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结线虫对不同砧木黄瓜嫁接苗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南方根结线虫的嫁接和自根黄瓜植株根系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后,嫁接苗根系活力、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高于自根苗,而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自根苗。不同砧木嫁接苗的抗线虫能力也不同,6种砧木嫁接苗的抗线虫能力依次为DTT-RS-39改良火凤凰崛京隆火凤凰优清台木黑籽南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光合培养箱控制烟草生长环境的温度,采用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时期烟草品种根系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受到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不同抗性烟草品种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当温度为25℃时,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最大,温度为35℃时变化最小。因此,35℃高温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活动影响最大,SOD、POD、CAT活性及羟脯氨酸糖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与烟草抗南方根结线虫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瓜内生Ch1001菌株种子处理防治根结线虫的施用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毛壳菌Ch1001菌株种子处理对黄瓜幼苗上发生的根结线虫有防效。为培育壮苗并达到理想的防效,合适的施用剂量是实际应用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笔者在黄瓜播种时分别用1×103、1×104、1×105、1×106、1×107、1×108个孢子/种子的剂量处理种子,测定幼苗的根系活力、抗性相关酶活力以及每克根中侵入的线虫数。结果表明,1×105个孢子/种子及其以下剂量Ch1001处理对根系活力没有影响,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使幼苗苗根系的活力显著增强,1×108个孢子/种子处理根系活力急剧降低。Ch1001不能诱导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增强。在1×105、1×106、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时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Ch1001诱导了与活性氧代谢途径相关的植株抗性。对根结线虫控制效果的统计表明,Ch1001的处理剂量与线虫防效呈正相关,1×104、1×105、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剂量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根结线虫的入侵,处理剂量为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时菌株防效达到理想,每克根中入侵线虫总数相比对照分别减少了45.3%和57.0%。综上考虑,认为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时幼苗根系活力强,防御酶活性高,根结线虫入侵最低,是菌株使用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施磷量(纯磷0、50、100和200mg/kg)接种两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即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Gm)和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简称Gt)对藜麦生长指标、根系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Gm后,藜麦根系侵染率和菌根依赖性指数在100mg/kg施磷量时达到最大值。同一接种处理,藜麦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最长根长等根系生长指标、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o)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接种AM真菌后除根系平均直径外上述各指标均显著增加,均在100mg/kg施磷量时达到最大值,且接种Gm的增幅大于接种Gt;接种AM真菌显著减小了根系平均直径,接种Gm的降幅大于接种Gt。同一接种真菌处理,藜麦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和暗适应下初始荧光(F_o)随施磷量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接种AM真菌后藜麦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且接种Gm的增幅大于接种Gt;而根系MDA含量和暗适应下F_o显著降低,且接种Gm降幅大于接种Gt。综合考虑,接种Gm和施磷量100mg/kg组合对藜麦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沟灌冲施肥(CK)、滴灌+滴施冲施肥(处理Ⅱ)和滴灌+滴施专用滴灌肥(处理Ⅲ)3种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产、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3种灌溉施肥技术下温室辣椒生长性状、产量水平、果实品质及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的影响。处理Ⅲ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40.1%,在果实品质方面明显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处理Ⅱ辣椒植株的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亦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28.64%。但2种滴灌施肥技术相比,以处理Ⅲ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2种滴灌施肥均较沟灌施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施用辣椒滴灌专用肥的辣椒生长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优于施用冲施肥。  相似文献   

6.
