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为合理应用阿莫西林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方法】采用了体内药动和体外药效联合的方法研究了阿莫西林在血清和组织笼液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结果】体外测定,阿莫西林在血清和组织笼液中对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在0.2 µg•mL-1<MIC<0.4 µg•mL-1的范围之内。如果在血清和组织液中添加更多的细菌,则需要高于MIC药物浓度才能能持续抑制细菌的生长。猪按10 mg•kg-1的剂量肌内注射阿莫西林后,在血清中,半效浓度(EC50)为143.63±54.35,即血清药物浓度为2.39 μg•mL-1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在组织液中,半效浓度(EC50)为29.61±5.07,即组织液药物浓度为0.49 μg•mL-1时可产生50%最大效应。【结论】临床上选择阿莫西林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用药的剂量和间隔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治疗猪金黄色葡萄球菌轻度感染时,建议给药方案可设定为10 mg•kg-1体重的剂量进行颈部肌内注射,给药间隔为2次/日。当治疗重度感染时由于体内MIC的升高,体内药物维持抗菌时间减少,必须增加给药次数,可设为3次/日,必要时可增加为4次/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纯化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和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猪精液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分子量测定;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法测定酶的等电点。【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7 606.15 U•mg-1、纯化倍数为270.53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催化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pNP-NAG)水解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0℃。该酶在pH 3.0~8.9区域较稳定;在45℃以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分子中亚基的分子量为58.03 kD,等电点为9.42。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1.94 m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27.53 µmol•L-1•min-1。酶催化pNP-NAG反应的活化能为88.73 kJ•mol-1。【结论】本试验选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试验通过氮肥调控,塑造高效冠层,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效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 kg•ha-1),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金海5号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夏玉米在施氮量90或180 kg•ha-1下冠层光合性能和产量较高。在灌浆前期,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在施氮180或270 kg•ha-1条件下显著较高,之后为90或180 kg•ha-1下较高,说明,高氮条件下生育前期冠层内透光率较低,冠层结构较不合理,导致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使后期光合性能和产量降低。【结论】由此得出在施氮量90或180 kg•ha-1下构建的冠层较合理,其中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为:群体透光率在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分别达12.56%~17.87%和13.13%~19.73%;最大LAI达5.76~6.75,成熟期仍然保持在2.09~3.68;吐丝期中上层叶片Pn达35 μmol•m2•s-1左右;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郑单958和金海5号达210 m2•d•m-2左右;产量达10 688~11 461 kg•ha-1。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并比较泰妙菌素混悬注射液和泰妙菌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7头健康猪,按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单次给药剂量(10 mg•kg-1 b.w)静注、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和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泰妙菌素的浓度,罗红霉素作为内标,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 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为2.04±0.23 h,t1/2α为0.39±0.06 h,t1/2π为0.12±0.04 h,Vd 为8.73±1.83 L•kg-1,AUC为3.78±0.52μg•mL-1•h-1,ClB为2.99±0.43 L•kg-1•h-1)。猪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06±0.01)h,t1/2β(3.67±0.41)h,Tmax(0.18±0.03)h,Cmax(1.32±0.25)μg•mL-1,AUC(2.62±0.21)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73.51%。猪肌注泰妙菌素混悬液的药时数据则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Ka(0.04±0.01)h,t1/2Ke(2.90±0.43)h,Tmax(0.27±0.03)h,Cmax(0.7±0.11)μg•mL-1,AUC(2.80±0.35)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75.73%。t检验比较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和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两者除达峰浓度Cmax有显著差异外,AUC、t1/2Ka、Tmax、t1/2Ke和生物利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达峰迅速,消除较快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黄牛肉中钙激活酶系统的动力学性质#b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牛肉中钙激活酶系统的主要动力学特征。【方法】通过温度、时间、Ca2+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底物浓度等的变化,分析µ-钙激活酶,m-钙激活酶和钙激活酶抑制蛋白的动力学特性。【结果】随冷冻温度的升高和贮存时间的延长,钙激活酶系统活性都逐步降低,但冷冻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钙激活酶抑制蛋白的活性,而钙激活酶对冷冻处理不太敏感;µ-钙激活酶达到最大活性一半时所需的Ca2+浓度为50 µmol•L-1,m-钙激活酶为320 µmol•L-1;在测定钙激活酶活性时,反应时间应控制在60 min以内,酶活单位应小于0.45;在以酪蛋白为底物时,m-钙激活酶的Km值为3.185 mg•mL-1,Vmax为0.015 U•min-1,而µ-钙激活酶的Km值为5.320 mg•mL-1,Vmax为0.017 U•min-1。【结论】钙激活酶系统活性受贮藏温度和时间、Ca2+浓度、酶促反应时间、酶量、底物浓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外源激素对花铃期棉花主茎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初花期(7月6日)、盛花期(7月17日)喷施不同浓度GA3(赤霉素)、BR(油菜素内酯)和6-BA(6苄基腺嘌呤)对棉花盛花期(7月17日)和盛铃期(7月31日)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设GA3、BR和6-BA 3种激素处理,每种激素设2种浓度,即GA3(10和30 mg•L-1)、BR(0.01和0.1 mg•L-1)和6-BA(10和100 mg•L-1),以喷清水为对照。