依次为:超声法>乙醇法>水提法。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从鲜红辣椒中直接提取辣椒素的工艺参数,以新鲜长沙本地小红尖椒为试验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的提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等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以及验证试验,优化筛选了从鲜红辣椒中直接提取辣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辣椒素提取得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料液比1:15、提取溶剂为80%乙醇。在该工艺条件下,辣椒素得率为0.326‰。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工艺。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较优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实验及最优组合验证实验方案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30、7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1.421%,提取物中根皮苷纯度为3.797%,验证性实验的相对偏差RSD=0.881%,说明该最佳提取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黄酮的得率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电压160 V,提取时间80 s。该工艺条件下,葛根黄酮的得率为6.71%。动物实验表明,葛根黄酮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本结果可为葛根黄酮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 ℃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 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以菌草竹荪7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为供试药剂,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其对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以期探索提取菌草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结果表明,菌草竹荪2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抑菌圈直径可达38.56 mm,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抑菌直径为31.66 mm。鉴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提取效率和抑菌效果的高低,乙酸乙酯为提取菌草竹荪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2.
以自然生长的藤三七茎为原料,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提取剂,采用微波法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不同部位、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藤三七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影响因素主次和最佳提取方案。结果表明,藤三七茎较其他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且茎不易被氧化;藤三七茎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时间70 s,微波功率320 W,乙醇浓度70%,料液比1∶80(g/mL),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7.42%。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主要为微波功率和乙醇浓度,在生产加工中应对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活性成分对农业害虫的影响,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粘虫幼虫的触杀作用,并测定不同浓度紫茎泽兰花甲醇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不同萃取剂提取物均对粘虫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触杀效果较好部位是花和叶,萃取剂是甲醇、丙酮、石油醚。触杀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随时间增加而增大,24、48、72 h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5.27、11.41、7.11 mg/mL。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白骨壤叶的水浸提工艺,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DPPH法,分别测定了白骨壤叶水提液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水浸提白骨壤叶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温度50℃,时间120min,提取率8.14%。白骨壤叶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其IC50分别为1.16,1.42,2.27mg/mL,因此白骨壤叶水提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的最佳提取和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黄芪皂苷含量为检测指标优选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黄芪皂苷纯化工艺中各影响参数进行优选。结果:黄芪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芪药材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黄芪皂苷最佳纯化工艺为:黄芪提取液上AB-8大孔吸附树脂,用3个柱体积的40%的酒精除杂,再用5个柱体积的80%的酒精进行纯化。结论:所建立的提取纯化工艺简单,所得到的皂苷含量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7种木腐菌生物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木腐菌中的活性物质,挖掘潜在的药用价值,利用真菌次生代谢物资源,7种木腐菌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发酵获得菌丝体及其代谢产物。利用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MTT法、96孔板液体稀释法和TLC-DPPH法检测了7种木腐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的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4.1 mg/mL,其活性组分的比移值(Rf值)为0.85。红缘拟层孔菌(Fomitopsis pinicola)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1.03 mg/mL,其活性组分的Rf值为0.65。同时,红缘拟层孔菌提取物中的3个成分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提取物中的单一组分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余提取物未表现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腐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中低火,料液比1∶12,乙醇浓度70%,微波作用时间60s,提取1次,提取液中原花青素的最大含量可达5.2023mg·m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及木质素与半纤维素脱除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获取优质的纤维素,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纤维素提取工艺的探讨,确定了既能保持纤维素提取量,又可较多脱除木质素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和含量为0.7%的H2O2混合液处理,反应温度为85℃,NaClO2处理浓度为9.5 g/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甘蔗渣纤维素含量为82.73%,木质素的脱除率为94.44%,半纤维素的脱除率为75.54%,从而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优质甘蔗渣纤维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