采用雾培栽培方式,研究营养液中添加0(CK)、2、4、8、16 mmol/L 5种不同浓度的HCO3–处理对黄瓜长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低浓度2、4 mmol/L HCO3–处理,能够提高黄瓜株高、茎粗和植株干重,促进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和产量。2 mmol/L HCO3–处理黄瓜株高、茎粗、植株干重最高,4 mmol/L HCO3–处理黄瓜产量、光合作用最高,产量高于CK达16.44%;8、16 mmol/L 较高浓度HCO3–处理使黄瓜作物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VC和硝酸盐含量升高。说明向营养液中添加较低浓度的HCO3–处理有利于黄瓜作物的生长,较高浓度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方根结线虫不同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初始密度与番茄产量损失的关系,在温室条件下,通过盆栽试验,测试土壤中根结线虫不同初始密度对番茄不同生长期株高和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植株的长势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即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降低,叶片数和花穗数减少,鲜重与干重显著减轻,番茄的发病程度则逐渐加重。利用Seinhorst模型,分别以株高、鲜重、干重为指标确定了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T;综合本研究结果,确定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4.4头/(mL·土),低于该密度线虫虽对番茄根部造成一定危害,但对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黄瓜幼苗对氮素用量及氮素形态的响应特性以指导育苗期间合理施肥,以硝酸铵磷(NO3--N:NH4+-N为0.9:1.0)为供试肥料,研究同时提供NO3--N和NH4+-N的情况下,不同氮素用量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氮素施用可显著增加植株叶面积和株高,但各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50~200 mg N/株);植株幼苗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氮素黄瓜幼苗根系的根长、根表面积和干物质累积量降低(尤其氮用量100 mg/株),根系直径在0.5~1.3 mm和1.8~2.6 mm范围内的根长下降明显。氮素用量显著影响了地上部氮、磷、钾的浓度及吸收量,对根系的磷、钾浓度和氮、磷、钾的吸收量影响较小;综合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状况,氮素用量在50 mg/株及150 mg/株时,黄瓜幼苗的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黑腐病对苗期花椰菜的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对建立花椰菜抗黑腐病根系育种新途径提供依据,利用黑腐病菌感染花椰菜抗病品种雪峰的叶片后,研究植株根系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接种7天后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根系活力比接种后2天的显著增加。接种处理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明显比未接种对照(CK)低,但是接种幼苗的根系活力比未接种对照的根系活力高。接种3天后,接种处理的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接种后0~4天,接种处理的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未接种对照,但到接种后5~7天,接种处理的根系SOD活性又高于未接种对照;根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在植株接种后都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但是,黑腐病病原菌没有提高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上结果说明,黑腐病菌引起了花椰菜幼苗根部一系列形态变化,并通过诱导植株根系中防御酶活性和调控内源激素等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  相似文献   

10.
烯效唑浸种对谷子植株生长发育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永清  裴红宾  刘良全  王璐  苗果园 《作物学报》2009,35(11):2127-2132
以晋谷21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及根管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15、30、60和120 mg L-1)浸种处理对谷子地上和地下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对谷子具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使谷子根系数量、根系活力、根干重、根系总长度及茎粗与分蘖均明显增加,株高明显降低;此外显著降低了前期谷子叶面积,但后期发生逆转,表现出控前促后的效果;还对开花后谷子植株的衰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延长根系活力的缓降期,提高衰老期间根系和旗叶中SOD、POD活性,降低根系与旗叶中MDA含量。烯效唑浸种处理可显著增加谷子的成穗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增加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30 mg L-1烯效唑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根区温度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试验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2.
立枯丝核菌侵染下AMF对黄瓜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GV)对接种立枯丝核菌黄瓜生长及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接种植株为对照对接种GV的植株接种立枯丝核菌,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处理根系IAA、GA3、Zeatin、ABA含量,观测其动态变化。【结果】(1)GV与立枯丝核菌对黄瓜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不同。接种GV使黄瓜根系IAA、GA3、Zeatin、ABA含量增加,立枯丝核菌侵染使黄瓜IAA、ABA含量增加,而GA3和Zeatin含量下降。(2)与对照病株相比,接种GV植株根系具有较高IAA、Zeatin、GA3含量而ABA含量较低。【结论】接种GV能促进植株生长,接种GV植株根系IAA、GA3、Zeatin含量相对增加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有关,IAA在植株对病菌侵染的防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根结线虫侵染后48h内的黄瓜体内的各种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探索黄瓜根结线虫病害产生的生理应答机制。通过外部形态结果观察看到根结线虫侵染后,黄瓜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并且提前衰老。