测定主茎功能叶内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内源激素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100 mg•L-1的6-BA能够显著提高盛花期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活性,使MDA(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100 mg•L-1的6-BA和30 mg•L-1的GA3处理,使盛花期内源ZR(玉米素核苷)、GA3含量和ZR/ABA(脱落酸)、GA3/ABA、(ZR+GA3)/AB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0.01 mg•L-1的 BR和10 mg•L-1的GA3处理,盛花期主茎功能叶生理活性也有所提高。100 mg•L-1的6-BA和30 mg•L-1的GA3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棉花盛铃期主茎功能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GA3/ABA和GA3+ZR/ABA值,并使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100 mg•L-1的6-BA、30 mg•L-1的GA3能够显著提高棉花花铃期主茎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为生产中采用生长促进类外源激素防止棉花过早衰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离体恒化器模型评价低浓度恩诺沙星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制定微生物学日允许摄入量(ADI)提供依据。【方法】四套接种人体肠道菌群的离体恒化器模型中连续添加0、0.2、2及20 mg•L-1恩诺沙星8 d,采用细菌培养计数和PCR-DGGE方法研究细菌数量、耐药性、菌群结构和定植抗力的变化。【结果】2及20 mg•L-1恩诺沙星可抑制肠道总厌氧菌、总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的生长(P<0.05或P<0.01);0.2、2及20 mg•L-1恩诺沙星均使总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耐药百分率增加(P<0.05或P<0.01), 停药7 d后,总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耐药百分率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20 mg•L-1恩诺沙星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较大,使PCR-DGGE图谱发生明显变化,条带数、菌群多态性和相似性参数降低(P<0.05或P<0.01);2和20 mg•L-1恩诺沙星可使肠道菌群对外源沙门氏菌的定植抗力明显下降。【结论】0.2 mg•L-1恩诺沙星(相当于3.67μg•kg-1体重)可对离体恒化器模型中的人体肠道菌群耐药性产生显著影响,说明中国现行规定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ADI(6.2μg•kg-1体重)可能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主要为选择出耐药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8.
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痛阈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麻醉痛阈值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杂交山羊,体重22—27 kg,随机分为0.5 mg•kg-1静松灵组、2 mg•kg-1静松灵组、电针复合0.5 mg•kg-1静松灵组、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在给药后0、5、25、45、65和85 min(单纯药物组),或电针后0、25、45、65、85、105 min(电针组或电针复合药物组)采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痛阈值,并测定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股动脉压、体温等生理指标,于试验前及试验后1.5、24、48、96和168 h,采集山羊血液分别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血清尿素含量、血糖含量、皮质醇含量等指标。【结果】电针复合0.5 mg•kg-1静松灵组山羊的痛阈在给药后显著高于单纯电针组和0.5 mg•kg-1静松灵组(P<0.05),而与2 mg•kg-1静松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复合0.5 mg•kg-1静松灵组山羊的呼吸频率、平均股动脉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以及血清葡萄糖、尿素和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0.5 mg•kg-1静松灵组与2 mg•kg-1静松灵组山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血清葡萄糖、尿素或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电针复合0.5 mg•kg-1静松灵对山羊的心率、体温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显著低于0.5 mg•kg-1或2 mg•kg-1静松灵(P<0.05)。【结论】山羊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痛阈值高,麻醉效果较好,生理生化指标干扰小。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临床乳腺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株zfb的全基因组DNA为PCR模板,扩增β-溶血素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断含有993 bp的ORF,可编码含330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子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同源性为99.4%。软件分析显示,克隆的金葡菌β-溶血素是一种依赖于金属离子的磷脂酶。上述结果显示,已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基因,为获得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蛋白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324-330
 【目的】实现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分析重组β-溶血素的溶血活性。【方法】PCR扩增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β-溶血素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lb,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96孔血凝板测定重组蛋白的溶血效价,以血琼脂平板法检测重组蛋白的CAMP反应。【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993 bp的ORF,可编码含330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水平,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57 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9%;溶血效价分析,金葡菌β-溶血素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效价为278 HU?mg-1,对奶牛红细胞的溶血效价为9×103 HU?mg-1;重组蛋白在血琼脂平板上和无乳链球菌能发生明显的CAMP反应。【结论】成功表达了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该毒素对奶牛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明显大于绵羊红细胞,显示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特性明显不同于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与免疫机理、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重组蛋白还可用来特异性诊断、鉴别无乳链球菌,为兽医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相似文献   

12.
六茜素的药效学和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六茜素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方法]利用药敏试验、体内抑菌试验测定六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药效学,灌胃法测定六茜素对动物模型的急性毒性。[结果]六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效果优于青霉素、庆大霉素;六茜素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率均为100%,且优于环丙沙星对绿脓杆菌动物感染模型的疗效;六茜素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MLD)剂量为400 mg/kg,半数致死(LD50)剂量为513.25 mg/kg。[结论]分析测定了六茜素的药效学和急性毒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六茜素治疗动物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朱俊友  袁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90-16792
[目的]获取能应用于快速检测致病微生物的蛋白质芯片点印用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然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再进行选育、检测、鉴定等。[结果]成功获得了分泌SEB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论]抗体特异性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单克隆抗体细胞特异性强,能够用作蛋白质芯片点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阿维链霉菌aveD基因的定点突变(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aveD基因定点突变株,为阿维菌素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对aveD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并通过体外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操作,构建了aveD基因的定点突变载体pDC3(pKC1139∷aveD、),导入阿维菌素(Avermectin)产生菌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76-9的aveD基因缺失突变株489中。[结果]经过同源重组,获得aveD基因定点缺失突变株536。测序结果表明突变株536,aveD基因编码区中第69位碱基C突变为T,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第23位由Thr突变为Ile。[结论]该研究为研制生产阿维菌素B的基因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绿木霉菌株TY009防治纹枯病等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潜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Y009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菌作用效果,以及其代谢产物胶霉毒素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性稳定性,评价菌株TY009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其它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生防潜力。【方法】用色谱法从绿木霉菌株TY009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出胶霉毒素;采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菌株TY009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常规抑制方法测定其代谢产物胶霉毒素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稻曲病菌孢子萌发和次生孢子形成的影响;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测定胶霉毒素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菌株TY009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150 μg•mL-1胶霉毒素完全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160 μg•mL-1胶霉毒素处理菌核4 h后,完全抑制了水稻纹枯病菌菌核的萌发;50和10 μg•mL-1胶霉毒素分别完全抑制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1.0 μg•mL-1胶霉毒素完全抑制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次生孢子的形成。胶霉毒素在100℃处理 60 min后,其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的生物活性没有改变;在pH值大于6.0时,0.5 μg•mL-1胶霉毒素对稻曲病分生孢子没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但低的pH孢子悬浮液中,胶霉毒素显著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和次生孢子的形成。【结论】绿木霉(T. virens)菌株TY009拥有多种生防机制,是一个潜在的、有效的生防菌株,具有应用防治水稻纹枯病并兼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进行了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微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急性毒性、致突变性以及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20.0 g/(kg.bw),属实际无毒;对基因、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无明显致突作用;受试物分别按1.00、2.00、4.00 g/(kg.bw)的剂量喂养大鼠30 d,结果表明动物未出现异常。[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为安全性食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溶血性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9株葡萄球菌。经鉴定,其中4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为优势群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2株为头状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各1株。这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合肥地区家禽养殖场中葡萄球菌类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恩诺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抗药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在用抗生素防治葡萄球菌病时需通过药敏试验进行药物筛选。该研究结果可为养鸡场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土壤中发现拮抗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放线菌。[方法]将土壤稀释后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放线菌,并测试抗菌活性。[结果]获得放线菌一株B0602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放线菌B0602可能开发出高活性的抗生素制品。  相似文献   

19.
袁丽杰  朱丽华  张玉琴  余利岩  张月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24-18427,18462
[目的]对来源于药用植物根际的一株放线菌进行鉴定。[方法]采用从表型、基因型、系统发育3个层次进行的多项分类研究方法,对菌株发酵液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菌株发酵产物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介素-1β转移酶抑制活性。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化学分类特征、分子分类特征均符合Catenulispora属的特征。[结论]放线菌I06-01088属于Catenulispora属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其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作为受试物,采用限量法测定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反应。[结果]灌胃后7 d时间内所有处理组无小鼠死亡,一般状况观察和大体解剖也未见明显异常和毒性反应,小鼠LD5010.0 g/kg体重,表明其属于"实际无毒"级别。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发现转基因灌胃组中有一雌性小鼠肺部出现间质性炎症及一雄性小鼠肝部出现局部胞浆淡染、细胞轮廓不清及空泡样变的现象,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对小鼠均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