同时,黄瓜叶片中的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在48h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黄瓜叶片中茉莉酸的含量在线虫侵染16h内急剧上升,上升幅度高达对照的8.2倍,而水杨酸、脱落酸和异戊烯基腺苷在侵染后含量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并在24h达到各自的峰值;但是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仅短暂升高,其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测定浸染初期各内源植物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可以为研究植物诱导抗病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紫色土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和不同间作方式对提高间作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 L.)的氮素利用和减少土壤氮残留的贡献。本试验在设施盆栽条件下,采用根系分隔模拟装置研究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根系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塑料膜分隔3种方式和不同AMF处理[不接种AMF(NM)、接种Glomus mosseae(GM)]对玉米、大豆植株生长、氮素累积与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GM不同程度提高了间作玉米和大豆根系菌根侵染率、株高、植株生物量及氮含量,而显著降低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土壤的碱解氮含量。其中,GM-根系不分隔处理玉米、大豆的菌根侵染率最高。无论是否接种AMF,大豆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均以根系分隔处理显著高于不分隔处理,而玉米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却刚好相反。此外,GM处理条件下,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均以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显著低于塑料膜分隔处理。在所有复合处理中,以GM-根系不分隔处理对玉米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作用最好;GM-尼龙网分隔处理对大豆生长及氮素累积的促进效果最佳,并更能显著降低玉米、大豆根际土壤的碱解氮残留,可望减轻土壤氮流失而降低氮素流失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茵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对低硫缺磷土壤上烤烟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作用,以及磷石膏在农业上应用的可行性问题,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或不添加磷石膏与接种丛枝茵根真菌Glomus mosseae(GM)对烤烟‘NC297’苗期生长及磷、硫、砷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与不添加磷石膏(PG0)处理相比,添加磷石膏40g/kg(PG40)使‘NC297’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得到明显增加,地上部和根系的磷含量和磷吸收量以及磷、硫、砷的吸收效率显著增加,因而使其根系砷含量、吸收量和磷砷吸收比及其地上部硫含量和吸收量也有显著增加。同一磷石膏添加水平下,接种GM真菌显著增加了烤烟‘NC297’磷的吸收效率(SAR)和磷砷吸收比、地上部磷、硫含量及吸收量,显著降低了PG0处理下‘NC297’地上部和根系的砷含量及砷吸收量。因此,PG40和接种GM真菌组合处理更有效地促进烤烟‘NC297’植株磷、硫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砷的胁迫而改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干旱对夏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严格控制不同的土壤含水量,全生育期系统研究了夏玉米根冠生长对水分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并不影响夏玉米根系、冠层干物质累积、株高增加、茎(基)粗增大等过程的总趋势。但随胁迫的增强,根、冠干物质累积速率、干物质累积总量降低,根条数变少、株高降低、茎(基)粗变细,但它们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水分供应量的减少延长了夏玉米的生育周期,随胁迫的增强,根系生物量最大值、最大根条数、冠层最大株高出现的时间延后;根冠比(R/S)随土壤水分的改变而改变;不同水分处理的夏玉米,R/S值影响最小的时期是开花—灌浆盛期,最大的时期是在拔节—抽雄,此阶段充分供水处理H的R/S是严重水分胁迫处理L的125.77%。充分供水的处理则有最大的根冠比 ( R/S=0.173)。在干旱条件下,协调夏玉米根冠平衡,最大程度发挥根系和地上部叶片的功能,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潜力,以黄瓜为试验材料,于黄瓜播种同时接种G.versiforme,并设立相应对照,苗龄40天时,将幼苗分别移栽至自然连作土与灭菌连作土上,研究2种土壤条件下G.versiforme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氮磷养分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G.versiforme对幼苗地上部与根系生长的影响因土壤条件而异。出苗第55天时,连作土上接种G.versiforme的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是其相应对照的1.81倍,且该处理与灭菌土上菌根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灭菌土上接种G.versiforme的幼苗根系生物量是连作土上菌根化处理的1.22倍,是连作土上非菌根化处理的2.11倍。连作土上菌根化幼苗地上部生物量的显著积累与G.versiforme对幼苗叶片中氮营养的改善有关,与此同时,灭菌土上G.versiforme可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此外,接种G.versiforme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使连作土中的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土壤灭菌处理或将菌根化幼苗移栽于连作土壤上均可有效缓解设施黄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基因型对施锌的反应.通过比较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大小(是否大于1),以及根据培养过程中植株的生长表现,将供试的25种小麦基因型划分为两类:即缺Zn敏感型和非敏感型.结果还表明,供Zn可以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均较大幅度提高了叶绿素SPAD值(25个小麦基因型中18个的增幅都超过10%),而根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小麦种子中的锌含量、幼苗根冠比与小麦叶片叶绿素SPAD值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由于地上部积累了较高浓度的Zn,缺Zn非敏感型可有效减轻缺Zn对其造成的危害.非敏感型与敏感型相比较,缺Zn条件下地上部和根系锌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96.6%和28.8%,而在供Zn条件下则高出47.6%和10.9%.施Zn对敏感型与非敏感型小麦体内磷含量并无显著性影响.小麦幼苗中P/Zn的大小主要受到小麦体内Zn含量变化的影响,与磷含量则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多效农艺营养纸膜对番茄和黄瓜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效农艺营养纸膜覆盖栽培番茄、黄瓜对其生育与开花结实,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营养纸膜覆盖的的比地膜覆盖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植株的T/R值降低,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实,而且土壤中的病原菌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